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銅礦商未來將面臨供水挑戰

Wood Mackenzie能源諮詢公司認為, 未來十年, 全球的銅需求將上升至供不應求, 屆時, 礦商因這情況需要可靠的水源。

Wood Mackenzie本周公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由於對銅的高需求持續導致資源耗盡, 銅的等級將逐漸下降。 因此, 水需求將會上升, 因為需要處理更多的材料以獲得相同數量的銅。 ”

意識到這一點, 一些在智利擁有專案的礦商已經在採取措施保證其業務的連續性。 Wood Mackenzie指出, 世界頂級銅生產商正在開始減少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使用, 並逐漸增加海水和再迴圈水的使用。

河流、湖泊、濕地和水井仍然占採礦業用水量的78%,

而海水和再迴圈水占15%。 不過, 根據諮詢公司的資料, 近年來後者的使用量大幅增加, 海水用量增長了250%, 再迴圈水用量增長了125%。

“新方法”已經為許多運營商節省了能源。 “運營成本與能源成本密切相關, 不僅要考慮水處理的成本, 還要考慮到營地的運輸成本。 平均而言, 處理1立方米水的成本大約為0.8美元。 考慮到水迴圈, 對淡水的需求大約為0.35立方米/噸礦石, 必須在100至200公里之間運輸, 於海拔1,000至4,000米之間, 平均總成本為3-5美元/立方米。 ”

在資產支出方面, Wood Mackenzie說, 智利的例子表明, 海水/含鹽水淡化廠的運行和維護成本很高, 但在管道安裝和流體運輸方面成本較低。 另一方面, 將未經處理的水從源頭泵送到現場的提升設備具有較低的運營成本,

但資產成本較高, 特別是在運輸和管道安裝方面。

除了成本收益之外, Wood Mackenzie發現採礦公司通過利用海水和再迴圈水獲得了巨大的收益:社會和政治驗證。 “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和必和必拓(BHP)等公司之前曾與當地社區和政府分享海水淡化廠的投資成本。 這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他們的開支, 保證了對周圍人口的供應, 並實現了協調的解決方案, 比如協調和共用水資源監測和報告。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