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265萬噸!2018央企將持續化解煤炭過剩產能 並提防此風險 經濟+

央視網消息:15日召開的央企、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中,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指出, 2018年央企要完成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265萬噸,

並特別提示央企要注意那些單純做大規模的PPP專案。

肖亞慶指出, 2018年央企要完成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265萬噸、整合煤炭產能8000萬噸的目標任務, 積極推動煤電去產能, 做好有色金屬、船舶製造、煉化、建材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 今年年底前, 要力爭減少法人戶數, 壓縮管理層級至5級以內。

要把更多的資源投向生態保護修復、新能源汽車、北斗產業、網路安全、工業互聯網、物流大資料、數位醫療、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 加快人工智慧領域佈局。 目前, 國資委監管央企已降至98家, 2018年要穩步推進裝備製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央企的戰略性重組。 此外,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 要探索優先股、特殊管理股制度, 擴大員工持股試點範圍。

在風險防控方面, 要力爭央企帶息負債占負債總額比例進一步降低、平均資產負債率穩中有降。

肖亞慶指出, 要嚴格控制風險, 光國資委監管遠遠不夠, 關鍵是各個企業自身要落實負面清單的管理要求。 肖亞慶還特別強調:“那些單純追求做大規模的, 不具備經濟性的PPP專案要注意。 ”

據悉, 2018年, 國資委將制定《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辦法》和《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央企要嚴格落實投資專案負面清單管理要求, 嚴禁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投資行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