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不完美又怎麼樣?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備受指責的孩子

我曾經是一位非常焦慮的媽媽, 對孩子身上的每一點錯誤都明察秋毫, 生怕這些小小的缺點會成為孩子未來人生路上的強大阻礙。

例如, 有一段時間, 我發現我家孩子變得非常吝嗇, 不願意和小朋友分享他的玩具了。 這可不行, 在社區, 我家孩子可是一直以大方而備受其他家長的讚譽的。

面對孩子的這個問題, 我是苦口婆心勸說過, 威逼利誘過, 都不管用。 那個時候, 我整天想的都是如何糾正孩子的缺點, 卻從未想過, 孩子到了物權敏感期。

其實, 很多對孩子嚴格的家長, 都會過度緊張出現在孩子身上的小缺點。 面對這些可能是孩子成長經歷中自然存在的問題, 家長卻進行了蠻橫的干涉, 讓本來可以由時間解決的問題, 變成了孩子真正的問題。

批評孩子的家長

我家孩子的幼稚園曾做過一次問卷調查, 希望家長能夠列出自己孩子的優點和缺點。 當時, 對於孩子的缺點, 我寫了好長的一列, 而優點卻只有短短幾個。

本以為, 只有個別的家長, 例如我, 會看不見孩子的優點, 卻對缺點看得門清。 結果, 調查顯示, 很多家長都是如此。

有一位家長,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講信用、說話算話,

可要求一個四歲的孩子講誠信, 難道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嗎?

還有一位家長, 說自己的孩子太臭美, 每天用在穿衣服上的時間太多了。 可, 這不是孩子到了審美敏感期的表現嗎?

這個社會, 確實存在一些家長, 喜歡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卻從未把孩子當成孩子來教養。 我們總是喜歡對孩子用這樣的句式:“你一定要……”, “你必須……”, 希望孩子在自己的絕對引導下, 變成一個所謂的“好孩子”。

可是, 我們卻忘記了, 孩子就是孩子, 孩子應該有孩子的天真, 應該有孩子的調皮, 甚至應該有孩子的搗蛋;我們忘記了, 這個世界, 根本就沒有完美的事物, 孩子也是一樣。

批評孩子的家長

我們社區有一位媽媽, 家裡貼著一張“功過表”, 以此來提醒自己, 不要光盯住孩子的缺點不放, 卻忘記了孩子那些閃光的優點。

她說, 我需要一雙慧眼, 來分辨孩子身上的特點。 因為孩子就像一棵小樹苗, 只有經過正確而恰當的修剪, 才能成為參天大樹。

本來, 家長説明孩子改正缺點, 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因為孩子由於年齡太小, 社會經歷不足等等原因, 不可能做到自己修正自己。 問題在於, 當我們只看到孩子的缺點的時候, 不僅僅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還容易導致孩子降低自我價值, 缺乏自信。

其實, 孩子的有些缺點, 屬於年齡帶來的局限, 是會發展變化的。 孩子成長的過程本來就是動態發展的, 今天的缺點, 或許會成為明天的優點。

所以, 不要擔心孩子有缺點, 要知道, 萬物皆有裂痕, 因為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不願意聽媽媽吼叫的孩子

不願意聽媽媽吼叫的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