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得天下後,殺盡功臣,如果劉備一統天下,會殺關羽張飛嗎?

熟讀歷史, 我們不難得知, 劉備與其先祖劉邦, 有很多相似之處。 論出身, 劉邦出身于農家, 劉備則以織席販履為生;論務實, 劉邦不喜勞作, 遊手好閒, 劉備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論大志, 劉邦看到秦始皇的車蓋, 歎息曰:“大丈夫當如此也!”劉備在大樹下玩耍, 立志道:“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論顧家, 劉邦為項羽所敗時, 數次將一雙兒女推下車, 劉備被曹操擊潰時, 拋妻棄子, 自行逃命。 兩個人最大的差距, 便是劉邦統一了天下, 建立了大漢王朝, 而劉備終其一生都未能走出蜀地, 入主中原。 今天我們不談劉備失敗之因,

單來設想一下, 劉備如果有幸能得天下, 會不會像高祖劉邦一樣, 殺盡有功之臣呢?

眾所周知, 劉邦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小人, 也是一個真正的狠角色。 他登上大位之後, 為他征戰沙場的大將韓信、彭越及其三族, 皆被“具五刑”殺害, 可謂血腥;陪他一同起事的發小盧綰,

因別人挑拔離間, 被逼往匈奴, 客死他鄉, 可謂冤屈;相國蕭何, 為人清正廉潔, 甚得民心, 嚇得貪贓枉法, 自毀名聲, 可謂滑天下之大稽。 這些人, 是劉邦得天下最大的倚仗, 最終卻成了劉邦最忌憚的存在。 那麼如果劉備得以成大業, 他會這麼做嗎?小編認為他不會, 雖然劉備與劉邦相似之處很多, 但是他們的本性是不同的。

一、關於屠城

在亂世之中, 屠城雖然是極不明智的做法, 卻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霸王項羽屠過城, 梟雄曹操屠過城, 元世祖忽必烈屠過城, 連同生共死過的兄弟, 都不肯放過的劉邦, 當然也不會例外。 據《史記》記載, 他的下屬曾屠城八次, 他自己也曾親自下令屠城四次。 但是縱觀劉備的一生, 不管是他自己也好, 他的屬下也好, 從未做過這等事情。 正是因為他的這種品格, 在他離開荊州的時候, 才會出現“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的盛況。 由此可見, 劉備比劉邦, 要仁慈太多。

二、論對有功之臣的態度

在成大業之後, 劉邦見蕭何太得民心, 便心生忌憚, 嚇得蕭何自毀名聲;在臨終之前, 覺樊噲權勢太大, 命人前去將其斬殺;甚至與他一同長大, 又陪他同生共死多年的發小盧綰, 也被他逼的遠走匈奴, 客死他鄉。 由此可見, 劉邦是一個真正的薄涼之人。 然而劉備則與他不同, 不說起事之初, 他對關張二人恩若兄弟,

與趙雲親密無間, 只說他入川之後, 可以忍受發小簡雍, 側臥在蹋上, 仰著脖子跟他說話;稱漢中王之後, 給關羽假節鉞的權力, 讓其全權處理荊州事務;臨終之前, 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 輔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取”。 通過這些對比, 足以看出, 劉備就算身居高位, 也未忘初心。

分析到此處,我們不得不承認,劉備就算與劉邦有再多的相似之處,其本質也是完全不同的,劉邦鐵血無情,劉備則是真正的仁君,否則他也不會在彌留之際,不教劉禪為君之道,只讓他敬重諸葛亮,只教導他“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面對這樣的劉備,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就算他有幸得天下,成為了九五之尊,成為了權力最大的人,他也絕對不會像高祖劉邦一樣,誅盡有功之臣,把自己變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史記》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分析到此處,我們不得不承認,劉備就算與劉邦有再多的相似之處,其本質也是完全不同的,劉邦鐵血無情,劉備則是真正的仁君,否則他也不會在彌留之際,不教劉禪為君之道,只讓他敬重諸葛亮,只教導他“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面對這樣的劉備,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就算他有幸得天下,成為了九五之尊,成為了權力最大的人,他也絕對不會像高祖劉邦一樣,誅盡有功之臣,把自己變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史記》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