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閩北鬼事,說一說福建北部一個小山村兒時的故事

棺材杠

80年代末, 在閩北的很多小山村, 由於交通不便, 還依然保留著土葬, 也就是棺材葬。 我的家鄉也是如此。 既然要抬棺材, 所以也就有棺材杠這個東西,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見過。 現在肯定是進博物館了。

我們村就有一根, 大概又4-5米長, 30-40公分粗。 是用一整根杉木去皮上漆, 然後兩頭包鐵皮做成的, 至少得有一百多斤。 在杠子的兩頭都打有兩個直徑10公分的洞, 這是因為要穿過兩根小杠子。 然後抬棺的一邊兩個, 一頭四個。 兩頭剛好八個人抬。 一具棺材加上死者得有三百多斤再加上杠子起碼得有小五百斤。 沒有八個人, 恐怕很難, 因為在我們那的習俗, 棺材一抬起, 就不能再著地, 一直到墓穴, 這中間不能停歇也不能換人。

我們村的棺材杠平時都平放在大隊部的大廳裡, 說是大隊部, 其實也就是以前一個地主的老宅, 三進的木制房子, 進去是一個天井,

天井不是井, 是一個四方類似水池的積雨池, 然後就是正廳, 正中間的木板牆上以前並排掛著毛主席和華國鋒的宣傳畫。 正廳兩邊是四間房間, 牆壁也全是木板的, 這樣的老宅光線都很陰暗。 平時白天進去, 都會感覺渾身發涼。

大隊平時晚上就住一個老頭, 60多歲, 無兒無孫, 也不愛說話。 但對我們小孩很好, 經常給我們糖吃, 就是外面只包一層得那種硬糖, 那時候一塊錢可以買好多。 我們都見他陳爺爺。 故事就發生在他身上。

在我六歲剛開始記事那年, 發生了一件事, 那年冬天, 陳爺爺起來小便, 因為那時候農村都習慣用尿澆菜, 都會在大門口的角落放一個很大的木桶, 應該是叫尿桶, , , , , 所以他要經過大廳, 也就要經過平放地上那根棺材杠,

就在他方便完轉身回房間的那一刻, 突然聽到, , 嗚, , 嗚, , 嗚, , 的聲音, 不像風聲, 也不是貓狗叫聲。

他尋著聲音摸到棺材杠上, 也許是上了年紀, 經歷的事多了。 也沒覺得害怕, 當他的手摸到杠子一頭的那兩個小洞的時候。

明顯感覺一股股很冷的風直透手心, 聲音就是這小洞裡傳來的。 這杠子放這也有幾十年了, 這種事還是第一次。 多少還是有些恐懼。 老陳一夜沒睡, , , , 第二天把這事和村長一說。 村長只是笑笑, 說他老了, 昏頭了。 過了兩天鄰村的人來借棺材杠, 說他們村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婦女和男人吵架, 前幾天夜晚喝樂果死了(一種劇毒農藥), 時間一算, 應該就是老陳聽到杠子叫的那天晚上, , , 從這次開始,

以後的很多年裡, 只要附近幾個共用這根杠子的村裡要死人, 當天晚上這杠子都會發出奇怪的聲音。 又過了些年, 老陳也過身了。 村部晚上再也沒住過人。

頭七惡回煞

有一年的秋天, 住在我們村子最東邊的一個人死了, 據說死的很慘, 是在山上炸石頭的時候, 由於炸藥的引子出了問題, 好一會都沒爆, 於是這個叫劉勝的人就回去換炸藥, 結果就在這時候。 炸藥爆炸了, 這可憐的人當時就被亂石炸的粉碎, 等到他的家屬哭天嚎地跑來的時候。 在場的那些同村村民在分不清是血還是肉的石頭屑中能找到的最完整的身體部分竟然是一隻手掌, , , , 劉勝家只有他媳婦和一個剛滿十二歲的男孩, 因為他們一家三口是從吉林延吉過來的,

那時候整個村, 就村部有一部手搖電話, 而且這母子倆老家應該比我們福建還窮, 又幾千里遠, 根本聯繫不上親屬, 就算聯繫上, 坐綠皮火車趕過來, 估計怎麼也得十天半月。 孤兒寡母也沒有能力去做些什麼, 沒辦法, 最後村長和全村村民一商量, 決定由村裡出錢, 全村村民出力。 把這後事辦了。 由於死得太慘, 屬於暴死, 棺材不敢停當在堂屋, 於是大家一致決定停放到村西那座廢棄很久的古戲臺上, 誰知第一個晚上就出事了

劉勝下葬後的第四天, 也是他死亡的第七天。 在我們這叫回煞, 許多地方也叫頭七, 就是死者魂魄真正離去的最後一天, 一般都會回家看看家人最後一面。 因為死得太凶, 母子二人被村裡鄉親接到別人家裡, 家裡養的一隻大黃狗也被牢牢栓村頭一棵大樟樹下,只在堂前的供上一個豬頭,一碗米飯,一碗米酒。點了幾根香。門口的兩旁也各點了幾根香,並沒有像很多故事裡說的撒上石灰麵粉啥的。這一晚很多村民都早早關門睡覺了,那個親眼看到過戲臺夜哭的村民更是帶媳婦到鄰村的親戚家去了,那個晚上著實被嚇的不輕。整個小山村都彌漫著一種莫名的寂靜和恐懼。只有一輪慘白的殘月躲在厚厚的黑夜之中,,,忽然村頭大樟樹下劉勝家的大黃狗開始叫,不是汪汪汪的叫,是一種很低沉的嗚咽,聽著就像是女人的哭泣,時段時續,很是瘮人。接著狗叫聲一片一片向劉勝家蔓延而去。村裡有幾個膽子大的趴在自家門後窗前偷偷看著村裡那條唯一的青石板路。

過了一會,狗突然都安靜了,那是一種異常恐怖的安靜,接著那些偷窺得村民聽到啪噠啪噠的敲擊石板路的聲音,一些耳尖的後來還說有鐵鍊拖地的聲音。但都沒有看到有人影,也沒看到什麼黑白無常牽死者回家的畫面。離劉聲家最近的一戶黃姓村民一家卻很清楚聽到劉家那扇破舊木板大門被嘎吱推開的聲音,接著還聽到堂屋裡傳來噗起噗起類似認喝水的聲音,接著大門又傳來嘎吱的聲音,好像是一個人走了順便把門給帶上,,,一切似乎都重歸平靜。大概又過了半個時辰,忽然全村幾乎都聽到村西南那個古戲臺傳來一陣陣淒厲的嗩呐聲,還有木板敲擊鈍物的聲音,還有人慘叫聲,這次全村沒有一個人再敢出去看個究竟。。。畢竟這次邪門的事實在太讓人畏懼了,當天晚上劉家母子在幾個村民回家,屋裡似乎沒什麼不一樣,只是擺放的貢品中杯中的酒沒了,估計當時隔壁村民聽到的噗起噗起就是死者喝酒得聲音?似乎一切歸於平靜,第二天天亮,一些膽大的早起的村民三三兩兩去古戲臺想看昨晚這發生了什麼,他們看到了難以置信的一幕,,,村長渾身是血躺在破舊不堪的舞臺上,身邊有很多被打爛的木板,上去一摸,還有呼吸心跳,趕緊叫拖拉機往忠信鄉衛生院送,後來保住一命,但整個人從此時而正常,時而瘋瘋癲癲胡言亂語。

再後來一個傳說在全村迅速傳開。都說炸石頭的炸藥和引子全都是村長親自買的,吃了很多回扣,買了品質很差的。如果不是這次村長從村部出錢,請人妥善辦了後事。死者那天晚上就會把村長帶走了

夜歸人

那時候遊楓村只有一條寬三米左右的沙石鋪成的村級公路,往南3公里就是金鳳村,繼續往南7公里左右就到了忠信鄉。接著再往南經過仙陽鎮就到縣城浦城了。如果是往北只需要30公里就到浙江龍泉境內了,之所以把位置描寫的這麼清楚,是希望看過我故事的朋友,翻開地圖,也能找到我的家鄉,一個美麗而多災多難的閩北小山村。有一年,還記得那年我應該是在村裡唯一的一所小學,上一年級。那是一個夏天,也不知道是初夏還是夏末,時間真的太久了,我們村有一個30幾歲的叔叔,去金鳳村幫他岳母家打稻穀,我們閩北除了山,就是水田,種的都是水稻,田裡有水,所以有許多泥鰍和黃鱔,不知道北方朋友是不是知道這些東西,小時候還經常在水田裡抓泥鰍釣青蛙(我們這叫田雞),這些事以後再寫給大家看。先說說這個叔叔。

一路上雖說左搖右擺,但好歹也走了一半路,這時候借著暗淡的月光和沙石路面的反光,林叔依稀看到前面不遠處有個似乎有些熟悉的身影,正一步一步艱難的往前走,農村人都很淳樸,也很熱情。林叔跳下車上去一看,總感覺好像是自己村的人,非常熟悉的面孔。也許真的是喝太多了,又總是想不起來到底是誰。林叔推著自行車,和那人並排一起走,時不時的和他搭訕幾句,那個人卻至始至終沒說一句話,就這樣快走到村口大樟樹下的時候,林叔看到了他這一輩子也許都是最恐怖的一幕,那個人就在他眼皮底下忽然碎了,,,,就像一塊玻璃掉到地上一樣的碎了,,,你能想像一個完整的人,在你面前突然碎成粉末,然後無影無蹤那種恐怖的感覺嗎。林叔當時就快瘋了,酒也醒了。自行車也不要了,撒開腿那就是玩命的狂奔啊。。到家的時候,已經渾身大汗遍體鱗傷,估計摔倒無數次,,,,後來和村裡人說起這事,大家沒有一個認為是林叔喝高了的幻覺,而是一致認為那個人就是前幾年被炸死的劉勝。。。

挑擔子

一般上了年紀的朋友們都會有一些印象吧,不是很確定,但我小時候,我們村就有,就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一般都是男的。也許是女人體力耐力都無法承受這樣風吹日曬雨淋的行當。也許也是不安全?總之一般都是男性,他們挑一個擔子,擔子類似農村打穀子的竹編的圓簍,上面一般還會有一個平的竹匾蓋著一層透明塑膠,一頭是白色的粘糖,長長的卷成一個圓盤形狀,像級了一條蜷縮的白蛇,賣的時候,貨郎會用剪刀剪成一段一段。那是我們小時候最饞的零食了。另外一頭一般會裝著各種紐扣針線等農村婦女的必備用品,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城管工商管他們,所以他們都相對比較自由。就憑那一雙腿,據說一天最多能走50公里。真是很難想像,,,,因為印象中,這個貨郎三天兩頭都在我們村裡晃悠,只要一聽到卟卟卟很有節奏的拔浪鼓聲音,我們就知道他來了,老遠就圍上去。這可能是最早的市場經濟最早的個體戶吧。說到這,不知道有沒有朋友有印象。我估計知道的不多

時間久了,我們村都認識他,好像是贛南那一帶的人。55歲,我們都叫他張爺爺,有時候粘糖很多沒賣完,還會剪幾根給我們吃,那糖真的很粘牙,但我們也這麼的很愛吃。那時候一般不用錢的,都是用家裡用完的牙膏,廢銅爛鐵交換的,又扯遠了,,,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再看到他,聽不到熟悉的拔浪鼓聲,心裡都有莫名的失落,又過了大半個月,村裡又想起了卟卟卟熟悉的聲音,不過這幾次聽到都是在晚上天黑以後,伴隨著狗叫聲,那卟卟卟的聲音就顯得格外恐怖。大家看了我這麼多故事,也知道這是個不平靜村子,,,大家心裡承受能力都已經到了最低,大人不讓我們出去,因為白天沒有只在天黑的晚上出現的張爺爺,,實在沒有更好的解釋,有好幾次,趁奶奶不在,我還是跑出去看,但很遺憾,只能聽到腳步聲,拔康鼓聲,卻從沒看到過人,哪怕那聲音很近,仿佛就在你身後

到了9月末,有一天晚上,月亮忒別的圓,地上連落葉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那晚註定不是一個尋常的夜晚,有兩個深夜去河裡電魚的村民回家經過村裡唯一那條青石板街巷,遠遠聽到卟卟卟聲音過來,越來越近,不同的是,這次兩人同時看到挑擔子慢慢走來的貨郎,畢竟全村都太熟悉了,還沒走太近,兩村民已經覺得不對,沒道理一個多月不見,這貨郎就比以前矮一個頭!在明亮的月光下再仔細一看!頭呢?沒有頭!?!當時兩人腿都軟了,也不知道是如何爬回家的,回家以後,兩人都大病了一場。村裡人後來從鄰鄉的親戚那裡知道,貨郎一個月前就被車碾死了,死得很慘,整個頭都壓扁了!也不知道魂魄為什麼會回到我們村,是惦記?是不舍?

電魚

我們村後那條小溪,雖然河水不深,也很清澈。但小魚真的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太清澈的河水,魚都長的不是很大,一般都只有成人的中指大小,也不怕人。平時村裡婦女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那些魚都會在邊上游來遊去。說起這條河也確實很邪門。只有十幾米寬。最深的地方也只有一米五左右。也就到成年人脖子那。這還是最深處,以前淹死過幾個小孩本不奇怪,但有一年,一個剛嫁到我們村的一個年輕媳婦洗衣服的時候。居然也掉河裡淹死了。那天的情況應該是這樣,那媳婦在小溪靠村子這一邊的一棵大樹下洗衣服,大樹下有幾顆很大的石頭,平時村裡婦女也都在這洗。石頭很大很滑可以坐也可以蹲上面洗,這裡河水好像還不到一米五深。那媳婦穿著一件粉紅的襯衣,很是顯眼,路過的村民都會忍不住偷瞟上一眼。那時候人都本分而膽小,哪裡像現在的年輕人,看到漂亮美女,就兩眼賊光,死死盯住看。非要看到吃兩耳光才算完,,,,又離題而去了,,,

那媳婦洗著洗著,棒槌就掉進叫河裡,這裡解釋下,不是東北人參,是我們南方人洗衣服的時候,用來敲擊床單被套這類不好揉搓的大件物品,都是木頭的,形狀有點像一個大號的木柄手榴彈。那媳婦啪啪啪正捶打著被單,也許是手裡的肥皂太滑,棒槌一下掉入水中,她俯身去撿,腳下一滑,臉朝下撲入水中,卻再沒起來,以上情節只是大家的推測。她掉下去的時候,邊上並沒有一個人。要不一米多的河水,半大小孩都能救她上來。後來村裡人把她從河底撈起的時候,她手裡還緊緊拽住那個棒槌。大家不要想起水鬼,這麼清澈,這麼淺淺的小河,想藏一隻烏龜都不可能。本來這故事和釣魚是兩個故事,因為之間有太多牽連,我就把它們合成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村裡人都喜歡抓河裡魚吃,因為魚都不大,一般都會曬乾或烘烤製作成魚幹,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炒辣椒,這個大多數朋友在小炒店應該都吃過。還有一種就是用做完米酒的酒糟蒸著吃,相信很多朋友都沒聽說過,我只能說,那是我惦記一輩子的味道,因為前些年,奶奶離我而去了,只有我奶奶做的酒糟蒸魚幹是世界上最好的味道。我們村有個叫烏貓的年輕人,比我大十一歲。瘦瘦的也不高,至今不明白他媽媽為什麼叫他烏貓?這還是高興的時候叫的。不高興的時候,他媽都叫他瘟貓。真事!不過不管什麼貓,總感覺和他很難有牽連。我也叫他烏貓哥。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夏天夜晚背上電魚的電瓶,還有一根短的綁著尼龍絲網兜的竹竿,一根長的插有鐵絲和電線的竹竿。頭上戴著礦燈帽,這裡就不多說了,那天平時一起的夥伴去城裡吃酒了。他一個去的,從村頭那段魚比較多的河段開始,烏哥開始慢慢往下走,比較順利,不一會就有小半簍了。趁著今晚有月光,他決定繼續電一會,走到村西頭,看到不遠處那個發生太多瘮人事的古戲臺,他忽然有些害怕。魚也已經有好幾斤了,於是決定掉頭原路再電回去,走到村中間河段的時候,聽到啪啪啪的捶大聲,仔細聽,好像來自那顆大樹下平時村裡人洗衣服的地方。接著又聽到撲通一聲,烏貓哥心裡有點發毛,他很清楚那裡是媳婦淹死的地方。聽到沒聲音了,他繼續往前,不斷告訴自己,別回頭,別回頭!又傳來啪啪啪,又是撲通一聲。實在忍不住了。他轉身一看,傻了!他很清楚看到月光下大樹的影子下,一個粉紅衣服的女人拿著棒槌啪啪啪的捶打石頭,忽然轉頭沖他一笑,然後撲通一聲跳入河裡,接著從河裡爬上岸,又開始啪啪啪捶打石頭,然後又轉頭沖他一笑,撲通一聲又跳下河。接著全村人都在烏貓哥的驚叫聲中醒來,再接著,烏貓哥從此整整兩年沒晚上去電過魚。他說他實在忍受不了一個已經死了好幾年的女人,還在他面前一次次死給他看。

養屍地

在我們村東南大約十幾公里的有一座山,其實我們閩北四周全是山,之所以特意提起這座山,是因為它很特別,特別的有些詭異。海拔並不是很高,七百八百米左右,山上密密麻麻長了很多松樹和杉樹,我們那條唯一的沙石路就通過這坐山的山角下,在路和山之間有一片很大的開闊地,裡面長了很多雜草,不長樹,這還不算奇怪,裡面居然連蟲子蚊子都看不到一隻。因為開闊地是坐東朝西,三面都是山腰上長的許多的杉樹。一整天都很少能曬到陽光。按風水師的話來說,這應該就是及陰之地。

對於風水算命這些,我是真的一竅不通。但我相信,任何事都沒有絕對。總會有它的道理。平時白天路過這片地方,心裡總會有許多抑制不住的恐懼。有一年夏天。我們五個十幾歲的大孩子去鄰村看電影,大家應該有印象,就是在露天放的。在兩根大杆子之間拉起一塊很大的白色的電影帆布。一般不管哪個村子有放電影,附近幾個村的很多人都會結夥搭伴去看的。

因為有十幾裡遠,我們下午4點左右就去了,走了兩個多小時,快7點到那電影剛好開始。好多好多的人,整個曬穀場都坐滿了,(農村真奇怪,路上平時半天都看不到一個人,放電影的時候。人多得都擠不進去)。於是我們五個搬了幾個石頭坐電影布後面看。電影布後面也能看的,就是畫面是反的。因為那次看電影是我們五個人一生都很難忘記的經歷。所以我們都記得嗎次放的是(少林小子和自古英雄出少年)

兩部電影放完,十點多了,人都散了。本村的都搬起板凳回去了,我們村另外也來了幾個年輕人,他們都騎著自行車走了,我們五個也聊著天開始回去了,一路上我們都在爭論電影裡誰比誰更厲害。誰如果不拿刀也用拳頭,一定打不過誰,那時候小孩都很無聊的。不像現在孩子,十幾歲就能用盜號軟體黑別人QQ了,不知不覺,我們快到那片詭異的開闊地了,那時候我們都不知道那裡就是附近幾百里都出名了的養屍地,我們除了知道那裡常鬧鬼,其他也不懂

馬上就要到那片地方了,想起大人們常說的關於這地方的種種怪事,我們都有些害怕了,後悔不該騙家裡人說是和幾個大人一起去看電影,現在可好了,一個大人都沒有,,,我們五個也不聊天了,五個人排成一字型,手拉著手,走在道路靠近水田的一邊,不敢走靠近山的那片地方,走到一半,我們都聽到沙沙的聲音,那一片矛草就像北大風吹著一樣劇烈的左搖又擺,今晚沒有月光特別昏暗,除了腳下的沙石路,十幾米外的東西就只能看到大概的輪廓了。我們心裡都是又驚又怕,心都快蹦出來了

就在這時,媽呀,嗎呀!走在前面的幾個夥伴同時驚叫起來!我走在最後也看到了。在靠山的那片矛草中滑出一副棺材,已經露出了一半,還有一半在矛草裡。只有幾米遠,我們甚至都能看到棺材頭上那個福字,空氣中彌漫著噁心的油漆味。就在我們想加快腳步趕緊超過去的時候,棺材發出沙沙的聲音整個滑出茅草,橫在只有三米寬的路中間,完完全全擋死了我們回家的路

當時我們幾個趕緊後退了好遠,最小那個夥伴被嚇的已經開始哭了,我們無法,也不敢再往前走,決定回到放電影那村子叫大人,誰也不敢走最後,於是我們並排走回那村子已經快十二點了。最小那個夥伴在這個村有個叔叔,後來我們找到他,他帶了十幾個村民,還有幾個做木匠的,大家拿著很長的那種手電筒,火把一起趕到那地方,那棺材還在路中間,兩個木匠示意大家停下,他們拿出墨斗墨線,一個在棺材頭,一個在棺材尾,他們好像再量著什麼,然後一個對另一個說,就在這裡,於是他們拿出平時鋸木頭的拉鋸,開始鋸那棺材,鋸到一半,看到我們幾個小孩,然後停了下來,讓那個叔叔先把我們送回去,說小孩不能看。後來的事就不是很清楚了。好像是說那棺材別被鋸斷以後,流了很多黑血,棺材是新的。裡面什麼都沒有。這事後來一直鬧到城裡。好像來了很多人去調查。從那以後一直到我離開這個這小山村回城讀書。都沒再去過那個村子看電影

火葬場的哭聲

在我們縣城北部,城關往五裡塘方向,有一個很長的坡,那時候還沒有交警大隊的駕駛員考試中心。在坡的左邊有一條不寬的土路,順著一座不高的丘陵的山腰一直綿延幾裡,當你看到一排很長的圍牆和一個幾十米高巨大的煙囪。就是火葬場了,那時候火葬場裡面還沒有現在那一片花園式的公墓陵園,這些年變化是很巨大的,前幾年回老家做清明。進去看到和2001年母親去世時候在那看到的幾乎不是一個地方。又扯遠了,這個故事可以說是相當有年份的。可以說許多人那時候還沒有出生,應該是八十年代初,也就是火葬場剛建立的頭幾年(再次聲明,故事只是故事,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聽完開心一笑就好)

那時候,火葬場一到晚上,是準時關門的,只留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姓王的中年人看大門。在這裡,我們就叫他老王吧,有一年冬天,剛從縣醫院的太平間運來一個二十幾歲左右的年輕女死者,據說死得很慘,是被人強暴後捅了七刀,送到醫院不久就死了,由於案件一直沒破,親屬不肯火化,在太平間裡放了一個多月,後來由縣政府先墊賠一筆錢,親屬才同意運來火化。

在火化之前,親屬給死者換了一身乾淨的白色夾克還有一雙當時都很少能買到的女式半高底靴子,按流程,死這化妝好以後,照例是放在運屍車上,接受完親屬最後的哀悼,然後由火化工從追悼廳推到裡面的焚化爐,焚化爐並排有兩個四十公分高四十公分寬的屍體進口,也就是說,可以同時焚化兩具屍體,火化工打開左邊的一個不銹鋼爐門,然後整個運屍車的最上一部分連同屍體一起,自動向焚化爐裡延伸。當屍體完全進入爐洞,火化工在運屍車尾部旋轉一個類似汽車方向盤的裝置。然後撲的一聲,屍體就會由仰面朝天的姿勢,一下變成臉朝下的俯臥姿勢。然後按下綠色的點火開關。就完成一大半工作,就等最後繞到焚化爐後面打開後門,用長鏟鏟出死者骨灰,就完成全部火化過程了。

但這一次似乎沒有那麼順利,平時只需要兩小時就完成的焚化過程,整整燒了五小時,透過焚化爐門的玻璃洞看進去,死者似乎和剛放進去是一樣的,整個焚化爐子依然是火紅火紅的烈焰,到死者似乎連頭髮都是完好的,只有身上所有的衣物都已經燒成白色粉塵。火化工驚呆了,在場的所有親屬也驚呆了,後來場長親自過來看,只是不停的搖頭,很是無奈。從火葬場建立到現在三年,還從未發生這樣的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在大家都議論紛紛的時候,忽然傳來一陣女子的哭泣聲是那種有停頓的嗚咽聲

大家相互你看我,我看你,在大家確定不是在場的親屬的哭泣以後,心裡更加的發毛,都把眼光投向那個焚化爐。沒錯,哭泣聲就來自裡面。還沒等所有人快崩潰的神經平復下來。更驚人的一幕發生了,只聽到嘭嘭嘭的撞擊聲。那不銹鋼爐門在不斷顫動,似乎裡面的死者下一秒就會破爐而出!這時候,所有的人在也受不了了,留下一片慘叫聲之後。整個追悼大廳到焚化爐,沒有留下一個人。場長都親自跑了

後來不知道是家屬還是火葬場請來了幾個和尚,幾個和尚到了以後,看到現場情況,低下頭閉上眼睛直念呃迷托佛,其中一個在爐門貼了幾張奇怪的黃符。三個和尚又接著念了一會不知道是佛經還是咒語。然後對火化工說,好了,開始燒吧。爐火再次打開。果然這次不到兩小時,屍體全部燒完。事後三個和尚中最年長的對大家說,可憐的女子,死的太慘,太冤枉,她不願意走呀!

夜戲

這個故事離現在就比較近了。那時候我已經不在老家那個小山村了。是後來回去給姐姐拜年的時候,姐姐給我講的。不是自己的經歷,哪怕是親姐告訴我,我也是半信半疑,因為這故事總是能讓許多人都覺得似曾相識。也就少了許多可性度。不過我一直堅持告訴大家,也告訴自己。我一直就是在講故事。所以希望我的每個故事,給大家帶去的總是能回味許久的快樂。現在開始說這個故事,02年的初夏,我們村有個70多歲的老婆婆,可能快不行了,躺床上和她兒媳說想吃盒子糕,在我們家鄉,盒子糕是一種用麵粉油炸裡面有餡的零食,雖然同一個縣城,卻有兩種稱呼兩種形狀。一種扁圓稍微大點的,還有一種是上大下小圓柱型的。一種叫燈盞糕,一種就叫盒子糕,陷一般都是以芋頭母絲(芋子),蘿蔔絲,還有加肉的,為主她的兒子就是在鎮裡賣盒子糕維持生計的。聽到這消息。趕緊炸了一袋,連夜騎車從鎮裡往村裡趕。

天雖然黑了,幸好總算快到家了,到了村西南,又經過了那個古戲臺,只是今天戲臺好像已經修整過了,有幾隻明亮的燈泡把舞臺照得很是清楚,上面有兩個穿著戲服的人一個拿刀,一個拿劍。走著臺步,正在相互比劃著。似乎演的是武戲。還有一陣陣鼓樂聲。更讓他吃驚的是,台下只有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婆坐在小竹椅上,正津津有味的看著戲

看那老婆婆的背影,似乎很像是他重病在床的老母親。走上前一看,還真是他母親。他母親也看到他了,向他一笑。把手向他伸過來。就在這時候。村裡的狗突然狂噅起來。他眼前一黑,所有一切都不見了,發現自己傻傻的站在滿是塵土和蜘蛛網,破舊不堪的戲臺下面。他回過神來立刻發瘋一樣往家裡跑。還沒進門,已經聽到裡面傳來他媳婦撕心裂肺的哭聲,還有幾個鄰居在邊上勸她。看到他回來了,他媳婦沖上去又抓又咬,哭著罵他說,你這個天殺的,如果你早五分鐘回來,你們母子還能見上最後一面!他似乎明白了什麼,在戲臺看到他母親的時候,應該就是她母親剛走的時候。村裡有人要走,古戲臺就會有一場夜戲

夜鏡

說起這個故事,至今唏噓不已,因為我們家鄉雖然總有那麼多說不清道不明的事物。但似乎總是善意的較多。很少會因此導致發生死亡事件,而這個故事,卻導致了一個年輕生命的離去。所以,講和不講一直在我心裡糾結不斷。思量再三,還是說出來給大家聽聽。畢竟事情已經過去那麼多年。再複雜憂鬱的心情,也已經慢慢平復。

農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那時候一般人家裡的廚房位置,都會有一條全部木頭做的,四腳很長的靠背椅子,其實用椅子這詞不合適,因為它沒有坐人的功能,它是洗臉梳頭照鏡用的,在木椅的中間位置一般放有一個洗臉盆,貼牆壁的椅背中間鑲嵌有一面鏡子,或圓或方,一般年代越久,做得就越精緻。我們村王姨家就有這麼一個很久遠的洗臉鏡,做工很是考究,暗紅色的漆,雕飾有許多小故事,還記得好像是五子獻壽。如果現在還在,我想應該能賣出好價錢,因為王姨說過,她大奶奶小時候就 有了這個洗臉鏡。大家隨便掐指一算,沒有個幾百年下不來,是不是

王姨家有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男孩在省城福州讀書,福建農大。一般就寒暑假回來。家裡只有這母女倆,王姨的男人在文革的幫鬥中死了。為了能好好照顧這倆孩子,一直沒有再嫁。這女孩是妹妹,比她哥哥小五歲,雖然那年只有十四歲。就已經輟學在家幫王姨料理家事,雖然年紀尚小,卻出落得亭亭玉立。很是漂亮,附近很多村的小夥子甚至偷偷托媒婆來說親,想先和她訂親。農村孩子一般很小就訂親了。和現在不同。那時候一訂下親,關係是非常穩定的。不像現在,結婚領證和菜市場買菜一樣。

一直忘了講這女孩名字,林紅霞,一看這名字,大家應該多少都能感覺到很濃厚的時代氣息和農村鄉土氣息。紅霞一直都喜歡這洗臉鏡,畢竟是女孩子,沒有不愛美的。平時在家沒事就照著鏡子折騰她那一對美麗的辮子。別看年紀不大。膽子卻很大,前面故事裡說的養屍地,我們村大人小孩都害怕。她卻敢去那割豬草。雖然沒發生意外,但王姨還是打了她。她給她媽解釋的理由是,全村就那的草長得最高最好!雖然錯是沒錯,但誰家敢用養屍地的草喂豬呀。萬一養出個僵屍豬還得了,其實她只是想讓全村人知道。別看她小,膽子可不小

也許正是因為膽子大,最終也害了她!再說王姨有幾次發現,一到晚上睡覺後,紅霞經常穿上拖鞋,躡手躡腳的往廚房去,而且一去就好一會。有一天晚上,紅霞又去了。王姨心想,這孩子最近是咋了,偷偷跟過去一看,看到這孩子一直盯著鏡子看,好像整個頭都想伸進去,也不知道哪里弄來的胭脂粉,臉上抹得白一片紅一片。大晚上的,讓人看得很是恐怖和怪異!王姨心想不好!上去就是一耳光。揪住紅霞就往房間走

在房間裡,紅霞和她媽說,半年前一個晚上,她去廚房喝水,回來的時候無意看到鏡子中似乎有個紅色的影子一閃一閃,她以為是眼花了就走近一看。不是眼花,她看到鏡子裡廚房的梁上坐著一個穿紅衣服的女人,臉上抹著紅紅的胭脂,很漂亮的女人!手裡拿著一條白色的很長的綢緞,不停的在脖子上一圈一圈繞。紅霞回頭看看廚房梁上,黑黑的,啥都沒有,再往鏡子裡看,紅衣女子還在,而且還對著她笑!大晚上這麼怪異的事。一般人早嚇破膽了。這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一點都沒嚇著。看了一會,就默默回去睡覺,還睡得很是安逸,一覺睡到天亮。只是從此以後,強烈的好奇心會驅使她常常半夜去看鏡子裡的女人!王姨心想不好,因為曾經有很多會算命的和她說過,這鏡子邪,勸她早點處理了,但因為是祖祖輩輩一直留下的。看得也很重!一直沒捨得丟,看來這次真要出事了,於是王姨馬上就找人張羅想賣了這洗臉鏡。由於王姨這鏡很漂亮,很多人都知道。鄰村有一家聽說了,說第二天就過來拉!然而似乎是命裡註定。就在這天晚上,紅霞吊死在廚房的梁上。脖子上是一根很長的白綢緞,在她細小的脖子上繞了一圈又一圈!至今不知道那樣一個孩子,如何能在那麼高的梁上往脖子上繞綢緞,許多謎團,地上也沒有踢倒的凳子。還有那白綢緞從何而來。後來那洗臉鏡不知道蹤跡何處。一個如此鮮活美麗生命的逝去,多年以後,每當我想起這事,依然唏噓不已。再後來王姨賣了房子,去福州開了一家魚丸店。有幾次去福州,特意過去看看,已經很老跟老了,但還健康。

閣樓上的鬼影

我們閩北農村以前的房子可不是現在這樣,鋼筋水泥蓋的好幾層小樓,有些更有錢的甚至還在院子裡建游泳池。一個比一個牛,都整的別墅小洋樓似的。那時候農村房子一般外牆都是泥土打坯的,然後裡面都是一片一片木板訂成的,窗戶,樓板,門檻啥的全是木板。一般都只有一層,抬頭就能看到房梁,再上面就是屋頂的黑瓦了,有些為了房子更好的釆光,會用幾片玻璃瓦,這樣房子裡面就不至於大白天都黑乎乎的。如果家裡條件稍微好點的,會蓋兩層,在二樓的上面還會有一個漆黑的小閣樓,只要把一塊四方的木板移開,就能看到黑黑的同樣四方形狀的閣樓入口,正常情況下,在二樓地板到閣樓入口有兩米五到三米多高,沒有樓梯或高凳子,人跳起來都很難碰到閣樓入口的蓋板,小閣樓的作用其實就是類似現在人們的雜物間。裡面一般都放些竹筐竹簍或者打穀機什麼的,很少會放食物或稻穀,因為上面老鼠都會很多,農村嘛,都這樣的。

村裡有戶林姓的,他家是村子不多的二層帶閣樓房子,祖上好像曾經出了一個六品官,六品就等同於現在的地區區委書記,一個地區可以管好幾個縣市的。後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沒落了,但瘦死的駱駝確實是要比馬大很多的。甚至有許多村民背後咬舌頭,說他們老宅地底下挖出過好幾罐銀元,無從考證,大家那麼說,這家人也很平靜,只是笑笑,從不解釋。這家裡有四口人,老林和他老婆李大嫂,還有一個兒子十三歲,正在村小學讀五年級。還有老林的媽媽,我們都叫她蘇奶奶,有70幾歲,很好很慈祥,平時去她家玩,總會偷偷塞給我一些地瓜紅薯乾什麼的,故事就從這開始。

蘇奶奶是住在二層袋閣樓那個房間,平時也不愛下樓,除了下來吃飯,就都呆在房間繡繡鞋墊啊什麼的,我們這管鞋墊都叫襪底。老林的兒子叫林建強,我們都叫他強強,他從小就和奶奶住一起。我也是,我三歲斷奶沒多久,我奶奶就從我奶媽懷裡把我抱到這個村,整個童年都在這裡度過的,我一直和我奶奶睡,一直到初一都是,以後有時間再講講我奶奶和我奶媽的故事,因為我發現,不知不覺,我又離題很遠了。

有一年蘇奶奶去世了,75歲,也算高夀了,奶奶去世那年,強強讀六年級,十四歲了,林叔本來想讓孩子睡別的房間去,也許是十幾年,太習慣了,強強還是堅持睡這個帶閣樓的房間,大概是蘇奶奶去世一個月左右,閣樓每到晚上都會發些很奇怪得聲音。一開始強強也沒在意,農村老鼠多,很正常的,他每次總竹掃帚敲敲,閣樓就會安靜下來,但是後來幾天響聲越來越大,到晚上睡著,好像還有人叫他名字,醒過來又很安靜。也許是因為這些事,所以睡眠不好,人都瘦了一圈,他爸問他,強強就把這事說了,林叔拿著手電筒,用木梯子爬進閣樓檢查一遍,啥東西也沒有。

有一天晚上,強強迷迷糊糊中又被響聲驚醒,感覺好像又有人叫他名字,這一次他搬來了木梯子,拿上手電筒,退開閣樓蓋板,用手電筒一照,看到了恐懼一幕,嘭的一聲,強強直接從梯子上摔了下來,聽到巨響,老林衣服都沒穿,沖上樓問強強,咋回事,強強用顫抖的手指指閣樓,話也說不出來,林叔扶起梯子拿著手電筒爬上一看,媽!大叫一聲,也摔了下來,原來蘇奶奶竟然盤腿坐在閣樓上繡鞋墊,身上還穿著入斂時候那件藍色棉襖壽衣。林叔拉著強強跪在樓板上,一邊磕頭一邊哀求,媽啊,你都走了,就不要回來嚇孩子啊。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可以托夢給我啊。。兒子一定會去為你辦的,哀求了一會,再慢慢抬頭看,蘇奶奶已經不見了,當天晚上,一家人都沒有睡,第二天一早上,請來了村裡的大姑婆,後來大姑婆說是頭七回煞那天晚上,林叔太早關門,蘇奶奶不能出去,魂魄就一直留在家裡。再後來林叔請人回來做了好幾場法事。蘇奶奶就再美回來過。

 風雨亭

大家在很多地方應該都會見到這樣給行人零時遮風避雨的小亭子。村與村之間的路邊都一般也都會有,因為那時候交通不便,短途出行人們一般不是騎車就是直接步行,所以也是歇歇腳的地方,一般建在道路兩側的都會是時間比較接近現在的水泥石頭建的,式樣也會比較單調簡化,就是裡面貼著牆壁會有一排水泥墩,人們可以直接坐那歇息。如果是建在路中間,橫跨路的兩邊的風雨亭。一般會年代久遠些,因為那時候沒有汽車,只供行人通行。所以會直接建在路中間,而且一般是石頭加木板的結構較普遍。上面還有飛簷雕角。一些更講究的風雨亭,木頭柱子上還會上底漆再繪畫各種人物故事,當然吉祥寓意的故事為主,行人坐的位置也是在道路兩側,長條凳似的木板坐著也會更舒服一些。

在我們村與西邊的雁塘村之間,以前也有一個風雨亭。也是老式的石木結構在路中間的,只是現在已經沒有了。考慮到道路建設和交通便利,前些年拆了。如果是農村的朋友,一定會知道,這樣的風雨亭還有一個很嚇人的用處。猜的沒錯,臨時停棺!一般正常情況下,死者的棺材都是停在自家的大廳或堂前。只有一些死得很凶的,才會停放到村外,就像我們村那個古戲臺!由於經常停放這類死者,後來也是異事連連。就說我們村和雁塘村之間這個風雨亭吧。就有許多村民說自己走夜路的時候經常看到亭子裡有人唱戲,還有人說看到有棺材懸空移動,但有一點的說法是驚人一致的。那就是只要人們走近的時候,就都不見了。我想要麼是這些人身上陽氣很重,要麼就是這些東西也害怕人。或者說它們本身就沒有惡意,只是單純的出來嚇唬嚇唬你。可是,我接著說到下面這事,也許你聽完,會真的有不同的體會。

有一年,我們村有一個小夥子,他姓黃,我們村姓林較多,黃姓好像就幾家,這小黃童鞋也是年輕氣盛,他很不服氣村裡人常說那風雨亭鬧這鬧那,都什麼年代了,還那麼迷信,你們那麼多人都見過,為什麼我就一次沒見著啊?村裡人就說,不信,你要不去那睡一晚上試試?其實村裡人也就那麼一說,沒想到這小夥真去了。年輕人就是衝動,做事不考慮後果。

那是一個夏天的夜晚,山村的夜晚還是比較涼的,因為山風較大,這小年輕帶了一張竹席子和一條薄被單就去了。把竹席往亭子中間的土路上一鋪,就躺了下去,點了一根煙,抽完還哼了一首小曲,在田雞(水田裡的青蛙)的鳴叫聲中睡去,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總感覺鼻子癢癢的,有東西撫開撫去,迷迷糊糊睜開眼睛,看到有一根很粗的麻繩從亭子頂部一直垂到他的臉上。因為他是睡在亭子中間的路上,所以睜開眼馬上看到的一定是亭子頂部!正在他還有些迷糊在想這麻繩是誰惡做劇故意嚇他的時候,繩子開始大幅度的晃動,接著在漆黑的頂部出現了一雙很老式的繡花鞋,而且好像正順著繩子往下滑溜。這下他有些清醒了,也許膽子確實也是夠大,他沒有跑也沒有發出聲音,繼續看著,隨著繡花布鞋繼續往下滑借著又看到了兩條穿著黑色長褲的腿,接著他看到了上身,一件白色的棉布,那好像不是衣服。那是裹屍布啊!臉!這是一張無比蒼白的臉,甚至在黑夜裡白得都能看清楚兩個深陷的眼窩。這一下。他再也呆不住了。拖鞋也沒來得及穿,光著腳就跑,邊跑邊回頭看,天那,那個穿著白布單繡花鞋的東西似乎在他後面飄,手裡的麻繩似乎還拖著一副黑黑的懸空的棺材!!這下他真的嚇瘋了,狂奔之中,一頭從我們村一座小橋上面摔到了小河的河灘上,我們村河灘上都是小小的鵝卵石,他是膝蓋先著地,然後是胸部。所以沒有造成致命傷。但後來一條腿截肢了。雖然撿回一條命。付出的代價也是足夠慘重的。雖然後來風雨亭拆了。但他那一條腿卻是永遠找不回來了。

家裡養的一隻大黃狗也被牢牢栓村頭一棵大樟樹下,只在堂前的供上一個豬頭,一碗米飯,一碗米酒。點了幾根香。門口的兩旁也各點了幾根香,並沒有像很多故事裡說的撒上石灰麵粉啥的。這一晚很多村民都早早關門睡覺了,那個親眼看到過戲臺夜哭的村民更是帶媳婦到鄰村的親戚家去了,那個晚上著實被嚇的不輕。整個小山村都彌漫著一種莫名的寂靜和恐懼。只有一輪慘白的殘月躲在厚厚的黑夜之中,,,忽然村頭大樟樹下劉勝家的大黃狗開始叫,不是汪汪汪的叫,是一種很低沉的嗚咽,聽著就像是女人的哭泣,時段時續,很是瘮人。接著狗叫聲一片一片向劉勝家蔓延而去。村裡有幾個膽子大的趴在自家門後窗前偷偷看著村裡那條唯一的青石板路。

過了一會,狗突然都安靜了,那是一種異常恐怖的安靜,接著那些偷窺得村民聽到啪噠啪噠的敲擊石板路的聲音,一些耳尖的後來還說有鐵鍊拖地的聲音。但都沒有看到有人影,也沒看到什麼黑白無常牽死者回家的畫面。離劉聲家最近的一戶黃姓村民一家卻很清楚聽到劉家那扇破舊木板大門被嘎吱推開的聲音,接著還聽到堂屋裡傳來噗起噗起類似認喝水的聲音,接著大門又傳來嘎吱的聲音,好像是一個人走了順便把門給帶上,,,一切似乎都重歸平靜。大概又過了半個時辰,忽然全村幾乎都聽到村西南那個古戲臺傳來一陣陣淒厲的嗩呐聲,還有木板敲擊鈍物的聲音,還有人慘叫聲,這次全村沒有一個人再敢出去看個究竟。。。畢竟這次邪門的事實在太讓人畏懼了,當天晚上劉家母子在幾個村民回家,屋裡似乎沒什麼不一樣,只是擺放的貢品中杯中的酒沒了,估計當時隔壁村民聽到的噗起噗起就是死者喝酒得聲音?似乎一切歸於平靜,第二天天亮,一些膽大的早起的村民三三兩兩去古戲臺想看昨晚這發生了什麼,他們看到了難以置信的一幕,,,村長渾身是血躺在破舊不堪的舞臺上,身邊有很多被打爛的木板,上去一摸,還有呼吸心跳,趕緊叫拖拉機往忠信鄉衛生院送,後來保住一命,但整個人從此時而正常,時而瘋瘋癲癲胡言亂語。

再後來一個傳說在全村迅速傳開。都說炸石頭的炸藥和引子全都是村長親自買的,吃了很多回扣,買了品質很差的。如果不是這次村長從村部出錢,請人妥善辦了後事。死者那天晚上就會把村長帶走了

夜歸人

那時候遊楓村只有一條寬三米左右的沙石鋪成的村級公路,往南3公里就是金鳳村,繼續往南7公里左右就到了忠信鄉。接著再往南經過仙陽鎮就到縣城浦城了。如果是往北只需要30公里就到浙江龍泉境內了,之所以把位置描寫的這麼清楚,是希望看過我故事的朋友,翻開地圖,也能找到我的家鄉,一個美麗而多災多難的閩北小山村。有一年,還記得那年我應該是在村裡唯一的一所小學,上一年級。那是一個夏天,也不知道是初夏還是夏末,時間真的太久了,我們村有一個30幾歲的叔叔,去金鳳村幫他岳母家打稻穀,我們閩北除了山,就是水田,種的都是水稻,田裡有水,所以有許多泥鰍和黃鱔,不知道北方朋友是不是知道這些東西,小時候還經常在水田裡抓泥鰍釣青蛙(我們這叫田雞),這些事以後再寫給大家看。先說說這個叔叔。

一路上雖說左搖右擺,但好歹也走了一半路,這時候借著暗淡的月光和沙石路面的反光,林叔依稀看到前面不遠處有個似乎有些熟悉的身影,正一步一步艱難的往前走,農村人都很淳樸,也很熱情。林叔跳下車上去一看,總感覺好像是自己村的人,非常熟悉的面孔。也許真的是喝太多了,又總是想不起來到底是誰。林叔推著自行車,和那人並排一起走,時不時的和他搭訕幾句,那個人卻至始至終沒說一句話,就這樣快走到村口大樟樹下的時候,林叔看到了他這一輩子也許都是最恐怖的一幕,那個人就在他眼皮底下忽然碎了,,,,就像一塊玻璃掉到地上一樣的碎了,,,你能想像一個完整的人,在你面前突然碎成粉末,然後無影無蹤那種恐怖的感覺嗎。林叔當時就快瘋了,酒也醒了。自行車也不要了,撒開腿那就是玩命的狂奔啊。。到家的時候,已經渾身大汗遍體鱗傷,估計摔倒無數次,,,,後來和村裡人說起這事,大家沒有一個認為是林叔喝高了的幻覺,而是一致認為那個人就是前幾年被炸死的劉勝。。。

挑擔子

一般上了年紀的朋友們都會有一些印象吧,不是很確定,但我小時候,我們村就有,就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一般都是男的。也許是女人體力耐力都無法承受這樣風吹日曬雨淋的行當。也許也是不安全?總之一般都是男性,他們挑一個擔子,擔子類似農村打穀子的竹編的圓簍,上面一般還會有一個平的竹匾蓋著一層透明塑膠,一頭是白色的粘糖,長長的卷成一個圓盤形狀,像級了一條蜷縮的白蛇,賣的時候,貨郎會用剪刀剪成一段一段。那是我們小時候最饞的零食了。另外一頭一般會裝著各種紐扣針線等農村婦女的必備用品,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城管工商管他們,所以他們都相對比較自由。就憑那一雙腿,據說一天最多能走50公里。真是很難想像,,,,因為印象中,這個貨郎三天兩頭都在我們村裡晃悠,只要一聽到卟卟卟很有節奏的拔浪鼓聲音,我們就知道他來了,老遠就圍上去。這可能是最早的市場經濟最早的個體戶吧。說到這,不知道有沒有朋友有印象。我估計知道的不多

時間久了,我們村都認識他,好像是贛南那一帶的人。55歲,我們都叫他張爺爺,有時候粘糖很多沒賣完,還會剪幾根給我們吃,那糖真的很粘牙,但我們也這麼的很愛吃。那時候一般不用錢的,都是用家裡用完的牙膏,廢銅爛鐵交換的,又扯遠了,,,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再看到他,聽不到熟悉的拔浪鼓聲,心裡都有莫名的失落,又過了大半個月,村裡又想起了卟卟卟熟悉的聲音,不過這幾次聽到都是在晚上天黑以後,伴隨著狗叫聲,那卟卟卟的聲音就顯得格外恐怖。大家看了我這麼多故事,也知道這是個不平靜村子,,,大家心裡承受能力都已經到了最低,大人不讓我們出去,因為白天沒有只在天黑的晚上出現的張爺爺,,實在沒有更好的解釋,有好幾次,趁奶奶不在,我還是跑出去看,但很遺憾,只能聽到腳步聲,拔康鼓聲,卻從沒看到過人,哪怕那聲音很近,仿佛就在你身後

到了9月末,有一天晚上,月亮忒別的圓,地上連落葉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那晚註定不是一個尋常的夜晚,有兩個深夜去河裡電魚的村民回家經過村裡唯一那條青石板街巷,遠遠聽到卟卟卟聲音過來,越來越近,不同的是,這次兩人同時看到挑擔子慢慢走來的貨郎,畢竟全村都太熟悉了,還沒走太近,兩村民已經覺得不對,沒道理一個多月不見,這貨郎就比以前矮一個頭!在明亮的月光下再仔細一看!頭呢?沒有頭!?!當時兩人腿都軟了,也不知道是如何爬回家的,回家以後,兩人都大病了一場。村裡人後來從鄰鄉的親戚那裡知道,貨郎一個月前就被車碾死了,死得很慘,整個頭都壓扁了!也不知道魂魄為什麼會回到我們村,是惦記?是不舍?

電魚

我們村後那條小溪,雖然河水不深,也很清澈。但小魚真的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太清澈的河水,魚都長的不是很大,一般都只有成人的中指大小,也不怕人。平時村裡婦女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那些魚都會在邊上游來遊去。說起這條河也確實很邪門。只有十幾米寬。最深的地方也只有一米五左右。也就到成年人脖子那。這還是最深處,以前淹死過幾個小孩本不奇怪,但有一年,一個剛嫁到我們村的一個年輕媳婦洗衣服的時候。居然也掉河裡淹死了。那天的情況應該是這樣,那媳婦在小溪靠村子這一邊的一棵大樹下洗衣服,大樹下有幾顆很大的石頭,平時村裡婦女也都在這洗。石頭很大很滑可以坐也可以蹲上面洗,這裡河水好像還不到一米五深。那媳婦穿著一件粉紅的襯衣,很是顯眼,路過的村民都會忍不住偷瞟上一眼。那時候人都本分而膽小,哪裡像現在的年輕人,看到漂亮美女,就兩眼賊光,死死盯住看。非要看到吃兩耳光才算完,,,,又離題而去了,,,

那媳婦洗著洗著,棒槌就掉進叫河裡,這裡解釋下,不是東北人參,是我們南方人洗衣服的時候,用來敲擊床單被套這類不好揉搓的大件物品,都是木頭的,形狀有點像一個大號的木柄手榴彈。那媳婦啪啪啪正捶打著被單,也許是手裡的肥皂太滑,棒槌一下掉入水中,她俯身去撿,腳下一滑,臉朝下撲入水中,卻再沒起來,以上情節只是大家的推測。她掉下去的時候,邊上並沒有一個人。要不一米多的河水,半大小孩都能救她上來。後來村裡人把她從河底撈起的時候,她手裡還緊緊拽住那個棒槌。大家不要想起水鬼,這麼清澈,這麼淺淺的小河,想藏一隻烏龜都不可能。本來這故事和釣魚是兩個故事,因為之間有太多牽連,我就把它們合成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村裡人都喜歡抓河裡魚吃,因為魚都不大,一般都會曬乾或烘烤製作成魚幹,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炒辣椒,這個大多數朋友在小炒店應該都吃過。還有一種就是用做完米酒的酒糟蒸著吃,相信很多朋友都沒聽說過,我只能說,那是我惦記一輩子的味道,因為前些年,奶奶離我而去了,只有我奶奶做的酒糟蒸魚幹是世界上最好的味道。我們村有個叫烏貓的年輕人,比我大十一歲。瘦瘦的也不高,至今不明白他媽媽為什麼叫他烏貓?這還是高興的時候叫的。不高興的時候,他媽都叫他瘟貓。真事!不過不管什麼貓,總感覺和他很難有牽連。我也叫他烏貓哥。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夏天夜晚背上電魚的電瓶,還有一根短的綁著尼龍絲網兜的竹竿,一根長的插有鐵絲和電線的竹竿。頭上戴著礦燈帽,這裡就不多說了,那天平時一起的夥伴去城裡吃酒了。他一個去的,從村頭那段魚比較多的河段開始,烏哥開始慢慢往下走,比較順利,不一會就有小半簍了。趁著今晚有月光,他決定繼續電一會,走到村西頭,看到不遠處那個發生太多瘮人事的古戲臺,他忽然有些害怕。魚也已經有好幾斤了,於是決定掉頭原路再電回去,走到村中間河段的時候,聽到啪啪啪的捶大聲,仔細聽,好像來自那顆大樹下平時村裡人洗衣服的地方。接著又聽到撲通一聲,烏貓哥心裡有點發毛,他很清楚那裡是媳婦淹死的地方。聽到沒聲音了,他繼續往前,不斷告訴自己,別回頭,別回頭!又傳來啪啪啪,又是撲通一聲。實在忍不住了。他轉身一看,傻了!他很清楚看到月光下大樹的影子下,一個粉紅衣服的女人拿著棒槌啪啪啪的捶打石頭,忽然轉頭沖他一笑,然後撲通一聲跳入河裡,接著從河裡爬上岸,又開始啪啪啪捶打石頭,然後又轉頭沖他一笑,撲通一聲又跳下河。接著全村人都在烏貓哥的驚叫聲中醒來,再接著,烏貓哥從此整整兩年沒晚上去電過魚。他說他實在忍受不了一個已經死了好幾年的女人,還在他面前一次次死給他看。

養屍地

在我們村東南大約十幾公里的有一座山,其實我們閩北四周全是山,之所以特意提起這座山,是因為它很特別,特別的有些詭異。海拔並不是很高,七百八百米左右,山上密密麻麻長了很多松樹和杉樹,我們那條唯一的沙石路就通過這坐山的山角下,在路和山之間有一片很大的開闊地,裡面長了很多雜草,不長樹,這還不算奇怪,裡面居然連蟲子蚊子都看不到一隻。因為開闊地是坐東朝西,三面都是山腰上長的許多的杉樹。一整天都很少能曬到陽光。按風水師的話來說,這應該就是及陰之地。

對於風水算命這些,我是真的一竅不通。但我相信,任何事都沒有絕對。總會有它的道理。平時白天路過這片地方,心裡總會有許多抑制不住的恐懼。有一年夏天。我們五個十幾歲的大孩子去鄰村看電影,大家應該有印象,就是在露天放的。在兩根大杆子之間拉起一塊很大的白色的電影帆布。一般不管哪個村子有放電影,附近幾個村的很多人都會結夥搭伴去看的。

因為有十幾裡遠,我們下午4點左右就去了,走了兩個多小時,快7點到那電影剛好開始。好多好多的人,整個曬穀場都坐滿了,(農村真奇怪,路上平時半天都看不到一個人,放電影的時候。人多得都擠不進去)。於是我們五個搬了幾個石頭坐電影布後面看。電影布後面也能看的,就是畫面是反的。因為那次看電影是我們五個人一生都很難忘記的經歷。所以我們都記得嗎次放的是(少林小子和自古英雄出少年)

兩部電影放完,十點多了,人都散了。本村的都搬起板凳回去了,我們村另外也來了幾個年輕人,他們都騎著自行車走了,我們五個也聊著天開始回去了,一路上我們都在爭論電影裡誰比誰更厲害。誰如果不拿刀也用拳頭,一定打不過誰,那時候小孩都很無聊的。不像現在孩子,十幾歲就能用盜號軟體黑別人QQ了,不知不覺,我們快到那片詭異的開闊地了,那時候我們都不知道那裡就是附近幾百里都出名了的養屍地,我們除了知道那裡常鬧鬼,其他也不懂

馬上就要到那片地方了,想起大人們常說的關於這地方的種種怪事,我們都有些害怕了,後悔不該騙家裡人說是和幾個大人一起去看電影,現在可好了,一個大人都沒有,,,我們五個也不聊天了,五個人排成一字型,手拉著手,走在道路靠近水田的一邊,不敢走靠近山的那片地方,走到一半,我們都聽到沙沙的聲音,那一片矛草就像北大風吹著一樣劇烈的左搖又擺,今晚沒有月光特別昏暗,除了腳下的沙石路,十幾米外的東西就只能看到大概的輪廓了。我們心裡都是又驚又怕,心都快蹦出來了

就在這時,媽呀,嗎呀!走在前面的幾個夥伴同時驚叫起來!我走在最後也看到了。在靠山的那片矛草中滑出一副棺材,已經露出了一半,還有一半在矛草裡。只有幾米遠,我們甚至都能看到棺材頭上那個福字,空氣中彌漫著噁心的油漆味。就在我們想加快腳步趕緊超過去的時候,棺材發出沙沙的聲音整個滑出茅草,橫在只有三米寬的路中間,完完全全擋死了我們回家的路

當時我們幾個趕緊後退了好遠,最小那個夥伴被嚇的已經開始哭了,我們無法,也不敢再往前走,決定回到放電影那村子叫大人,誰也不敢走最後,於是我們並排走回那村子已經快十二點了。最小那個夥伴在這個村有個叔叔,後來我們找到他,他帶了十幾個村民,還有幾個做木匠的,大家拿著很長的那種手電筒,火把一起趕到那地方,那棺材還在路中間,兩個木匠示意大家停下,他們拿出墨斗墨線,一個在棺材頭,一個在棺材尾,他們好像再量著什麼,然後一個對另一個說,就在這裡,於是他們拿出平時鋸木頭的拉鋸,開始鋸那棺材,鋸到一半,看到我們幾個小孩,然後停了下來,讓那個叔叔先把我們送回去,說小孩不能看。後來的事就不是很清楚了。好像是說那棺材別被鋸斷以後,流了很多黑血,棺材是新的。裡面什麼都沒有。這事後來一直鬧到城裡。好像來了很多人去調查。從那以後一直到我離開這個這小山村回城讀書。都沒再去過那個村子看電影

火葬場的哭聲

在我們縣城北部,城關往五裡塘方向,有一個很長的坡,那時候還沒有交警大隊的駕駛員考試中心。在坡的左邊有一條不寬的土路,順著一座不高的丘陵的山腰一直綿延幾裡,當你看到一排很長的圍牆和一個幾十米高巨大的煙囪。就是火葬場了,那時候火葬場裡面還沒有現在那一片花園式的公墓陵園,這些年變化是很巨大的,前幾年回老家做清明。進去看到和2001年母親去世時候在那看到的幾乎不是一個地方。又扯遠了,這個故事可以說是相當有年份的。可以說許多人那時候還沒有出生,應該是八十年代初,也就是火葬場剛建立的頭幾年(再次聲明,故事只是故事,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聽完開心一笑就好)

那時候,火葬場一到晚上,是準時關門的,只留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姓王的中年人看大門。在這裡,我們就叫他老王吧,有一年冬天,剛從縣醫院的太平間運來一個二十幾歲左右的年輕女死者,據說死得很慘,是被人強暴後捅了七刀,送到醫院不久就死了,由於案件一直沒破,親屬不肯火化,在太平間裡放了一個多月,後來由縣政府先墊賠一筆錢,親屬才同意運來火化。

在火化之前,親屬給死者換了一身乾淨的白色夾克還有一雙當時都很少能買到的女式半高底靴子,按流程,死這化妝好以後,照例是放在運屍車上,接受完親屬最後的哀悼,然後由火化工從追悼廳推到裡面的焚化爐,焚化爐並排有兩個四十公分高四十公分寬的屍體進口,也就是說,可以同時焚化兩具屍體,火化工打開左邊的一個不銹鋼爐門,然後整個運屍車的最上一部分連同屍體一起,自動向焚化爐裡延伸。當屍體完全進入爐洞,火化工在運屍車尾部旋轉一個類似汽車方向盤的裝置。然後撲的一聲,屍體就會由仰面朝天的姿勢,一下變成臉朝下的俯臥姿勢。然後按下綠色的點火開關。就完成一大半工作,就等最後繞到焚化爐後面打開後門,用長鏟鏟出死者骨灰,就完成全部火化過程了。

但這一次似乎沒有那麼順利,平時只需要兩小時就完成的焚化過程,整整燒了五小時,透過焚化爐門的玻璃洞看進去,死者似乎和剛放進去是一樣的,整個焚化爐子依然是火紅火紅的烈焰,到死者似乎連頭髮都是完好的,只有身上所有的衣物都已經燒成白色粉塵。火化工驚呆了,在場的所有親屬也驚呆了,後來場長親自過來看,只是不停的搖頭,很是無奈。從火葬場建立到現在三年,還從未發生這樣的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在大家都議論紛紛的時候,忽然傳來一陣女子的哭泣聲是那種有停頓的嗚咽聲

大家相互你看我,我看你,在大家確定不是在場的親屬的哭泣以後,心裡更加的發毛,都把眼光投向那個焚化爐。沒錯,哭泣聲就來自裡面。還沒等所有人快崩潰的神經平復下來。更驚人的一幕發生了,只聽到嘭嘭嘭的撞擊聲。那不銹鋼爐門在不斷顫動,似乎裡面的死者下一秒就會破爐而出!這時候,所有的人在也受不了了,留下一片慘叫聲之後。整個追悼大廳到焚化爐,沒有留下一個人。場長都親自跑了

後來不知道是家屬還是火葬場請來了幾個和尚,幾個和尚到了以後,看到現場情況,低下頭閉上眼睛直念呃迷托佛,其中一個在爐門貼了幾張奇怪的黃符。三個和尚又接著念了一會不知道是佛經還是咒語。然後對火化工說,好了,開始燒吧。爐火再次打開。果然這次不到兩小時,屍體全部燒完。事後三個和尚中最年長的對大家說,可憐的女子,死的太慘,太冤枉,她不願意走呀!

夜戲

這個故事離現在就比較近了。那時候我已經不在老家那個小山村了。是後來回去給姐姐拜年的時候,姐姐給我講的。不是自己的經歷,哪怕是親姐告訴我,我也是半信半疑,因為這故事總是能讓許多人都覺得似曾相識。也就少了許多可性度。不過我一直堅持告訴大家,也告訴自己。我一直就是在講故事。所以希望我的每個故事,給大家帶去的總是能回味許久的快樂。現在開始說這個故事,02年的初夏,我們村有個70多歲的老婆婆,可能快不行了,躺床上和她兒媳說想吃盒子糕,在我們家鄉,盒子糕是一種用麵粉油炸裡面有餡的零食,雖然同一個縣城,卻有兩種稱呼兩種形狀。一種扁圓稍微大點的,還有一種是上大下小圓柱型的。一種叫燈盞糕,一種就叫盒子糕,陷一般都是以芋頭母絲(芋子),蘿蔔絲,還有加肉的,為主她的兒子就是在鎮裡賣盒子糕維持生計的。聽到這消息。趕緊炸了一袋,連夜騎車從鎮裡往村裡趕。

天雖然黑了,幸好總算快到家了,到了村西南,又經過了那個古戲臺,只是今天戲臺好像已經修整過了,有幾隻明亮的燈泡把舞臺照得很是清楚,上面有兩個穿著戲服的人一個拿刀,一個拿劍。走著臺步,正在相互比劃著。似乎演的是武戲。還有一陣陣鼓樂聲。更讓他吃驚的是,台下只有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婆坐在小竹椅上,正津津有味的看著戲

看那老婆婆的背影,似乎很像是他重病在床的老母親。走上前一看,還真是他母親。他母親也看到他了,向他一笑。把手向他伸過來。就在這時候。村裡的狗突然狂噅起來。他眼前一黑,所有一切都不見了,發現自己傻傻的站在滿是塵土和蜘蛛網,破舊不堪的戲臺下面。他回過神來立刻發瘋一樣往家裡跑。還沒進門,已經聽到裡面傳來他媳婦撕心裂肺的哭聲,還有幾個鄰居在邊上勸她。看到他回來了,他媳婦沖上去又抓又咬,哭著罵他說,你這個天殺的,如果你早五分鐘回來,你們母子還能見上最後一面!他似乎明白了什麼,在戲臺看到他母親的時候,應該就是她母親剛走的時候。村裡有人要走,古戲臺就會有一場夜戲

夜鏡

說起這個故事,至今唏噓不已,因為我們家鄉雖然總有那麼多說不清道不明的事物。但似乎總是善意的較多。很少會因此導致發生死亡事件,而這個故事,卻導致了一個年輕生命的離去。所以,講和不講一直在我心裡糾結不斷。思量再三,還是說出來給大家聽聽。畢竟事情已經過去那麼多年。再複雜憂鬱的心情,也已經慢慢平復。

農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那時候一般人家裡的廚房位置,都會有一條全部木頭做的,四腳很長的靠背椅子,其實用椅子這詞不合適,因為它沒有坐人的功能,它是洗臉梳頭照鏡用的,在木椅的中間位置一般放有一個洗臉盆,貼牆壁的椅背中間鑲嵌有一面鏡子,或圓或方,一般年代越久,做得就越精緻。我們村王姨家就有這麼一個很久遠的洗臉鏡,做工很是考究,暗紅色的漆,雕飾有許多小故事,還記得好像是五子獻壽。如果現在還在,我想應該能賣出好價錢,因為王姨說過,她大奶奶小時候就 有了這個洗臉鏡。大家隨便掐指一算,沒有個幾百年下不來,是不是

王姨家有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男孩在省城福州讀書,福建農大。一般就寒暑假回來。家裡只有這母女倆,王姨的男人在文革的幫鬥中死了。為了能好好照顧這倆孩子,一直沒有再嫁。這女孩是妹妹,比她哥哥小五歲,雖然那年只有十四歲。就已經輟學在家幫王姨料理家事,雖然年紀尚小,卻出落得亭亭玉立。很是漂亮,附近很多村的小夥子甚至偷偷托媒婆來說親,想先和她訂親。農村孩子一般很小就訂親了。和現在不同。那時候一訂下親,關係是非常穩定的。不像現在,結婚領證和菜市場買菜一樣。

一直忘了講這女孩名字,林紅霞,一看這名字,大家應該多少都能感覺到很濃厚的時代氣息和農村鄉土氣息。紅霞一直都喜歡這洗臉鏡,畢竟是女孩子,沒有不愛美的。平時在家沒事就照著鏡子折騰她那一對美麗的辮子。別看年紀不大。膽子卻很大,前面故事裡說的養屍地,我們村大人小孩都害怕。她卻敢去那割豬草。雖然沒發生意外,但王姨還是打了她。她給她媽解釋的理由是,全村就那的草長得最高最好!雖然錯是沒錯,但誰家敢用養屍地的草喂豬呀。萬一養出個僵屍豬還得了,其實她只是想讓全村人知道。別看她小,膽子可不小

也許正是因為膽子大,最終也害了她!再說王姨有幾次發現,一到晚上睡覺後,紅霞經常穿上拖鞋,躡手躡腳的往廚房去,而且一去就好一會。有一天晚上,紅霞又去了。王姨心想,這孩子最近是咋了,偷偷跟過去一看,看到這孩子一直盯著鏡子看,好像整個頭都想伸進去,也不知道哪里弄來的胭脂粉,臉上抹得白一片紅一片。大晚上的,讓人看得很是恐怖和怪異!王姨心想不好!上去就是一耳光。揪住紅霞就往房間走

在房間裡,紅霞和她媽說,半年前一個晚上,她去廚房喝水,回來的時候無意看到鏡子中似乎有個紅色的影子一閃一閃,她以為是眼花了就走近一看。不是眼花,她看到鏡子裡廚房的梁上坐著一個穿紅衣服的女人,臉上抹著紅紅的胭脂,很漂亮的女人!手裡拿著一條白色的很長的綢緞,不停的在脖子上一圈一圈繞。紅霞回頭看看廚房梁上,黑黑的,啥都沒有,再往鏡子裡看,紅衣女子還在,而且還對著她笑!大晚上這麼怪異的事。一般人早嚇破膽了。這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一點都沒嚇著。看了一會,就默默回去睡覺,還睡得很是安逸,一覺睡到天亮。只是從此以後,強烈的好奇心會驅使她常常半夜去看鏡子裡的女人!王姨心想不好,因為曾經有很多會算命的和她說過,這鏡子邪,勸她早點處理了,但因為是祖祖輩輩一直留下的。看得也很重!一直沒捨得丟,看來這次真要出事了,於是王姨馬上就找人張羅想賣了這洗臉鏡。由於王姨這鏡很漂亮,很多人都知道。鄰村有一家聽說了,說第二天就過來拉!然而似乎是命裡註定。就在這天晚上,紅霞吊死在廚房的梁上。脖子上是一根很長的白綢緞,在她細小的脖子上繞了一圈又一圈!至今不知道那樣一個孩子,如何能在那麼高的梁上往脖子上繞綢緞,許多謎團,地上也沒有踢倒的凳子。還有那白綢緞從何而來。後來那洗臉鏡不知道蹤跡何處。一個如此鮮活美麗生命的逝去,多年以後,每當我想起這事,依然唏噓不已。再後來王姨賣了房子,去福州開了一家魚丸店。有幾次去福州,特意過去看看,已經很老跟老了,但還健康。

閣樓上的鬼影

我們閩北農村以前的房子可不是現在這樣,鋼筋水泥蓋的好幾層小樓,有些更有錢的甚至還在院子裡建游泳池。一個比一個牛,都整的別墅小洋樓似的。那時候農村房子一般外牆都是泥土打坯的,然後裡面都是一片一片木板訂成的,窗戶,樓板,門檻啥的全是木板。一般都只有一層,抬頭就能看到房梁,再上面就是屋頂的黑瓦了,有些為了房子更好的釆光,會用幾片玻璃瓦,這樣房子裡面就不至於大白天都黑乎乎的。如果家裡條件稍微好點的,會蓋兩層,在二樓的上面還會有一個漆黑的小閣樓,只要把一塊四方的木板移開,就能看到黑黑的同樣四方形狀的閣樓入口,正常情況下,在二樓地板到閣樓入口有兩米五到三米多高,沒有樓梯或高凳子,人跳起來都很難碰到閣樓入口的蓋板,小閣樓的作用其實就是類似現在人們的雜物間。裡面一般都放些竹筐竹簍或者打穀機什麼的,很少會放食物或稻穀,因為上面老鼠都會很多,農村嘛,都這樣的。

村裡有戶林姓的,他家是村子不多的二層帶閣樓房子,祖上好像曾經出了一個六品官,六品就等同於現在的地區區委書記,一個地區可以管好幾個縣市的。後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沒落了,但瘦死的駱駝確實是要比馬大很多的。甚至有許多村民背後咬舌頭,說他們老宅地底下挖出過好幾罐銀元,無從考證,大家那麼說,這家人也很平靜,只是笑笑,從不解釋。這家裡有四口人,老林和他老婆李大嫂,還有一個兒子十三歲,正在村小學讀五年級。還有老林的媽媽,我們都叫她蘇奶奶,有70幾歲,很好很慈祥,平時去她家玩,總會偷偷塞給我一些地瓜紅薯乾什麼的,故事就從這開始。

蘇奶奶是住在二層袋閣樓那個房間,平時也不愛下樓,除了下來吃飯,就都呆在房間繡繡鞋墊啊什麼的,我們這管鞋墊都叫襪底。老林的兒子叫林建強,我們都叫他強強,他從小就和奶奶住一起。我也是,我三歲斷奶沒多久,我奶奶就從我奶媽懷裡把我抱到這個村,整個童年都在這裡度過的,我一直和我奶奶睡,一直到初一都是,以後有時間再講講我奶奶和我奶媽的故事,因為我發現,不知不覺,我又離題很遠了。

有一年蘇奶奶去世了,75歲,也算高夀了,奶奶去世那年,強強讀六年級,十四歲了,林叔本來想讓孩子睡別的房間去,也許是十幾年,太習慣了,強強還是堅持睡這個帶閣樓的房間,大概是蘇奶奶去世一個月左右,閣樓每到晚上都會發些很奇怪得聲音。一開始強強也沒在意,農村老鼠多,很正常的,他每次總竹掃帚敲敲,閣樓就會安靜下來,但是後來幾天響聲越來越大,到晚上睡著,好像還有人叫他名字,醒過來又很安靜。也許是因為這些事,所以睡眠不好,人都瘦了一圈,他爸問他,強強就把這事說了,林叔拿著手電筒,用木梯子爬進閣樓檢查一遍,啥東西也沒有。

有一天晚上,強強迷迷糊糊中又被響聲驚醒,感覺好像又有人叫他名字,這一次他搬來了木梯子,拿上手電筒,退開閣樓蓋板,用手電筒一照,看到了恐懼一幕,嘭的一聲,強強直接從梯子上摔了下來,聽到巨響,老林衣服都沒穿,沖上樓問強強,咋回事,強強用顫抖的手指指閣樓,話也說不出來,林叔扶起梯子拿著手電筒爬上一看,媽!大叫一聲,也摔了下來,原來蘇奶奶竟然盤腿坐在閣樓上繡鞋墊,身上還穿著入斂時候那件藍色棉襖壽衣。林叔拉著強強跪在樓板上,一邊磕頭一邊哀求,媽啊,你都走了,就不要回來嚇孩子啊。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可以托夢給我啊。。兒子一定會去為你辦的,哀求了一會,再慢慢抬頭看,蘇奶奶已經不見了,當天晚上,一家人都沒有睡,第二天一早上,請來了村裡的大姑婆,後來大姑婆說是頭七回煞那天晚上,林叔太早關門,蘇奶奶不能出去,魂魄就一直留在家裡。再後來林叔請人回來做了好幾場法事。蘇奶奶就再美回來過。

 風雨亭

大家在很多地方應該都會見到這樣給行人零時遮風避雨的小亭子。村與村之間的路邊都一般也都會有,因為那時候交通不便,短途出行人們一般不是騎車就是直接步行,所以也是歇歇腳的地方,一般建在道路兩側的都會是時間比較接近現在的水泥石頭建的,式樣也會比較單調簡化,就是裡面貼著牆壁會有一排水泥墩,人們可以直接坐那歇息。如果是建在路中間,橫跨路的兩邊的風雨亭。一般會年代久遠些,因為那時候沒有汽車,只供行人通行。所以會直接建在路中間,而且一般是石頭加木板的結構較普遍。上面還有飛簷雕角。一些更講究的風雨亭,木頭柱子上還會上底漆再繪畫各種人物故事,當然吉祥寓意的故事為主,行人坐的位置也是在道路兩側,長條凳似的木板坐著也會更舒服一些。

在我們村與西邊的雁塘村之間,以前也有一個風雨亭。也是老式的石木結構在路中間的,只是現在已經沒有了。考慮到道路建設和交通便利,前些年拆了。如果是農村的朋友,一定會知道,這樣的風雨亭還有一個很嚇人的用處。猜的沒錯,臨時停棺!一般正常情況下,死者的棺材都是停在自家的大廳或堂前。只有一些死得很凶的,才會停放到村外,就像我們村那個古戲臺!由於經常停放這類死者,後來也是異事連連。就說我們村和雁塘村之間這個風雨亭吧。就有許多村民說自己走夜路的時候經常看到亭子裡有人唱戲,還有人說看到有棺材懸空移動,但有一點的說法是驚人一致的。那就是只要人們走近的時候,就都不見了。我想要麼是這些人身上陽氣很重,要麼就是這些東西也害怕人。或者說它們本身就沒有惡意,只是單純的出來嚇唬嚇唬你。可是,我接著說到下面這事,也許你聽完,會真的有不同的體會。

有一年,我們村有一個小夥子,他姓黃,我們村姓林較多,黃姓好像就幾家,這小黃童鞋也是年輕氣盛,他很不服氣村裡人常說那風雨亭鬧這鬧那,都什麼年代了,還那麼迷信,你們那麼多人都見過,為什麼我就一次沒見著啊?村裡人就說,不信,你要不去那睡一晚上試試?其實村裡人也就那麼一說,沒想到這小夥真去了。年輕人就是衝動,做事不考慮後果。

那是一個夏天的夜晚,山村的夜晚還是比較涼的,因為山風較大,這小年輕帶了一張竹席子和一條薄被單就去了。把竹席往亭子中間的土路上一鋪,就躺了下去,點了一根煙,抽完還哼了一首小曲,在田雞(水田裡的青蛙)的鳴叫聲中睡去,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總感覺鼻子癢癢的,有東西撫開撫去,迷迷糊糊睜開眼睛,看到有一根很粗的麻繩從亭子頂部一直垂到他的臉上。因為他是睡在亭子中間的路上,所以睜開眼馬上看到的一定是亭子頂部!正在他還有些迷糊在想這麻繩是誰惡做劇故意嚇他的時候,繩子開始大幅度的晃動,接著在漆黑的頂部出現了一雙很老式的繡花鞋,而且好像正順著繩子往下滑溜。這下他有些清醒了,也許膽子確實也是夠大,他沒有跑也沒有發出聲音,繼續看著,隨著繡花布鞋繼續往下滑借著又看到了兩條穿著黑色長褲的腿,接著他看到了上身,一件白色的棉布,那好像不是衣服。那是裹屍布啊!臉!這是一張無比蒼白的臉,甚至在黑夜裡白得都能看清楚兩個深陷的眼窩。這一下。他再也呆不住了。拖鞋也沒來得及穿,光著腳就跑,邊跑邊回頭看,天那,那個穿著白布單繡花鞋的東西似乎在他後面飄,手裡的麻繩似乎還拖著一副黑黑的懸空的棺材!!這下他真的嚇瘋了,狂奔之中,一頭從我們村一座小橋上面摔到了小河的河灘上,我們村河灘上都是小小的鵝卵石,他是膝蓋先著地,然後是胸部。所以沒有造成致命傷。但後來一條腿截肢了。雖然撿回一條命。付出的代價也是足夠慘重的。雖然後來風雨亭拆了。但他那一條腿卻是永遠找不回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