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年終獎一發就是7000萬,明年還要發1.2億!這個餐飲老闆為什麼?

很多企業都會發年終獎, 但是怎麼把年終獎發到員工心裡, 發出激勵效應?

剛剛過去的西貝年會上, 賈國龍發下去了7000萬元, 明年還要發1.2億元。

這樣做的目的, 就是為了打造企業組織力的“永動機”。 來看看, 它是怎麼做的。

1

年會上的兩張圖, 透露了西貝分錢的秘密

1月16日, 西貝舉辦了2017年第四季度會暨2018年年會。

創始人賈國龍現場宣佈:把利分下去, 把愛傳出去。 具體方案是:老闆每年拿出自己50%的分紅作為賽場的“喜悅獎”,

今年要發7000萬元的“喜悅獎”。 2018年起, 老闆與董事張麗平兩人還要每年捐出1000萬元到西貝愛心互助金。

當晚, 西貝副總裁楚學友在朋友圈發了現場圖, 透露了西貝2017年的分錢情況。

△ 2017年上半年喜悅獎+下半年喜悅獎+年終喜悅獎,

共7000萬元

43 億元, 這是西貝 2017 年的營業收入。 相比 2016 年, 增長了8 億元。 支撐這個資料的, 是西貝200 多家門店、17000 名員工, 賣出了9000 萬道菜品, 為5000 萬人次的顧客提供了就餐體驗。

“西貝現在不是掙錢能力強, 而是分錢能力強”。 創始人賈國龍跟餐飲老闆內參說。 2017年, 西貝一共分了7000萬元, 2018年要分12000元。

△2017年愛心互助金100萬元,

2018年起老闆和董事每年捐1000萬元

愛心互助金是西貝內部一項專款專用的基金, 主要來源於各門店每年淨利潤的1%、管理公司和各店員工捐款、西貝朋友樂捐和員工資金存款利息。

在西貝工作6個月以上的員工和其直系血親, 在發生重大事故時, 就可以獲得來自愛心互助金的捐助(無償);有突發事件急需現金周轉時, 可以從愛心互助金借款(有息或無息)。

2017年, 西貝愛心互助金一共收到了捐款100萬元。 年會上, 賈國龍說, 2018年開始, 他和董事張麗平每年將捐1000萬元作為愛心互助金。

2

“裁判制”激發活力, 分錢才能打造“永動機”

“海底撈的組織力靠張勇的大方捨得, 華為的組織力靠任正非的大方捨得, 西貝也是一樣。 ”

賈國龍說, 他要通過分錢, 來啟動每個員工。

在這之前, 他還引入賽場機制, 通過競爭, 激發組織的活力。

“(一個企業)這麼多人,怎麼讓人不懈怠?我覺得體育競賽其實就特公道。為什麼運動員在場上永遠那麼熱情,第一他是在比賽,第二裁判約束他不能犯規。”

於是,賈國龍就把體育賽場的“裁判制度”(賽場制)引入到了西貝。(相關閱讀:賈國龍首談西貝“裁判制”:如何讓1萬名員工持續高效?)

每季度結束後,裁判組就顧客體驗、菜品標準落地、食品安全等七大項對各門店做出排名,排在後30%的管理團隊,西貝會收回經營牌照以及相應的股份;而表現突出的團隊和個人,就能按照定好的規矩分錢。

但是,運行一年之後,賈國龍發現,如果分配機制不夠有誘惑力,還是無法保持“持續的戰鬥力”。

為什麼?

賈國龍認為,組織力要持續,就要製造一種公平,多勞多得。但組織發達到一定程度,利潤就不可避免地會向頭部聚攏,產生“食利階層”。食利階層投資之後,不用幹活,卻享受分紅。

他發現,如果食利階層的利益不受控制,組織就難以做到基業長青。

賈國龍於是提出:“西貝要節制股東的欲望,股東分紅要有一定限制,比如承諾超出1000萬的部分,50%必須投到獎金池裡,以獎金的形式往下分。而且是定好規矩,真正按貢獻分錢。”

“要把錢分給幹活的人”,賈國龍說。餐飲企業裡幹活的人是貢獻最大的,每個成功的品牌都是成千上萬的員工天天干出來的。每一個笑臉、每一次對顧客的服務,才換來顧客的下一次消費。“員工貢獻這麼大,為什麼不把錢往下分,發給大家?”

3

分錢,體現的是企業家意識的覺醒

現在,西貝的店是總部占股60%,分部占40%。老闆在西貝裡面股份最多,往下分紅的數額也最大。

賈國龍認為,老闆越往下分利,對人越信任,員工幹得就越好,老闆的成就感也就越大。大家真誠相待,彼此信任,一起玩這個遊戲,老闆也會覺得很舒服。“西貝現在有1.8萬名員工,他們每天都在辛勤工作,因為西貝是一個成就人的事業。”

這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 “企業家意識的覺醒”。

2016年,餐飲老闆內參就提出,餐飲業進入“企業家時代”。企業家是什麼?其中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要回報社會。

“員工選擇有競爭力的企業,少不了加班。工作都是高負荷、高強度的,老闆得把員工的收入匹配上去。只要利潤和效率,不給員工發錢,短期能‘忽悠’員工,但長期來說好的組織力就是靠分錢。”賈國龍說。

西貝的分錢制度在內部是公開的,大量的“利”公開分下去,加工資、加福利、論功行賞。這樣的分錢和“賽場制”更能激發員工的持續奮鬥,賈國龍把這樣的機制融合形容為“森林一樣的生態”,高層、股東是大樹,“滋養”對企業有貢獻的員工。

中國公司裡,組織力強大的華為同樣如此。

華為堅持“以奮鬥者為本”,任正非特別捨得為人才花錢。早在2015年時,華為年入100萬的員工就超過1萬人,年入500萬的超過1000人。

而華為真正厲害的地方不僅在於分錢多,更在於分得公平。一套完善的考核機制,獎懲分明,絕不讓真正的奮鬥者吃虧,保證每一個貢獻者的應得利益。這樣,企業就會有永遠強大的組織力和源源不斷的動力。

“2018年,西貝分錢分得會更徹底。”賈國龍說,他要嘗試把西貝做成一個真正的“共創共用”的公司。

他說:“我們現在正在醞釀,還不成熟。我都想把公司註冊為西貝共創共用餐飲公司,加一個‘共創共用’,來體現真正的共創共用。”

“(一個企業)這麼多人,怎麼讓人不懈怠?我覺得體育競賽其實就特公道。為什麼運動員在場上永遠那麼熱情,第一他是在比賽,第二裁判約束他不能犯規。”

於是,賈國龍就把體育賽場的“裁判制度”(賽場制)引入到了西貝。(相關閱讀:賈國龍首談西貝“裁判制”:如何讓1萬名員工持續高效?)

每季度結束後,裁判組就顧客體驗、菜品標準落地、食品安全等七大項對各門店做出排名,排在後30%的管理團隊,西貝會收回經營牌照以及相應的股份;而表現突出的團隊和個人,就能按照定好的規矩分錢。

但是,運行一年之後,賈國龍發現,如果分配機制不夠有誘惑力,還是無法保持“持續的戰鬥力”。

為什麼?

賈國龍認為,組織力要持續,就要製造一種公平,多勞多得。但組織發達到一定程度,利潤就不可避免地會向頭部聚攏,產生“食利階層”。食利階層投資之後,不用幹活,卻享受分紅。

他發現,如果食利階層的利益不受控制,組織就難以做到基業長青。

賈國龍於是提出:“西貝要節制股東的欲望,股東分紅要有一定限制,比如承諾超出1000萬的部分,50%必須投到獎金池裡,以獎金的形式往下分。而且是定好規矩,真正按貢獻分錢。”

“要把錢分給幹活的人”,賈國龍說。餐飲企業裡幹活的人是貢獻最大的,每個成功的品牌都是成千上萬的員工天天干出來的。每一個笑臉、每一次對顧客的服務,才換來顧客的下一次消費。“員工貢獻這麼大,為什麼不把錢往下分,發給大家?”

3

分錢,體現的是企業家意識的覺醒

現在,西貝的店是總部占股60%,分部占40%。老闆在西貝裡面股份最多,往下分紅的數額也最大。

賈國龍認為,老闆越往下分利,對人越信任,員工幹得就越好,老闆的成就感也就越大。大家真誠相待,彼此信任,一起玩這個遊戲,老闆也會覺得很舒服。“西貝現在有1.8萬名員工,他們每天都在辛勤工作,因為西貝是一個成就人的事業。”

這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 “企業家意識的覺醒”。

2016年,餐飲老闆內參就提出,餐飲業進入“企業家時代”。企業家是什麼?其中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要回報社會。

“員工選擇有競爭力的企業,少不了加班。工作都是高負荷、高強度的,老闆得把員工的收入匹配上去。只要利潤和效率,不給員工發錢,短期能‘忽悠’員工,但長期來說好的組織力就是靠分錢。”賈國龍說。

西貝的分錢制度在內部是公開的,大量的“利”公開分下去,加工資、加福利、論功行賞。這樣的分錢和“賽場制”更能激發員工的持續奮鬥,賈國龍把這樣的機制融合形容為“森林一樣的生態”,高層、股東是大樹,“滋養”對企業有貢獻的員工。

中國公司裡,組織力強大的華為同樣如此。

華為堅持“以奮鬥者為本”,任正非特別捨得為人才花錢。早在2015年時,華為年入100萬的員工就超過1萬人,年入500萬的超過1000人。

而華為真正厲害的地方不僅在於分錢多,更在於分得公平。一套完善的考核機制,獎懲分明,絕不讓真正的奮鬥者吃虧,保證每一個貢獻者的應得利益。這樣,企業就會有永遠強大的組織力和源源不斷的動力。

“2018年,西貝分錢分得會更徹底。”賈國龍說,他要嘗試把西貝做成一個真正的“共創共用”的公司。

他說:“我們現在正在醞釀,還不成熟。我都想把公司註冊為西貝共創共用餐飲公司,加一個‘共創共用’,來體現真正的共創共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