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3.7萬億,你貢獻了多少?

民以食為天。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佈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情況。 2017全年我國餐飲收入為3689億元, 佔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6%, 比上一年同比增長10.1%。

2017年12月份,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734億元, 同比名義增長9.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 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 其中, 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7409億元, 增長6.7%。 2017年全年,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262億元, 比上年增長10.2%。 其中, 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60613億元, 增長8.1%。

那什麼樣的口味才是大眾最喜歡的呢?

餐飲業態趨於多元化

據中國烹飪協會發佈的《2017年度美食消費報告》顯示,

2017年, 中式正餐仍佔據強勢主導地位, 市場份額最高, 占57%, 占比達一半以上。

在中式正餐中, 其中最受歡迎的還屬火鍋。 新穎的設計, 時尚的店面, 風格各異, 2017年, 許多新派火鍋成為年輕人的首選。 像老四川、咖喱的、臺式的、番茄味的, 頗受消費者喜愛。

除中式正餐外,

休閒簡餐的發展也非常迅速, 在全國餐飲業態比重中已占到16%。 同時, 西餐、日本料理、韓國料理等國際美食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 三者各占一定的比例。

“90後”和“00後”餐飲消費占比50%

在餐飲消費的人群中, 年輕一代已成為新的主力, 其中, “90後”和“00後”貢獻了餐飲消費50%左右的訂單。 各個年齡階層對不同食物的偏好也不一樣, “90後”對蛋糕甜品的喜愛超過中餐。

70後:90%以上的人對傳統中餐情有獨鍾, 占比達92%。

80後:中餐的消費比重占68%, 而小吃速食、蛋糕甜品、外國餐廳的占比分別為13%、7%和4%。

90後:中餐的占比僅僅有19%, 低於蛋糕甜品店的25%。

2017最關注的因素——就餐環境

消費者在選擇餐廳時, 最關注的因素是“就餐環境”, 占19.2%。 其次是菜品口味, 占17.8%。 食品安全、價格被別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

2017年, 最受歡迎的口味是“咸鮮”, 超越了熱門選手“麻辣”和“酸辣”口味。

湘菜、粵菜、江浙菜、東北菜、川菜等受到大眾歡迎。 據美團點評公佈資料, 最受消費者喜愛的菜品種類前十位分別是:小龍蝦、牛排、烤鴨、壽司、酸菜魚、潮汕牛肉火鍋、米線、拉麵、麻辣香鍋和炸雞。

六成的消費者每週至少吃1到2次宵夜

據統計, 超過六成的消費者習慣吃宵夜。 調查顯示, 僅有20%的消費者從無吃宵夜的習慣, 超過六成的消費者每週至少吃1到2次宵夜。

在眾多的城市中, 廣東包攬了最愛點夜宵城市前十的六個席位。 其中, 廣東揭陽更是位居全國第一, 成為全國最喜歡點夜宵外賣的城市, 其夜宵外賣訂單比例占比全天的20%。

2017年外賣市場預計突破2000億元

中國烹飪協會發佈的資料顯示, 預計2017年, 中國外賣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 2017年餓了麼的平均外賣客單價突破40元大關。 上海外賣客單價更領跑全國, 外賣客單價達到54.5元。

銷量最高的餐品——皮蛋瘦肉粥。 2017年, 餓了麼平臺共銷售了近1900萬份的皮蛋瘦肉粥。

外賣“最強王者”——浙江溫州的一位用戶, 一年點外賣1639單。 他也是夜宵訂單最多的使用者, 達635單。

騎手“最強王者”——位於黑龍江牡丹江市的騎手呂建國, 2017年跑單量高達26674單, 平均一天75單。

訂單備註之最——2017年, “二人用餐”打敗“一人用餐”, 成為全平臺訂單備註最多的關鍵字, 這表明一起吃外賣成了一個新的趨勢。

最值得一提的的備註——2017年9月底, 餓了麼列出“無需餐具”的選項, 截至年底, 該平臺上的無需餐具外賣達到了980萬單。

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3.7萬億,你貢獻了多少呢?

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3.7萬億,你貢獻了多少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