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浙江“矽谷”成長記 青山湖科技城八年創新發展踏出鏗鏘足跡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浙江“矽谷”——青山湖科技城邁向“國內一流的國際化生態型科技新城”步履鏗鏘。

若把時間的指標撥回到十年前, 那個時候的浙江, 正在經歷經濟轉型。 經過20多年的飛速發展, 浙江經濟先發優勢不再, 陸域小省的土地資源約束不斷加劇。 數十家浙江省屬科研院所囿於市區土地等資源限制, 準備拓展發展空間——他們想要開闢一個新“矽谷”。

2008年, 經38家科研院所投票, “浙江省科研機構創新基地”落戶浙江臨安。 2009年, 一座科技新城在風光旖旎的臨安青山湖畔正式奠基建設, 命名為“青山湖科技城”。 這是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白富美”——位於中國經濟增長最快、市場容量最大的長三角經濟圈內, 地處屬於浙江省“一小時交通、經濟、生活圈”的核心地帶。

誕生之初, 青山湖科技城就被寄予了厚望。 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規劃,

在浙江省科技創新藍圖中, 青山湖科技城要“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科技資源集聚區、技術創新源頭區、高新企業孵化區、低碳技術示範區和體制改革試驗區”。

經過八年茁壯成長, 這座占地115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不負眾望地挑起了“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重要一極”大擔, 累計引進總投資超過400億元的高新技術產業專案, 引進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創新載體46家, 擁有副高以上職稱人才2600余人, 已然成為浙江省創新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

灼灼其華

“天鵝蛋”聚集科技資源

青山湖科技城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

從杭州市中心驅車出發, 往西行駛半小時, 就能到達青山湖科技城, 眼前驀然出現的科創大樓、創業廣場、獅山公園、濱河公園……總讓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投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邱立新覺得有些恍惚。 邱立新知道, 青山湖科技城的配置是“天鵝蛋”——浙江建設科技強省和創新型省份的重大工程, 但作為青山湖科技城建設的先遣軍,

他最先看到的是一隻“醜小鴨”。

“剛開始的時候這裡幾乎一無所有, 整個建設過程, 就像南泥灣開荒。 ”邱立新告訴記者, 經過多年開發, 青山湖科技城累計投入政府性建設資金113.6億元, 高標準建成道路102.1公里、綠地123.5萬平方米、公建配套103.5萬平方米……如今, 驅車至大園路上, 兩個鋼結構玻璃球體, 成為獅山公園南口標誌, 也被人們稱為青山湖科技城的新地標。 整個公園生趣滿滿, “天鵝蛋”雛形已現。

當然, 這只“天鵝蛋”絕不僅僅只是外殼上“充滿科技、生態特色”, 其內核“創新驅動、產城融合”同樣映透著科技的魅力。

“八年來, 我們嚴格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規劃, 堅持生態環保、低碳節能、智慧化系統設計‘三項導則’, 按照既定的發展規劃,

聚焦‘高’和‘新’兩大目標, 扎扎實實打基礎、謀長遠。 ”杭州市臨安區委常委、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主任沈慧表示, 青山湖科技城以“十年磨一劍”的決心, 把有限的土地和優質的政策資源用於創新資源集聚、高新產業發展和公共配套完善, 大力推進創新要素集聚和創新生態建設。

據悉, 青山湖科技城的原則是“對不符合產業導向、發展定位的專案堅決不要, 對有利於提升特色、增強創新核心競爭力的項目和人才, 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引進培育”。

讓沈慧頗為驕傲的是, “聚集科技資源”的初心已經實現, 目前青山湖科技城以智慧製造與雲製造技術研發為主要產業方向, 已集聚121家規模以上企業、5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以及近千家科技型小微企業。

在此基礎上,青山湖科技城順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全力推動創新創業,發佈了針對三類孵化器的主要扶持政策,“大孵化器”戰略全面啟動。青山湖科技城將孵化器分為三類:A類為國內外頂尖孵化器,包括全球一流科研機構、世界排名前500大學、世界500強企業組建的孵化器及相當層次孵化器;B類為國內外知名孵化器、國家級孵化器及相當層次孵化器;C類為省、市級孵化器及相當層次孵化器。

“孵化器最高可獲得科技城高達上千萬元的補貼。其中涉及按孵化器實際面積給予裝修、寬頻接入等基礎性設施建設費用的一次性補助,給予為期3年房租補貼,給予為期3年運營補貼等。”杭州市臨安區副區長、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副主任龐保平表示,特別優秀或重大的孵化器還可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政策扶持,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相關政策可疊加享受。

在此戰略下,青山湖科技城建設、盤活孵化空間50萬平方米,8家專業眾創、孵化機構入駐運營,累計在孵科技型小微企業超600家,湧現了利珀科技、橙麥科技、開浦科技等一批極具成長性的科技型小微企業,同時引進總管理資本超300億元的149家投資機構,助力雙創。

實施“大孵化器”戰略的第二步,是青山湖科技城為創新創業者搭建好各方資源及平臺。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與智造工坊、良倉孵化器、智慧製造孵化器、越秀孵化器等一批優秀孵化器,微鏈、浙大創投等創新平臺,以及軍民融合人才培養合作示範基地簽訂了入駐協定,“星耀綠色矽谷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等各類活動輪番登臺,一批被譽為“獨角獸”的創新企業拔地而起。

步履鏗鏘

“黃金十條”助攻成果轉化

臨安青山湖智慧製造孵化器啟動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如何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是事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命題。

青山湖科技城作為浙江省科研機構創新基地,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三鏈融合”,實現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是科技城的歷史使命。然而,落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政策利好從“紙面”到“地面”,絕非一日之功,更難一蹴而就。

生態紡織品染整工程又稱“綠色”染整工程,是近年來國內外關心的一個話題。而傳統的染整加工業環境污染較為嚴重,改造迫在眉睫。在青山湖科技城,最早入駐的科研院所之一—— 浙江絲科院輕紡材料有限公司在生態染整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試樣機已完成並試驗成功。試驗結果表明,可在染色這一環節實現節水減排90%以上。

2017年5月,浙江省絲科院生態染整工程創新基地建設專案簽約落地青山湖科技城。該項目就是浙江省絲科院“生態迴圈染色系統工程和整體解決方案”的產業化落地,總投資5億元,形成年產1000台套生態迴圈染整設備、15000噸配套分子材料、15000噸生態迴圈燃料、10000噸生態迴圈助劑等高新技術產品生產能力。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

科研院所自己研發並轉化,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一條路子,與企業協作則是另一條通道。在促成科研院所和企業結對上,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周到的服務。比如,在發佈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同時,還積極幫助對接企業技術需求,目前已收集需求138項。

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由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牽線,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物聯網研究所利用基於藍牙定位的智慧電商倉儲物聯網技術,幫助杭叉集團建立了一個名為“雲叉車”的叉車智慧定位系統。

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入駐青山湖科技城,最高給予1500萬元的科研和運行經費;對主機板成功上市企業,最高給予600萬元獎勵;入駐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研發機構)在臨安區域內實施科技成果轉讓,單個專案最高資助100萬元……這是青山湖科技城史上支持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科技創新促進政策,共十條,因此被稱為“黃金十條”。

截至目前,青山湖科技城已經累計發佈科技成果600余項,對接企業技術需求500余項,其中100多項成果在區內外企業中落地使用,這些技術正在為臨安的創新發展注入不竭動力,並將輻射帶動浙江全省產業升級。

可以看到,在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方面,青山湖科技城已走在浙江前列。在第十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上,因在產學研方面的突出表現,青山湖科技城被認定為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

功以才成

引鳳築巢做深人才“蓄水池”

青山湖科技城主入口“科技之門”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不管從產業發展還是城市建設的角度來講,人才是關鍵中的關鍵。連續十幾年,浙江省委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堅持尊重人才、激勵人才、服務人才,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對於“人才”的分量,青山湖科技城的定位非常清晰——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引進和培育。

達斯瑪特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是青山湖科技城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專案從加拿大引進的A類人才支持項目。該企業董事長陸大培博士畢業于加拿大McGill大學環境工程專業。自畢業之日起,他一直積極投身於國內的經濟建設,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設備,參與了長江三峽水利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場等多個項目。

“我之前在別的城市創業,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公司運行和做工程項目上,實在沒有閒暇去關注一些城市的人才政策,直到碰到青山湖科技城人才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陸大培告訴記者,他輾轉國內外,從沒有碰到過如此“熱情主動”“想你所想”的人才服務團隊。

在青山湖科技城人才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引導和對接下,陸大培填寫了幾個表格,經過一番決策程式,很快就獲得600萬元的政府產業發展資金。“青山湖科技城是政策窪地,政策有優越性、資金到位率高、扶持企業的力度大。”陸大培不無感慨。

像陸大培這樣的例子,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人才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曉雲信手拈來。“青山湖科技城在設立之初就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如果說青山湖科技城的人才政策與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那就是‘零負擔’的創業體驗。”李曉雲告訴記者,為了吸引人才,青山湖科技城出臺了以“4個600萬”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政策。對於帶項目的高層次人才,經過一定的評審程式,可以無償獲得最高600萬元的政府產業發展資金,能夠在高層次人才創業初期為其項目注入強勁的活力,讓高層次人才創業無憂。

“在浙江的大環境中,優厚的人才政策、全方位為人才服務,並不是青山湖科技城獨有的,但是‘時刻想人才所想’這一點,青山湖科技城做到了極致。”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應用基礎研究所所長相佳媛告訴記者,他們企業車間有個王姓技術員是外地戶口,孩子正好要上幼稚園,但青山鎮的幼稚園飽和了,因此王師傅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幼稚園。

“我們企業綜合管理科的幹部瞭解情況後,便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找到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讓我十分感動的是,管委會的領導輾轉找到科技城幼稚園,並做了相當多的工作,現在王師傅的孩子已經在科技城幼稚園順利就讀了。”相佳媛感慨地說,如果孩子被送回老家,王師傅心裡一定不會踏實。“可能幾年後,王師傅夫婦就會為了照顧孩子,離開青山湖科技城,回到老家。那意味著,我們又要重新培養一個技術人才。”

據悉,青山湖科技城還有一個名為“青山湖微沙龍”的微信群,目前共有393人,包括管委會、企業、科研院所和智慧財產權、法律、金融等仲介服務組織人員。青山湖科技城內“小而微”的專家諮詢、廠房閒置、設備租賃、配套服務等問題都能通過微信群快速而高效解決。

人才“蓄水池”打造的效果已經在青山湖科技城顯山露水。截至目前,青山湖科技城已集聚了高層次人才2600餘人,其中院士15名,國家“千人計畫”人才15名、浙江省“千人計畫”人才27名。還相繼引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磁旋存儲晶片研發與中試基地專案”和“光刻機浸液系統”,為科技城發展智慧傳感、物聯網產業,服務浙江省資訊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珠聯璧合

打造輻射全國創新“引擎”

“人才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生態環境的競爭。”在陸大培這樣的頂尖人才們看來,帶著項目到浙江創新創業,他們最在乎的就是:青山湖科技城能給予我好的生活環境嗎?能給我事業發展的良好空間嗎?

2017年8月25日,杭州臨安撤市設區後首次土地拍賣會,競價聲此起彼伏。經過21輪的激烈競價,寶龍地產以17.75億元競得青山湖科技城輕軌站周邊商住地塊打造體量達9萬平方米的商業地產。2017年8月28日,杭州錦繡育才教育科技集團在青山湖科技城新辦的青山湖科技城育才小學正式開學,125名學生走進學校,開始人生新旅程。這裡的校舍設施在浙江省內堪稱一流。幾周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青山湖院區奠基……這是青山湖科技城建設八年來,迎來的新一撥高端城市配套建設熱潮。

未來,這裡還將擁有3座學校,5個商業圈。在做好生態保護、休閒旅遊、城市風貌等規劃的同時,青山湖科技城緊密對接杭州城西綜合交通樞紐、杭州二繞、留祥路西延等工程建設,全力爭取快速公交B6、B4等線通達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正在探索其特有的發展路徑,全面融入杭州主城區,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亮麗一極。

對於青山湖科技城人居環境不斷優化的態勢,杭州國電能源環境設計研究院院長、源牌集團董事長葉水泉不無欣喜。“以前我們企業招人都要大老遠地‘進城’,由於距離、配套等因素,人才引進相對難。現在臨安的招聘會規模翻了一番。”葉水泉說,2016年8月,國電能源總部整體搬遷到青山湖科技城後,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人員流動也達到了一個高峰,人才的招聘一時告急。隨著青山湖科技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這種憂慮已經漸漸遠去。

在做優硬環境的同時,青山湖科技城同步推進軟環境建設,不斷優化服務機制。按照“辦事不出城”的要求,全面推行“平移+代辦”審批服務模式,建立健全“一站式”“保姆式”人才招引服務機制、專案協調推進機制和院所企業服務機制,當好精准服務“店小二”。

“我們在浙江、瀋陽、湖北、甘肅等地均建有工廠,幾個地區對比下來,能明顯感覺到,浙江的青山湖科技城在服務機制、專案推進方面優勢明顯。”浙江聯飛光纜有限公司常務副總陳建明歷數了整個工程的進展:2015年12月公司註冊,2016年1月項目立項,2016年5月正式開工,2016年8月廠房主體結構通過驗收,2016年12月投入生產。這麼大的一個項目,從立項到投產在一年內完成。

如此快的建設速度,放在過去,根本想也不敢想。這裡面有什麼秘訣?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投資服務局副局長潘曉霞說,為更快推進專案建設,青山湖科技城推進投資專案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實施“一張表格全面輔導、一個機構完成審批、一個視窗綜合進件、一個人員全程代辦、一個小組協同推進、一套系統共用資訊”的服務機制,保障投資專案簽約後“百日內開工,一年內投用”。

按照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青山湖科技城創新實施投資專案審批“一表通”改革後,專案推進週期平均縮短3個月,服務效能大為提升,“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青山湖速度”受到投資建設主體充分認可。

除此之外,從項目的原始創新,到孵化器、創業的培養,再到創業園區的培育建設,各種創業企業在青山湖科技城都可以找到繁榮發展的空間,都能享受包括知識服務、法律服務、園區服務等一條龍配套的完整服務。

“現如今,青山湖的軟硬環境已‘珠聯璧合’,在‘十九大’催人奮進的願景下,浙江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機遇時不我待。”沈慧表示,下一步,青山湖科技城將以先進園區為標杆,努力建設國內一流的國際化生態型科技新城。力爭至2019年技工貿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科技型小微企業突破1000家、發佈科研成果1000項;“千人計畫”人才、產值億元以上企業數量分別翻番,為浙江創新強省建設貢獻力量,打造出輻射全國的創新“引擎”。

編輯:甘玲 校對:徐璐璐 何飄飄 施洋洋

以及近千家科技型小微企業。

在此基礎上,青山湖科技城順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全力推動創新創業,發佈了針對三類孵化器的主要扶持政策,“大孵化器”戰略全面啟動。青山湖科技城將孵化器分為三類:A類為國內外頂尖孵化器,包括全球一流科研機構、世界排名前500大學、世界500強企業組建的孵化器及相當層次孵化器;B類為國內外知名孵化器、國家級孵化器及相當層次孵化器;C類為省、市級孵化器及相當層次孵化器。

“孵化器最高可獲得科技城高達上千萬元的補貼。其中涉及按孵化器實際面積給予裝修、寬頻接入等基礎性設施建設費用的一次性補助,給予為期3年房租補貼,給予為期3年運營補貼等。”杭州市臨安區副區長、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副主任龐保平表示,特別優秀或重大的孵化器還可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政策扶持,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相關政策可疊加享受。

在此戰略下,青山湖科技城建設、盤活孵化空間50萬平方米,8家專業眾創、孵化機構入駐運營,累計在孵科技型小微企業超600家,湧現了利珀科技、橙麥科技、開浦科技等一批極具成長性的科技型小微企業,同時引進總管理資本超300億元的149家投資機構,助力雙創。

實施“大孵化器”戰略的第二步,是青山湖科技城為創新創業者搭建好各方資源及平臺。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與智造工坊、良倉孵化器、智慧製造孵化器、越秀孵化器等一批優秀孵化器,微鏈、浙大創投等創新平臺,以及軍民融合人才培養合作示範基地簽訂了入駐協定,“星耀綠色矽谷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等各類活動輪番登臺,一批被譽為“獨角獸”的創新企業拔地而起。

步履鏗鏘

“黃金十條”助攻成果轉化

臨安青山湖智慧製造孵化器啟動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如何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是事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命題。

青山湖科技城作為浙江省科研機構創新基地,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三鏈融合”,實現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是科技城的歷史使命。然而,落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政策利好從“紙面”到“地面”,絕非一日之功,更難一蹴而就。

生態紡織品染整工程又稱“綠色”染整工程,是近年來國內外關心的一個話題。而傳統的染整加工業環境污染較為嚴重,改造迫在眉睫。在青山湖科技城,最早入駐的科研院所之一—— 浙江絲科院輕紡材料有限公司在生態染整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試樣機已完成並試驗成功。試驗結果表明,可在染色這一環節實現節水減排90%以上。

2017年5月,浙江省絲科院生態染整工程創新基地建設專案簽約落地青山湖科技城。該項目就是浙江省絲科院“生態迴圈染色系統工程和整體解決方案”的產業化落地,總投資5億元,形成年產1000台套生態迴圈染整設備、15000噸配套分子材料、15000噸生態迴圈燃料、10000噸生態迴圈助劑等高新技術產品生產能力。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

科研院所自己研發並轉化,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一條路子,與企業協作則是另一條通道。在促成科研院所和企業結對上,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周到的服務。比如,在發佈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同時,還積極幫助對接企業技術需求,目前已收集需求138項。

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由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牽線,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物聯網研究所利用基於藍牙定位的智慧電商倉儲物聯網技術,幫助杭叉集團建立了一個名為“雲叉車”的叉車智慧定位系統。

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入駐青山湖科技城,最高給予1500萬元的科研和運行經費;對主機板成功上市企業,最高給予600萬元獎勵;入駐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研發機構)在臨安區域內實施科技成果轉讓,單個專案最高資助100萬元……這是青山湖科技城史上支持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科技創新促進政策,共十條,因此被稱為“黃金十條”。

截至目前,青山湖科技城已經累計發佈科技成果600余項,對接企業技術需求500余項,其中100多項成果在區內外企業中落地使用,這些技術正在為臨安的創新發展注入不竭動力,並將輻射帶動浙江全省產業升級。

可以看到,在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方面,青山湖科技城已走在浙江前列。在第十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上,因在產學研方面的突出表現,青山湖科技城被認定為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

功以才成

引鳳築巢做深人才“蓄水池”

青山湖科技城主入口“科技之門”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不管從產業發展還是城市建設的角度來講,人才是關鍵中的關鍵。連續十幾年,浙江省委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堅持尊重人才、激勵人才、服務人才,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對於“人才”的分量,青山湖科技城的定位非常清晰——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引進和培育。

達斯瑪特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是青山湖科技城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專案從加拿大引進的A類人才支持項目。該企業董事長陸大培博士畢業于加拿大McGill大學環境工程專業。自畢業之日起,他一直積極投身於國內的經濟建設,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設備,參與了長江三峽水利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場等多個項目。

“我之前在別的城市創業,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公司運行和做工程項目上,實在沒有閒暇去關注一些城市的人才政策,直到碰到青山湖科技城人才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陸大培告訴記者,他輾轉國內外,從沒有碰到過如此“熱情主動”“想你所想”的人才服務團隊。

在青山湖科技城人才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引導和對接下,陸大培填寫了幾個表格,經過一番決策程式,很快就獲得600萬元的政府產業發展資金。“青山湖科技城是政策窪地,政策有優越性、資金到位率高、扶持企業的力度大。”陸大培不無感慨。

像陸大培這樣的例子,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人才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曉雲信手拈來。“青山湖科技城在設立之初就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如果說青山湖科技城的人才政策與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那就是‘零負擔’的創業體驗。”李曉雲告訴記者,為了吸引人才,青山湖科技城出臺了以“4個600萬”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政策。對於帶項目的高層次人才,經過一定的評審程式,可以無償獲得最高600萬元的政府產業發展資金,能夠在高層次人才創業初期為其項目注入強勁的活力,讓高層次人才創業無憂。

“在浙江的大環境中,優厚的人才政策、全方位為人才服務,並不是青山湖科技城獨有的,但是‘時刻想人才所想’這一點,青山湖科技城做到了極致。”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應用基礎研究所所長相佳媛告訴記者,他們企業車間有個王姓技術員是外地戶口,孩子正好要上幼稚園,但青山鎮的幼稚園飽和了,因此王師傅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幼稚園。

“我們企業綜合管理科的幹部瞭解情況後,便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找到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讓我十分感動的是,管委會的領導輾轉找到科技城幼稚園,並做了相當多的工作,現在王師傅的孩子已經在科技城幼稚園順利就讀了。”相佳媛感慨地說,如果孩子被送回老家,王師傅心裡一定不會踏實。“可能幾年後,王師傅夫婦就會為了照顧孩子,離開青山湖科技城,回到老家。那意味著,我們又要重新培養一個技術人才。”

據悉,青山湖科技城還有一個名為“青山湖微沙龍”的微信群,目前共有393人,包括管委會、企業、科研院所和智慧財產權、法律、金融等仲介服務組織人員。青山湖科技城內“小而微”的專家諮詢、廠房閒置、設備租賃、配套服務等問題都能通過微信群快速而高效解決。

人才“蓄水池”打造的效果已經在青山湖科技城顯山露水。截至目前,青山湖科技城已集聚了高層次人才2600餘人,其中院士15名,國家“千人計畫”人才15名、浙江省“千人計畫”人才27名。還相繼引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磁旋存儲晶片研發與中試基地專案”和“光刻機浸液系統”,為科技城發展智慧傳感、物聯網產業,服務浙江省資訊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珠聯璧合

打造輻射全國創新“引擎”

“人才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生態環境的競爭。”在陸大培這樣的頂尖人才們看來,帶著項目到浙江創新創業,他們最在乎的就是:青山湖科技城能給予我好的生活環境嗎?能給我事業發展的良好空間嗎?

2017年8月25日,杭州臨安撤市設區後首次土地拍賣會,競價聲此起彼伏。經過21輪的激烈競價,寶龍地產以17.75億元競得青山湖科技城輕軌站周邊商住地塊打造體量達9萬平方米的商業地產。2017年8月28日,杭州錦繡育才教育科技集團在青山湖科技城新辦的青山湖科技城育才小學正式開學,125名學生走進學校,開始人生新旅程。這裡的校舍設施在浙江省內堪稱一流。幾周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青山湖院區奠基……這是青山湖科技城建設八年來,迎來的新一撥高端城市配套建設熱潮。

未來,這裡還將擁有3座學校,5個商業圈。在做好生態保護、休閒旅遊、城市風貌等規劃的同時,青山湖科技城緊密對接杭州城西綜合交通樞紐、杭州二繞、留祥路西延等工程建設,全力爭取快速公交B6、B4等線通達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正在探索其特有的發展路徑,全面融入杭州主城區,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亮麗一極。

對於青山湖科技城人居環境不斷優化的態勢,杭州國電能源環境設計研究院院長、源牌集團董事長葉水泉不無欣喜。“以前我們企業招人都要大老遠地‘進城’,由於距離、配套等因素,人才引進相對難。現在臨安的招聘會規模翻了一番。”葉水泉說,2016年8月,國電能源總部整體搬遷到青山湖科技城後,事業取得了快速發展,人員流動也達到了一個高峰,人才的招聘一時告急。隨著青山湖科技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這種憂慮已經漸漸遠去。

在做優硬環境的同時,青山湖科技城同步推進軟環境建設,不斷優化服務機制。按照“辦事不出城”的要求,全面推行“平移+代辦”審批服務模式,建立健全“一站式”“保姆式”人才招引服務機制、專案協調推進機制和院所企業服務機制,當好精准服務“店小二”。

“我們在浙江、瀋陽、湖北、甘肅等地均建有工廠,幾個地區對比下來,能明顯感覺到,浙江的青山湖科技城在服務機制、專案推進方面優勢明顯。”浙江聯飛光纜有限公司常務副總陳建明歷數了整個工程的進展:2015年12月公司註冊,2016年1月項目立項,2016年5月正式開工,2016年8月廠房主體結構通過驗收,2016年12月投入生產。這麼大的一個項目,從立項到投產在一年內完成。

如此快的建設速度,放在過去,根本想也不敢想。這裡面有什麼秘訣?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投資服務局副局長潘曉霞說,為更快推進專案建設,青山湖科技城推進投資專案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實施“一張表格全面輔導、一個機構完成審批、一個視窗綜合進件、一個人員全程代辦、一個小組協同推進、一套系統共用資訊”的服務機制,保障投資專案簽約後“百日內開工,一年內投用”。

按照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青山湖科技城創新實施投資專案審批“一表通”改革後,專案推進週期平均縮短3個月,服務效能大為提升,“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青山湖速度”受到投資建設主體充分認可。

除此之外,從項目的原始創新,到孵化器、創業的培養,再到創業園區的培育建設,各種創業企業在青山湖科技城都可以找到繁榮發展的空間,都能享受包括知識服務、法律服務、園區服務等一條龍配套的完整服務。

“現如今,青山湖的軟硬環境已‘珠聯璧合’,在‘十九大’催人奮進的願景下,浙江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機遇時不我待。”沈慧表示,下一步,青山湖科技城將以先進園區為標杆,努力建設國內一流的國際化生態型科技新城。力爭至2019年技工貿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科技型小微企業突破1000家、發佈科研成果1000項;“千人計畫”人才、產值億元以上企業數量分別翻番,為浙江創新強省建設貢獻力量,打造出輻射全國的創新“引擎”。

編輯:甘玲 校對:徐璐璐 何飄飄 施洋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