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本月地產股暴漲——真正的原因是……

1月18日, 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7年房地產投資和銷售資料。 經歷了2016年一二線熱點城市的火熱行情後, 2017年樓市在三四線城市的接力帶動下, 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16.9億平方米, 銷售額達到13.4萬億元, 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 全國近110個城市與部門(縣級以上), 發佈超過270次以上的調控政策, 也未能削弱房企補倉意願。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0.9萬億元, 同比增長7%, 土地市場仍然“量價齊漲”。

一、2017年銷售資料創歷史新高

2017年, 商品房銷售額第一次突破13萬億元, 商品房銷售面積也第一次突破16億平方米。

從單月資料來看, 2017年12月的商品房銷售金額和麵積分別達到1.8萬億元和2.2億平方米, 也刷新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單月銷售歷史記錄。

分地域來看, 東部地區的銷售資料受到嚴格調控影響, 商品房銷售面積71199萬平方米, 僅比上年增長2.9%, 銷售額也只增長6.2%, 大大落後於其他地區。

在輪動效應影響下,

以三四線城市為主的中西部地區, 房地產銷售十分火爆。 統計局資料顯示, 中西部商品房銷售面積分別增長12.8%和10.7%, 銷售額則分別增長25.9%和21.8%。

去年的銷售資料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分化:

一二線過熱城市的行情已被調控抑制, 部分三四線城市非調控熱點城市則在2017年持續高溫。

從銷售面積的構成來看, 2017年三四線城市銷售面積的全國占比, 已經從過去的60%左右上升到接近70%。

但隨著調控的深入和信貸的全國性收緊, 三四線的成交難以持續, 2018年三四線城市市場將會迎來降溫。

良好的銷售情況已完成了地產“去庫存”的任務。

統計局資料顯示, 2017年商品房庫存去化1.16億平方米, 全年減少16.5%, 與2016年初7.39億平方米的歷史高點相比,

跌幅超過20.3%。 一二三四線城市商品房庫存去化已十分充分, 很多城市去化週期均在12個月以下。

在2017年底的住房工作會議上, 住建部強調, 庫存仍然較多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要繼續做好去庫存工作。

二、2018年投資增幅或下調

在銷售資料創下歷史高峰的同時,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與去年基本持平, 整體仍大幅度低於2015年以前水準。

2017年,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799億元, 比上年名義增長7.0%。 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81484萬平方米, 比上年增長3.0%。

投資整體維持中位增長的同時, 是土地市場的持續量升價漲。 2017年, 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5508萬平方米, 比上年增長15.8%;土地成交價款13643億元, 增長49.4%, 增速提高2.4個百分點。

在經歷了2016年的火熱市場行情後,

開發商處於資金儲備雄厚、補庫存意願強烈的階段。 因此, 儘管2107年樓市迎來整體調控, 但龍頭地產(恒大、萬科、保利等)企業仍保持一定的活躍度,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較之前兩年繼續擴大。

各家房地產開發商對2018年市場看法分歧很大。 2017年底, 鏈家研究院發佈報告稱, 由於貨幣信貸政策的收緊, 棚改貨幣化的支撐力量弱化, 房地產企業融資管道嚴格受限, 融資成本上升等, 2018年新房投資增速將進一步下滑。

銀行按揭貸款收緊、嚴控開發貸等貨幣政策趨緊, 已對中小型房地產的資金流產生巨大的影響。 地產行業洗牌的週期將進入深水區。

統計局資料顯示, 2017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56053億元, 比上年增長8.2%。 其中, 國內貸款25242億元,

增長17.3%;其他資金79770億元, 增長8.6%。 值得注意的是, 在其他資金中, 個人按揭貸款為23906億元, 下降2.0%。

儘管2017年土地供應較2016年有所增加, 且有望在2018年保持增加態勢, 但土地供應結構和商品房開發模式的變化, 同樣會對房地產投資產生影響。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 正在形成完全產權概念的商品住房供應體系、部分產權的共有產權住房供應體系、零產權的租賃住房供應體系, 商品房開發模式開始轉變。 而集體土地開始進入租賃住房市場, 土地入市環節減少, 也會改變開發商投資方式。

因此, 多家研究機構的2018年展望均預計銷售高峰難以維持。 易居研究院預測,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預計2018年增長4%, 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預計2018年下跌7%左右。

中國指數研究院則預計,2018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成交回落,價格趨穩,新開工、投資中低速增長”的特點。

商品房銷售面積受到政策、貨幣環境的影響,將出現回檔,預計全年降幅將達到9.3%-11.3%。供應方面,企業在市場調整時期處於觀望態度,補倉意願不大,拿地投資將有所減少,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在5.1%-7.1%之間。

隨著中央提出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新一輪房改腳步漸近。去杠杆成為政策焦點,土地供應模式迎來重大變化,商品住房不再是住房市場唯一選擇,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一系列重大變化,對房地產行業提出新的要求。

低位企穩的經濟運行宏觀背景未變,經濟增長對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依賴性仍然較強,核心城市土地供應短缺的矛盾依舊未解,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生機制尚未有徹底變化。

由於地產行業銷售和利潤結轉存在滯後,目前各大地產公司的銷售業績並不代表未來,股市總是會提前反映企業的價值變化。

我們考慮到多方因素對沖激蕩下,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或存在更多變數。

因此,我們提醒大家:切不可僅僅憑藉當前靚麗的銷售資料就跑步進場買入地產股,很可能買到的不是盈利的餡餅,而是一個資訊的“陷阱”。——投資魔方

中國指數研究院則預計,2018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成交回落,價格趨穩,新開工、投資中低速增長”的特點。

商品房銷售面積受到政策、貨幣環境的影響,將出現回檔,預計全年降幅將達到9.3%-11.3%。供應方面,企業在市場調整時期處於觀望態度,補倉意願不大,拿地投資將有所減少,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在5.1%-7.1%之間。

隨著中央提出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新一輪房改腳步漸近。去杠杆成為政策焦點,土地供應模式迎來重大變化,商品住房不再是住房市場唯一選擇,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一系列重大變化,對房地產行業提出新的要求。

低位企穩的經濟運行宏觀背景未變,經濟增長對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依賴性仍然較強,核心城市土地供應短缺的矛盾依舊未解,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生機制尚未有徹底變化。

由於地產行業銷售和利潤結轉存在滯後,目前各大地產公司的銷售業績並不代表未來,股市總是會提前反映企業的價值變化。

我們考慮到多方因素對沖激蕩下,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或存在更多變數。

因此,我們提醒大家:切不可僅僅憑藉當前靚麗的銷售資料就跑步進場買入地產股,很可能買到的不是盈利的餡餅,而是一個資訊的“陷阱”。——投資魔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