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國家寶藏》展示3D列印的魅力 促使流落海外的國寶回家!

2017年年末, 央視歷時兩年傾力打造的文博類節目《國家寶藏》, 將文化綜藝的國民熱潮再度掀至新的高度, 成為了千家萬戶茶餘飯後談論的網紅節目。

究其原因, 就在於它運用了AR(增強現實)、VR(虛擬實境)、3D列印、多媒體影像等多種新的傳播手段及技術, 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這不, 就在最新一期的《國家寶藏》演繹皿方罍的前世今生中, 就介紹了在讓流落海外的國寶回家過程中3D列印發揮的重要作用!

據國寶守護人黃渤及王嘉介紹說, 這件皿方罍內部構造太複雜, 除了大氣以外, 顏值特別高, 器形之大, 內部線條紋路剛柔並濟。 而器蓋的形狀特別像古代一種古老建築的屋頂廡殿, 此外, 上面還有鋒利的鉤戟一樣的裝飾, 非常罕見!

而皿方罍回歸家鄉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也不為過!那皿方罍的今生故事又是怎樣的呢?

湖南省博物館文物保管部主任廖丹表示, 紐約之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拿著3D列印的器蓋模擬器蓋與器身合一, 消除國內對皿方罍器蓋與器身並非一體的質疑。

當時為什麼還拿著3D列印器蓋而不是真正的實物呢?廖丹主任表示, 皿方罍器蓋屬於國家一級文物,

如果出國手續非常繁雜, 例如出入關手續辦理, 而留給他們的事情僅有兩到三個星期, 因此只能另闢蹊徑。

3D列印皿方罍器蓋

廖丹主任介紹說, 借助3D列印技術, 利用兩天兩夜就把皿方罍器蓋給列印出來了, 無論是列印的精度還是列印的品質都是無可挑剔的,

器蓋與器身合在一起的時候只能用“嚴絲合縫”來形容啦。

其實, 近年來, 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 在文物保護與修復領域, 3D列印等現代科技越來越受矚目, 讓文物修復工作者的工具箱裡有了更多工具, 為文物保護工作打開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3D列印雲岡石窟千年佛像

例如, 最近在青島現身的雲崗石窟的千年佛像就是借助3D列印製造的。 要採用三維鐳射掃描技術與多圖像三維重建相結合的工作方法, 重建雲岡石窟第3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維模型。 而後通過引入國內自主研發的高精度3D印表機, 通過電腦三維鐳射掃描技術結合3D列印鑄模技術, 複製文物本體的所有細節, 達到文物材質以及色彩紋理上的高精度還原。 最後, 為了確保與文物本體的質感一致, 還要使用機械拼裝、泡沫填充、拼縫處理、噴砂上色等工藝, 最終才能形成原尺寸、高保真的石窟複製品。

3D列印修復後的秘魯女皇頭像

除了國內,在國外也有許多3D掃描及列印技術在考古學方面的應用。例如,最近由秘魯和波蘭的考古學家利用3D列印技術重建了一個1200年前去世的秘魯女皇頭像。這座栩栩如生的復原頭像給3D列印的應用方面又帶來了更多無限可能。

再如,借助3D列印技術讓古埃及墓在瑞士“復活”。這個擁有3300年歷史的石棺的主人是埃及國王谷最奢華的王室之一法老塞提一世,現位於瑞士西北部的巴塞爾古玩博物館(Antikenmuseum Basel)。

3D列印文物修復

總之,3D列印技術的出現,無論是對於歷史教學還是文物修復,都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相信有一天,3D列印在文物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給人類保留下更多的古文明。

3D列印修復後的秘魯女皇頭像

除了國內,在國外也有許多3D掃描及列印技術在考古學方面的應用。例如,最近由秘魯和波蘭的考古學家利用3D列印技術重建了一個1200年前去世的秘魯女皇頭像。這座栩栩如生的復原頭像給3D列印的應用方面又帶來了更多無限可能。

再如,借助3D列印技術讓古埃及墓在瑞士“復活”。這個擁有3300年歷史的石棺的主人是埃及國王谷最奢華的王室之一法老塞提一世,現位於瑞士西北部的巴塞爾古玩博物館(Antikenmuseum Basel)。

3D列印文物修復

總之,3D列印技術的出現,無論是對於歷史教學還是文物修復,都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相信有一天,3D列印在文物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給人類保留下更多的古文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