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十年實踐釀字成書 興業銀行問道綠色發展

中新網1月19日電 今天, 由興業銀行主辦的“獻策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中國”金融研討會暨《從綠到金:基於赤道原則的銀行可持續發展實證研究》新書發佈會在北京舉行。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環境保護部原總工程師、環保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楊朝飛、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前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等專家學者就“生態文明大背景下, 銀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分別做主旨發言。

2018年, 適逢興業銀行採納赤道原則十周年。 十年來興業銀行累計落地赤道原則項目344筆, 涉及項目總投資超過1.4萬億元, 項目遍及全國25個省市區, 興業銀行的赤道原則之路越走越寬。 在此次的研討會上, 興業銀行發佈了其“赤道原則與銀行可持續發展”研究成果之一——《從綠到金:基於赤道原則的銀行可持續發展實證研究》一書。

該書共十章, 45萬字, 興業銀行集合了自身十餘年來在可持續金融領域的不懈探索成果, 查閱上百萬字國外學術文獻和研究資料、走訪赤道原則專案、實地調研綠色金融業務, 並吸收了來自中國銀監會、環保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國際金融公司(IFC)、瑞穗實業銀行等政府監管部門、研究機構以及金融同業多方資深人士的專業建議,

形成研究資料、分析模型、不同模組研究成果。

在論述結構上, 該書分別從理論淵源、同業經驗、興業實踐三個層面, 論證了金融業作為現代經濟社會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必然要尋求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並通過構建可持續金融評估計量體系, 論證了赤道原則對銀行風險管理、財務績效的正向促進作用。 此外, 該書還詳細披露了興業銀行赤道專案案例與管理流程、綠色租賃重點專案與方案分析, 對國內外金融機構探索可持續發展、深耕綠色金融頗有借鑒之處。

其中, 李揚認為, “赤道銀行”已經成為推動商業銀行管理模式和公司治理理念向綠色、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的基準。

越來越多的中國金融機構將採納赤道原則, 參與綠色金融發展, 為中國和全世界發展帶來更強勁的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楊朝飛評價《從綠到金》一書格局大、立意深、角度巧, 期盼通過該書能夠引發銀行業對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與行動, 並進而促進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興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高建平表示, 業務易變, 人事易分, 唯“道”恒久遠, 該書是興業銀行力圖載道、佈道之作。 興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之“道”融合了理想主義、擔當精神和創新意識, 尋找到一條“帕累托改進”之路, 也是一條把銀行商業行為與企業社會責任融為一體的多方共贏之路:採納赤道原則、開展綠色金融, 利用先進的金融技術管理環境與社會風險,

不僅能夠使銀行獲取可觀的經濟效益, 而且會產生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為我國首家赤道銀行、綠色金融的先行者, 一直以來, 興業銀行秉承“寓義於利”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在經營管理實踐中, 將銀行商業行為與企業社會責任融為一體, 走出了一條具有興業特色的社會責任實踐之路。

以綠色金融為例, 該行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的組織架構和體制機制, 著力將綠色金融開展主體從銀行擴展至旗下各子公司, 並已形成門類齊全、品種豐富, 涵蓋綠色融資、綠色租賃、綠色信託、綠色基金、綠色投資和綠色消費等在內的綠色金融集團產品服務體系, 致力於“打造一流的綠色金融綜合服務提供者、全市場領先的綠色金融集團”,

履行金融企業在促進國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啟動市場機制過程中的責任擔當。

截至2017年末, 興業銀行已累計為14396家企業提供綠色金融融資14562億元, 綠色金融融資餘額達6806億元, 根據測算, 上述資金所支援的項目, 約可實現每年節約標準煤2912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8378萬噸, 相當於關閉192座100兆瓦火力發電站, 10萬輛計程車停駛40年, 源源不斷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金融支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