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破銅塊,出自廢品站,被小孩當玩具,工人一句抱怨讓它成了國寶

中國的歷史為何如此令人神往?除了那些歷史名人的傳奇故事之外, 就數那些文物最吸引咱們的眼球了, 通常一件文物被發現, 無非就是被盜墓賊販賣, 或者是專家們的考古發現, 再就是專家去民間收購一些所謂的“祖傳寶貝”, 但是今天要說的這件文物, 它的故事還頗有幾分傳奇色彩, 因為起初它只是廢品站的一塊“破銅塊”, 後來卻因為工人一句抱怨的話, 這銅塊引起他人注意, 最終卻被專家鑒定為國寶, 甚至還成為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這事發生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郊,

一位王姓的女子從自己舅舅家中拿來一個銅塊, 找考古專家鑒定, 結果一查還真不得了, 這東西乃是珍貴文物, 甚至堪稱國寶級別, 張姓教授趕忙問她從何處得來此物, 她這才說清事情的原委, 這事還得從她舅舅的工作說起。

這王姓女子(後文簡稱小王)的舅舅是在廢品站工作的工人,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一些破銅爛鐵打交道, 那些大的金屬物件要想私自偷走販賣是不可能的, 但是小物件, 別人也不會管, 於是小王的舅舅就拿了一塊破銅塊回家, 也沒想著賣錢, 就看那東西模樣怪異, 上面還刻著字, 就拿著給自家小孩當玩具了。

有天, 小王又來舅舅家做客, 年幼的表弟在一旁逗狗, 小表弟將那銅塊用繩子拴著掛在狗尾巴上, 牽著狗到處跑, 小孩兒淘氣, 一不小心這銅塊就砸在了小王腳上, 小王當時就“哎喲”一聲, 舅舅自然要客套幾句, 安慰小王也教訓小表弟, 於是他就說:“別瞎鬧, 這破銅塊, 要不是上面刻了幾個字, 我早就給它熔了, 別介意哈, 小孩不懂事。 ”小王對於這疼痛本就不是很在意, 但是這“銅塊上刻了幾個字”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於是他就趁小表弟不注意, 偷偷將這銅塊順走了, 趕忙跑去找專家教授想一探究竟, 於是他找到張姓教授, 這教授一眼就認出此物不凡, 他直說:“這是一枚金代的印章, 可以說是世間少有的文物, 你還是上交給國家吧。 ”於是小王就順應了教授的意思, 上交給了國家, 至此, 這小小的破銅塊, 搖身一變就成了國寶。

經過專家們的研究, 這枚印章的名稱為“迷裡迭河謀克之印”, 此物邊長5.9釐米, 印章背面刻著“定十九年五月”、“禮部造”, 算是國家一級文物。

每次看到這種故事都不免讓小編感歎, 什麼時候我也能發現這麼個銅疙瘩就好了, 還好當時小王的舅舅沒給他直接丟熔爐裡了, 不然這等珍貴文物就無法展示在世人面前了, 大家若是撿到或者是家中保有什麼奇怪的物件, 就找專家鑒定一下吧,說不定你手上那些不起眼的小玩意,還真有可能就是國寶。

就找專家鑒定一下吧,說不定你手上那些不起眼的小玩意,還真有可能就是國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