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們製作東西的態度定義了我們自己”|2017 年度圖書推薦⑥

6 本書, 基於“知其所以然”而推薦

嚴格地說, 它們並非以“年度最佳圖書”的嚴謹推薦給讀者。 我們經歷了很多的事, 這些在 2017 年出版的書,

恰好有助於我們思考。

我們以人文社科》的編輯和特約作者完成。

我們儘量讀完了這些書, “真誠地認為它們的確不錯”——與去年一樣, 這是我們推薦之前應盡的本分。

這是生活美學的部分。

它包括 6 本書, 《紐約客漫畫全集》、《白瓷之路 : 穿越東西方的朝聖之旅》、《最接近生活的事物》、《現代藝術 150 年 : 一個未完成的故事》、《漆塗師物語》和《自戀時代》。

在籌備的時候, 一位同事提問:“到底什麼是生活美學?”他用一個設問句的語氣, 把後半句藏了起來——“所謂生活美學, 其實根本就是個偽命題吧”。 這個設問句倒也沒錯, “生活美學”被提及之處, 多半預設了一種“理想生活”的立場, 引導審美, 更引導消費。

消費主義無疑全面滲透了我們的生活。 許多完整豐腴的生活方式被抽幹成標籤或者“賣點”, 附著在臉譜化的商品之上, 原本那個被描摹的生活方式, 反倒是無人問津, 不求甚解, 以至於漸漸零落了。 朋克是如此, 波西米亞是如此, 紐約 SOHO 是如此, 北京南鑼鼓巷也是如此。

所謂生活美學, 無非是構建屬於自我的完整的生活方式。 換句話說, 用屬於自己的方式活著。 很多人對於這個概念的認知是媒體化的, 向外去找偶像, 卻忘了向內挖掘, 看看自己需求的到底是什麼——並不是說偶像不可取, 而是說, 生活這回事, 原本就是要自己去活過, 才能明白它的美到底在何處的。

大約是出於這樣的前提, 這篇書評以“知其所以然”的出發點, 分享一些瞭解事物的途徑。

題圖:unsplash、杜尚《LHOOQ》

80 年辛辣的、靈光一閃的智慧《紐約客漫畫全集》羅伯特·曼考夫
浦睿文化·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7 年 6 月198 元

回顧過去一年有一種不錯的方式, 就是回顧過去 100 年。 這可以幫助釋放焦慮。 借用《紐約客》一幅漫畫配文來說:“你看起來很苦惱, 提摩西兄弟。 有什麼煩心事嗎, 除了這個世界上的罪惡、人類的虛偽以及類似這些的事情以外?”

一般而言, 那種厚得只能放在茶几上翻看的圖畫書都是虛榮心的代表, 但是《紐約客漫畫全集》可被視為一種財富。 除了全文刊發約翰·赫西《廣島》的那一期, 《紐約客》上的漫畫幾乎從不缺席, 不過, 它們從未以全集的方式待在一起。 這是個天才的主意。

這堆 1925 至 2006 年的漫畫——持續退卻的世界, 是事物、物件和感覺邁向無意義的世界。

在這樣的世界裡, 作家的任務就是要把探險從這種緩慢的退卻中拯救出來:把意義、色彩和生命力重新還給大多數平凡的事物——還給足球靴和草地, 還給起重機、樹木和機場,甚至是還給吉普森吉他、羅蘭牌庫林起、老味道牌洗浴用品和愛潔清潔劑。“你仍然可以賣施萊辛格的網球拍、特銳騰的網球、金雞的滑雪板、特羅卡的皮靴固定裝置以及可弗萊克的靴子”,他寫道,“我們住過的屋子還在,所有的都在。唯一的區別,也就是孩童的現實與大人的現實的區別,在於它們不再深具意義。樂卡克的一雙靴子只是一雙足球靴而已。現在我用雙手捧著一雙靴子時,如果說我又什麼感覺的話,那也只是從我的童年遺留下來的感覺,再沒有其他,沒有其他純粹的感覺。大海是如此,岩石是如此,充斥在你的夏日時光裡的鹽的味道也是如此,現在它就只是鹽而已,就這樣。世界仍是原樣,但它又不是原樣,因為它的意義不再,並且還在經歷不斷的變化,越來越接近無意義。”

關於作家

真正的作家,讓行星轉動、臨摹沉睡的人並熱切地擺弄熟睡之人的肋骨的人,那種作家沒有特定的價值觀:他必須自己創造價值觀。倘若寫作的藝術首先不是隱含著把世界看成是潛在小說的藝術,那麼它就是一樁無用之事——納博科夫

關於中年危機

她所有想法的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她 45 歲了,卻不知道怎麼度過餘生——英國小說作家潘娜洛普·菲茲傑拉德

關於他自己(幾乎可以說是非常感人了

18 年前,我離開英國前往美國時,當時並不知道離開會如何神奇地消除歸去的可能:我怎麼可能會知道?這是時間帶來的一個教訓,只有在時間中才能學會。離開生我的祖國,在外生活這麼多年,這麼做的奇特甚至是慘痛之處在於,我慢慢認識到,許多年前我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在當時並不像是重大的決定;我花了很多時間才明白這一點;這種回顧時的領悟事實上構成了一個人的人生——確實是度過人生的一種方式。佛洛德提出過一個有用的詞,叫“事後性”,我要借用它,即便付出的代價是把它從它特有的不同語境中硬生生地搶過來。

思考家與離家,思考不回家與不再感覺能夠回家,就是渾身被充滿一種很顯著的“事後性”的感覺:現在要採取措施為時已晚,知道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也為時已晚。而那都是無關緊要的了。

我在蘇格蘭的外祖母過去常常玩一種遊戲,她進屋時把雙手放在背後,你要猜一猜她哪只手裡有糖。她會吟誦道:“你宣哪只手,堆的還是搓的?”(你選哪只手,對的還是錯的)我們還是孩子時,決定一下子就能做出來:你會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那只空空的“錯的手”帶來的失望。

我當時選了哪只手?

《藝術的故事》之後,構建藝術知識的又一佳作《現代藝術 150 年:一個未完成的故事》
[英] 威爾·貢培茲
出版社: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 年 3 月 1 日65 元

藝術是個名利場。人名、作品名、學術詞彙、代際關係,它像一個巨大的詞彙表,進入名利場之人無不人手一份。

為藝術祛魅,一直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按照帕斯捷爾納克的話說,一切事物為了存在就必須具有形式,而形式是生存的契機,美是掌握形式的一種幸福。藝術,其中包括悲劇藝術,都是一篇表現生存幸福的故事。

爵士的書寫得早,1950 年的開篇導論不會把數位時代和概念裝置放進去。威爾·貢培茲(Will Gompertz )補上了這一點。

《現代藝術 150 年》的開篇是疾走在紐約街頭的杜尚,然後轉入各懷心事的印象派,信息量之密集,並不在爵士之下。

他們倆還有一個共同點,便是寫作的目的。《藝術的故事》的主旨是尋求新的表達方式,是“用樸素的語言重新講述藝術發展史”。正如范景中老師在譯後記裡的話:“貢布裡希一生都在思考語言的問題。”

貢培茲則引用了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的話,後者將自己的非虛構寫作比喻成服務業。“在這個行業裡,一個智商還不錯的人擁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替代其他人去探索某些事情,好使其他人去做別的更值得做的事情。我希望,在某種程度上,我也能為讀者提供這樣的服務。”

夫複何求?

藝術史太浩瀚,試著引述幾段妙處:

沙利文,摩天大樓的發明者,他設計出了簡潔的高層建築三段論,輪廓分明的底部、拉長的柱身和平頂的山花。基本上,他就是將一根古希臘柱子轉化成了一座集為現代的建築。

布拉克和畢卡索的立體主義影響深遠。從塞尚而來的棱角分明、精簡、強調空間意識的立體主義美學,經過布拉克和畢卡索之後說,直接發展為棱角分明、精簡、強調空間意識的現代主義美學。勒柯布西耶優雅而樸素的建築,1920 年代的裝飾藝術風格,可哥香奈兒簡潔的設計,都應歸功於這兩位年輕的藝術家。同樣的,還有詹姆斯喬伊絲的現代主義散文,TS 艾略特的詩歌,和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

1957 年,漢密爾頓以非凡的遠見將流行文化定義為:“流行”(為大眾設計)、短暫(短期解決方案)、可消耗(容易被忘記)、低成本、大量生產、年輕(針對青年)、詼諧、性感、噱頭、刺激性、大事件。“這清楚地表明,波普藝術不是藝術家為幼稚公眾創造膚淺藝術品的愚蠢階段,而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的運動,它敏銳地意識到在他所描繪的社會中暗藏的邪惡和危險。像 1870 年代的印象派藝術家一樣,波普藝術家們環顧四周,記錄下他們的所見。

總的來說,這個時代裡的先鋒藝術家及時在最激進、最具挑戰性的時候,也傾向於帶著調皮的笑容,而不是一臉怒容來呈現他們的作品。總趨勢是為了取悅,而不是為了戰鬥。

對一個贏家通吃的資本主義時代,一個名聲和財富高於一切的時代,幾乎沒有人評論。全球化和數位媒介對此的影響很少被提及。至於環境問題,政治和媒體的腐敗,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鄉村生活的瓦解,隨著富人變得更富、窮人變得更窮而產生的社會兩極分化,以及銀行家貪得無厭和冷酷無情,好吧,如果你把在博物館展出的那些當代藝術作品作為你依賴的資訊來源,這些就好像從未發生過一樣。

所謂有技術,就是讓自己變得自由《漆塗師物語》
赤木明登
理想國 |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17 年 10 月
58 元

赤木明登,漆藝家,之前是個女性雜誌編輯。1988 年在輪島學藝。

豆瓣上有個評論說的好,“拿到《漆塗師物語》的書稿時,很怕是漆器師教人買罐子的作品”。心有戚戚焉。自生活美學盛行以來,以美學之名賣罐子的人不在少數,當然生活美學如小馬過河,有些東西的確是在個人感受之後才算構成完整的體驗,但賣罐子是另一回事。

這本書不賣罐子。和艾德蒙·德瓦爾類似,赤木明登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在做漆這條路上的。

日本的英文國名 Japan,首字母小寫了之後的意思是“漆”。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 china 和瓷器的對應。赤木明登思考的是地方漆器的根源,在工序意義上掌握了技巧之後,手工藝者要做些什麼才可以做出于自我有意義、于使用者有意義、于整個傳統也有意義的器物。

當然,這件事如果一上來就光顧著思考意義本身,必然是不行的。

他領受了別人的忠告:“職人和藝術家的區別。哪一種好,哪一種不好,這並不是問題。找到自己覺得好的地方,讓它成為自己的東西。所謂正確的塗漆方法,都是不存在的。”

於是赤木塗漆的時候,不會再焦慮於“自我表達”,他甚至連做的東西都是複刻古老的器物樣式,不像大部分創作者要絞盡腦汁考慮“什麼樣的器形蘊含著我的思想”。有一個前提是,他考慮了現代漆器的使用環境(過往室內光線昏暗,故而漆器很亮;如今大多數人家家裡光線充足,暗色更為恰當),以及,始終在尋求真實的情感。

所謂真實情感,是指現代工業讓手作者和消費者疏離。前者不瞭解後者的需求,後者在工業化的浪潮裡尋找不到前者的表達。赤木希望打破這一點,許多日本手作者都希望打破這一點。

越是如此,越是需要一萬小時的練習。

“儘管已經學會了一整個工序,但其實還是一無所知。從現在開始,就只能依靠經驗讓自己的身體來牢記所有的一切。”

“想盡可能做的更多。同樣的東西想要一直做,反復做。在數量上有所增長的同時,應該會看見某個世界。”

書裡對於手工業者的理想,提到了一個樸素的例子。“一個做蕎麥面的阿婆。自己一個在做,什麼地方都不去,只是按照當地傳統做法,不做任何變化地做蕎麥面。阪本家的小新(赤木借宿處的主人),只要一聽說什麼地方的蕎麥面好吃,馬上就去品嘗和學習。”“恐怕沒有人能成為那位阿婆,不過,偉三郎也好,小新也好,如果說能做什麼,真的就是希望成為那位阿婆。”

偉三郎就是角偉三郎,赤木的啟蒙者、以“漆呀,究竟是什麼呀”為口頭禪的哲學家式藝術家。

有一次角偉三郎和另一位匠人鯉江良二有一場關於“做什麼好呢”的對話。後者說:

“無論什麼土,都能做陶器。這個土是否適合做陶器,其實都是看人的想法。土本身可沒有好壞之分,好的土,壞的土,都是人類為了自己的方便才這麼說的呢。立刻開始做吧,沒什麼好困惑的。”

於是赤木最後這樣總結:“所謂有技術,就是讓自己變得自由。”

日本具有完整的手工藝生態,成熟的消費體系和社會分工足以支持所謂匠人的存在。近年“匠人”一詞在中國迅速走紅,乃至於快要過氣,但多半是一種精神消費:和很多口號式的運動一樣,號召大家追隨匠心,卻閉口不提匠心的基礎乃是堅實的產業鏈條和多元的社會環境。難怪赤木明登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說,不是中國做好東西的人太少了,是中國用好東西的人太少了。

為什麼這個時代如此“自我”?《自戀時代》簡·M.騰格(Jean M. Twenge)/ W.基斯·坎貝爾(W. Keith Campbell)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發行2017 年 9 月定價:68.00 元

直到現在,我依然清楚記得 90 年代在臺灣社會造成轟動的廣告臺詞,儘管它已經年代久遠。

1990 年,臺灣社會才剛走出國民黨威權統治下的戒嚴,短短三年的時間,有位名叫李明依的女星,在鏡頭前打扮前衛,替奇檬子“蜂蜜檸檬”飲料代言,她大聲說著“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這句話的傳播速度與強度遠超過產品本身,很快地,成為時下年輕人的流行語,以及別人眼中的標籤。

每當標榜年輕人的思潮開始流行,可以預見的是世代衝突。當時有許多家長抗議廣告有“帶壞”小孩的嫌疑。這樣的衝突不難理解,它突出一個直接的矛盾——“自我精神”正全面取代過往的“團隊精神”。

事實上,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就連如今大力標榜“個人主義”的美國社會,也鮮少有人談論自我,當時美國人正專心應付兩次世界大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美國進入一段專注於國內事務以及冷戰民族主義的時期,並不鼓勵自我欣賞。

既然如此,它是何時變得對美式文化如此重要?

1967 年美國作者沃爾夫刊載一篇名為《“我” 的十年與第三次大覺醒》。這文章寫在 60 年代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期間,文章中,他預示接下來的社會樣貌。而這個 “美式個人主義” 的思潮,在 80 年代之後,以全球化的名義走進全世界。

身處 2017 年的我們,回頭看那些年的爭辯,似乎顯得有些可笑。但卻不是因為 “自我意識” 已經退流行,反倒因為 “自我意識” 與背後的精神,早已經落實在每個人的生活當中。

如今人們對於如何在社交網站上展演自我,早已如此熟稔。

“臉書上有自戀嗎?”大學生凱特琳穆勒 2008 年在《史丹佛日報》的專欄裡問道,“拜託,當然有!臉書的檔案就像希臘神話中那個永遠會反射出令人分心影像的水池,有可能變成完全吞噬一個人的自戀深淵......,就連我們當中社交能力最強的人,往往也喜歡用照片紀錄自己在社交上的成功,如此一來,那些天賦較差的可憐蟲至少能見證我們有多歡欣鼓舞。臉書已經變成炫耀的完美管道。”

何謂自戀?這是一個必須先行厘清的概念。《自戀時代》的作者簡·M.騰格和 W.基斯·坎貝爾歷時多年,研究早已氾濫成災的自戀現象。他們用更為科學的精神,以大量資料與調查研究回顧近五十年來的自戀現象,包含成因、演變、氾濫、轉化的過程。

2006 年《時代》雜誌所票選的風雲人物是“你”,原因是在網路時代裡成千上萬的“你”(我)造就了這個時代。專欄作者喬治威爾對於這個封面的解釋是:“重點在自戀,所以雜誌封面放上一面反射鏡是十分貼切的作法。網路上有很多東西都是人們在寫自己的日記,仿佛每個人都應該關心每個人內心的起伏。”

不可否認,當你觀看《自戀時代》裡所描述的每個行為與現象時,你可能會把自己投射在希臘神話裡納西瑟斯身上。當他看見水面的自我倒影,感到如此相近、親切與迷戀。這也是這本書的原文名稱的由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近似瘋狂的迷戀,也具有強大殺傷力的。《自戀時代》提醒每一個人的自戀,除了為個人行為帶來改變,是如何擴及到媒體、經濟、宗教、教育等面向。

突然間,我想起爾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 1959 年所出版的一本名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他把生活比喻為一個舞臺,有著前臺與後臺,每個人都在臺上演出最好的形象。

或許爾文·戈夫曼也沒能想到。他書中所闡述的觀念,如今像是本預言書一般,講述著人類的生活。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還給起重機、樹木和機場,甚至是還給吉普森吉他、羅蘭牌庫林起、老味道牌洗浴用品和愛潔清潔劑。“你仍然可以賣施萊辛格的網球拍、特銳騰的網球、金雞的滑雪板、特羅卡的皮靴固定裝置以及可弗萊克的靴子”,他寫道,“我們住過的屋子還在,所有的都在。唯一的區別,也就是孩童的現實與大人的現實的區別,在於它們不再深具意義。樂卡克的一雙靴子只是一雙足球靴而已。現在我用雙手捧著一雙靴子時,如果說我又什麼感覺的話,那也只是從我的童年遺留下來的感覺,再沒有其他,沒有其他純粹的感覺。大海是如此,岩石是如此,充斥在你的夏日時光裡的鹽的味道也是如此,現在它就只是鹽而已,就這樣。世界仍是原樣,但它又不是原樣,因為它的意義不再,並且還在經歷不斷的變化,越來越接近無意義。”

關於作家

真正的作家,讓行星轉動、臨摹沉睡的人並熱切地擺弄熟睡之人的肋骨的人,那種作家沒有特定的價值觀:他必須自己創造價值觀。倘若寫作的藝術首先不是隱含著把世界看成是潛在小說的藝術,那麼它就是一樁無用之事——納博科夫

關於中年危機

她所有想法的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她 45 歲了,卻不知道怎麼度過餘生——英國小說作家潘娜洛普·菲茲傑拉德

關於他自己(幾乎可以說是非常感人了

18 年前,我離開英國前往美國時,當時並不知道離開會如何神奇地消除歸去的可能:我怎麼可能會知道?這是時間帶來的一個教訓,只有在時間中才能學會。離開生我的祖國,在外生活這麼多年,這麼做的奇特甚至是慘痛之處在於,我慢慢認識到,許多年前我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在當時並不像是重大的決定;我花了很多時間才明白這一點;這種回顧時的領悟事實上構成了一個人的人生——確實是度過人生的一種方式。佛洛德提出過一個有用的詞,叫“事後性”,我要借用它,即便付出的代價是把它從它特有的不同語境中硬生生地搶過來。

思考家與離家,思考不回家與不再感覺能夠回家,就是渾身被充滿一種很顯著的“事後性”的感覺:現在要採取措施為時已晚,知道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也為時已晚。而那都是無關緊要的了。

我在蘇格蘭的外祖母過去常常玩一種遊戲,她進屋時把雙手放在背後,你要猜一猜她哪只手裡有糖。她會吟誦道:“你宣哪只手,堆的還是搓的?”(你選哪只手,對的還是錯的)我們還是孩子時,決定一下子就能做出來:你會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那只空空的“錯的手”帶來的失望。

我當時選了哪只手?

《藝術的故事》之後,構建藝術知識的又一佳作《現代藝術 150 年:一個未完成的故事》
[英] 威爾·貢培茲
出版社: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 年 3 月 1 日65 元

藝術是個名利場。人名、作品名、學術詞彙、代際關係,它像一個巨大的詞彙表,進入名利場之人無不人手一份。

為藝術祛魅,一直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按照帕斯捷爾納克的話說,一切事物為了存在就必須具有形式,而形式是生存的契機,美是掌握形式的一種幸福。藝術,其中包括悲劇藝術,都是一篇表現生存幸福的故事。

爵士的書寫得早,1950 年的開篇導論不會把數位時代和概念裝置放進去。威爾·貢培茲(Will Gompertz )補上了這一點。

《現代藝術 150 年》的開篇是疾走在紐約街頭的杜尚,然後轉入各懷心事的印象派,信息量之密集,並不在爵士之下。

他們倆還有一個共同點,便是寫作的目的。《藝術的故事》的主旨是尋求新的表達方式,是“用樸素的語言重新講述藝術發展史”。正如范景中老師在譯後記裡的話:“貢布裡希一生都在思考語言的問題。”

貢培茲則引用了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的話,後者將自己的非虛構寫作比喻成服務業。“在這個行業裡,一個智商還不錯的人擁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替代其他人去探索某些事情,好使其他人去做別的更值得做的事情。我希望,在某種程度上,我也能為讀者提供這樣的服務。”

夫複何求?

藝術史太浩瀚,試著引述幾段妙處:

沙利文,摩天大樓的發明者,他設計出了簡潔的高層建築三段論,輪廓分明的底部、拉長的柱身和平頂的山花。基本上,他就是將一根古希臘柱子轉化成了一座集為現代的建築。

布拉克和畢卡索的立體主義影響深遠。從塞尚而來的棱角分明、精簡、強調空間意識的立體主義美學,經過布拉克和畢卡索之後說,直接發展為棱角分明、精簡、強調空間意識的現代主義美學。勒柯布西耶優雅而樸素的建築,1920 年代的裝飾藝術風格,可哥香奈兒簡潔的設計,都應歸功於這兩位年輕的藝術家。同樣的,還有詹姆斯喬伊絲的現代主義散文,TS 艾略特的詩歌,和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

1957 年,漢密爾頓以非凡的遠見將流行文化定義為:“流行”(為大眾設計)、短暫(短期解決方案)、可消耗(容易被忘記)、低成本、大量生產、年輕(針對青年)、詼諧、性感、噱頭、刺激性、大事件。“這清楚地表明,波普藝術不是藝術家為幼稚公眾創造膚淺藝術品的愚蠢階段,而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的運動,它敏銳地意識到在他所描繪的社會中暗藏的邪惡和危險。像 1870 年代的印象派藝術家一樣,波普藝術家們環顧四周,記錄下他們的所見。

總的來說,這個時代裡的先鋒藝術家及時在最激進、最具挑戰性的時候,也傾向於帶著調皮的笑容,而不是一臉怒容來呈現他們的作品。總趨勢是為了取悅,而不是為了戰鬥。

對一個贏家通吃的資本主義時代,一個名聲和財富高於一切的時代,幾乎沒有人評論。全球化和數位媒介對此的影響很少被提及。至於環境問題,政治和媒體的腐敗,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鄉村生活的瓦解,隨著富人變得更富、窮人變得更窮而產生的社會兩極分化,以及銀行家貪得無厭和冷酷無情,好吧,如果你把在博物館展出的那些當代藝術作品作為你依賴的資訊來源,這些就好像從未發生過一樣。

所謂有技術,就是讓自己變得自由《漆塗師物語》
赤木明登
理想國 |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17 年 10 月
58 元

赤木明登,漆藝家,之前是個女性雜誌編輯。1988 年在輪島學藝。

豆瓣上有個評論說的好,“拿到《漆塗師物語》的書稿時,很怕是漆器師教人買罐子的作品”。心有戚戚焉。自生活美學盛行以來,以美學之名賣罐子的人不在少數,當然生活美學如小馬過河,有些東西的確是在個人感受之後才算構成完整的體驗,但賣罐子是另一回事。

這本書不賣罐子。和艾德蒙·德瓦爾類似,赤木明登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在做漆這條路上的。

日本的英文國名 Japan,首字母小寫了之後的意思是“漆”。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 china 和瓷器的對應。赤木明登思考的是地方漆器的根源,在工序意義上掌握了技巧之後,手工藝者要做些什麼才可以做出于自我有意義、于使用者有意義、于整個傳統也有意義的器物。

當然,這件事如果一上來就光顧著思考意義本身,必然是不行的。

他領受了別人的忠告:“職人和藝術家的區別。哪一種好,哪一種不好,這並不是問題。找到自己覺得好的地方,讓它成為自己的東西。所謂正確的塗漆方法,都是不存在的。”

於是赤木塗漆的時候,不會再焦慮於“自我表達”,他甚至連做的東西都是複刻古老的器物樣式,不像大部分創作者要絞盡腦汁考慮“什麼樣的器形蘊含著我的思想”。有一個前提是,他考慮了現代漆器的使用環境(過往室內光線昏暗,故而漆器很亮;如今大多數人家家裡光線充足,暗色更為恰當),以及,始終在尋求真實的情感。

所謂真實情感,是指現代工業讓手作者和消費者疏離。前者不瞭解後者的需求,後者在工業化的浪潮裡尋找不到前者的表達。赤木希望打破這一點,許多日本手作者都希望打破這一點。

越是如此,越是需要一萬小時的練習。

“儘管已經學會了一整個工序,但其實還是一無所知。從現在開始,就只能依靠經驗讓自己的身體來牢記所有的一切。”

“想盡可能做的更多。同樣的東西想要一直做,反復做。在數量上有所增長的同時,應該會看見某個世界。”

書裡對於手工業者的理想,提到了一個樸素的例子。“一個做蕎麥面的阿婆。自己一個在做,什麼地方都不去,只是按照當地傳統做法,不做任何變化地做蕎麥面。阪本家的小新(赤木借宿處的主人),只要一聽說什麼地方的蕎麥面好吃,馬上就去品嘗和學習。”“恐怕沒有人能成為那位阿婆,不過,偉三郎也好,小新也好,如果說能做什麼,真的就是希望成為那位阿婆。”

偉三郎就是角偉三郎,赤木的啟蒙者、以“漆呀,究竟是什麼呀”為口頭禪的哲學家式藝術家。

有一次角偉三郎和另一位匠人鯉江良二有一場關於“做什麼好呢”的對話。後者說:

“無論什麼土,都能做陶器。這個土是否適合做陶器,其實都是看人的想法。土本身可沒有好壞之分,好的土,壞的土,都是人類為了自己的方便才這麼說的呢。立刻開始做吧,沒什麼好困惑的。”

於是赤木最後這樣總結:“所謂有技術,就是讓自己變得自由。”

日本具有完整的手工藝生態,成熟的消費體系和社會分工足以支持所謂匠人的存在。近年“匠人”一詞在中國迅速走紅,乃至於快要過氣,但多半是一種精神消費:和很多口號式的運動一樣,號召大家追隨匠心,卻閉口不提匠心的基礎乃是堅實的產業鏈條和多元的社會環境。難怪赤木明登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說,不是中國做好東西的人太少了,是中國用好東西的人太少了。

為什麼這個時代如此“自我”?《自戀時代》簡·M.騰格(Jean M. Twenge)/ W.基斯·坎貝爾(W. Keith Campbell)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發行2017 年 9 月定價:68.00 元

直到現在,我依然清楚記得 90 年代在臺灣社會造成轟動的廣告臺詞,儘管它已經年代久遠。

1990 年,臺灣社會才剛走出國民黨威權統治下的戒嚴,短短三年的時間,有位名叫李明依的女星,在鏡頭前打扮前衛,替奇檬子“蜂蜜檸檬”飲料代言,她大聲說著“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這句話的傳播速度與強度遠超過產品本身,很快地,成為時下年輕人的流行語,以及別人眼中的標籤。

每當標榜年輕人的思潮開始流行,可以預見的是世代衝突。當時有許多家長抗議廣告有“帶壞”小孩的嫌疑。這樣的衝突不難理解,它突出一個直接的矛盾——“自我精神”正全面取代過往的“團隊精神”。

事實上,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就連如今大力標榜“個人主義”的美國社會,也鮮少有人談論自我,當時美國人正專心應付兩次世界大戰以及經濟大蕭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美國進入一段專注於國內事務以及冷戰民族主義的時期,並不鼓勵自我欣賞。

既然如此,它是何時變得對美式文化如此重要?

1967 年美國作者沃爾夫刊載一篇名為《“我” 的十年與第三次大覺醒》。這文章寫在 60 年代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期間,文章中,他預示接下來的社會樣貌。而這個 “美式個人主義” 的思潮,在 80 年代之後,以全球化的名義走進全世界。

身處 2017 年的我們,回頭看那些年的爭辯,似乎顯得有些可笑。但卻不是因為 “自我意識” 已經退流行,反倒因為 “自我意識” 與背後的精神,早已經落實在每個人的生活當中。

如今人們對於如何在社交網站上展演自我,早已如此熟稔。

“臉書上有自戀嗎?”大學生凱特琳穆勒 2008 年在《史丹佛日報》的專欄裡問道,“拜託,當然有!臉書的檔案就像希臘神話中那個永遠會反射出令人分心影像的水池,有可能變成完全吞噬一個人的自戀深淵......,就連我們當中社交能力最強的人,往往也喜歡用照片紀錄自己在社交上的成功,如此一來,那些天賦較差的可憐蟲至少能見證我們有多歡欣鼓舞。臉書已經變成炫耀的完美管道。”

何謂自戀?這是一個必須先行厘清的概念。《自戀時代》的作者簡·M.騰格和 W.基斯·坎貝爾歷時多年,研究早已氾濫成災的自戀現象。他們用更為科學的精神,以大量資料與調查研究回顧近五十年來的自戀現象,包含成因、演變、氾濫、轉化的過程。

2006 年《時代》雜誌所票選的風雲人物是“你”,原因是在網路時代裡成千上萬的“你”(我)造就了這個時代。專欄作者喬治威爾對於這個封面的解釋是:“重點在自戀,所以雜誌封面放上一面反射鏡是十分貼切的作法。網路上有很多東西都是人們在寫自己的日記,仿佛每個人都應該關心每個人內心的起伏。”

不可否認,當你觀看《自戀時代》裡所描述的每個行為與現象時,你可能會把自己投射在希臘神話裡納西瑟斯身上。當他看見水面的自我倒影,感到如此相近、親切與迷戀。這也是這本書的原文名稱的由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近似瘋狂的迷戀,也具有強大殺傷力的。《自戀時代》提醒每一個人的自戀,除了為個人行為帶來改變,是如何擴及到媒體、經濟、宗教、教育等面向。

突然間,我想起爾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 1959 年所出版的一本名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他把生活比喻為一個舞臺,有著前臺與後臺,每個人都在臺上演出最好的形象。

或許爾文·戈夫曼也沒能想到。他書中所闡述的觀念,如今像是本預言書一般,講述著人類的生活。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