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觀察丨熱錢不宜盲目湧向好萊塢!萬達收購DCP失敗上影投資派拉蒙疑受阻

萬達收購美國著名電視節目製作公司DCP的交易泡湯, 上影與華樺傳媒注資派拉蒙影業的計畫疑似叫停, 最近這兩樁不太順利的並購投資案,

仿佛一腳急刹車, 刹住了國內資本湧向好萊塢的步伐。 不過, 在業內人士看來, 目前流向好萊塢的中國資本, 大多停留在影視宣傳、發行、投資層面, 參與影視製作環節的相對較少, 也沒有多少話語權。 如此合作的結果, 既沒能讓中國電影“走出去”, 也難將好萊塢先進的經驗引進來。 好萊塢“金主”, 中國資本不當也罷。

行業景觀兩樁大手筆交易出現轉折

“買買買”一向是萬達面對好萊塢時簡單粗暴的“土豪”作風。 然而這一次, 萬達集團以10億美元收購美國“金球獎”製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簡稱“DCP”)的交易, 已經正式宣佈泡湯。 3月11日, DCP的所有者埃爾德里奇工業發表聲明稱, 萬達未能履行其合同義務, 該交易已終止。 他們還提起訴訟, 向萬達索取高達2500萬美元的反向終止費,

作為違反合同的賠償。

然而, 就在去年11月, 萬達集團宣佈以約10億美元收購DCP100%股權, 後者擁有20多項著名IP, 包括金球獎、全美音樂獎、公告牌音樂獎、美國鄉村音樂獎等頒獎典禮和紐約新年倒數晚會等超級IP及權益。

無獨有偶, 上影集團、華樺傳媒與派拉蒙的融資也傳言遇阻。 今年1月, 三家公司達成10億美元融資協定, 在未來3年內, 上影與華樺將為派拉蒙的全片單提供聯合投資和聯合制片, 兩家公司將為每一部派拉蒙電影提供至少25%的投資。 兩家公司還會在派拉蒙片場設立辦公室, 尋求深入合作。 但派拉蒙近日透露, 儘管曾多次要求支付, 但目前尚未收到兩家中國公司首期1.4億美元資金。

近幾年,

國內資本以各種形式湧向好萊塢, 收購、融資、參投好萊塢影業或大片, 屢屢形成話題效應。 比如, 萬達先後收購美國AMC院線、傳奇影業;復興集團數億美元投資好萊塢電影製作公司Studio8;好萊塢六大公司未來幾年的片單裡, 背後大多有中國公司的投資……然而, 萬達、上影兩樁投資計畫的變動, 或許意味行業出現了新的轉折。 目前, 萬達、上影和華樺均未做出相關回應。

業內看法熱錢不宜盲目湧向好萊塢

大量國內資本投向海外, 看中的是好萊塢更小的風險與更大的收益。 電影產業研究專家蔣勇分析, 目前投資國產片的成本不一定比進口片少, 國內賺錢的票房檔期也有限, 不少投資方覺得與其為收益風險更高的國產片勞心勞力,

還不如隨大流跟投一部賣相明顯的好萊塢視效大片, 市場收益更有保證。

“國內影視資本向好萊塢進軍, 本身是一件好事。 ”SMG尚世影業總經理陳思劼認為, 國內資本與好萊塢的合作能夠促進文化交流, 利用中國市場對好萊塢的吸引力, 創作出更符合中國觀眾價值觀和觀賞口味的影片。 “這一點, 從好萊塢大片裡中國演員角色逐漸正面化、主角化就能看出。 ”

但陳思劼也坦言, 湧向好萊塢的如潮資本裡, 也不乏盲目投資的行為。 “由於投向海外資本的可驗證性相對較弱, 也可能會有資本帶著其他目的, 包裝一部所謂的大片, 回來賺中國觀眾的錢。 因此做一些管控也是應該的。 ”

事實上, 本月初開始實行的《電影產業促進法》,

其中也有關於跨境投資的規定:“國家鼓勵法人、其他組織通過到境外合作攝製電影等方式進行跨境投資, 依法保障其對外貿易、跨境融資和投資等合理用匯需求。 ”在業內人士看來, 跨境投資的前提應該是合法、良性的投資行為。

產業反思好萊塢並未敞開核心大門

無論是像萬達一樣大手筆直接收購公司, 還是類似上影、華樺對一家電影公司投資, 抑或像中影集團參投《速度與激情7》這樣的單個專案, 目前國內資本向好萊塢投資的方式已經多種多樣。 但就電影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而言, 從宣發層面投資和從製作層面投資, 結果卻大不同。

“如果只是單純投錢, 對影片製作的話語權很少;投資發行、宣傳層面, 能從中學到的東西就更少了;只有深度參與到影片製作中去, 國內資本才有可能從合作中學到好萊塢的先進創意、技術、管理等經驗。”蔣勇直言,目前國內資本投資好萊塢,大多數只是單純資本注入,或者參與產業鏈下游的發行、宣傳,至於真正核心的影片製作環節,好萊塢仍未向中國資本敞開大門。

就中國文化走出去而言,“買買買”能起到的作用也比較有限。原新影聯院線總經理周鐵東介紹,目前中國電影產業已經實現了“資本”和“實體”的溢出,但“內容”的溢出依然任重道遠。“好萊塢的理念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你可以把我買下,但你不能把我買走。”他舉例,像哥倫比亞公司早就被日本索尼買下,但在全球影迷心中,它仍是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萬達買下了AMC院線,但後者在發行《泰囧》時,依然按照好萊塢的遊戲規則行事,沒有肆意排片。

那麼,國內資本應該怎樣與好萊塢合作,既能讓資本獲利,又能促進本土電影產業的進步,並逐步推進中國文化走出去?在陳思劼看來,華人文化與好萊塢華納兄弟共同成立的旗艦影業,也許是一個可以借鑒的模式。這家“中美混血”的電影公司在2016年推出了12部新片計畫,其中不僅有針對全球市場的大片《巨齒鯊》,也有針對中國市場的《醬園弄殺夫案》等,可視為一個中美合作的範本。

國內資本才有可能從合作中學到好萊塢的先進創意、技術、管理等經驗。”蔣勇直言,目前國內資本投資好萊塢,大多數只是單純資本注入,或者參與產業鏈下游的發行、宣傳,至於真正核心的影片製作環節,好萊塢仍未向中國資本敞開大門。

就中國文化走出去而言,“買買買”能起到的作用也比較有限。原新影聯院線總經理周鐵東介紹,目前中國電影產業已經實現了“資本”和“實體”的溢出,但“內容”的溢出依然任重道遠。“好萊塢的理念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你可以把我買下,但你不能把我買走。”他舉例,像哥倫比亞公司早就被日本索尼買下,但在全球影迷心中,它仍是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萬達買下了AMC院線,但後者在發行《泰囧》時,依然按照好萊塢的遊戲規則行事,沒有肆意排片。

那麼,國內資本應該怎樣與好萊塢合作,既能讓資本獲利,又能促進本土電影產業的進步,並逐步推進中國文化走出去?在陳思劼看來,華人文化與好萊塢華納兄弟共同成立的旗艦影業,也許是一個可以借鑒的模式。這家“中美混血”的電影公司在2016年推出了12部新片計畫,其中不僅有針對全球市場的大片《巨齒鯊》,也有針對中國市場的《醬園弄殺夫案》等,可視為一個中美合作的範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