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1個人3年畫44000張畫,票房雖只有200萬,但他的大世界才剛剛開始

最近畫畫圈

有一個人被黃渤打Call了

連導演徐崢

都對他做的事情

非常佩服

他可以做到

1個人平均每天

工作8~19小時

改數十遍劇本

畫800多個鏡頭

3年繪製44000張畫

終於做成一部屬於

自己的院線動畫《大世界》

上映之前他就在國內外

各大電影節大放異彩

不僅入圍了第67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還成為內地首部

榮獲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的電影

美國電影媒體“IndieWire”評價說

如果昆汀·塔倫蒂諾拍動畫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徐崢說:“所有電影都說自己是黑色幽默,

我覺得這部電影才是真正的黑色幽默”

黃渤說:“特別酷

從生活裡面滲透出來

最早《瘋狂的石頭》

還能從泥土裡面冒出一些市井

時代的氣息氣味”

徐崢和黃渤在首映禮看過後

結伴到VIP休息室見到了

創作此片的作者

兩人見後興奮的說

“特別棒, 下次讓我們來配音”

“如果《大世界》真人電影找我們來演

我們也會來的, 導演完全不用擔心”

作者聽後不覺

露出爽朗的笑聲

笑聲如釋重負

能走到今天

其中的心酸只有他一人知曉

他叫劉健

一位來自中國美院

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的副教授

為了做這部動畫

這三年來他為此付出

超過10000小時

《大世界》的原名本叫《好極了》,英文名叫《Have a Nice Day》,好極了這個名字散發著濃濃的荒誕氣息,因為這個世界到處都是兇殺搶掠,其實一點都不好。

劉健導演的上一部動畫電影叫《刺痛我》,和大世界有著一樣的畫風,一樣的黑色幽默,這是他賣掉一套房子換來70萬製作的動畫電影,雖然一個人做片子有些力不從心,但這部片子也為他換來了入選第50屆昂西動畫節最佳動畫長片獎競賽單元的機會。

三年磨一劍

有了《刺痛我》帶來的經驗

三年之後又三年

才有了今天的《大世界》

作為這部動畫電影的導演

劉健幾乎包攬了這部片子的所有工作

編劇、畫分鏡圖、手繪動畫、美術

上色、描線、數位合成、剪輯、海報設計等

一個人的動畫

無法實現工業化

因為畫風特別

他讓每一根線條都成為自己的風格

其實並不是必須要一個人來完成,對於這種創作方式,劉健也顯得有些無可奈何。

此前,劉健也考慮過找一些團隊來合作,但團隊要適應自己風格的時間大概需要半年左右,其實如果這樣的話,還不如自己做快些。

《大世界》採用的是逐幀手繪的創作方式,每秒12幀。雖不及迪士尼那樣級別的大公司可以做到每秒24幀,但對於個人來說已經實屬不易。

即便是每秒12幀,時長達77分鐘的影片,除去一些空鏡頭,劉健也要獨立繪製44000張動畫。

面對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劉健說:“每天就像上班一樣,朝九晚五的工作。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個長期作業,所以必須勻速進行,不像是短片的創作,可以像短跑一樣沖過終點。”

《大世界》和導演長期生活的環境有關,影片中大部分場景都是以劉健生活多年的南京為原型創作的,裡面有著明顯的南京地標建築和南京方言。

劉健說:“寫好劇本之後,我會列出一個場景單,接著就去看景、采景,拍照片,回來整理一下,再根據照片資料手繪出來。”

場景一般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地方,劉健喜歡在大都市的寫字樓後面找到一個小巷子,那裡的生活很生動,也很接地氣。

電影講述了工地司機小張為了給女朋友弄到整容費,搶劫了建築公司老闆的100萬鉅款,然後幾組人物關係產生交集,引發了一場錯綜複雜的搶奪。

劉健認為這是一個關於命運難以抉擇的故事,他用黑色幽默和荒誕的元素呈現出城市邊緣人真實的生存狀態。

而片中的角色也完全是憑藉劉健自己一人想像出來的,在人物設定早期,大多角色早已在導演大腦中形成,比如人物的性格,職業,服裝表情等。這也是做動畫電影的好處,導演可以完全掌控一個片子。

配音在動畫中的地位很重要,但令大家意外的是,劉健甚至都沒讓配音演員看片,就直接找了身邊的朋友參與配音。

因為導演自己知道人物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說話,所以關於配音劉健的要求比較簡單,只需要還原生活中的聲音就可以。

對自己的動畫可以如此隨性自然,他在《大世界》裡確實做了很多別人不敢嘗試的東西,這也讓我們想到很多獨立動畫人創作的堅持和倔強。

第一次看到劉健導演的照片,無論是從髮型還是學者型黑框眼鏡,這個動畫人的氣質像極了金敏。

其實今敏正是劉健最喜歡的動畫導演,劉健說:“我最喜歡《東京教父》,我做第一部電影做到三分之一的時候,看了他的《東京教父》,非常喜歡。當時想:我一定要認識這個導演,我們肯定可以談得來。”

可惜的是今敏導演在2010年8月24日去世。劉健沒有機會認識金敏,卻和今敏的老師、製片人、夫人都成了好朋友。後來今敏的夫人看了《刺痛我》對劉健說:“你和今敏用的是一模一樣的調色板。”

劉健說:“很遺憾,如果能見到,我們肯定能成為好哥們。”

劉健在創作期間非常專注,他幾乎沒有社交,也不會去做其他可以帶來收入的工作,累了就會聽聽音樂,打打籃球。

在最近上映路演時,有記者問他:“創作不孤獨嗎?”

劉健說:“喜歡做,必須要有困難,如果做一件事情沒有困難是挺‘恐怖’的,困難意味著有挑戰。好的地方是我可以幾乎百分百的控制時間、進度、創作內容,現在這樣是最合適、最好的方式。”

雖然能夠做出來並成功上映

也算可喜可賀

但慘澹的票房不免有些煞風景

上映五天后只有200萬

比起小鮮肉隨便一拍都過億的電影

小眾電影沒有大票房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總歸來說,中國動畫在越來越好,去年一部極具個人風格的動畫片《大護法》在上映前就得到大量“自來水”的推薦,豆瓣評分拿到還算不錯的7.8分,影片最終收穫8760萬的票房。

今年的《大世界》又憑藉導演一己之力創作而出,個人動畫能夠登陸院線已經非常不容易。

現在的劉健已經開始籌畫下一部作品,同樣是現實主義,不變的劉健風格,但要在這條路做的最好,無疑是最難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獨立動畫人值得敬佩的地方,能專心如匠人般伏案創作,不被周圍繁雜所打擾,一人一心一世界,實屬難得。

(劉健導演用了很多年的手繪板)

其實人生也一樣

很多事急不得

必須得等自己熟

而劉健的大世界才剛剛開始

作者聽後不覺

露出爽朗的笑聲

笑聲如釋重負

能走到今天

其中的心酸只有他一人知曉

他叫劉健

一位來自中國美院

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的副教授

為了做這部動畫

這三年來他為此付出

超過10000小時

《大世界》的原名本叫《好極了》,英文名叫《Have a Nice Day》,好極了這個名字散發著濃濃的荒誕氣息,因為這個世界到處都是兇殺搶掠,其實一點都不好。

劉健導演的上一部動畫電影叫《刺痛我》,和大世界有著一樣的畫風,一樣的黑色幽默,這是他賣掉一套房子換來70萬製作的動畫電影,雖然一個人做片子有些力不從心,但這部片子也為他換來了入選第50屆昂西動畫節最佳動畫長片獎競賽單元的機會。

三年磨一劍

有了《刺痛我》帶來的經驗

三年之後又三年

才有了今天的《大世界》

作為這部動畫電影的導演

劉健幾乎包攬了這部片子的所有工作

編劇、畫分鏡圖、手繪動畫、美術

上色、描線、數位合成、剪輯、海報設計等

一個人的動畫

無法實現工業化

因為畫風特別

他讓每一根線條都成為自己的風格

其實並不是必須要一個人來完成,對於這種創作方式,劉健也顯得有些無可奈何。

此前,劉健也考慮過找一些團隊來合作,但團隊要適應自己風格的時間大概需要半年左右,其實如果這樣的話,還不如自己做快些。

《大世界》採用的是逐幀手繪的創作方式,每秒12幀。雖不及迪士尼那樣級別的大公司可以做到每秒24幀,但對於個人來說已經實屬不易。

即便是每秒12幀,時長達77分鐘的影片,除去一些空鏡頭,劉健也要獨立繪製44000張動畫。

面對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劉健說:“每天就像上班一樣,朝九晚五的工作。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個長期作業,所以必須勻速進行,不像是短片的創作,可以像短跑一樣沖過終點。”

《大世界》和導演長期生活的環境有關,影片中大部分場景都是以劉健生活多年的南京為原型創作的,裡面有著明顯的南京地標建築和南京方言。

劉健說:“寫好劇本之後,我會列出一個場景單,接著就去看景、采景,拍照片,回來整理一下,再根據照片資料手繪出來。”

場景一般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地方,劉健喜歡在大都市的寫字樓後面找到一個小巷子,那裡的生活很生動,也很接地氣。

電影講述了工地司機小張為了給女朋友弄到整容費,搶劫了建築公司老闆的100萬鉅款,然後幾組人物關係產生交集,引發了一場錯綜複雜的搶奪。

劉健認為這是一個關於命運難以抉擇的故事,他用黑色幽默和荒誕的元素呈現出城市邊緣人真實的生存狀態。

而片中的角色也完全是憑藉劉健自己一人想像出來的,在人物設定早期,大多角色早已在導演大腦中形成,比如人物的性格,職業,服裝表情等。這也是做動畫電影的好處,導演可以完全掌控一個片子。

配音在動畫中的地位很重要,但令大家意外的是,劉健甚至都沒讓配音演員看片,就直接找了身邊的朋友參與配音。

因為導演自己知道人物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說話,所以關於配音劉健的要求比較簡單,只需要還原生活中的聲音就可以。

對自己的動畫可以如此隨性自然,他在《大世界》裡確實做了很多別人不敢嘗試的東西,這也讓我們想到很多獨立動畫人創作的堅持和倔強。

第一次看到劉健導演的照片,無論是從髮型還是學者型黑框眼鏡,這個動畫人的氣質像極了金敏。

其實今敏正是劉健最喜歡的動畫導演,劉健說:“我最喜歡《東京教父》,我做第一部電影做到三分之一的時候,看了他的《東京教父》,非常喜歡。當時想:我一定要認識這個導演,我們肯定可以談得來。”

可惜的是今敏導演在2010年8月24日去世。劉健沒有機會認識金敏,卻和今敏的老師、製片人、夫人都成了好朋友。後來今敏的夫人看了《刺痛我》對劉健說:“你和今敏用的是一模一樣的調色板。”

劉健說:“很遺憾,如果能見到,我們肯定能成為好哥們。”

劉健在創作期間非常專注,他幾乎沒有社交,也不會去做其他可以帶來收入的工作,累了就會聽聽音樂,打打籃球。

在最近上映路演時,有記者問他:“創作不孤獨嗎?”

劉健說:“喜歡做,必須要有困難,如果做一件事情沒有困難是挺‘恐怖’的,困難意味著有挑戰。好的地方是我可以幾乎百分百的控制時間、進度、創作內容,現在這樣是最合適、最好的方式。”

雖然能夠做出來並成功上映

也算可喜可賀

但慘澹的票房不免有些煞風景

上映五天后只有200萬

比起小鮮肉隨便一拍都過億的電影

小眾電影沒有大票房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總歸來說,中國動畫在越來越好,去年一部極具個人風格的動畫片《大護法》在上映前就得到大量“自來水”的推薦,豆瓣評分拿到還算不錯的7.8分,影片最終收穫8760萬的票房。

今年的《大世界》又憑藉導演一己之力創作而出,個人動畫能夠登陸院線已經非常不容易。

現在的劉健已經開始籌畫下一部作品,同樣是現實主義,不變的劉健風格,但要在這條路做的最好,無疑是最難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獨立動畫人值得敬佩的地方,能專心如匠人般伏案創作,不被周圍繁雜所打擾,一人一心一世界,實屬難得。

(劉健導演用了很多年的手繪板)

其實人生也一樣

很多事急不得

必須得等自己熟

而劉健的大世界才剛剛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