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奇跡男孩》口碑爆棚,可孩子卻問我:“奇跡”在哪裡?

昨天, 剛剛帶著兒子伊森看完《奇跡男孩》, 伊森卻問我:媽媽, “奇跡”在哪裡?

1

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 都是有缺陷的。 有的人缺陷比較大, 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

《奇跡男孩》講了一個“被上帝狠狠咬了一大口”的、一個叫Auggie的小男孩的故事。

Auggie像所有小男孩一樣, 有自己的夢想:長大當一名宇航員;有自己熱愛的電影《星球大戰》, 總在家裡和爸爸用光劍玩具打來打去。

但他卻不能和所有同齡的小男孩一樣:Auggie天生臉部畸形, 10歲的他已經經歷了27次手術。 因為有點兒“恐怖”的長相, 他在糖果店和超市嚇哭過別的孩子,

所以他總喜歡戴一個宇航員的頭盔。

父母為了保護小Auggie, 10歲之前他一直呆在家裡, 由媽媽給他上課自學。 到了小學五年級, 媽媽為了讓Auggie能正常地融入社會, 給他精心挑選了學校。

離開了家人保護的羽翼, Auggie從此開始直面真實的人生。 而不尋常的外表讓他成為同學們討論的焦點,

終日受到嘲笑和排斥。

就連好不容易交到的新朋友Jack, 也在背地裡說出了令他傷心欲絕的話:“如果我長成Auggie那樣, 我寧願去死。 ”

回家後Auggie難過地問媽媽:難道一輩子別人只會在乎你的長相嗎?

媽媽這樣回答他:每個人的臉就是一張地圖, 它告訴別人你經歷過什麼;每個人的心也是一張地圖, 它告訴你自己想要到哪裡去。

不得不說, Auggie是不幸的, 他經歷了很多孩子都不曾經歷的痛苦與不公;但Auggie又是幸運的, 因為他有一個如此出色的母親。

母不嫌兒醜是人之常情。 在很多母親的眼中, 孩子有什麼缺點並不算什麼;可一旦遇到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負得了委屈”, 便立馬像個炮仗炸開了花, 覺得天底下最吃虧的就是自己的娃。

可是媽媽們知道麼?你們表現得越是孩子受到了不公, 這種“不公”的烙印就會更深一層燙在他們幼小的心底, 沒有疏解, 無處釋放, 長此以往, 久而久之, 便只能得到怨恨。

母親、以及家人, 確實是孩子的保護層, 但它提供的不僅僅是守護,

更應該是正能量的引導。 尤其是當孩子在外受了委屈, 得了欺淩, 為人父母者除了幫孩子舒緩情緒、分析情勢之外, 更應該像Auggie的母親那樣, 正確引導, 幫著孩子建立自信, 而不是擼起袖子以牙還牙, 甚至以暴制暴。

2

仔細想想, 才年僅10歲的Auggie卻能如此樂觀可愛,

是多麼不容易。

比如, 十年裡面經歷了27次手術, 這魔鬼般的經歷化成了家中一面牆壁上, 小Auggie每次住院所戴腕帶的紀念牆。

比如, 當朋友問Auggie為什麼不去整容整得好看點, 他回答說他整了27次才像現在這麼帥。

現實中所有的惡意都被善意地磨平了, 校園霸淩的轉學、被高年級男孩欺負後順利逃脫、好朋友的失而復得……Auggie最終接納了自己的負面情緒, 能平靜看待自己的奇特;而他身邊的同學朋友也開始真正接納和關心這個擁有奇特相貌的男孩——故事充滿了善意, 哪怕現實依然殘酷。

但即使骨感的殘酷現實無法與豐滿的虛構故事相比, 有一點卻永遠是真理:要得到來自外界的肯定, 最根本的還得靠自己。

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遇到困境。質疑、淚水、冷眼、謊言、誤解、痛苦、嘲諷、掙扎、陣痛。我們當爹媽的,總會很害怕自己的孩子在成長中遭遇此中種種,每念及此就會不知所措。不知自己的教育與勸導,是否真的能幫助自己的孩子在成長中走出困境。

很多時候,困境是自己造成的。比如,你特別在乎自己做得好不好,特別在乎別人怎麼評價;你總與生活奮鬥,卻並不是奮鬥給自己看。

還比如,你對別人的要求特別高,對生活周遭的一切都充滿憤怒;你總與生活過不去,總覺得自己的現狀配不上高貴的本尊。

《奇跡男孩》可以給你答案,它會告訴你,若你對這個世界存有善意,世界就會用善意回報你。

故事雖然講的是一個男孩的故事,卻又遠遠不止于男孩。

每個孩子、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就像木桶原理中的那塊決定木桶容積的最短板。當你總是盯著自己的短處,便很容易失去自信,不服氣自己的命運,等待你的,只可能是一個充滿怨恨的人生。

3

昨天,剛剛帶著兒子伊森看完《奇跡男孩》,伊森卻問我:媽媽,“奇跡”在哪裡?

我想了一想回答他:因為他克服了小人生裡最大的困難。

我說,孩子,你現在最大的困難可能就是上課時候亂講話被老師罰站5分鐘;可能是參加足球比賽輸了球卻又不甘心,在場上哇哇大哭起來;可能是搭一個樂高沒有搭成功,可能是心愛的東西沒得到,可能是一道題沒有答出來……

可是你知道像Auggie這樣的孩子,他的困難之大遠遠幾倍於你。因為先天的疾病,他們被排斥成異類,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得到別人的認可與理解,更得到自信——而Auggie做到了,並且最後得到校長頒發的獎章,這就是“奇跡”。

有些人生來就註定與眾不同,但與眾不同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們身處的社會雖已離開遠古幾萬年,但存異與包容才一直是衡量社會文明發展到何種階段的標誌。

哪怕是教養讓人們不再對“特殊的個體”指手畫腳、評頭論足,但我們總喜歡與同類相處,總習慣與“異類”保持距離。所以,“異類”融入群體,需要花費更大的時間與精力,更需要整個群體用愛與包容來溶解彼此之間的距離。

影片中,Auggie就是一個“異類”。他驚人的外表,即使掩藏著一顆普通而善良的小男孩的心,都讓別人不能輕易發現。

Auggie並不是第一個出現在螢屏之上的“醜男主”,有《鐘樓怪人》的經典重現,更有《俠膽雄獅》的珠玉在前。只是影片並沒有描寫Auggie有多麼不凡,而是他有多麼的平凡:他與所有的小男孩一樣,渴望友誼,渴望被肯定,有恐懼、怯懦、沮喪和埋怨。

英雄註定創造歷史,傳奇註定由偉人譜寫,留給凡人的又能是什麼?正是這份用平凡之軀抗爭命運的勇氣和努力,才讓我們如此動容。

Auggie從一個“異類”,回歸了“凡人”,能像一個普通的孩子一樣愛他的《星球大戰》,夢想當一名宇航員,熱愛科學,喜歡探索——如果我們自己的孩子和Auggie一樣,我們會不會像他和他的家人一樣,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世界?而如果,我們的孩子遇到了像Auggie一樣的孩子,我們是不是該引導他們該有一顆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

我倒覺得這個電影的機巧之處,不在於它的章回體結構,從不同人的視角來講故事;而是它提供了一種由內而外的解題思路: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外表,卻可以改變自己看待他人的目光;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看待自己的目光,但可以改變看待自我的方式。

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凡人。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你永遠無論預測災禍何時降臨,而你又將在這種困境中消耗多久。但無論挫折從何處開始,我們都應該勇敢而自信。

我們要像Auggie一樣,漸漸忘記遮掩的頭盔,不再觀察別人的鞋子,就會發現其實自己可以很可愛、很勇敢。

我告訴兒子,“奇跡”就在這裡——就算人生有缺陷,你都有權利、有能力過好自己的一生;而來自旁人的善意,不應是乞討的結果,放下自卑收穫自信,你才能贏得真正的尊重。

人生是一段暗夜的苦旅,而能邁出自我困境的凡人,必然會成為旅途中耀眼的星光。

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遇到困境。質疑、淚水、冷眼、謊言、誤解、痛苦、嘲諷、掙扎、陣痛。我們當爹媽的,總會很害怕自己的孩子在成長中遭遇此中種種,每念及此就會不知所措。不知自己的教育與勸導,是否真的能幫助自己的孩子在成長中走出困境。

很多時候,困境是自己造成的。比如,你特別在乎自己做得好不好,特別在乎別人怎麼評價;你總與生活奮鬥,卻並不是奮鬥給自己看。

還比如,你對別人的要求特別高,對生活周遭的一切都充滿憤怒;你總與生活過不去,總覺得自己的現狀配不上高貴的本尊。

《奇跡男孩》可以給你答案,它會告訴你,若你對這個世界存有善意,世界就會用善意回報你。

故事雖然講的是一個男孩的故事,卻又遠遠不止于男孩。

每個孩子、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就像木桶原理中的那塊決定木桶容積的最短板。當你總是盯著自己的短處,便很容易失去自信,不服氣自己的命運,等待你的,只可能是一個充滿怨恨的人生。

3

昨天,剛剛帶著兒子伊森看完《奇跡男孩》,伊森卻問我:媽媽,“奇跡”在哪裡?

我想了一想回答他:因為他克服了小人生裡最大的困難。

我說,孩子,你現在最大的困難可能就是上課時候亂講話被老師罰站5分鐘;可能是參加足球比賽輸了球卻又不甘心,在場上哇哇大哭起來;可能是搭一個樂高沒有搭成功,可能是心愛的東西沒得到,可能是一道題沒有答出來……

可是你知道像Auggie這樣的孩子,他的困難之大遠遠幾倍於你。因為先天的疾病,他們被排斥成異類,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得到別人的認可與理解,更得到自信——而Auggie做到了,並且最後得到校長頒發的獎章,這就是“奇跡”。

有些人生來就註定與眾不同,但與眾不同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們身處的社會雖已離開遠古幾萬年,但存異與包容才一直是衡量社會文明發展到何種階段的標誌。

哪怕是教養讓人們不再對“特殊的個體”指手畫腳、評頭論足,但我們總喜歡與同類相處,總習慣與“異類”保持距離。所以,“異類”融入群體,需要花費更大的時間與精力,更需要整個群體用愛與包容來溶解彼此之間的距離。

影片中,Auggie就是一個“異類”。他驚人的外表,即使掩藏著一顆普通而善良的小男孩的心,都讓別人不能輕易發現。

Auggie並不是第一個出現在螢屏之上的“醜男主”,有《鐘樓怪人》的經典重現,更有《俠膽雄獅》的珠玉在前。只是影片並沒有描寫Auggie有多麼不凡,而是他有多麼的平凡:他與所有的小男孩一樣,渴望友誼,渴望被肯定,有恐懼、怯懦、沮喪和埋怨。

英雄註定創造歷史,傳奇註定由偉人譜寫,留給凡人的又能是什麼?正是這份用平凡之軀抗爭命運的勇氣和努力,才讓我們如此動容。

Auggie從一個“異類”,回歸了“凡人”,能像一個普通的孩子一樣愛他的《星球大戰》,夢想當一名宇航員,熱愛科學,喜歡探索——如果我們自己的孩子和Auggie一樣,我們會不會像他和他的家人一樣,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世界?而如果,我們的孩子遇到了像Auggie一樣的孩子,我們是不是該引導他們該有一顆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

我倒覺得這個電影的機巧之處,不在於它的章回體結構,從不同人的視角來講故事;而是它提供了一種由內而外的解題思路: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的外表,卻可以改變自己看待他人的目光;我們無法改變他人看待自己的目光,但可以改變看待自我的方式。

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凡人。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你永遠無論預測災禍何時降臨,而你又將在這種困境中消耗多久。但無論挫折從何處開始,我們都應該勇敢而自信。

我們要像Auggie一樣,漸漸忘記遮掩的頭盔,不再觀察別人的鞋子,就會發現其實自己可以很可愛、很勇敢。

我告訴兒子,“奇跡”就在這裡——就算人生有缺陷,你都有權利、有能力過好自己的一生;而來自旁人的善意,不應是乞討的結果,放下自卑收穫自信,你才能贏得真正的尊重。

人生是一段暗夜的苦旅,而能邁出自我困境的凡人,必然會成為旅途中耀眼的星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