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時評丨「十九大·理論新視野」夯實“三個基礎”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部署新時代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任務時, 有三處提到了“基礎”二字, 其分別表述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 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 ”;“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 ”;“加強作風建設, 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 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基礎不牢, 地動山搖。 這啟示我們, 新時代推進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必須扎扎實實地做好經常性基礎性工作, 不斷夯實思想基礎、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

一、夯實思想基礎。 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 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 思想這個“總開關”不擰緊, 就會出現“跑、冒、滴、漏”現象。 一要打牢理論根基。 理論根基是思想基礎之源。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 既要“博古”又要“通今”, 既要“溫故”又要“知新”, 要努力把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搞清楚、弄明白, 把大道理搞清楚、弄透徹, 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 建立在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 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 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二要抓實思想教育。 重視思想建黨是我們党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我們党的先進性的根本就在於指導思想先進;我們黨有力量, 也在於思想上的力量。 抓好思想教育這個根本, 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確保党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領導核心的根本保證。 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 運用各種喜聞樂見的形式, 澄清現實生活中的錯誤觀念和模糊認識, 劃清是與非、真與假、宣導與反對的界限, 增強思想教育針對性和吸引力, 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 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
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落實到工作生活中的各個環節。

二、夯實組織基礎。 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 基層黨組織建設堅強與否是檢驗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強弱的重要基礎。 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 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党的根基才能牢固, 黨才能有戰鬥力。 一要突出政治功能。 黨內的所有黨員, 無論職務高低, 都固定地隸屬於黨的一個支部、小組或其他特定組織, 都必須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 只有基層組織突出政治功能, 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 在組織活動中突出黨性鍛煉, 廣大黨員才能更好地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

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二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有什麼樣的黨內政治生活, 就會有什麼樣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 基層黨組織要不斷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 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載體, 將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 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 真正使黨的組織生活、黨員教育管理嚴起來、實起來。 三要突出制度功能。 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 注重發揮黨支部書記、黨小組長的“龍頭”作用, 創新活動形式, 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黨日主題實踐系列活動。 研究制定新時代嚴格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標準化規定,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三、夯實群眾基礎。 加強作風建設, 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 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一要馳而不息反“四風”。 黨的十八大以來, 雖然加大了“四風”問題的懲處力度, 但“四風”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根治, 反“四風”永遠在路上, 必須堅持以上率下, 不斷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 針對當前“四風”問題出現的“新表現”, 進一步“織密監督網”, 讓更多的社會力量與輿論力量參與到“四風新表現”的監督之中, 讓“四風新表現”永無可乘之機和潛藏之地, 鍥而不捨將 “四風”問題整治到底。二要馳而不息反特權。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特權現象損害社會公平正義,對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最具殺傷力,容易造成黨群、幹群關係的緊張甚至對立,從而削弱黨的執政基礎。要始終牢記權力來自人民,是黨和人民賦予的,要為黨分憂、為國幹事、為民謀利。找准群眾反映強烈、看得見、抓得住的具體問題作為突破口和切入點,對權力使用進行嚴格規範,清除特權思想,進一步發揚我們黨“自我革命”的鮮明品格,向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宣戰。三要馳而不息反腐敗。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反腐倡廉建設舉措和制度實施贏得了民心,廣大人民群眾對反腐敗鬥爭的滿意度逐年走高,這無疑是我們黨繼續取得反腐敗鬥爭更大勝利最重要的基礎。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其嚴峻形勢,要看到取得壓倒性全面勝利任重道遠,不能鬆懈和麻痹。隨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實施深化監察體制改革,提升巡視巡察精准度、震懾力,深化標本兼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必將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本文連結:http://www.71.cn/2018/0123/983366.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

(作者:方曉林 單位:安徽省直機關工委)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網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鍥而不捨將 “四風”問題整治到底。二要馳而不息反特權。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特權現象損害社會公平正義,對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最具殺傷力,容易造成黨群、幹群關係的緊張甚至對立,從而削弱黨的執政基礎。要始終牢記權力來自人民,是黨和人民賦予的,要為黨分憂、為國幹事、為民謀利。找准群眾反映強烈、看得見、抓得住的具體問題作為突破口和切入點,對權力使用進行嚴格規範,清除特權思想,進一步發揚我們黨“自我革命”的鮮明品格,向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宣戰。三要馳而不息反腐敗。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反腐倡廉建設舉措和制度實施贏得了民心,廣大人民群眾對反腐敗鬥爭的滿意度逐年走高,這無疑是我們黨繼續取得反腐敗鬥爭更大勝利最重要的基礎。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其嚴峻形勢,要看到取得壓倒性全面勝利任重道遠,不能鬆懈和麻痹。隨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實施深化監察體制改革,提升巡視巡察精准度、震懾力,深化標本兼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必將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本文連結:http://www.71.cn/2018/0123/983366.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

(作者:方曉林 單位:安徽省直機關工委)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網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