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出走三年,歸來楊嵩是否仍是少年

文|李一帆

圖|網路

“楊嵩回來了。 ”

這個名字甫一露面, 便成為了昨兒汽車圈裡頂為熱鬧的一個話題。 前輩們忙著回憶這位車壇老炮的點點滴滴, 慨歎“南楊北劉, 再聚北汽”;晚輩們則各種好奇, 這位刷屏的傢伙到底何德何能, 引眾人“競折腰”。

2018年1月22日, 已經淡出汽車行業整整三年的楊嵩宣佈正式回歸, 出任寶沃汽車集團首席運營官兼行銷公司總經理, 全面負責寶沃汽車在中國的品牌和行銷戰略運營, 以及產品規劃、生產和銷售的運營管理工作。

所以, 一位元頗具話題性的行銷高手和一個頗具話題性的復興品牌纏繞在一起,

到底能擦出什麼火花來呢?這是個值得期待的問題。

劍未佩妥, 出門便是江湖

混跡過汽車業的從業者們, 大抵都知道楊嵩的名字。

2005年方才進入汽車行業的楊嵩, 職場履歷可以說是相當傳奇。 自復旦大學畢業後, 楊嵩1995年進入寶潔做區域經理, 兩年後, 轉至TOBABY化妝品公司擔任副總經理, 又六年後, 跳到SAMSARA化妝品公司擔任副總經理, 每至一家公司, 就為公司創下了前所未有的漲幅收益。

在快消領域度過了整整十年、並已在業界名聲斐然之後, 沒有人想到, 楊嵩卻身子一轉, 投入了汽車行業。

隔行如隔山, 即便某個行業的巨擘到了另一個行業, 很可能也不過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一個, 轉身需要的除了勇氣,

還有智慧、見識、很多很多。 楊嵩自己也從不諱言, “剛來日產的時候, 我不但對汽車行業不瞭解, 我連東風日產都不大知道是什麼。 ”在那個東風日產的初創年代, 楊嵩是公司裡最為典型的“三無人物”——無日產背景、無東風背景、無汽車背景。

而彼時剛剛成立兩年的東風日產,

也不過是家籍籍無名、在中國銷量表現平平甚至一度停產整頓過一個半月之久的年輕合資企業。

楊嵩便是從東風日產的市場部部長助理做起, 同企業一起走過了十年的風風雨雨。 這十年裡, 楊嵩一步步做到了東風日產市場部部長、銷售部部長, 直至市場銷售總部副總部長, 東風日產也從一家剛剛起步的合資企業, 成長為了中國合資車企中銷量增速最快、品牌與車型行銷最為成功的企業之一。

還記得從市場部部長助理轉而剛剛接手市場部時, 楊嵩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 其中最為困擾他的就是東風日產所有車型上市後居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新車蜜月期”。 那時的東風日產車型比如騏達、陽光等總是在上市一年後銷量才緩緩回暖,

而諸如天籟這樣的旗艦車型甚至連暖都回不來, 這讓楊嵩十分頭痛。

他清楚地知道, 因為過去日產都是在以“技術日產”作為自己的推廣理念, 可縱然產品和技術再好, 但“這技術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 消費者很難對這樣的定位產生直觀的認識”, 這就意味著在做行銷的時候, 團隊們很難把具象的感受和產品思路傳達給消費者。

我聽人說起, 當年有廣汽豐田的領導就直接說過:“天籟這款車, 是東風日產沒賣好。 ”

於是, 楊嵩開始帶領團隊重點下手在日產品牌的強勢提升, 他策劃導入了新天籟、軒逸、驪威、逍客等戰略車型, 並為新天籟成功豎上了“舒適主義”的標籤, 從此天籟成為了舒適座駕的代名詞。

成功扭轉掉日產“技術控非家用”的品牌形象後, 楊嵩又接手了銷售部, 開始在銷售領域掀起了一場規模更加浩大的改革。

他親自對一、二線城市市場做了更加細緻的劃分, 細化了團隊更加具體的行銷工作, 正式實行起分片區行銷的大區總監制度, 給大區負責人以真正的壓力和實權,說要“讓大象學會跳舞”。並且,他挖掘到了三、四線市場龐大的需求,決定帶領團隊深入三、四線消費者探詢,讓東風日產成為了最早下沉到三線市場的合資品牌之一。

那幾年,楊嵩動輒就是連續幾天幾地飛行,每次都是白天出席活動,晚上聆聽報告,深夜處理個人工作、回復郵件,用楊嵩自己的話說,“我們確實比別人起得更早,雖然我們不一定比別人更聰明,但我們很勤奮。”

團隊每“攻入”一個區域或一個城市,楊嵩都是要麼親臨現場,要麼即時指揮,從未與“前線”脫節,他甚至還為鼓舞員工士氣寫過一封洋洋灑灑的“萬言書”,看得很多人熱淚盈眶,當時就有員工評價這位燃情領導“他的確是一個實足的煽動者,能讓我們行銷團隊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2011年“1+1哥德巴赫猜想”、2012年三四線城市“百年翻番”、2013年變“推動”為“拉動”的“牽引式行銷”——這堪稱日產行銷巔峰的“三大戰役”就全部出自楊嵩的手筆。

在楊嵩就任東風日產行銷本部副本部長的四年時間,日產先後完成了新天籟、新軒逸、奇駿、逍客等車型由細分市場主流車型到領軍車型的全面提升,讓頤達、騏達、驪威、陽光等飛入了尋常百姓家,天籟銷量甚至一度超過凱美瑞、雅閣,讓曾經的對手啞了口。

並且東風日產年銷量從2010年的66.09萬輛增長到了2013年的92.6萬輛,還在2012年釣魚島事件後先於其它日企率先回暖。可以說,正是楊嵩,讓東風日產真正邁入了主流汽車軍團。

“他們就像海軍陸戰隊,身上帶著GPS,帶著各種工具。海軍陸戰隊可以來指揮飛機、大炮,到哪裡打哪裡,他們在一線戰鬥,對市場、對消費者的認識最為瞭解,然後我們的所有部門都在後方和各處給他們做支援。”在2012年的北京車展上,東風日產領導用這樣的比喻給予了楊嵩極高的評價。

而當天晚上,在東風日產經銷商慶功大會上,楊嵩和400多個經銷商一起喝了個酩酊大醉,推杯換盞之間,是他們“攻城戰”勝利之後、不是戰友卻勝似戰友的眼淚與喜悅,也代表了東風日產那一個時代的俠骨柔情。

放在十年之前,連日產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們在中國能有今天。

楊嵩在其中的巨大貢獻也讓他成為了深受雷諾-日產全球CEO卡洛斯·戈恩賞識的風雲人物,在東風日產度過了近十個年頭後,楊嵩被日產總部調派北美,2014年4月去往日產北美總部,擔任西區行銷負責人,全面引導日產北美的行銷業務。

這位常年留著寸頭、戴著方框眼鏡、說起話來語速尤快但言辭簡單的行銷老手,就這樣成為了合資企業裡中國區管理層升至總部管理層的第一人。這個過去一度是職業經理人的職業天花板,就這樣被楊嵩打破了。

從“三無”到第一,楊嵩一時間成為了中國商業尤其是職業經理人的傳奇人物。

驀然回首,已講不出再見

然而,用楊嵩自己的話說,他的優點是總有想法,但缺點又恰恰是想法太多。

所以儘管楊嵩入行汽車業十年,帶領東風日產取得了業內矚目的銷售成就,但就楊嵩個人而言,他總覺得心有遺憾。

去往美國以後,楊嵩也有了和國內完全不同的生活體驗。一方面,他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互聯網的浪潮洶湧和巨大空間;另一方面,在他看來中美兩國是目前全球最大也最具活力的市場,兩國之間完全有可能通過挖掘商業模式和資源的互補與融合從而獲得巨大商機。

楊嵩突然就開始心情無法自抑,思考再三,他決定投身其中,進入互聯網領域從頭創業。“我不怕失敗,創業自然有風險。如果不成,我就當這人生中‘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畢竟,哪有旅行不花時間和錢的呢?但如果成了,可能就是所謂‘傳統行業’人士對互聯網的一次小小逆襲了吧。”

2014年12月31日,楊嵩帶著眾人的詫異和不解,悄然離開了汽車圈。

而在離開的時候,楊嵩還把自己沉浮汽車業10年的知識與經驗,寫成了一個行銷分析軟體,就像當年離開快消行業時他寫的那本《銷售力》一樣,既是希望對同行有些幫助,也是想給自己的十年一個完整交代。

這種作風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他還創立了“路上讀書”APP,想要關心開車的人,關心他們每天耗費在車上的無聊與煩躁的時間如何能變廢為寶,他想要這款車載FM性質的APP改變當前開車族“讀書難”的現狀,並為他們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他就像一個活力滿溢永不停歇的陀螺。他說:“有的人總是很累但不忙,但有的人總是很忙但不累,我就是後者。”

彼時,澎湃的楊嵩心潮正洶湧:“未來十年,我可能就在互聯網行業裡繼續前行了。”

出走三年 歸來仍是少年

但他又一次給了我們出其不意。

就像當年突然的離開一樣,闊別汽車圈整整三年之後,楊嵩用一則簡短的通告,又宣佈了自己的突然回歸。而且,和上次東風日產一樣,這一次他選擇的同樣是進入中國不過兩年的寶沃汽車。他從不懼怕挑戰,命運也總是巧合。

怎麼說呢,可能對寶沃來說,楊嵩的加盟再合適不過。

作為一家從德國復興僅僅兩年的車企,寶沃已經在中國經歷了太多。自從2016年4月首款SUV寶沃BX7上市後,不過半年時間,寶沃就創下了超過4萬輛的訂單,成為2016年當之無愧的一匹黑馬。然而2017年寶沃BX5上市以後,銷量卻沒能達到如BX7一般的預期,這對寶沃而言自然有所失望。

後來,儘管寶沃又陸續推出了BX7 TS、2018款BX5、2018款BX7等新車型,並且在去年第四季度迎來了銷量提升,但相比2016年的發展曲線,這個成績完全可以做到更好。

而今兩年過去了,寶沃已經度過了品牌培育期,迎來了產品推廣期,寶沃也表示將從2018年開始將工作重心由品牌逐漸轉移至產品,這時候,最需要一個有產品敏銳度和行銷力的帶頭人。

楊嵩這一次來到寶沃,究竟能否像當年帶領東風日產披荊斬棘茁壯成長一樣,帶領寶沃取得品牌全新突破?至少,從時間視窗上來說,正逢其時,我以為。

往者不可諫,沒有人和品牌能讓時光倒流,然後重新再出發,但所有人都可以在今天啟程,去創造一個全新的明天。

無論楊嵩何時歸來,又無論寶沃如何變化發展,但願此刻和今後的他們,心態始終一如少年。

給大區負責人以真正的壓力和實權,說要“讓大象學會跳舞”。並且,他挖掘到了三、四線市場龐大的需求,決定帶領團隊深入三、四線消費者探詢,讓東風日產成為了最早下沉到三線市場的合資品牌之一。

那幾年,楊嵩動輒就是連續幾天幾地飛行,每次都是白天出席活動,晚上聆聽報告,深夜處理個人工作、回復郵件,用楊嵩自己的話說,“我們確實比別人起得更早,雖然我們不一定比別人更聰明,但我們很勤奮。”

團隊每“攻入”一個區域或一個城市,楊嵩都是要麼親臨現場,要麼即時指揮,從未與“前線”脫節,他甚至還為鼓舞員工士氣寫過一封洋洋灑灑的“萬言書”,看得很多人熱淚盈眶,當時就有員工評價這位燃情領導“他的確是一個實足的煽動者,能讓我們行銷團隊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2011年“1+1哥德巴赫猜想”、2012年三四線城市“百年翻番”、2013年變“推動”為“拉動”的“牽引式行銷”——這堪稱日產行銷巔峰的“三大戰役”就全部出自楊嵩的手筆。

在楊嵩就任東風日產行銷本部副本部長的四年時間,日產先後完成了新天籟、新軒逸、奇駿、逍客等車型由細分市場主流車型到領軍車型的全面提升,讓頤達、騏達、驪威、陽光等飛入了尋常百姓家,天籟銷量甚至一度超過凱美瑞、雅閣,讓曾經的對手啞了口。

並且東風日產年銷量從2010年的66.09萬輛增長到了2013年的92.6萬輛,還在2012年釣魚島事件後先於其它日企率先回暖。可以說,正是楊嵩,讓東風日產真正邁入了主流汽車軍團。

“他們就像海軍陸戰隊,身上帶著GPS,帶著各種工具。海軍陸戰隊可以來指揮飛機、大炮,到哪裡打哪裡,他們在一線戰鬥,對市場、對消費者的認識最為瞭解,然後我們的所有部門都在後方和各處給他們做支援。”在2012年的北京車展上,東風日產領導用這樣的比喻給予了楊嵩極高的評價。

而當天晚上,在東風日產經銷商慶功大會上,楊嵩和400多個經銷商一起喝了個酩酊大醉,推杯換盞之間,是他們“攻城戰”勝利之後、不是戰友卻勝似戰友的眼淚與喜悅,也代表了東風日產那一個時代的俠骨柔情。

放在十年之前,連日產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們在中國能有今天。

楊嵩在其中的巨大貢獻也讓他成為了深受雷諾-日產全球CEO卡洛斯·戈恩賞識的風雲人物,在東風日產度過了近十個年頭後,楊嵩被日產總部調派北美,2014年4月去往日產北美總部,擔任西區行銷負責人,全面引導日產北美的行銷業務。

這位常年留著寸頭、戴著方框眼鏡、說起話來語速尤快但言辭簡單的行銷老手,就這樣成為了合資企業裡中國區管理層升至總部管理層的第一人。這個過去一度是職業經理人的職業天花板,就這樣被楊嵩打破了。

從“三無”到第一,楊嵩一時間成為了中國商業尤其是職業經理人的傳奇人物。

驀然回首,已講不出再見

然而,用楊嵩自己的話說,他的優點是總有想法,但缺點又恰恰是想法太多。

所以儘管楊嵩入行汽車業十年,帶領東風日產取得了業內矚目的銷售成就,但就楊嵩個人而言,他總覺得心有遺憾。

去往美國以後,楊嵩也有了和國內完全不同的生活體驗。一方面,他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互聯網的浪潮洶湧和巨大空間;另一方面,在他看來中美兩國是目前全球最大也最具活力的市場,兩國之間完全有可能通過挖掘商業模式和資源的互補與融合從而獲得巨大商機。

楊嵩突然就開始心情無法自抑,思考再三,他決定投身其中,進入互聯網領域從頭創業。“我不怕失敗,創業自然有風險。如果不成,我就當這人生中‘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畢竟,哪有旅行不花時間和錢的呢?但如果成了,可能就是所謂‘傳統行業’人士對互聯網的一次小小逆襲了吧。”

2014年12月31日,楊嵩帶著眾人的詫異和不解,悄然離開了汽車圈。

而在離開的時候,楊嵩還把自己沉浮汽車業10年的知識與經驗,寫成了一個行銷分析軟體,就像當年離開快消行業時他寫的那本《銷售力》一樣,既是希望對同行有些幫助,也是想給自己的十年一個完整交代。

這種作風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他還創立了“路上讀書”APP,想要關心開車的人,關心他們每天耗費在車上的無聊與煩躁的時間如何能變廢為寶,他想要這款車載FM性質的APP改變當前開車族“讀書難”的現狀,並為他們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他就像一個活力滿溢永不停歇的陀螺。他說:“有的人總是很累但不忙,但有的人總是很忙但不累,我就是後者。”

彼時,澎湃的楊嵩心潮正洶湧:“未來十年,我可能就在互聯網行業裡繼續前行了。”

出走三年 歸來仍是少年

但他又一次給了我們出其不意。

就像當年突然的離開一樣,闊別汽車圈整整三年之後,楊嵩用一則簡短的通告,又宣佈了自己的突然回歸。而且,和上次東風日產一樣,這一次他選擇的同樣是進入中國不過兩年的寶沃汽車。他從不懼怕挑戰,命運也總是巧合。

怎麼說呢,可能對寶沃來說,楊嵩的加盟再合適不過。

作為一家從德國復興僅僅兩年的車企,寶沃已經在中國經歷了太多。自從2016年4月首款SUV寶沃BX7上市後,不過半年時間,寶沃就創下了超過4萬輛的訂單,成為2016年當之無愧的一匹黑馬。然而2017年寶沃BX5上市以後,銷量卻沒能達到如BX7一般的預期,這對寶沃而言自然有所失望。

後來,儘管寶沃又陸續推出了BX7 TS、2018款BX5、2018款BX7等新車型,並且在去年第四季度迎來了銷量提升,但相比2016年的發展曲線,這個成績完全可以做到更好。

而今兩年過去了,寶沃已經度過了品牌培育期,迎來了產品推廣期,寶沃也表示將從2018年開始將工作重心由品牌逐漸轉移至產品,這時候,最需要一個有產品敏銳度和行銷力的帶頭人。

楊嵩這一次來到寶沃,究竟能否像當年帶領東風日產披荊斬棘茁壯成長一樣,帶領寶沃取得品牌全新突破?至少,從時間視窗上來說,正逢其時,我以為。

往者不可諫,沒有人和品牌能讓時光倒流,然後重新再出發,但所有人都可以在今天啟程,去創造一個全新的明天。

無論楊嵩何時歸來,又無論寶沃如何變化發展,但願此刻和今後的他們,心態始終一如少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