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視點」價值投資或成基金行業趨勢

隨著2018年的開始, 2017年的基金行業的成績如何?縱觀2017年全年市場, 從上半年的慢牛到年末的震盪盤整, 基金整體表現較好, 其中, 主動權益類基金表現出彩,

業績、規模雙豐收。 據統計, 在2017年基金業績的成績單裡, 股票基金平均收益達到17%;混合基金平均收益接近15%。

值得一提的是, 2018年是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的第20個年頭, 也是私募基金發展的第16個年頭。 資料顯示, 我國基金行業有過順風順水的平穩發展期, 也有過野蠻生長之後不斷調整的徘徊期。 專家認為, 基金行業的前進脈絡如同震盪向上的K線圖, 伴隨著波折和挑戰, 不斷為投資者創造收益和新價值。

大洗牌

近日, 公募基金2017年的排名正式揭曉。 除多數QDII基金暫未公佈資料外, 公募基金公司全年整體規模出爐。 據統計, 截至2017年12月31日, 公募基金主代碼口徑基金數量共4738只, 已經披露的4153只主代碼基金的資產淨值規模合計43938.67億元。

本報記者發現, 在剔除貨幣基金之外, 公募基金規模排名出現了一次大洗牌。 傳統的老牌基金公司由於在股票基金、偏股型基金上一直有所積累, 所以在剔除了貨幣基金後, 排名有所上升。

統計顯示, 去年前3大基金公司分別是易方達基金2598.75億元、嘉實基金2261.65億元、博時基金2232.65億元。

其餘規模前10名也都被招商、匯添富、華夏、南方等大基金公司包攬。

而此前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 在剔除了貨幣基金之後規模排名則下滑明顯。 就拿昔日的冠軍天弘基金來說, 去年年末規模僅剩243.55億元, 位居非貨幣基金規模排名中上游。

值得一提的是, 易方達基金包攬了去年股債雙冠。 資料顯示, 在普通股票基金中, 易方達消費行業以64.97%的全年業績成為年度收益冠軍;國泰互聯網+則以63.07%的年內收益率緊隨其後;排名第三的嘉實滬港深精選的收益率為50.48%。

“今年我國約100萬億元的資管產品市場正迎來嶄新的增值稅時期。 隨著國外資產管理公司湧入, 新的一年裡, 國內私募公司和公募基金公司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分析師汪洋稱。

2018年1月, 中國銀監會制定並發佈了《商業銀行委託貸款管理辦法》, 明確規定委託資金用途應符合法律法規、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 資金不得從事債券、期貨、金融衍生品、資產管理產品等投資。

在汪洋看來,

未來會有很多資管產品非標投資的管道被封堵住, 而資管產品通過多層嵌套間接實現放款的方法將不可操作。 同時, 資管產品投資非標需要嚴格期限匹配。

投資風向

“2018年是不是可以根據排名來選購基金?”對於投資者的疑問, 汪洋說, 看排名跟風選購基金是不可取的, “基金上一年的業績只能代表過往賺錢能力, 因此只能作為參考。 ”

那麼, 基金公司對於2018年的行情如何看待?博時基金認為春季行情或已啟動, 要多關注板塊與主題輪動。 東方基金看好消費品的長期發展趨勢, 認為消費股行情仍然可以延續。 華安基金認為, 目前應當繼續重視科技創新、消費升級雙輪驅動下的投資機會。

上投摩根基金認為,預計2018年經濟大概率將持續穩健增長。從A股來看,預期市場會繼續向好,行業步入成熟期,行業集中度提升是大趨勢,各行業龍頭盈利相對穩定。在流動性持續偏緊背景下,A股大概率將繼續維持結構分化的震盪格局。

“從宏觀經濟上看,經濟資料真空期疊加春季開工旺季的良好預期,宏觀流動性存在1月信貸傳統旺季疊加臨時降准,股市流動性存在內地機構的再配置需求以及新增北上資金。”對於今年一季度的行情,財通基金預計未來週期與成長輪動,仍然建議繼續核心配置金融、地產、家電、消費行業的龍頭公司。

本報記者瞭解到,2017年A股市場以藍籌股為代表的業績驅動公司成為大多數公募基金賺錢的重要標的。業內人士認為,2018年,基金行業的投資風格有望延續“業績為王”的態勢,更加重視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

汪洋認為,2018年基於對宏觀基本面的判斷,A股的吸引力將大於固定收益類資產。原因包括經濟基礎穩步向好、監管趨嚴促進市場更規範、外資加大A股配置力度等。

“消費升級、先進製造將是2018年熱點行業。中長期來看港股仍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而國內的債券牛市恐怕難再現。”此外,汪洋還看好醫藥生物、電子、非銀金融等行業,投資主題則看好5G、醫療健康、新能源車等。(涉及投資建議,純屬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經報意見。)

雲南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 穎

往期精彩內容

上投摩根基金認為,預計2018年經濟大概率將持續穩健增長。從A股來看,預期市場會繼續向好,行業步入成熟期,行業集中度提升是大趨勢,各行業龍頭盈利相對穩定。在流動性持續偏緊背景下,A股大概率將繼續維持結構分化的震盪格局。

“從宏觀經濟上看,經濟資料真空期疊加春季開工旺季的良好預期,宏觀流動性存在1月信貸傳統旺季疊加臨時降准,股市流動性存在內地機構的再配置需求以及新增北上資金。”對於今年一季度的行情,財通基金預計未來週期與成長輪動,仍然建議繼續核心配置金融、地產、家電、消費行業的龍頭公司。

本報記者瞭解到,2017年A股市場以藍籌股為代表的業績驅動公司成為大多數公募基金賺錢的重要標的。業內人士認為,2018年,基金行業的投資風格有望延續“業績為王”的態勢,更加重視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

汪洋認為,2018年基於對宏觀基本面的判斷,A股的吸引力將大於固定收益類資產。原因包括經濟基礎穩步向好、監管趨嚴促進市場更規範、外資加大A股配置力度等。

“消費升級、先進製造將是2018年熱點行業。中長期來看港股仍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而國內的債券牛市恐怕難再現。”此外,汪洋還看好醫藥生物、電子、非銀金融等行業,投資主題則看好5G、醫療健康、新能源車等。(涉及投資建議,純屬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經報意見。)

雲南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 穎

往期精彩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