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交大掌門人、西遷領導者!80萬字,寫不盡他的一生……

文稿116篇, 記述了他

跨越38年的重要文獻和精神財富

字數80余萬, 反映了他

一生的革命工作和教育思想

這部精心籌備十餘載, 組織編修一年多,

夏征農同志題名, 錢正英、姜斯憲同志作序的《彭康文集》, 在今天, 正式揭開面紗, 付梓出版!

彭康文集

1927-1965年重要文稿

作 者:《彭康文集》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字 數:834千字

I S B N:978-7-313-17007-1

《彭康文集》出版

老一輩革命家和交大師生的共同心願

2001年,

“紀念彭康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上海交大舉行, 夏征農、胡立教、舒文, 這幾位曾經在彭康領導下工作過的上海市老領導, 一致提議出版彭康文集, 作為對於彭康同志最好的紀念。

2006年11月, 上海交大黨史校史研究室的同志前往看望102歲高齡的夏征農同志,

百歲老人又一次詢問彭康文集的籌編情況。 他一再說, 我的最大心願就是看到彭康文集出版。 他還高興地為《彭康文集》題寫了書名。 這次, 出版的《彭康文集》書名就是由夏征農同志當年題寫。

為全面展示彭康同志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豐富的革命工作經驗和寶貴的社會主義教育思想,

繼承發揚彭康同志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和奮鬥精神, 2016年5月, 本著“廣泛徵集, 深入研究”的原則, 上海交大黨史校史研究工作者和各有關方面, 組織力量、精心策劃、反復考證、嚴肅編修,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 這套80余萬字的《彭康文集》終於面世。

《彭康文集》收錄彭康同志的著作、文稿共116篇(部), 其中著作104篇(部)、譯作12篇(部)。 這些著作跨越了我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等多個歷史時期;其中有論文、雜文、時評、報告、講話、指示、批示、書信等多種文體;內容上, 涵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文化藝術、社會工作、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党的建設等諸多領域。 全書分為上、下兩卷, 上卷收錄了彭康同志1927-1937年之間的著作和譯作, 下卷收錄了1938-1965年之間的著作;本書附錄收錄了《彭康自傳》和《彭康年譜》。

《彭康文集》上、下卷目錄(部分)

彭康

傳奇而偉大的一生

彭康

彭康(1901-1968),是我黨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具有深厚造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開拓新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教育家。1952-1959年任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1959-1968年擔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縱觀彭康的一生,既是文化戰士,又經歷戎馬生涯,還是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的創業者、開拓者之一。在党的領導下,彭康同志堅守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在民族解放和革命鬥爭的年代歷盡坎坷、矢志不移,在創建社會主義大學的領導崗位上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江西萍鄉彭氏老宅,中間祠堂,右側為彭康故居

1901年,彭康出生於江西萍鄉。1919年,18歲的他赴日本留學,後考入京都大學主修哲學,開始研究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學說。1927年,彭康放棄了即將開始的學位論文答辯,毅然回到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成為“創造社”、“左聯”的主要成員之一。並於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左聯”時期彭康發表的譯著《世界史的可能性與必然性》

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由啟蒙階段轉入了系統傳播階段。彭康承擔了介紹馬克思主義學說、宣傳唯物辯證法的重要任務,從1928-1930年兩三年間,他翻譯和撰寫的有關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著作和譯作20餘篇(部),共26萬字。

彭康翻譯和撰寫的部分馬克思主義理論譯作和著作

1930年4月,彭康意外被捕入獄。牢獄七載,他組織難友學習革命理論,團結戰鬥,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崇高氣節。出獄後,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他先後擔任中共中央中原局、華中局、華東局的重要領導職務,為革命根據地的政權建設、思想建設和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轉戰在華中抗日根據地--抗戰時期的彭康

交大“掌門人”

投入高校管理工作

1952年起,彭康被中央任命為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從此,他全身心投入新中國的高等學校管理工作。

1952-1959 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

1959-1968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

1952年11月15日,毛澤東主席簽發彭康任交通大學校長的任命通知書

1953年1月21日,中共中央華東局組織部批復彭康任交大黨委書記

彭康為交通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掌校期間,他以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為指導,堅持教育規律,把握辦學方向,秉持交大的辦學傳統與經驗,積極探索,形成了鮮明的治校風格與特色,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理念,對於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理論體系的建立做出了貢獻。

1953年8月11日彭康為交大畢業同學題寫寄語

彭康在1955年交通大學首屆黨員大會上作報告

彭康與交大男女籃球隊合影

彭康和青年教師、學生座談

1958年,學校領導與在校工作的蘇聯專家合影(右6為彭康)

西遷精神的傑出典範

交大西遷的卓越領導者

2017年底,習近平同志對西安交通大學老教授的來信作出批示,向當年交大西遷的老同志表示敬意和祝福,也希望西安交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同志又一次提及西安交大西遷的老教授,並指出,“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愛國奉獻,無怨無悔,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交大西遷是新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1955年,根據嚴峻的國內外形勢需要,中央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7年,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分設交大(上海部分)和交大(西安部分);同時,位於上海的上海造船學院、南洋工學院(籌)併入交大(上海部分),位於西安的西安動力學院全部,西北工學院、西北農學院部分併入交大(西安部分)。1959年,國務院決定交大(上海部分)和交大(西安部分)分別獨立為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歷時四年的交大西遷工作終於塵埃落定。

1957年9月5日,周恩來總理寫給高教部楊秀峰部長的親筆信

在交大西遷過程中,為了響應黨的號召,支援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學校經受了各種考驗,廣大師生克服了重重困難,有些老教授、老教工還做出了重大犧牲,愛國奉獻,無怨無悔。彭康同志作為交大的黨委書記、校長,毅然擔起了領導交大遷往西安以及隨之而來的學校分設兩地和各自獨立建校等一系列艱巨的任務。

1、在交大西遷過程中,彭康始終堅持大局觀念,將黨和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我們現在是在建設社會主義,一切要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利益來考慮,國家利益、學校利益、個人利益要正確結合起來,我們應該在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來考慮學校利益和個人利益。”

——彭康

彭康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身先表率這樣做的,他親往勘探校址,組織遷校,率領交大師生來到黃土地上奮鬥。

1955年5月麥黃時節,彭康校長率資深教授踏勘交通大學新址。左起朱物華教授、朱麟五教授、任夢林總務長、彭康校長、周志宏教授、鐘兆琳教授、王則茂同志

彭康受命擔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時,年已59歲的他一如既往,以飽滿的革命意志迎接新的挑戰。多年後,時任教育部部長蔣南翔回憶說:“國務院決定遷校後,彭康主動要求到西北來。”“他一再表示,要在西北紮下根來,願盡畢生之力辦好西安交通大學。”

1956年1月18日,學校組織由教師、學生、職員、工人、工會、團委和家屬會代表共33人的“交通大學西北訪問團”赴西北參觀訪問

2、在交大西遷過程中,彭康始終堅持按照教育規律辦事,把握教育科研工作的正確方向。

“我們是辦學校不是辦政治,但是我們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辦學校。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合理部署這個角度來考慮,我們這個多科性工業大學如何發揮作用,如何更有利於社會主義建設。”

——彭康

設備裝箱準備由上海運往西安

1956年7月20日,首批遷校教職員工踏上西遷征途

儘管西遷是一項複雜艱巨的工作,但在彭康的正確領導下,全校師生凝聚集體的力量,以實際行動做到了遷校和教學兩不誤,而且還擴大了招生規模,建立了許多新的專業、新的實驗室、新的研究設備,提高了教學科研品質。

3、在交大西遷過程中,彭康同志始終堅持發揚民主作風,密切聯繫群眾。

關於新校區選址,彭康充分考慮師生員工的生活便利,提出:

①不要選在文化區裡,文化區內大專院校集中,學習、工作,包括時間安排都差不多,在物資供應上不易解決,就是看場電影也有困難;②不要靠近工業區,工廠噪音多,污染源多,對環境有影響,不利於學習生活;③儘量靠近市區,與地方領導機關聯繫方便,解決師生員工的生活問題也好辦;④學校的環境需要安靜些,同時考慮以後的發展。

1957年國務院關於交大分設兩地及1959年各自獨立建校的檔

1959年8月上海交大中層幹部歡送彭康校長(前排右五)時合影

1959年9月,上海交大全體師生員工舉行大會歡送彭康校長

此外,在彭康的親自關心下,學校在各方協助下妥善解決了教職工家屬的工作調動問題,興辦了高品質的附中、附小、幼稚園,還從上海動員遷來了成衣、修鞋、理髮、洗染、煤球製作等生活服務部門,使師生員工和家屬生活免于後顧之憂。

20世紀50年代交大西遷是一項具有開拓意義的戰略行動。彭康同志當之無愧為交大西遷的卓越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當之無愧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西遷精神的傑出典範。正是他以前瞻的戰略眼光、無私的獻身精神,帶領著交大師生奔赴祖國西部,開闢了西安交大一片嶄新的事業,以實際行動支援了大西北建設;也正是他展現卓越的領導力,發揮超強的管理智慧,妥善籌畫了交大分設兩地的方案,並搭建好上海、西安兩所交大的發展平臺,規劃了兩校的發展目標。

精神傳承與發揚

作不可替代的交大貢獻

時至今日,可以告慰彭康老校長的是,他曾經領導的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一個雄踞祖國的東南,一個屹立祖國的西北,是同根生的雙子,共同繼承和發揚了交通大學優良的教學傳統和嚴謹學風,都已躋身國內一流大學行列並正在向著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邁進,以實際行動詮釋和豐富新時代的“西遷精神”,為國家建設、西部發展源源不斷地奉獻智慧和力量,作出不可替代的交大貢獻!

上海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彭康文集》上、下卷目錄(部分)

彭康

傳奇而偉大的一生

彭康

彭康(1901-1968),是我黨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具有深厚造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開拓新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教育家。1952-1959年任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1959-1968年擔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縱觀彭康的一生,既是文化戰士,又經歷戎馬生涯,還是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的創業者、開拓者之一。在党的領導下,彭康同志堅守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在民族解放和革命鬥爭的年代歷盡坎坷、矢志不移,在創建社會主義大學的領導崗位上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江西萍鄉彭氏老宅,中間祠堂,右側為彭康故居

1901年,彭康出生於江西萍鄉。1919年,18歲的他赴日本留學,後考入京都大學主修哲學,開始研究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學說。1927年,彭康放棄了即將開始的學位論文答辯,毅然回到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成為“創造社”、“左聯”的主要成員之一。並於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左聯”時期彭康發表的譯著《世界史的可能性與必然性》

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由啟蒙階段轉入了系統傳播階段。彭康承擔了介紹馬克思主義學說、宣傳唯物辯證法的重要任務,從1928-1930年兩三年間,他翻譯和撰寫的有關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著作和譯作20餘篇(部),共26萬字。

彭康翻譯和撰寫的部分馬克思主義理論譯作和著作

1930年4月,彭康意外被捕入獄。牢獄七載,他組織難友學習革命理論,團結戰鬥,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崇高氣節。出獄後,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他先後擔任中共中央中原局、華中局、華東局的重要領導職務,為革命根據地的政權建設、思想建設和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轉戰在華中抗日根據地--抗戰時期的彭康

交大“掌門人”

投入高校管理工作

1952年起,彭康被中央任命為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從此,他全身心投入新中國的高等學校管理工作。

1952-1959 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

1959-1968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

1952年11月15日,毛澤東主席簽發彭康任交通大學校長的任命通知書

1953年1月21日,中共中央華東局組織部批復彭康任交大黨委書記

彭康為交通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掌校期間,他以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為指導,堅持教育規律,把握辦學方向,秉持交大的辦學傳統與經驗,積極探索,形成了鮮明的治校風格與特色,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理念,對於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理論體系的建立做出了貢獻。

1953年8月11日彭康為交大畢業同學題寫寄語

彭康在1955年交通大學首屆黨員大會上作報告

彭康與交大男女籃球隊合影

彭康和青年教師、學生座談

1958年,學校領導與在校工作的蘇聯專家合影(右6為彭康)

西遷精神的傑出典範

交大西遷的卓越領導者

2017年底,習近平同志對西安交通大學老教授的來信作出批示,向當年交大西遷的老同志表示敬意和祝福,也希望西安交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同志又一次提及西安交大西遷的老教授,並指出,“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愛國奉獻,無怨無悔,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交大西遷是新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1955年,根據嚴峻的國內外形勢需要,中央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7年,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分設交大(上海部分)和交大(西安部分);同時,位於上海的上海造船學院、南洋工學院(籌)併入交大(上海部分),位於西安的西安動力學院全部,西北工學院、西北農學院部分併入交大(西安部分)。1959年,國務院決定交大(上海部分)和交大(西安部分)分別獨立為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歷時四年的交大西遷工作終於塵埃落定。

1957年9月5日,周恩來總理寫給高教部楊秀峰部長的親筆信

在交大西遷過程中,為了響應黨的號召,支援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學校經受了各種考驗,廣大師生克服了重重困難,有些老教授、老教工還做出了重大犧牲,愛國奉獻,無怨無悔。彭康同志作為交大的黨委書記、校長,毅然擔起了領導交大遷往西安以及隨之而來的學校分設兩地和各自獨立建校等一系列艱巨的任務。

1、在交大西遷過程中,彭康始終堅持大局觀念,將黨和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我們現在是在建設社會主義,一切要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利益來考慮,國家利益、學校利益、個人利益要正確結合起來,我們應該在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來考慮學校利益和個人利益。”

——彭康

彭康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身先表率這樣做的,他親往勘探校址,組織遷校,率領交大師生來到黃土地上奮鬥。

1955年5月麥黃時節,彭康校長率資深教授踏勘交通大學新址。左起朱物華教授、朱麟五教授、任夢林總務長、彭康校長、周志宏教授、鐘兆琳教授、王則茂同志

彭康受命擔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時,年已59歲的他一如既往,以飽滿的革命意志迎接新的挑戰。多年後,時任教育部部長蔣南翔回憶說:“國務院決定遷校後,彭康主動要求到西北來。”“他一再表示,要在西北紮下根來,願盡畢生之力辦好西安交通大學。”

1956年1月18日,學校組織由教師、學生、職員、工人、工會、團委和家屬會代表共33人的“交通大學西北訪問團”赴西北參觀訪問

2、在交大西遷過程中,彭康始終堅持按照教育規律辦事,把握教育科研工作的正確方向。

“我們是辦學校不是辦政治,但是我們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辦學校。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合理部署這個角度來考慮,我們這個多科性工業大學如何發揮作用,如何更有利於社會主義建設。”

——彭康

設備裝箱準備由上海運往西安

1956年7月20日,首批遷校教職員工踏上西遷征途

儘管西遷是一項複雜艱巨的工作,但在彭康的正確領導下,全校師生凝聚集體的力量,以實際行動做到了遷校和教學兩不誤,而且還擴大了招生規模,建立了許多新的專業、新的實驗室、新的研究設備,提高了教學科研品質。

3、在交大西遷過程中,彭康同志始終堅持發揚民主作風,密切聯繫群眾。

關於新校區選址,彭康充分考慮師生員工的生活便利,提出:

①不要選在文化區裡,文化區內大專院校集中,學習、工作,包括時間安排都差不多,在物資供應上不易解決,就是看場電影也有困難;②不要靠近工業區,工廠噪音多,污染源多,對環境有影響,不利於學習生活;③儘量靠近市區,與地方領導機關聯繫方便,解決師生員工的生活問題也好辦;④學校的環境需要安靜些,同時考慮以後的發展。

1957年國務院關於交大分設兩地及1959年各自獨立建校的檔

1959年8月上海交大中層幹部歡送彭康校長(前排右五)時合影

1959年9月,上海交大全體師生員工舉行大會歡送彭康校長

此外,在彭康的親自關心下,學校在各方協助下妥善解決了教職工家屬的工作調動問題,興辦了高品質的附中、附小、幼稚園,還從上海動員遷來了成衣、修鞋、理髮、洗染、煤球製作等生活服務部門,使師生員工和家屬生活免于後顧之憂。

20世紀50年代交大西遷是一項具有開拓意義的戰略行動。彭康同志當之無愧為交大西遷的卓越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當之無愧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西遷精神的傑出典範。正是他以前瞻的戰略眼光、無私的獻身精神,帶領著交大師生奔赴祖國西部,開闢了西安交大一片嶄新的事業,以實際行動支援了大西北建設;也正是他展現卓越的領導力,發揮超強的管理智慧,妥善籌畫了交大分設兩地的方案,並搭建好上海、西安兩所交大的發展平臺,規劃了兩校的發展目標。

精神傳承與發揚

作不可替代的交大貢獻

時至今日,可以告慰彭康老校長的是,他曾經領導的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一個雄踞祖國的東南,一個屹立祖國的西北,是同根生的雙子,共同繼承和發揚了交通大學優良的教學傳統和嚴謹學風,都已躋身國內一流大學行列並正在向著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邁進,以實際行動詮釋和豐富新時代的“西遷精神”,為國家建設、西部發展源源不斷地奉獻智慧和力量,作出不可替代的交大貢獻!

上海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