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你的影子在奔跑?我的腦子在沸騰丨新片吐槽

最近基本不怎麼去電影院, 想看的沒上, 上的大部分都不想看, 尤其是幾部國產新片, 本來就沒什麼期待, 行銷方“不哭不是人”的腔調更加讓我生厭。 能保證不看槍版和盜版算是我對這些電影最後的尊重了, 畢竟, 前段時間我才以正當的管道, 去電影院看了一部典型的“不哭不是人”的國產片, 看完差點氣得我喪盡天良想打人。

這部電影就是《我的影子在奔跑》, 我是通過參與眾籌觀影觀看的, 全場滿座。 《我的影子在奔跑》和《無問西東》一樣, 都是因為某種原因壓箱多年, 直到今年年初和大家見面的。 這個月有部引進片叫《奇跡男孩》, 而《我的影子在奔跑》講的也是一個“奇跡男孩”的故事——一個艾斯伯格綜合征(相當於輕度自閉症)患者兼數學天才的經歷, 而片中飾演這個男孩的母親的張靜初真的讓人歎息, 她的過氣程度比製片兼主演《謎巢》的李冰冰還嚴重。

其實看著影片前半段的劇情, 我總有一種看中國和諧版的《天才少女》的感覺——兩者都在表現一個天才兒童和他/她的家庭和社會磨合的過程, 其中都有學校/社會對這個天才兒童的排斥。 只是《天才少女》讓天才兒童融入社會是為了不讓孩子成為學術研究的工具,

還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 讓她成長為一個完人;《我的影子在奔跑》讓孩子融入社會的方式, 是母親言傳身教地讓孩子學會對社會的嘲諷譏笑忍聲吞氣, 孩子偶爾發揮一點才氣, 竟然被用於向身邊歧視自己的人獻媚。 也許有人會說:中國小成本家庭題材親情主題電影不容易, 不能拿好萊塢的標準要求, 咱們做不出好萊塢高大上酷炫的效果……說這話的人敢不敢以影迷自居?《天才少女》也是中小成本, 演員中除了同樣飾演孩子的監護人的“美隊”外, 也沒有一個是一線巨星, 拍攝手法還很樸實, 《我的影子在奔跑》不但請了一個香港演員演孩子的親生父親, 還在表現孩子的內心世界的片段用了不少大廣角、慢鏡頭甚至電腦特效,
難道不是它更“高大上”更“酷炫”嗎?

《我的影子在奔跑》

《天才少女》

而影片致命的問題就出在那個香港演員的角色上。 倘若影片按照前半段的調性把故事講完, 那也還算勉強及格, 況且主創也沒玩什麼下跪行銷, 當然也可能是導演方剛亮老師最近忙著上課, 沒空玩這一套。 可當那位香港演員正式出場(開頭的隻言片語不算), 劇情便出現了災難性的走向——原來那個香港演員的角色也是數學人才, 他有一個理工領域的圈子, 天才兒童通過被親生父親的朋友賞識, 獲得了出國留學的機會, 人生轉運。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悖論:這片子體現的意識究竟是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是高端人才父母的遺傳結果,還是這些有天賦(但有可能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得有個強大的家長才會有更好的前途?無論影片想表達的是哪一樣,都意味著它是偽裝成溫情的對親情的侮辱,更別提有沒有感動了。我知道還有人會說“這片子講的不是天才,是親情”,嗯,我也可以說,我那天看的不是電影,是憤怒!

即使是“勉強及格”的前半段,也沒什麼值得讚美的地方。外界宣傳《我的影子在奔跑》是關注艾斯伯格綜合征兒童,影片本來也似乎要講艾斯伯格綜合征兒童的故事,但不知道是為了讓這樣的兒童顯得有作為有優點,還是想讓觀眾們認同這樣的兒童,影片把孩子塑造成了“患有艾斯伯格綜合征的數學天才”,這樣一來劇情就部分偏題了。當然不計較題材偷換概念的問題,拍一個天才兒童的故事也不是不可以,要麼跟《天才少女》那樣,既體現健全的人格比天賦異稟更重要,又表現天才兒童面對入世與成傑之間的抉擇;要麼保守一點,借鑒更早的《馬拉松》《阿甘正傳》等電影,孩子在家長與朋友的鼓舞和感染下成人成才,在中國環境內這麼拍也沒問題。可包括方剛亮在內的《我的影子在奔跑》主創偏不,不理性就算了,感性的故事你倒是拍實誠點啊!劇情上,對社會的刻畫和影片的鏡頭語言一樣,幾乎沒有全景式的描繪,就只有那幾個符號化、臉譜化的功能化角色左右著主角母子的生活,理論上只能靠對母子的性格塑造和人物弧光讓人產生共情;角色上,天才兒童從童年到少年永遠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沒有七情六欲,連和母親之間的親情也要靠旁白表達,母親更是紙片人設,專注苦情二十年,要不是之後那個“香港親爸”神兵天降般的出現,估計還要苦到張靜初能拿金馬獎提名,反正之前她都苦出兩個香港金像獎影后提名了。總之,我就想問方老師:當年那部故事類型明確、人物弧光完整、敘事層層遞進的《上學路上》是您拍的嗎?

本來影片就夠膈應人了,點映後的嘉賓交流更加重我觀影感受上的不適。其中有一個歌手給一個同樣患有艾斯伯格綜合征的青年寫的歌詞譜上了曲,編成了歌,但歌詞本來就很生澀,譜了曲之後就更矯情,而且點映主辦方在點映現場播了又播,唱了有唱,歌手唱完詞作者唱,“哦嗚哦”“哦嗚哦”不停,要不是我坐在最後排,夠不著舞臺,都可以豎中指給他們了(順便吐槽下點映的工作人員,老是聯繫不了他們,害我差點拿不到票看不了片子)。緊接著的所謂嘉賓交流我更是聽不下去,剛好身旁有個年輕媽媽因為只買了一張票,還帶著同樣有心智問題的孩子去觀看電影,從而大部分時間只能蹲著看電影,於是我把座位讓給了她,自己憤而離席。

(上一部看過的本想看哭人卻差點看怒我的電影,

還是《相愛相親》)

說到這,我得聲明一下:最近我看過的最讓我發自內心感動的電影有兩部,一部是南韓影帝宋康昊飾演主角的哥的電影,另一部是一部記錄一個上海退休老教授和他的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妻的生活的紀錄片。前者通過一位的哥面對一個重大危機事件時由事不關己、到身臨其境、再到思想覺醒的過程,讓人感受到信念的力量之偉大,最後他的深藏功與名更讓人為之動容;後者通過展現面對阿爾茲海默症的困擾,老夫妻在情感上的忠貞不渝和面對生活的樂觀態度,不靠苦情,不靠催淚,更不靠任何拍攝技巧,通過希望的力量就可以暖化觀眾的內心。這些源于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感人因素,在《我的影子在奔跑》裡,我沒看到。

最後,但願有人可以幫我給方老師捎個話:希望您在給北電的學生授課時,多鼓勵、引導他們通過人物的成長和情節的推動打動人的內心,而不是花心思憋幾個煽情點,您覺得可以嗎?

作者、編輯:腦洞人

人生轉運。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悖論:這片子體現的意識究竟是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是高端人才父母的遺傳結果,還是這些有天賦(但有可能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得有個強大的家長才會有更好的前途?無論影片想表達的是哪一樣,都意味著它是偽裝成溫情的對親情的侮辱,更別提有沒有感動了。我知道還有人會說“這片子講的不是天才,是親情”,嗯,我也可以說,我那天看的不是電影,是憤怒!

即使是“勉強及格”的前半段,也沒什麼值得讚美的地方。外界宣傳《我的影子在奔跑》是關注艾斯伯格綜合征兒童,影片本來也似乎要講艾斯伯格綜合征兒童的故事,但不知道是為了讓這樣的兒童顯得有作為有優點,還是想讓觀眾們認同這樣的兒童,影片把孩子塑造成了“患有艾斯伯格綜合征的數學天才”,這樣一來劇情就部分偏題了。當然不計較題材偷換概念的問題,拍一個天才兒童的故事也不是不可以,要麼跟《天才少女》那樣,既體現健全的人格比天賦異稟更重要,又表現天才兒童面對入世與成傑之間的抉擇;要麼保守一點,借鑒更早的《馬拉松》《阿甘正傳》等電影,孩子在家長與朋友的鼓舞和感染下成人成才,在中國環境內這麼拍也沒問題。可包括方剛亮在內的《我的影子在奔跑》主創偏不,不理性就算了,感性的故事你倒是拍實誠點啊!劇情上,對社會的刻畫和影片的鏡頭語言一樣,幾乎沒有全景式的描繪,就只有那幾個符號化、臉譜化的功能化角色左右著主角母子的生活,理論上只能靠對母子的性格塑造和人物弧光讓人產生共情;角色上,天才兒童從童年到少年永遠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沒有七情六欲,連和母親之間的親情也要靠旁白表達,母親更是紙片人設,專注苦情二十年,要不是之後那個“香港親爸”神兵天降般的出現,估計還要苦到張靜初能拿金馬獎提名,反正之前她都苦出兩個香港金像獎影后提名了。總之,我就想問方老師:當年那部故事類型明確、人物弧光完整、敘事層層遞進的《上學路上》是您拍的嗎?

本來影片就夠膈應人了,點映後的嘉賓交流更加重我觀影感受上的不適。其中有一個歌手給一個同樣患有艾斯伯格綜合征的青年寫的歌詞譜上了曲,編成了歌,但歌詞本來就很生澀,譜了曲之後就更矯情,而且點映主辦方在點映現場播了又播,唱了有唱,歌手唱完詞作者唱,“哦嗚哦”“哦嗚哦”不停,要不是我坐在最後排,夠不著舞臺,都可以豎中指給他們了(順便吐槽下點映的工作人員,老是聯繫不了他們,害我差點拿不到票看不了片子)。緊接著的所謂嘉賓交流我更是聽不下去,剛好身旁有個年輕媽媽因為只買了一張票,還帶著同樣有心智問題的孩子去觀看電影,從而大部分時間只能蹲著看電影,於是我把座位讓給了她,自己憤而離席。

(上一部看過的本想看哭人卻差點看怒我的電影,

還是《相愛相親》)

說到這,我得聲明一下:最近我看過的最讓我發自內心感動的電影有兩部,一部是南韓影帝宋康昊飾演主角的哥的電影,另一部是一部記錄一個上海退休老教授和他的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妻的生活的紀錄片。前者通過一位的哥面對一個重大危機事件時由事不關己、到身臨其境、再到思想覺醒的過程,讓人感受到信念的力量之偉大,最後他的深藏功與名更讓人為之動容;後者通過展現面對阿爾茲海默症的困擾,老夫妻在情感上的忠貞不渝和面對生活的樂觀態度,不靠苦情,不靠催淚,更不靠任何拍攝技巧,通過希望的力量就可以暖化觀眾的內心。這些源于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感人因素,在《我的影子在奔跑》裡,我沒看到。

最後,但願有人可以幫我給方老師捎個話:希望您在給北電的學生授課時,多鼓勵、引導他們通過人物的成長和情節的推動打動人的內心,而不是花心思憋幾個煽情點,您覺得可以嗎?

作者、編輯:腦洞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