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錦江匠人精彩獻藝 詮釋別樣工匠精神

俗話說“幹一行, 愛一行, 專一行, 精一行”, 這既是一種高尚的職業操守, 也是對“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這一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 在錦江, 就有這樣一群深藏不露的匠人:一根針, 一縷線, 繡出的布匹會“開花”;一根鑿子, 一把刻刀, 平平無奇的木頭就成了絕美的藝術品;一把藥材, 一種芳香, 製成的藏香能治病……幾十年如一日, 這些匠人們憑藉自己的一雙巧手, 弘揚著工匠精神, 傳承著珍貴的民間工藝。

近日, 歷時近半年的“濯錦工匠”評選活動圓滿落下帷幕, 這既是一次傳統文化的全面展示, 也是一場民間工藝的集中交流。 在評選活動中, 來自我區的匠人們各顯其能, 展示了一幅絢麗多姿、枝葉繁茂、爭奇鬥妍的壯美畫卷。 經過激烈角逐, 一大批技藝精湛、匠心獨運的“錦江工匠”脫穎而出, 在為全區廣大勞動者樹立榜樣的同時, 掀起了“弘揚工匠精神, 傳承民間工藝”的新浪潮。

1月13日,“濯錦工匠”頒獎儀式在省圖書館舉行,與之同時,為期近10天的“濯錦工匠”作品展也在此拉開序幕。在展示現場,各種手工藝品琳琅滿目,讓人眼前一亮。華美雅致、高貴婉約的手工旗袍將女性曼妙的身姿展現得淋漓盡致;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的手工花幾乎可以以假亂真,卻比真花開得更加爛漫而持久;小巧精緻、獨一無二的陶藝製品讓生活也變得靈動活潑、樂趣橫生起來;經過反復塗抹、打磨而成的大漆工藝製品,將幾千年前的古老技藝帶回到現代人的生活中;用刻刀雕刻出最純粹的雕塑作品,演繹藝術與人生之美……這些手工藝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集藝術觀賞性與實用性於一體,深受市民喜愛。

據介紹,這些匠人中既有仗走天涯的八尺男兒潛心化身制皮匠人,放棄大學教師的工作,14個年頭潛心研究皮具文化,並將皮具工作室“時堂文化”開在我區王府井大廈裡,只為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也有為十多萬新娘定制過結婚戒指的靈魂手藝人,17歲去香港拜師學藝,練就一手珠寶加工好功夫,並立志要把每一件經手的珠寶作品細琢成極美的愛情信物;還有傳承蜀繡工藝的90後成都女孩,用纖纖細手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變幻出人間百態、世象萬千。他們是一群普通人,卻用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在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中苦心孤詣、精益求精,他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急功近利、不貪圖名利,日復一日,用實際行動讓人們看到了珍貴的匠人之心。

文:王嵐

圖: 謝平揚

1月13日,“濯錦工匠”頒獎儀式在省圖書館舉行,與之同時,為期近10天的“濯錦工匠”作品展也在此拉開序幕。在展示現場,各種手工藝品琳琅滿目,讓人眼前一亮。華美雅致、高貴婉約的手工旗袍將女性曼妙的身姿展現得淋漓盡致;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的手工花幾乎可以以假亂真,卻比真花開得更加爛漫而持久;小巧精緻、獨一無二的陶藝製品讓生活也變得靈動活潑、樂趣橫生起來;經過反復塗抹、打磨而成的大漆工藝製品,將幾千年前的古老技藝帶回到現代人的生活中;用刻刀雕刻出最純粹的雕塑作品,演繹藝術與人生之美……這些手工藝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集藝術觀賞性與實用性於一體,深受市民喜愛。

據介紹,這些匠人中既有仗走天涯的八尺男兒潛心化身制皮匠人,放棄大學教師的工作,14個年頭潛心研究皮具文化,並將皮具工作室“時堂文化”開在我區王府井大廈裡,只為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也有為十多萬新娘定制過結婚戒指的靈魂手藝人,17歲去香港拜師學藝,練就一手珠寶加工好功夫,並立志要把每一件經手的珠寶作品細琢成極美的愛情信物;還有傳承蜀繡工藝的90後成都女孩,用纖纖細手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變幻出人間百態、世象萬千。他們是一群普通人,卻用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在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中苦心孤詣、精益求精,他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急功近利、不貪圖名利,日復一日,用實際行動讓人們看到了珍貴的匠人之心。

文:王嵐

圖: 謝平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