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易經中最厲害的十大天機,每一條都被人生檢驗,最後一條徹底服了

《周易》被很多人簡單地認為是一部“算命”的書, 除了占卜吉凶, 《周易》給我們帶來的更多的是其所蘊含的哲學思想。 《周易》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 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 我們所熟知的“太極生兩儀”, 這裡的兩儀就是陰陽, 陰陽是太極生髮出來的,而且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成陽、陽極成陰,彼此之間是互動合一、密不可分的,叫做一陰一陽之謂道。

結合“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成陽、陽極成陰”, 我國勞動人民總結出了很多哲學智慧, 比如老子所言:“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中華成語“否極泰來”“過猶不及”“樂極生悲”都是對這一思想的高度凝煉。 基於這一思想, 我們總結出以下10條簡單易懂的但卻蘊含易經哲理的十句話, 希望對道友們的生活和工作有所幫助。

1、大話易失信

海口誇的越大越不容易做到, 每一次信誓旦旦許下諾言的時候, 都要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做到。 做人要做到不輕諾, 諾必果, 一言九鼎, 言出即行, 才能讓自己值得信賴!我們經常見到一些動不動拍胸脯打包票的人, 可是說過就沒有下文, 這樣的人你還信嗎?

2、大欲易失命

壁立千仞, 無欲則剛。 欲望太多, 欲望太大, 就會欲壑難填。

現實中太多“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例子, 那些位極人臣的老虎們最終都沒有一個好下場。 生而為人, 七情六欲, 皆有欲望, 但是生而為人更要學會去控制欲望。

3、大喜易失言

我們都希望喜事連連, 可有人在大喜面前, 往往會得意忘形。 因為高興,

心裡激動, 希望分享。 當然, 不是說不要你和別人分享快樂, 而是在激動之餘, 要保持說話的沉穩, 凡事留有餘地。 比如說前天一個同事被一個權威的雜誌社告知論文錄用, 他恨不得廣而告之, 讓身邊人都知道, 可是隔了兩天后, 雜誌社又打來電話因為一些原因不予錄用了!

4、大怒易失禮

憤怒容易衝動, 衝動是魔鬼, 一個憤怒的人容易變得沒有涵養, 是去禮節。 有句話叫“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怒導致惡, 接下來就是去做一些衝動的事情, 打人、罵人, 甚至要人命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一旦事情過後, 怒火平息, 就追悔莫及。

5、大驚易失態

真正有涵養的人即便做不到“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 也絕對不會咋咋呼呼, 一驚一乍。 遇事保持冷靜是一個成大事者所必需具備的心態。 如果遇到事情就驚惶失色, 亂了陣腳, 怎麼能夠被委以重任呢?

6、大樂易失察

熱戀中的人是甜蜜的, 快樂, 但是也有人說熱戀中的人是一對小傻瓜在傻傻的說著鬼都不信的情話, 是智商最低的。 人在快樂的時候, 看什麼都順眼,而此時分辨能力往往被削弱,思考邏輯會被淡化。如果不注意,可能就會因為失察而犯錯。

7、大哀易失顏

我們都非常講究“禮”,兒子要孝順父母,這是一種禮。你心裡孝順不孝順沒有關係,可是你必須要人家知道你是孝順父母的。譬如給父母辦喪事時,兒女要哭、要磕頭。可是古代有一個名士阮籍的母親去世了,阮籍一滴眼淚都不流。喪事辦完,人都開始罵阮籍,說阮籍是不孝的孩子,母親死了他竟然一聲不哭。賓客退盡,一個好朋友在旁邊看到,阮籍吐血數升。對阮籍來說,悲哀是他心裡的悲哀,當別人要逼著他去表演的時候,他是不表演的。我們做不到阮籍,但是我們起碼要做到大哀不失顏,更不表演。哀痛之後,要節制、順變、向前,別讓頹廢左右自己。

8、大懼易失節

在恐嚇面前容易失去原則和底線,我們經常看到影視劇中這樣的一些鏡頭,一個人被對手抓住了,燒火的烙鐵晃來晃去,牢房裡哀嚎聲、慘叫聲一聲接一聲,就是對手故意給你設置的恐怖氛圍。這時候,如果意志不堅定的人,馬上就雙膝酸軟,“我招,我招......”,這時候,什麼義氣、忠誠全然不顧。

9、大思易失愛

你想的太多了的話,容易失去愛情、愛人。 兩個人在一起就是互相包容的,他或她做的不好的地方,你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要老是去想。還有一種理解就是,愛一個人不要愛的沒有原則,失去自我,這樣的話最終還是會失去,就像最近大家熱議的賈乃亮對李小璐的愛,卑微不卑微不說,太愛了就容易失去。

10、大醉易失德

人在大醉之時,容易失去德行,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報導,某男子等紅綠燈下車隨地小便了,某某女子在大街上自己脫光衣服了,後來搞清楚都是喝酒惹的禍。小酒怡情,大醉不僅傷身體,更失德。你看一個人的德行就看他喝醉後的狀態最清楚了,有人平時膽小的不得了,喝醉了他啥事都敢做,誰也不服。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喝醉了悶頭大睡的人!

小結:

以上這些道理都通俗易懂,但是都是來自易經“陰極成陽、陽極成陰”的思想,所以易經並沒有那麼高深,他源自生活,服務生活,是古人對生存藝術的高度總結。

道友們,對於上面十句話,說的有道理嗎?歡迎留下您的真知灼見!

/完/

看什麼都順眼,而此時分辨能力往往被削弱,思考邏輯會被淡化。如果不注意,可能就會因為失察而犯錯。

7、大哀易失顏

我們都非常講究“禮”,兒子要孝順父母,這是一種禮。你心裡孝順不孝順沒有關係,可是你必須要人家知道你是孝順父母的。譬如給父母辦喪事時,兒女要哭、要磕頭。可是古代有一個名士阮籍的母親去世了,阮籍一滴眼淚都不流。喪事辦完,人都開始罵阮籍,說阮籍是不孝的孩子,母親死了他竟然一聲不哭。賓客退盡,一個好朋友在旁邊看到,阮籍吐血數升。對阮籍來說,悲哀是他心裡的悲哀,當別人要逼著他去表演的時候,他是不表演的。我們做不到阮籍,但是我們起碼要做到大哀不失顏,更不表演。哀痛之後,要節制、順變、向前,別讓頹廢左右自己。

8、大懼易失節

在恐嚇面前容易失去原則和底線,我們經常看到影視劇中這樣的一些鏡頭,一個人被對手抓住了,燒火的烙鐵晃來晃去,牢房裡哀嚎聲、慘叫聲一聲接一聲,就是對手故意給你設置的恐怖氛圍。這時候,如果意志不堅定的人,馬上就雙膝酸軟,“我招,我招......”,這時候,什麼義氣、忠誠全然不顧。

9、大思易失愛

你想的太多了的話,容易失去愛情、愛人。 兩個人在一起就是互相包容的,他或她做的不好的地方,你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要老是去想。還有一種理解就是,愛一個人不要愛的沒有原則,失去自我,這樣的話最終還是會失去,就像最近大家熱議的賈乃亮對李小璐的愛,卑微不卑微不說,太愛了就容易失去。

10、大醉易失德

人在大醉之時,容易失去德行,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報導,某男子等紅綠燈下車隨地小便了,某某女子在大街上自己脫光衣服了,後來搞清楚都是喝酒惹的禍。小酒怡情,大醉不僅傷身體,更失德。你看一個人的德行就看他喝醉後的狀態最清楚了,有人平時膽小的不得了,喝醉了他啥事都敢做,誰也不服。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喝醉了悶頭大睡的人!

小結:

以上這些道理都通俗易懂,但是都是來自易經“陰極成陽、陽極成陰”的思想,所以易經並沒有那麼高深,他源自生活,服務生活,是古人對生存藝術的高度總結。

道友們,對於上面十句話,說的有道理嗎?歡迎留下您的真知灼見!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