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電子標識國家標準出臺 智慧交通發展再添“臂膀”

【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2017年12月29日, 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佈了機動車電子標識六項國家推薦性標準, 於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有專家表示, 這表明我國智慧交通將步入轉型啟動期。 那麼什麼是電子標識?它又有什麼用途?

什麼是汽車電子標識

首先我們來瞭解下什麼是電子標識。 汽車電子標識也叫汽車電子身份證、汽車數位化標準信源、俗稱“電子車牌”, 嵌有RFID晶片並存儲汽車身份資料的電子資訊識別載體, 具有信息量大、識讀速度快、識讀距離遠等優點, 可實現不停車識讀車輛號牌號碼、車輛類型、使用性質等資訊, 可效彌補傳統交通技術監控設備無法準確獲取車輛身份資訊的不足。

“汽車電子標識”就像汽車的“身份證”, 它的主要作用是加強對車輛的管理, 快速辨別車輛是否存在套牌的情況, 對交通違章行為能夠及時識別;二是記錄車輛的資訊。

電子車牌裡存儲的都是關於車輛的資訊, 機動車合格證、強制保險及環保檢驗合格標誌等資訊;而個人隱私完全不會涉及到。

改變交通格局

汽車電子標識為交警、交通、環保、保險和城市建設帶來革命性的技術提升, 另外電子車牌也是車聯網入口之一, 下面我們就來看下汽車電子標識能為智慧交通帶來的哪些變化?

1、實現車輛身份精准識別。 傳統的視頻識別技術很容易受到天氣環境影響, 同時, 視頻識別技術無法對車輛真偽進行判別。 汽車電子標識是嵌有超高頻無線射頻晶片並存儲汽車身份資料的電子資訊識別載體, 有效識別車輛身份, 有效監控車輛軌跡並進行稽查布控。

2、提升交通管理精細化水準。 汽車電子標識作為車輛資訊的載體, 可實現交通路口車流、車道流量等精細化的交通資訊採集以及車輛出行OD路徑統計, 為交通預堵疏堵、綜合研判提供資料支撐。

3、促進交通資訊共用融合。 由於我國涉及交通管理部門繁多, 各部門間開放互通有限資訊孤島現象嚴重。 汽車電子標識的一個突出特點就在於從底層實現了資訊的融合, 實現交通資訊的共用融合, 為各涉車管理應用提供資料服務。

4、開啟交通大資料應用。 汽車電子標識獲得的交通大資料將為違法車輛稽查布控、道路運行指數監測、交通信號配時、交通誘導發佈、交通指揮決策、警力調度、路網規劃以及交通資訊服務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從而開啟交通大資料運營新篇章。

百億市場規模 市場前景可觀

目前, 我國正重點圍繞智慧化和智慧化服務等方向, 開啟智慧交通轉型升級新篇章。 根據媒體報導, 我國智慧交通系統投資額2007年為247億元, 2014年達到837.69億元, 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9.06%, 以該增長速度推算, 2020年智慧交通行業規模可達2000億元。

海通證券研究報告指出, 我國共有332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 275個地級市, 而一個50萬輛汽車保有的中型城市, 系統建設投入預計2億元。 假設前期有1/3的地級市使用電子車牌, 系統建設成本產生的市場空間將達到200億元。 運營方面, 每個城市運營收入約2000萬/年, 假設前期有1/3地級市有運營需求, 每年運營市場空間20-30億元。 等到電子車牌全國推廣時,

預計市場空間將在初期建設基礎上翻倍增長, 將再增近500億空間。

汽車電子標識在智慧交通行業大展身手, 受到普遍關注。 目前, 國內諸多上市企業紛紛佈局汽車電子標識市場, 大華股份、蘇州科達、高新興、中興智聯、江蘇本能佈局電子標識市場, 另外再加上智慧交通老牌企業易華錄、千方科技等等, 汽車電子標識市場尚在起步, 各知名上市企業已經摩拳擦掌, 準備分享開拓未來電子車牌市場。

結語:隨著汽車電子標識國家標準的逐步確立, 汽車電子標識的普及推廣已進入倒計時。 可以預見, 汽車電子標識將引領智慧交通行業變革, 推動智慧交通向“新一代智慧交通”發展, 具有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