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粵語是明朝以前的古代正宗漢語?是無稽之談還是有據可依?

粵語是明朝以前的古代正宗漢語?是無稽之談還是有據可依?我們知道現在講的普通話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官方用語, 也是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而粵語又稱為廣東話、俗稱白話, 海外稱唐話, 是一種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 中國七大方言之一, 而所謂的方言俗稱就是地方話, 局部地區使用的語言。 那問題來了, 在古代, 粵語發源於哪裡?為什麼被部分專家認為是古代正宗漢語?(不喜勿噴, 純屬個人觀點)

粵語發源于古代“中原雅言”(“中原”狹義上是指河南省, “雅言”就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 在意義上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 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 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 周以後, 各朝隨著國都的遷移, 雅言的基礎方言也隨之修正, 歷代正統漢族王朝, 都不遺餘力的推廣雅言。 雅言在唐宋時期, 發展到了最高峰, 達到了一字一音, 唐詩宋詞作品大量湧現,

如果粵語做為當時的雅言, 那現在再用粵語來念唐詩宋詞也非常押韻, 順暢, 不信可以試一下!而各周邊國家皆爭相學習洛陽雅言。 以洛陽話為標準音的話歷時長達四千多年之久, 朝鮮、韓國、越南、日本都受到影響。

而唐朝滅亡到南宋滅亡,

燕雲十六州淪陷達四百年之久, 這段時期數量龐大的中原漢人源源不斷地南下珠江三角洲, 拉近了古粵語和中原漢語的差別。 這也是最後一次拉近粵語和中原漢語差別的時期。 (粵語一詞來源於中國古代嶺南地區的“南越國”, 自秦朝至今, 約有2200多年的歷史。 而“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 只有400多年歷史), 至此, 粵語無論在發音還是在文法上已與中原漢語十分接近。

直到清朝滿人是統治者, 通過政權的權力, 本來只是滿人專用的滿清官話就在全國推廣傳播, 後來就被稱為國語或者是普通話。 但南方的廣東廣西, 福建等省由於天高皇帝遠, 古代漢語保留的很好, 沒有被滿清官話也就是普通話消滅。 所以現在的南方人還講明朝以前的古代正宗漢語, 只是變化很大了, 而北方人稱它們為鳥語, 這是無知的表現, 唐詩宋詞如果用南方的鳥語來念, 非常順暢, 押韻壓得非常好, 但用普通話念, 就有問題了.因為唐宋詩人詞人他們不講普通話。 他們講的是古代漢語,

跟南方鳥語一樣或者相似或者相近。 所以粵語是明朝以前的古代正宗漢語還是有點依據的。

最後補充一句, 古代漢語是在不斷演變的, 就算現在的西安話和古代的西安話都不一定一樣, 更別說普通話了, 這也是為什麼唐朝時期話中原音韻要從閩南話中找的原因。 而粵語可能保留了相當多的古代正宗漢語的因素而已!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我愛中國,支援普通話!

而粵語可能保留了相當多的古代正宗漢語的因素而已!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我愛中國,支援普通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