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淺談股市,論基本面的盲點和成長股的邏輯

摘要:居民資金湧入市場, 成長股被忽略, 反而是彈性最小的中農工建大漲, 招商策略張夏指出, 300億公募基金的發行沒有並沒有帶來興奮, 而是恐慌。 大家都在避險, “買大銀行是沒錯的”已成市場共識。

導讀:

與往常不同, 這並非是一篇嚴謹的報告, 而是我對當前行情的思考, 當然, 每一個點都會變成嚴謹的深度報告。 盡請期待。

本文作者招商策略張夏, 原文標題《散戶的瘋狂, 市場的擔心、基本面的盲點和成長的邏輯》。

壹 近期市場發生了什麼

最近最讓人矚目的事件是某幾個基金發行規模均超百億, 這些基金經理都是過去憑藉重倉白酒家電得到很好回報的基金,

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在連續兩年獲得優秀表現之後, 終於得到了大量資金的認可。 這是我們在年度策略報告反復強調的一個觀點, 今年市場最大的正向變數是居民資金入市。

但是, 和此前兩隻佰億基金基金發行之後市場的反應不同, 這個消息一出來, 我們發上了一個圖。

我們沒有給出結論, 對這張圖當天市場回饋非常熱烈, 傳播也比較廣。 邏輯上, 最近幾發的幾個基金經理重倉股應該大幅上漲, 但是, 市場的選擇正好相反。

白酒家電在昨天出現了明顯的回檔。

我當下就認為是外資幹的, 第二天的資料告訴我, 不是的。 也就是說是很可能是國內投資者做的, 不排除是重倉白酒家電的公募基金經理。

我又想起來前段時間, 公募重倉電子股遭遇了清盤式拋售。

成長股被晾在一邊,

故事再沒有人相信, 連超預期的業績也不能點燃一絲的熱情。

其實, 無論你承認不承認, 實際上你在避險。

貳 投資者在害怕什麼?

和去年不一樣, 去年有很多宏觀分析師此刻非常悲觀, 繁榮的頂點、鈍刀剃刀, 可怕的時滯此起彼伏, 新週期的代言人被圍攻, 市場彌漫著悲觀氣息。 然而, 市場卻堅定的往前走著, 機會此起彼伏, 我們招商策略團隊抓住了六月至八月的鋼水鋅稀, 9月-10月的可選消費, 然後是11月份的科技股大漲。 12月份的調整在我們的預期中, 但是我們不以為意, 所以我們在12月20日, 發出了“堅定加倉“的號召”。

1月以來, 這個冬天監管層似乎特別繁忙, 幾乎每天都有政策出來, 人們都習以為常。 好了, 我相信這麼嚴酷的監管環境,

一定有分析師跳出來告訴大家, “打雷了下雨了, 該收衣服了”。 所以, 昨天我在某軟體上搜索了一下宏觀報告, 竟然沒有一家看空, 就哪怕是明顯低於預期的信貸和社融資料, 都被一筆帶過。 市場最堅定的空頭都開始變相的看好。 監管政策變本加厲的出政策, 沒有人詳細的分析點評, 沒有分析對經濟的可能影響。

最近也跟很多人聊天, 提到金融監管政策, 級別越高, 越接近上層的人越緊張和擔心, 而普通投資者基本沒有任何反應, 民眾更加狂熱。

我認為, 市場低估了金融監管對金融市場和經濟的影響。

這完全可以解釋, 為什麼這麼高漲的情緒, 結果是以前大家認為的彈性最小的中農工建大漲。 我猜想“洪水來臨之前, 我把你套在山腰,然後我下山拿到那張船諾亞方舟船票。”

可惜的是,這一次,我們在市場已經聽不到不一樣的聲音了。

我們在上期週報中簡單分析了金融監管政策對經濟的影響,簡單的說:

金融監管力度之強,金融去杠杆力度之大遠超預期。金融監管的本質。在負債端是打掉了“存款-理財-同業”的主動負債擴張的鏈條;在資產端,限制了“資金池、理財資金-通道-非標”的資產擴張鏈條。回到“存款-貸款”的模式後,銀行負債端和資產端擴張的速度可能會明顯放緩;同時,非標回標,通道清理會帶來銀行資本金的壓力。2016年以來經濟復蘇的核心是政府、居民和房地產開發商加杠杆,銀行信用擴張能力受約束。政府和居民加杠杆的主觀意願回落,可能會在二季度後對投資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我們當前遭遇的歷史上最大的解禁潮。由於金融創新和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回落,2014-2016年的上市公司迎來並購和再融資高峰,帶來了2014-2015年最“短”的牛市。牛市結束後,後遺症開始顯現,在2017年到2018年產生了解禁高峰,2018年解禁規模高達4萬億,三分之二左右發生在上半年,而減持新規的存在,會減緩實際減持的量,但是我們測算,按照減持新規的,仍然會有兩萬億的實際可減持量。一季度解禁高峰和二季度解禁高峰形成疊加。而資管新規和近期一行三會的各種規定的實施,會讓部分來自銀行通道業務或者非標的資金必須減持,但是我們無法知道這個規模有多大。當然,未知的事情才更讓我們感覺擔心。

如此一來,創業板仍然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我們在深度報告《複盤2013-15創業板大牛市——成長還會不會來,你的愛還在不在》中對比了當前市場和2013年的異同。有很多條件已經具備,但是,顯然市場尚未出清,我們給出的結論是雖然“全年成長優於價值”,但是以創業板為代表的部分中小市值公司仍面臨高估值、高解禁以及高商譽三座大山,三高的消解最早要到2018年三季度。建議投資者慎重選擇小市值投資標的。

三 基本面的盲點

我們用100大中城市供應土地面積增速和製造業投資額來看,似乎工業用地面積同比增速回升後一年,製造業完成額增速才會回升。2016年三季度至2017年一季度製造業投資完成額的回升,應該是對應2015年三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用地工業用地增速的回升。

而工業用地土地面積增速在2017年一季度開始明顯回升至今,因此,我們合理推測,2018年一季度製造業投資完成額將會拐頭向上。這成為一季度最重要的變數。

因此,我們推測,一季度,在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仍慣性的情況下,在全球經濟復蘇共振,製造業投資回升拉動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應該是超預期的。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目前,監管政策非常嚴酷,通道業務被完全堵死,而通道業務是過去地方政府和地產重要的融資方式,在強監管大環境下,地方政府和房地產企業融資變得異常之艱難,如果二季度之後,地產和基建快速回落,製造業投資將會獨木難支。同時,快速上行的融資成本從另外一方面將會抵消部分製造業的融資熱情。

簡而言之,一季度比你想像的要好,二季度比你想像的要差。

但是問題來了,對於基金經理來說,面對一個可能超預期的一季度的資料和大概率低於預期的二季度資料。我在十二月份一度糾結要不要推週期。

當然,基金經理比我聰明,好,張夏我認為你說的是對的,但是不好意思,我不會買你推得週期。因為

“無論怎樣,買大銀行是沒錯的”

當前,這開始成為市場共識。

肆 成長的核心是什麼?是成長

我說了一句廢話。

成長的魅力在於持續擴張的巨大市場空間,以及或爆發式或持久式的業績增長。爆發式的需求來自於何處?個人認為,是技術的進步和商業模式的變化。

2013~2015年成長股大牛市,很多人歸結為並購,然而,我們分析過,那一輪牛市最核心的是3G的落地到4G的爆發,通訊速度的大幅提升帶來了大量商業模式和產品的爆發,我們迎來了一輪以“流量”為核心的巨大成長空間。我們的生活在2013-2015年被徹底改變。那一輪的移動互聯網孕育了許多超級大牛股。4G和互聯網大提速帶來的紅利不在後,大部分牛股被打回了原形。

回歸歷史總是簡單,站在2013年那個時間節點,誰會知道生活會變成今天這樣?現在也如此,當前是後4G和pre 5g時代的真空期,看不到爆款產品、爆款應用,看不到新商業模式,智慧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大平臺,銷量大幅下滑。成長股正面臨最大的困境。

好在,5G快要來了。目前5G並沒有革命性技術的突破。為什麼我們還是很期待?市場也討論的比較多,關在在於——速度。4G將通信速度提升一個數量級。而當前所有的應用,無論是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VR/AR、智慧駕駛,都需要我們的頻寬在增加一個數量級。所以,5G用什麼技術實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把傳輸速率給我提高一個數量級。

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VR/AR、智慧駕駛的共同特徵是什麼,答案是,海量資料。資料不僅僅產生於人,而是產生於數以百億級的物,萬物互聯到底會帶來怎樣的社會變革?我看不清,但是我知道一定會有。

從5G牌照發放開始,我們將會進入資料紅利時代,

我把這個時代,又叫做“智聯網時代”。

我判斷,5g牌照發放時,就是成長崛起時,毫無疑問的5G是下一輪成長股的絕對先鋒。

彼時,我可能也會很優雅的丟一句。

ALL IN AIOT

全文完

等等,你還沒有說接下來策略怎麼辦。引用《烏合之眾》的一個章節作為結語。

期樂會|優秀交易員都在看

贏樂網 | 為交易員而生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參與期樂會第七期微分享直播活動,或在本頭條號主頁私信回復“分享”,查看活動詳情。本期主題:

我把你套在山腰,然後我下山拿到那張船諾亞方舟船票。”

可惜的是,這一次,我們在市場已經聽不到不一樣的聲音了。

我們在上期週報中簡單分析了金融監管政策對經濟的影響,簡單的說:

金融監管力度之強,金融去杠杆力度之大遠超預期。金融監管的本質。在負債端是打掉了“存款-理財-同業”的主動負債擴張的鏈條;在資產端,限制了“資金池、理財資金-通道-非標”的資產擴張鏈條。回到“存款-貸款”的模式後,銀行負債端和資產端擴張的速度可能會明顯放緩;同時,非標回標,通道清理會帶來銀行資本金的壓力。2016年以來經濟復蘇的核心是政府、居民和房地產開發商加杠杆,銀行信用擴張能力受約束。政府和居民加杠杆的主觀意願回落,可能會在二季度後對投資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我們當前遭遇的歷史上最大的解禁潮。由於金融創新和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回落,2014-2016年的上市公司迎來並購和再融資高峰,帶來了2014-2015年最“短”的牛市。牛市結束後,後遺症開始顯現,在2017年到2018年產生了解禁高峰,2018年解禁規模高達4萬億,三分之二左右發生在上半年,而減持新規的存在,會減緩實際減持的量,但是我們測算,按照減持新規的,仍然會有兩萬億的實際可減持量。一季度解禁高峰和二季度解禁高峰形成疊加。而資管新規和近期一行三會的各種規定的實施,會讓部分來自銀行通道業務或者非標的資金必須減持,但是我們無法知道這個規模有多大。當然,未知的事情才更讓我們感覺擔心。

如此一來,創業板仍然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我們在深度報告《複盤2013-15創業板大牛市——成長還會不會來,你的愛還在不在》中對比了當前市場和2013年的異同。有很多條件已經具備,但是,顯然市場尚未出清,我們給出的結論是雖然“全年成長優於價值”,但是以創業板為代表的部分中小市值公司仍面臨高估值、高解禁以及高商譽三座大山,三高的消解最早要到2018年三季度。建議投資者慎重選擇小市值投資標的。

三 基本面的盲點

我們用100大中城市供應土地面積增速和製造業投資額來看,似乎工業用地面積同比增速回升後一年,製造業完成額增速才會回升。2016年三季度至2017年一季度製造業投資完成額的回升,應該是對應2015年三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用地工業用地增速的回升。

而工業用地土地面積增速在2017年一季度開始明顯回升至今,因此,我們合理推測,2018年一季度製造業投資完成額將會拐頭向上。這成為一季度最重要的變數。

因此,我們推測,一季度,在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仍慣性的情況下,在全球經濟復蘇共振,製造業投資回升拉動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應該是超預期的。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目前,監管政策非常嚴酷,通道業務被完全堵死,而通道業務是過去地方政府和地產重要的融資方式,在強監管大環境下,地方政府和房地產企業融資變得異常之艱難,如果二季度之後,地產和基建快速回落,製造業投資將會獨木難支。同時,快速上行的融資成本從另外一方面將會抵消部分製造業的融資熱情。

簡而言之,一季度比你想像的要好,二季度比你想像的要差。

但是問題來了,對於基金經理來說,面對一個可能超預期的一季度的資料和大概率低於預期的二季度資料。我在十二月份一度糾結要不要推週期。

當然,基金經理比我聰明,好,張夏我認為你說的是對的,但是不好意思,我不會買你推得週期。因為

“無論怎樣,買大銀行是沒錯的”

當前,這開始成為市場共識。

肆 成長的核心是什麼?是成長

我說了一句廢話。

成長的魅力在於持續擴張的巨大市場空間,以及或爆發式或持久式的業績增長。爆發式的需求來自於何處?個人認為,是技術的進步和商業模式的變化。

2013~2015年成長股大牛市,很多人歸結為並購,然而,我們分析過,那一輪牛市最核心的是3G的落地到4G的爆發,通訊速度的大幅提升帶來了大量商業模式和產品的爆發,我們迎來了一輪以“流量”為核心的巨大成長空間。我們的生活在2013-2015年被徹底改變。那一輪的移動互聯網孕育了許多超級大牛股。4G和互聯網大提速帶來的紅利不在後,大部分牛股被打回了原形。

回歸歷史總是簡單,站在2013年那個時間節點,誰會知道生活會變成今天這樣?現在也如此,當前是後4G和pre 5g時代的真空期,看不到爆款產品、爆款應用,看不到新商業模式,智慧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大平臺,銷量大幅下滑。成長股正面臨最大的困境。

好在,5G快要來了。目前5G並沒有革命性技術的突破。為什麼我們還是很期待?市場也討論的比較多,關在在於——速度。4G將通信速度提升一個數量級。而當前所有的應用,無論是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VR/AR、智慧駕駛,都需要我們的頻寬在增加一個數量級。所以,5G用什麼技術實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把傳輸速率給我提高一個數量級。

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VR/AR、智慧駕駛的共同特徵是什麼,答案是,海量資料。資料不僅僅產生於人,而是產生於數以百億級的物,萬物互聯到底會帶來怎樣的社會變革?我看不清,但是我知道一定會有。

從5G牌照發放開始,我們將會進入資料紅利時代,

我把這個時代,又叫做“智聯網時代”。

我判斷,5g牌照發放時,就是成長崛起時,毫無疑問的5G是下一輪成長股的絕對先鋒。

彼時,我可能也會很優雅的丟一句。

ALL IN AIOT

全文完

等等,你還沒有說接下來策略怎麼辦。引用《烏合之眾》的一個章節作為結語。

期樂會|優秀交易員都在看

贏樂網 | 為交易員而生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參與期樂會第七期微分享直播活動,或在本頭條號主頁私信回復“分享”,查看活動詳情。本期主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