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年人民幣貶值在所難免?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18日在中新社“國是論壇—2017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 中國與世界經濟是同步的, 不要過度渲染中國經濟目前取得的成就, 或是增長步伐, 這反過來可能會為中國未來發展帶來一些困頓或迷茫現象。 目前, 危機意識和緊迫意識於中國經濟而言尤其重要。

譚雅玲還指出, 2018年人民幣貶值在所難免。 人民幣貶值可能對實體經濟而言會比較好, 對調結構而言可以使大家不再關注短期價格, 而更關注中國資產的長期價值。

譚雅玲(韓海丹/攝)

以下是譚雅玲演講實錄:

國內外複雜形勢下人民幣匯率趨向

談到國內外複雜的環境, 它的特性主要表現在這輪經濟復蘇是以發達國家為主, 增長也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 而是全世界普遍現象。 因此中國在討論自身經濟增長時, 一定要跟世界經濟同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把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上一年的3.5%調到了3.6%,

包括美國、歐洲都是非常利好的。 中國與世界經濟是同步的, 所以不要過度渲染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 或是增長步伐, 這反過來可能會為中國未來發展帶來一些困境, 或是糾結和尷尬的局面。

另一方面, 特別值得思考的是, 十年前發達國家出現了金融危機, 中國並沒有出現這種危機。 但十年之後發達國家率先邁入了經濟復蘇階段, 甚至是可持續增長, 但中國依然在穩增長與調結構、速度與品質之間徘徊。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一定不能短期化, 要長期化;不能偏激化, 要理性化。 相比於中國這十年來的經濟增長, 我們更應該總結這十年來的經驗教訓, 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由原來預測的6.6%上調到了6.9%,

如果只關注眼前的成就會使我們停滯不前。

中新社發 宋誠林 攝

當前, 危機意識和緊迫意識於中國經濟而言尤其重要。 我觀察了30多年美國經濟, 它基本上是以危機感和前瞻性來應對經濟發展, 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去思考。

從另一個角度看,

無論L型、V型、W型、U型, 這些比較搶眼的字眼都在干擾我們的主流思路和重點思路。 中央提出的重品質、穩規模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中國人口眾多, 所以具備一定的規模對於中國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特別強調調結構、促轉變, 這個尤其重要, 所以核心詞就是脫虛向實, 要把原來配置和錯配的東西調整過來。

從人民幣趨向的角度去看, 第一, 它最直接應該看外貿。 我們最基準的應該是以外貿為准, 或者以實體為主, 這樣才有說服力。

第二看市場, 因為市場包括制度、份額、政策、策略、經驗。 應該盯住一籃子貨幣, 而不能只看美元。 無論從國際結算的角度、貿易的角度、國際貨幣功能的角度、交易的角度, 都有配置。

中新社發 宋誠林 攝

第三應該看政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穩匯率, 其實特別重要的是要穩信心。

第四是觀察人民幣趨勢性。 一是按規律走, 有漲有跌, 有上有下;二是週期搭配。 2017年貨幣升值於2018年而言是中國經濟最大的一個風險, 匯率滯後的反應勢必拖累這個實體經濟, 尤其是外貿發展。中國的實業、企業利潤要縮水,貨幣升值對實際經濟的走勢是滯後的。我們緊緊地被綁在美元的走勢上,“2016年是因為美元漲了我們才跌的,2017年是因為美元跌了我們才漲的”,中國必須擺脫這個尷尬的局面,走出自身的匯率特性和匯率需求。

2018年最值得關注什麼?最大的挑戰是哪些?

2018年要重點關注人民幣貶值的問題。從2017年走勢看,2018年人民幣貶值在所難免。第一,實體經濟的潛在風險是存在的;第二,人民幣升值後的貶值對於規避風險和防範風險非常重要。中央把防風險作為頭等大事,從這個角度看,人民幣貶值可能對實體經濟而言會比較好,對調結構而言可以使大家不再關注短期價格,而更關注中國資產的長期價值。這一點對於調結構、脫虛向實特別重要。

中新社發 宋誠林 攝

挑戰來自“美元的異常”。現在有的外資銀行,比如花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預測今年美元全年會貶值10%,這個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儘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美元已被高估了10%,甚至20%,但實際上這個指標是順應美元的自我需求,從市場角度看貶值的可能性不大。美國經濟在整個發達國家算是一枝獨秀,加上美國股市、減稅、美聯儲加息的共同效應,美國經濟還處於一個比較優越、競爭力較強的週期中。美元2018年貶值趨勢不變,貶值幅度異常,甚至詭異。

從2014年到2017年,市場有一種誤區和奇怪現象,就是關注一頭一尾,然後就下結論美元是升值還是貶值。實際上,從2014年至今,美元一頭一尾的變比並不代表中間曲線的變化,而美國最具技巧、最老道的做法其實是看中間曲線的變化。比如頭高尾高的時候,中間的低占到全年的70%-80%,一年中有9-10個月是以“貶”為主。這就是美元的老道,始終知道經濟需求、戰略需求,包括競爭對手的需求。但中國市場往往憑藉一頭一尾來界定貨幣走勢,這是對美元的“異常市場”的識別率不足。另外,美國是看透了市場再去駕馭市場,但中國市場缺乏專業方法,對整個市場的透徹觀察,包括對歷史經驗的觀察都是不夠的,所以2018年最大的風險來自對美元的判斷。

國是直通車:大家談到美元的判斷都喜歡跟中國樓市聯繫在一起,您怎麼看這二者的關係?

譚雅玲:這是一個偽命題,有主觀和人為的因素在裡面。調結構最大的問題在於房地產。我們過去認為房地產是核心產業,但有任何一個發達國家是靠房地產強國嗎?沒有。但是所有發生過金融危機的國家都認為房地產是導火索。所以中央一直在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把人民幣和房地產連接起來,有人為的、刻意的因素在裡面。樓市的問題跟人民幣走勢沒有直接關係。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國是君

編輯:郭淩潔

尤其是外貿發展。中國的實業、企業利潤要縮水,貨幣升值對實際經濟的走勢是滯後的。我們緊緊地被綁在美元的走勢上,“2016年是因為美元漲了我們才跌的,2017年是因為美元跌了我們才漲的”,中國必須擺脫這個尷尬的局面,走出自身的匯率特性和匯率需求。

2018年最值得關注什麼?最大的挑戰是哪些?

2018年要重點關注人民幣貶值的問題。從2017年走勢看,2018年人民幣貶值在所難免。第一,實體經濟的潛在風險是存在的;第二,人民幣升值後的貶值對於規避風險和防範風險非常重要。中央把防風險作為頭等大事,從這個角度看,人民幣貶值可能對實體經濟而言會比較好,對調結構而言可以使大家不再關注短期價格,而更關注中國資產的長期價值。這一點對於調結構、脫虛向實特別重要。

中新社發 宋誠林 攝

挑戰來自“美元的異常”。現在有的外資銀行,比如花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預測今年美元全年會貶值10%,這個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儘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美元已被高估了10%,甚至20%,但實際上這個指標是順應美元的自我需求,從市場角度看貶值的可能性不大。美國經濟在整個發達國家算是一枝獨秀,加上美國股市、減稅、美聯儲加息的共同效應,美國經濟還處於一個比較優越、競爭力較強的週期中。美元2018年貶值趨勢不變,貶值幅度異常,甚至詭異。

從2014年到2017年,市場有一種誤區和奇怪現象,就是關注一頭一尾,然後就下結論美元是升值還是貶值。實際上,從2014年至今,美元一頭一尾的變比並不代表中間曲線的變化,而美國最具技巧、最老道的做法其實是看中間曲線的變化。比如頭高尾高的時候,中間的低占到全年的70%-80%,一年中有9-10個月是以“貶”為主。這就是美元的老道,始終知道經濟需求、戰略需求,包括競爭對手的需求。但中國市場往往憑藉一頭一尾來界定貨幣走勢,這是對美元的“異常市場”的識別率不足。另外,美國是看透了市場再去駕馭市場,但中國市場缺乏專業方法,對整個市場的透徹觀察,包括對歷史經驗的觀察都是不夠的,所以2018年最大的風險來自對美元的判斷。

國是直通車:大家談到美元的判斷都喜歡跟中國樓市聯繫在一起,您怎麼看這二者的關係?

譚雅玲:這是一個偽命題,有主觀和人為的因素在裡面。調結構最大的問題在於房地產。我們過去認為房地產是核心產業,但有任何一個發達國家是靠房地產強國嗎?沒有。但是所有發生過金融危機的國家都認為房地產是導火索。所以中央一直在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把人民幣和房地產連接起來,有人為的、刻意的因素在裡面。樓市的問題跟人民幣走勢沒有直接關係。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國是君

編輯:郭淩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