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海澱建千億級基金瞄準創新痛點

大咖雲集聯席會、國家實驗室、研發投入倍增計畫、“創新合夥人”、100億元規模空間更新基金、創新服務“碼上辦”……1月22日, 由96家成員單位構成的中關村科學城共建聯席會在海澱成立。

在當日的會上, 海澱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海澱創新16條”), 重點推出16條創新舉措, 希望以此打通深化創新驅動發展的“痛點”和“堵點”。 這也是海澱著眼於更高層次上構建創新生態體系和新型城市形態而出臺的新舉措。

九大計畫+七大行動

眼下, 北京正在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 “三城一區”是主戰場。 “三城”中的中關村科學城是我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 未來空間範圍包括海澱區全域和昌平區部分區域, 擁有我國最齊備的創新資源要素、最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最活躍的創新創業氛圍, 是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聚焦所在,

致力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自主創新主陣地。

如何更好地提速中關村科學城建設、打通深化創新驅動發展的“痛點”和“堵點”?是此次海澱創新16條出臺的初衷。

北京商報記者在此次發佈的海澱創新16條中看到, 包含原始創新能力躍升、創新型企業“3×100”、“創新合夥人”、城市空間更新、“科技政府”、“科技城市”、“科技公民”、創新服務“碼上辦”等九大計畫, 以及開展城市空間更新、開展城市功能提升、開展“科技城市”建設、開展“科技政府”塑造、開展“科技公民”培育、開展全球聯動創新、開展創新服務“碼上辦”七大行動。

千億規模基金助力創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海澱創新16條注重創新型企業和高精尖產業結構培育, 以“3×100”計畫為依託,

聚焦領軍企業、隱形冠軍和種子企業, 計畫三年內培育3-5傢俱有全球影響力的千億級領軍企業, 新增6家以上百億企業。 同時針對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企業和成長性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重點支援, 力爭三年內新增10-15家“獨角獸”企業, 培育若干科技小巨人企業, 不斷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集群, 進一步完善高精尖產業結構。

同時, 海澱還將持續完善創新基金體系, 加強原始創新基金、天使投資基金、成果轉化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產業發展基金、並購基金建設, 形成1000億元規模的“海澱創新基金系”;探索實施“龍門計畫”, 加速推動一批科技型企業上市, 形成資本、技術、產業、企業的良性互動。

值得關注的是, 人才也是海澱創新16條重點關注的創新要素之一。

根據計畫, 海澱將每年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 重點關注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科技經紀人等創新群體, 吸引一批具有高度黏性、紮根中關村科學城創新創業的“創新合夥人”。

發力城市形態升級

海澱區副區長李長萍介紹, 海澱創新16條是海澱在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學城的大背景下, 提出的加快支持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 著眼於在更高層級和更深程度構建區域創新生態體系, 促進原始創新能力的大幅度躍升。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 海澱創新16條不僅聚焦創新要素的聚合與提質, 也提出以“城市空間更新”推動城市形態升級。

根據海澱的計畫, 該區將構建與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相匹配的新型城市形態, 通過組建規模100億元的空間更新基金, 加快推進中關村大街改造升級, 打造中關村科學城標誌性示範街區。 還將優化科學城創新生態系統, 加強高品質友好交流公共空間建設, 讓城市慢下來、讓空間優起來, 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更多創新交流場所。

同時,加強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三位一體”建設,通過強有力的科技互動,切實增強創新創業人群和廣大群眾的獲得感,使科技創新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質依託科技得到有效提高。未來,海澱居民的家門口將出現若干“百度公園”、“小米公園”,成為市民日常休閒和體驗高科技產品的好去處。

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更多創新交流場所。

同時,加強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三位一體”建設,通過強有力的科技互動,切實增強創新創業人群和廣大群眾的獲得感,使科技創新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質依託科技得到有效提高。未來,海澱居民的家門口將出現若干“百度公園”、“小米公園”,成為市民日常休閒和體驗高科技產品的好去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