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銅和鋅將是2018年很好的投資標的

1月20日, 資管網聯合直達國際金融薈俱樂部召開策略沙龍, 特邀廣發證券首席分析師巨國賢, 及各私募基金、產業人士、研究員等, 探討2018年有色板塊最有價值的投資品種及相關板塊個股。

有色金屬, 不能只站在中國的角度看需求

對於有色金屬的需求, 國內大部分投資者和產業客戶還徘徊在熊市格局中。 對此, 巨國賢認為, 有色金屬的需求不能只站在中國的角度, 中國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 出現了需求增速下降, 但全球主要經濟體卻呈現復蘇態勢, 疊加全球第五次產業大轉移的機會, 低迷多年的有色金屬春天已經來臨。

LME銅價從2017年初的每噸5500美元上漲到當下的7000美元, 正穩步上行。

同樣鋅價從2015年底的1500美元上漲到當下的3470美元, 亦走出一波慢牛行情。

銅、鋅作為工業基礎金屬, 價格所以持續走高, 在於全球範圍來看, 四大基本面已經發生變化。

高度關注環保執法對有色成本的抬升

在供給側改革過程中, 中央在不遺餘力的推進工業環保建設。 自去年7月7日開始, 國家環保督查組啟動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個城市的第七輪次強化督查工作, 28個督查組共檢查了32408家企業(單位), 其中存在環境問題企業20602家, 問題率達到63.6%。

中央對環保的重視, 進一步加劇了中小散礦企的環保成本, 使得中小礦企面臨關停並轉等局面。 使金屬產量減少,

給價格提供支撐。

改革後, 有色金屬工業全球影響力上升。 在世界十大銅、鋁、鉛、鋅冶煉企業中, 我國都有3家以上的企業位列其中。 2017年前三季度, 8244家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3%。 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0.9%。 這些剩餘的有色金屬企業掌握了更大的價格話語權。

一帶一路與全球第五次產業大轉移, 推升有色需求

供給側改革的推進, 使產業從低端向中高端產業轉型。 將中小產業轉移到國外, 國家目標在於, 未來凡是中國生產的都將是高品質產品或品牌。 如新能源汽車逐漸品牌化, 並帶動了銅、鎳等有色價格的上漲。

供給側改革的同時, 全球正進行第五次產業大轉移, 一帶一路使中國部分普通產業轉向東南亞、中亞、南美洲、非洲等國家。

中國模式的巨大成功, 在東南亞產生了強大的帶動力, 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正在效仿中國模式, 出現了快速增長勢頭。

以一座工廠為例, 國內產業向東南亞轉移或東南亞國家自己修建工廠時, 雖然看似只需

修建一座工廠的材料需求, 但由於沿線國家缺少必要電網、道路等配套基建設施, 這部分的建設才是帶動沿線國家對產能的需求。

雖然中國有色金屬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減緩, 但不能就此否定銅的增長, 一輛電動汽車用銅量是傳統車的十倍, 再加上電動車周邊配網的投資, 國內銅需求不可小視。

另外, 銅線、銅纜以及空調等電器設備, 不僅用在國內, 更會出口向世界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最大的增量在於一帶一路, 東南亞等地方電廠、電網的建設。

另外從國際上看, 世界範圍內也對有色金屬的需求也在增加。

全球範圍經濟復蘇, 對有色金屬需求增加

宏觀上, 2017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共振復蘇。

2017年川普上臺後, 增加固定資產投資, 並減少奧巴馬政府對資源產業的政策限制, 成為新一輪重資產週期的起點。 美國第三季度GDP年率初值增長3%, 高於預期的2.5%, 預計四季度和2018年美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增長。

此外, 歐洲地區12月製造業PMI初值60.6, 創紀錄新高, 預期59.7。 歐元區三季度GDP同比初值2.5%, 預期2.4%。

日本央行表示, 2017年第三季日本大型製造業者信心創10年來最高。 去年日本經濟7-9月為連續第七季擴張, 預期來年將持續增長。

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的復蘇, 進一步刺激了對有色金屬的需求, 對其價格造成提振作用。 但正當全球範圍內對有色金屬需求進一步上升時, 全球範圍內卻迎來了供給短缺。

歷經多年開採後, 礦山品位下降

在這波金屬價格上漲前, 有色板塊金屬價格成長期處於低位。 如鋅價從2008年到2016年, 八年時間內長期在2000美元上下徘徊。 銅價從2011年突破一萬美元後, 持續下行到2016年的四千多美元。 鉛的價格長期以來也在2000美元上下徘徊。

全球來看, 長期低迷的價格造成全球範圍內礦山減產, 且歷經多年開採後礦山品位下降。

而眼下, 雖然價格上升, 但金屬產量反而下降。 價格上漲時企業為將低品位礦賣出, 大多首選開採低品位礦山。 而這帶來的後果是,同樣開採一百萬噸礦石,煉出的金屬噸位卻下降,造成供給減少。

一邊是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的供給的收縮,因此2018年,金屬的價格仍將震盪上行。

具體來看,如果一季度價格繼續上漲,則會導致加工企業等補庫存。時間大概半年左右。預計2018年4季度,或2019年1季度補庫存結束,到時價格或將出現一波深幅回檔,深幅度的回檔會讓不堅定的人離開市場,此後又將造成供給緊缺。

預計銅的價格維持高位,供給繼續短缺。

從鋅來看,鍍鋅防腐不可替代,鋅再生性能不強。

華泰證券分析師趙靜認為,2015年海外礦山減產,導致2016年礦缺口擴大近80萬噸。原料供給收縮傳導至金屬緊張預期加強,鋅成為明星品種,進入2017年預期轉為現實,鋅低庫存且持續去化,基本面偏強帶動鋅價繼續攀高。

進入2018年,鋅邏輯將從低庫存去化逐步向供需缺口收窄發酵,短期原料壓力尚存或繼續限制部分煉廠生產,疊加下游階段性補庫預期,鋅錠低庫存維持,建議以多頭思路對待。下半年原料壓力有望逐步緩解,預估全年全球精礦增近70萬噸,金屬增30萬噸,供需缺口收窄或導致鋅價出現下滑。

總體來看,銅和鋅將是2018年很好的投資標的,銅未來幾年由於全球性的供給收縮,或將走出一波慢牛行情。

對了大宗商品外,對應的標的如五礦資源、紫金礦業等將是不錯的選擇。其中紫金礦業的銅、鋅、金產量都位居上市公司首位,未來兩年業績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而這帶來的後果是,同樣開採一百萬噸礦石,煉出的金屬噸位卻下降,造成供給減少。

一邊是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的供給的收縮,因此2018年,金屬的價格仍將震盪上行。

具體來看,如果一季度價格繼續上漲,則會導致加工企業等補庫存。時間大概半年左右。預計2018年4季度,或2019年1季度補庫存結束,到時價格或將出現一波深幅回檔,深幅度的回檔會讓不堅定的人離開市場,此後又將造成供給緊缺。

預計銅的價格維持高位,供給繼續短缺。

從鋅來看,鍍鋅防腐不可替代,鋅再生性能不強。

華泰證券分析師趙靜認為,2015年海外礦山減產,導致2016年礦缺口擴大近80萬噸。原料供給收縮傳導至金屬緊張預期加強,鋅成為明星品種,進入2017年預期轉為現實,鋅低庫存且持續去化,基本面偏強帶動鋅價繼續攀高。

進入2018年,鋅邏輯將從低庫存去化逐步向供需缺口收窄發酵,短期原料壓力尚存或繼續限制部分煉廠生產,疊加下游階段性補庫預期,鋅錠低庫存維持,建議以多頭思路對待。下半年原料壓力有望逐步緩解,預估全年全球精礦增近70萬噸,金屬增30萬噸,供需缺口收窄或導致鋅價出現下滑。

總體來看,銅和鋅將是2018年很好的投資標的,銅未來幾年由於全球性的供給收縮,或將走出一波慢牛行情。

對了大宗商品外,對應的標的如五礦資源、紫金礦業等將是不錯的選擇。其中紫金礦業的銅、鋅、金產量都位居上市公司首位,未來兩年業績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