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見字如面》總導演關正文:讀書,獲得更多的生命經驗……

導語

2018年,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全新推出《企業家夜讀》, 這是一檔面對企業家及關心關注企業家人們的閱讀朗讀節目。 每週日晚9點, 我們都會相聚在電波里。

“見不得面, 所以把我的字送上。 希望你見到我的字, 便如同看見我一般。 ”一封封書信, 就是一個個故事, 是一張張面孔, 是消逝的歲月, 是塵封的記憶。 書信中流露著情感的萬般期許, 也帶給人們認知世界、感悟人生的力量。 今天, 文化綜藝節目《見字如面》的導演關正文將和我們一起探討閱讀的意義, 借一扇歷史的視窗、用些許人生的樣本, 讓我們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

歸亞蕾代張曉風讀給全世界

他開始識字, 開始讀書, 當然, 他也要讀報紙、聽音樂或看電視、電影。 古往今來的撰述者啊, 各種方式的知識傳遞者啊, 我的孩子會因你們得到什麼呢?你們將飲之以瓊漿, 灌之以醍醐, 還是哺之以糟粕?他會因而變得正直、忠信,

還是學會奸滑、詭詐?當我把我的孩子交出來, 當他向這世界求知若渴, 世界啊, 你給他的會是什麼呢?

——《寫給全世界的信·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作者:張曉風(臺灣)

總有一封書信

總有一封書信, 能引領我們重看家國歷史, 閱讀歲月人生;總有一封書信, 能引領我們見證山河冷暖, 感受世道人心。 ”書信中的微言大義, 讓我們不禁感慨, 原來我們可以把一張薄薄的信紙讀得那麼厚, 同樣可以把一份厚厚的情感品得那麼薄。 《企業家夜讀》本期嘉賓——《見字如面》導演關正文將與我們一起, 從歷史與歲月沉澱下來的那些書信中認知社會、認知人性、認知他人、認知自我。

關正文:親愛的經濟之聲的聽眾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關正文, 我導演過一個小節目叫《見字如面》, 好多人還挺喜歡的。

《見字如面》這個節目不是對傳統書信遠去美好事物撫摸或者追尋, 它就是一個讀書的節目。

讀書的意義在我看來, 最根本的是因為每一個個體, 我們每一個人, 我們直接生命的經歷、經驗, 實際上永遠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經歷自己已經經歷之外的太多種可能, 所有的經歷可能是一種偶然促成的, 所以它有限。 但是, 你面對的下一秒的世界, 他的可能性又是無限的, 你要不斷地面對未知, 調試你和世界之間的關係。 這個時候你的調試要來自於更多經驗的支撐, 這些經驗更多肯定是來自於他人的生命經歷, 而不是你自己的直接經歷。 比如說,

你可能談過戀愛, 直接就結婚了, 然後兩個人恩恩愛愛, 那你就沒有經歷過失戀, 你也沒有經歷過背叛的痛苦。 那這些東西在世界上是存在的, 你如果完全沒有這樣的精神準備、情感準備的話, 可能你根本無法應對你也可能遭遇的背叛。 那你的儲備從哪來, 是從他人的經驗, 這個時候讀書是獲取他人經驗最重要的管道。

“蔣勤勤版”林徽因

我走了, 帶著記憶的錦盒, 裡面藏著我們的情, 我們的誼, 已經說出和還沒有說出的話走了。 我回國了, 倫敦使我痛苦。 我知道您一從柏林回來就會打火車站直接來我家的。 我怕, 怕您那沸騰的熱情, 也怕我自己心頭絞痛著的感情, 火, 會將我們兩人都燒死的……

原諒我的怯懦, 我還是個未成熟的少女, 我不敢將自己一下子投進那危險的旋渦, 引起親友的誤解和指責, 社會的喧囂與誹難, 我還不具有抗爭這一切的勇氣和力量。 我也還不能過早的失去父親的寵愛和那由學校和藝術帶給我的安寧生活。 我降下了帆, 拒絕大海的誘惑, 逃避那浪濤的拍打……

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嗎?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裡一切嗎?又真的奉還了您留在我生命裡的一切嗎?

我們還會重逢嗎?還會繼續那殘斷的夢嗎?

我說不清。一切都交給那三個紡線的老婆子吧,聽任她們神秘的手將我們生命之線拉扯的怎樣,也許,也許……只是,我不期待,不祈求。

——《與徐志摩書·我不願意成為拆散你們的根源》

作者:林徽因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當我們在談論讀書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尋找和發現我們認知世界的可能性。那些關於生死抉擇、愛恨情仇、忠義背叛、俗世眾生的文學展現,恰恰能夠讓我們從更真實的角度去瞭解人生的種種未知。

關正文:人文歷史類的著作,那都是世界上以前真實發生過的事情,都是別人真實經歷過的人生,你去閱讀,你因此可以認知社會,你可以因此認知他人、認知人性。文學作品說小說,這些是以一種虛構的形式表現出了這個世界另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的揭示,同樣是人生經驗一種儲備。而這些儲備越豐富,你和世界之間關係的調試就越主動,就越能夠有全域觀,就越能夠有高度……

姚晨喻恩泰讀誦史上最美情書

當理想不再豐滿,現實就格外骨感。我就要跟別人一樣,去京城孜孜於仕途了。你一定會因為病還沒有養好而非常難過,會因為想我而悒悒不樂,成天胡思亂想。千里迢迢,只為混跡官場,這實在不是你我想要的生活,更何況我們還要分別太長的時間,我內心的幽怨跟你是一樣的。所以,我想晚走兩天,你我哪怕短短地見上一面,說說話也好。現在,我派車去接你,你能來嗎?

——《與妻徐淑書》

作者:秦嘉

姚晨喻恩泰深情出演書信中的愛情

誰說京城很遙遠?我踮起腳尖就能看到呢。我在家裡,你在遠方,我才不辛苦呢。蜿蜒逶迤的深谷你要跋涉,巍峨竦峙的高山你要翻越,這是多難的事情。未來長路漫漫,你要去走,官場風霜刀劍,你要去挨。而我呢,我的身子不能成為你的影子,我們長得又不像比目魚的眼睛,不知道何時才能重合,不知道怎樣才能永不分離。我只能與忘憂的詩歌為伴,消解兩地的相思,放下眼前的怨恨,期待將來的重逢。

現在,你是到花花世界去了。可以在京城玩個痛快,出入豪華場所,嘗遍人間樂事。你該不會目迷五色、移情別戀,一去就不回頭了吧?

——《答夫秦嘉書》

作者:徐淑

讀信,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文學化的,更是生活化的。當那些藝術家到臺上站穩了之後,頭輕輕一搖,就化成了寫信人,我們仿佛也跟隨著他們回到了那個年代、那個情境,似乎那些故事、那些情感都發生在自己身上,等待著我們逐一觸摸。

關正文:我們其實特別避諱朗讀這個詞。因為尤其是現代漢語裡邊,朗讀其實是有一個大家對於出聲語言表達方式特定的想像,一定是那種抑揚頓挫的,跟課堂似的,“白日依山盡……”,要不然就是特別藝術化的那種,“白日依山盡……”。我就覺得這不太生活,我們更多強調的是演繹,對這封信的演繹,是用聲音、最簡單的形體在演繹寫這封信的時候,寫信人他的人物形象,他的內心的波動,他的寫信時候的情感狀態、語言狀態、情緒,這別是我們特別看重的。最棒的藝術家,他們一拿到信,他們自己就建立了對這個人物闡釋的基本方式,然後上去以後一氣呵成,就下來了。

選信不是為了大家樹立一個模範,樹立一個道德高標,而是樹立一個所謂人生範本,打開歷史一個視窗,讓你真的看到別人在怎麼樣活,看到真實的歷史場景中的人物他們的交往方式,這是為今天的現實、為我們每個人人生調試來做服務的。

我今天想還是讀信,而且一邊讀信,一邊和大家聊聊天,看看能不能談出我一些體會,給大家帶來一點小收穫。這封信,寫信的人是後來當了皇帝的雍正,在他當皇帝之前,他叫胤禎,他寫給一個特別有名的一個大將叫年羹堯。這封信原是文言文的,我們現在把它翻譯成了白話文,我給它起了一個題目叫《將來你必然會背叛我》……

何冰便裝出演的雍正帝照樣霸氣滿滿

在朝廷上有君有臣,在本府內有主有僕。所以對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沒有不叫主子的、沒有不自稱奴才的,這是通行的慣例。而且你爸自稱奴才,你哥自稱奴才,難道你爸不是封疆大吏?憑什麼你就不自稱奴才!你不是你哥的弟弟,不是你爸爸的兒子嗎?那你又何必稱我為主子呢?你既然稱我為主子,你又有什麼理由不稱自己是奴才呢?你父親、 哥哥做的事,不聽你的規勸這是可以的;你不聽父親的教訓,抗拒主子的命令,這是無父無君,萬分可惡!

——《與年羹堯書·將來你必然會背叛我》

作者:胤禛

關正文:我們看到這些並不是從此汲取什麼樣的教訓或者怎麼樣,而是說我們應該從此不斷體會這個世界的複雜性,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各種可能性,然後你自己性格、自己的人生路這是你自己選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因為也許我們再去看年羹堯或者我們自己再去經歷年羹堯一生的時候,我們同樣不願意自稱奴才,我們即使死,我們也要站著,我們就不想當奴才。

為了現實利益,很多人特別願意當奴才,特別願意蠅營狗苟,而且換得短期的利益和好處。我們無法統一所有人的價值觀,但是我們應該認知所有的可能性,並且學會與這個世界相處,這個在我看來是所有人閱讀的價值,是我們今天精神生活消費最核心、最主流的訴求。

實際上,每個人都在短短的一生中不斷地尋找著自己跟世界最恰當的相處方式,而讀萬卷書就是獲得這種相處方式的間接經驗。在獲取這份人生“通關秘笈”的過程中,我們思考、抉擇,並在最終面對劈面而來的世界時,再也無所畏懼。

關正文:閱讀的樂趣在哪兒呢?任何的閱讀、任何的精神消費,實際上都以娛樂為前提或者說都會伴隨娛樂。娛樂分兩個層次,一種是感官層級的娛樂;但是實際上精神的愉悅,快樂程度永遠超過感官層級的愉悅。在這一點上,這也是我們精神文化消費生活的主流,就是感官層級的娛樂是必要的,也是剛需,但是他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遠遠低於精神的愉悅。而精神愉悅由什麼構成呢?由我們對社會的認知,由我們的獨立思考來構成的。

思考是一種快樂,就像同樣看到這篇文字,你越琢磨它裡邊越有潛臺詞,越琢磨裡面越有深意,越琢磨裡面越有機巧,越覺得這些人真是高人,他們之間的這種往來的筆墨,這裡邊暗藏了那麼多的資訊、那麼多的智慧,然後你能夠讀到,你能夠讀懂,你能夠解釋,你能夠享用。在這個時候,你就已經很快樂了。你一看,做人的學問在這裡面有多深啊,如果一個人能讀到這些資訊,人生經驗就會被豐富。

這個夜晚

這個夜晚,謝謝《見字如面》的導演關正文來到《企業家夜讀》,用一封封書信給我們打開了一扇認知萬物、反觀自我的窗。願我們都能從這些文字中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在充滿無限可能的空間裡生長。今天的《企業家夜讀》就到這裡了,下周日晚九點,我們還將繼續來分享書信帶給我們的感悟。

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嗎?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裡一切嗎?又真的奉還了您留在我生命裡的一切嗎?

我們還會重逢嗎?還會繼續那殘斷的夢嗎?

我說不清。一切都交給那三個紡線的老婆子吧,聽任她們神秘的手將我們生命之線拉扯的怎樣,也許,也許……只是,我不期待,不祈求。

——《與徐志摩書·我不願意成為拆散你們的根源》

作者:林徽因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當我們在談論讀書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尋找和發現我們認知世界的可能性。那些關於生死抉擇、愛恨情仇、忠義背叛、俗世眾生的文學展現,恰恰能夠讓我們從更真實的角度去瞭解人生的種種未知。

關正文:人文歷史類的著作,那都是世界上以前真實發生過的事情,都是別人真實經歷過的人生,你去閱讀,你因此可以認知社會,你可以因此認知他人、認知人性。文學作品說小說,這些是以一種虛構的形式表現出了這個世界另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的揭示,同樣是人生經驗一種儲備。而這些儲備越豐富,你和世界之間關係的調試就越主動,就越能夠有全域觀,就越能夠有高度……

姚晨喻恩泰讀誦史上最美情書

當理想不再豐滿,現實就格外骨感。我就要跟別人一樣,去京城孜孜於仕途了。你一定會因為病還沒有養好而非常難過,會因為想我而悒悒不樂,成天胡思亂想。千里迢迢,只為混跡官場,這實在不是你我想要的生活,更何況我們還要分別太長的時間,我內心的幽怨跟你是一樣的。所以,我想晚走兩天,你我哪怕短短地見上一面,說說話也好。現在,我派車去接你,你能來嗎?

——《與妻徐淑書》

作者:秦嘉

姚晨喻恩泰深情出演書信中的愛情

誰說京城很遙遠?我踮起腳尖就能看到呢。我在家裡,你在遠方,我才不辛苦呢。蜿蜒逶迤的深谷你要跋涉,巍峨竦峙的高山你要翻越,這是多難的事情。未來長路漫漫,你要去走,官場風霜刀劍,你要去挨。而我呢,我的身子不能成為你的影子,我們長得又不像比目魚的眼睛,不知道何時才能重合,不知道怎樣才能永不分離。我只能與忘憂的詩歌為伴,消解兩地的相思,放下眼前的怨恨,期待將來的重逢。

現在,你是到花花世界去了。可以在京城玩個痛快,出入豪華場所,嘗遍人間樂事。你該不會目迷五色、移情別戀,一去就不回頭了吧?

——《答夫秦嘉書》

作者:徐淑

讀信,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文學化的,更是生活化的。當那些藝術家到臺上站穩了之後,頭輕輕一搖,就化成了寫信人,我們仿佛也跟隨著他們回到了那個年代、那個情境,似乎那些故事、那些情感都發生在自己身上,等待著我們逐一觸摸。

關正文:我們其實特別避諱朗讀這個詞。因為尤其是現代漢語裡邊,朗讀其實是有一個大家對於出聲語言表達方式特定的想像,一定是那種抑揚頓挫的,跟課堂似的,“白日依山盡……”,要不然就是特別藝術化的那種,“白日依山盡……”。我就覺得這不太生活,我們更多強調的是演繹,對這封信的演繹,是用聲音、最簡單的形體在演繹寫這封信的時候,寫信人他的人物形象,他的內心的波動,他的寫信時候的情感狀態、語言狀態、情緒,這別是我們特別看重的。最棒的藝術家,他們一拿到信,他們自己就建立了對這個人物闡釋的基本方式,然後上去以後一氣呵成,就下來了。

選信不是為了大家樹立一個模範,樹立一個道德高標,而是樹立一個所謂人生範本,打開歷史一個視窗,讓你真的看到別人在怎麼樣活,看到真實的歷史場景中的人物他們的交往方式,這是為今天的現實、為我們每個人人生調試來做服務的。

我今天想還是讀信,而且一邊讀信,一邊和大家聊聊天,看看能不能談出我一些體會,給大家帶來一點小收穫。這封信,寫信的人是後來當了皇帝的雍正,在他當皇帝之前,他叫胤禎,他寫給一個特別有名的一個大將叫年羹堯。這封信原是文言文的,我們現在把它翻譯成了白話文,我給它起了一個題目叫《將來你必然會背叛我》……

何冰便裝出演的雍正帝照樣霸氣滿滿

在朝廷上有君有臣,在本府內有主有僕。所以對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沒有不叫主子的、沒有不自稱奴才的,這是通行的慣例。而且你爸自稱奴才,你哥自稱奴才,難道你爸不是封疆大吏?憑什麼你就不自稱奴才!你不是你哥的弟弟,不是你爸爸的兒子嗎?那你又何必稱我為主子呢?你既然稱我為主子,你又有什麼理由不稱自己是奴才呢?你父親、 哥哥做的事,不聽你的規勸這是可以的;你不聽父親的教訓,抗拒主子的命令,這是無父無君,萬分可惡!

——《與年羹堯書·將來你必然會背叛我》

作者:胤禛

關正文:我們看到這些並不是從此汲取什麼樣的教訓或者怎麼樣,而是說我們應該從此不斷體會這個世界的複雜性,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各種可能性,然後你自己性格、自己的人生路這是你自己選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因為也許我們再去看年羹堯或者我們自己再去經歷年羹堯一生的時候,我們同樣不願意自稱奴才,我們即使死,我們也要站著,我們就不想當奴才。

為了現實利益,很多人特別願意當奴才,特別願意蠅營狗苟,而且換得短期的利益和好處。我們無法統一所有人的價值觀,但是我們應該認知所有的可能性,並且學會與這個世界相處,這個在我看來是所有人閱讀的價值,是我們今天精神生活消費最核心、最主流的訴求。

實際上,每個人都在短短的一生中不斷地尋找著自己跟世界最恰當的相處方式,而讀萬卷書就是獲得這種相處方式的間接經驗。在獲取這份人生“通關秘笈”的過程中,我們思考、抉擇,並在最終面對劈面而來的世界時,再也無所畏懼。

關正文:閱讀的樂趣在哪兒呢?任何的閱讀、任何的精神消費,實際上都以娛樂為前提或者說都會伴隨娛樂。娛樂分兩個層次,一種是感官層級的娛樂;但是實際上精神的愉悅,快樂程度永遠超過感官層級的愉悅。在這一點上,這也是我們精神文化消費生活的主流,就是感官層級的娛樂是必要的,也是剛需,但是他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遠遠低於精神的愉悅。而精神愉悅由什麼構成呢?由我們對社會的認知,由我們的獨立思考來構成的。

思考是一種快樂,就像同樣看到這篇文字,你越琢磨它裡邊越有潛臺詞,越琢磨裡面越有深意,越琢磨裡面越有機巧,越覺得這些人真是高人,他們之間的這種往來的筆墨,這裡邊暗藏了那麼多的資訊、那麼多的智慧,然後你能夠讀到,你能夠讀懂,你能夠解釋,你能夠享用。在這個時候,你就已經很快樂了。你一看,做人的學問在這裡面有多深啊,如果一個人能讀到這些資訊,人生經驗就會被豐富。

這個夜晚

這個夜晚,謝謝《見字如面》的導演關正文來到《企業家夜讀》,用一封封書信給我們打開了一扇認知萬物、反觀自我的窗。願我們都能從這些文字中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在充滿無限可能的空間裡生長。今天的《企業家夜讀》就到這裡了,下周日晚九點,我們還將繼續來分享書信帶給我們的感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