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安陽殷墟婦好墓因何驚險大量貝殼?有一種竟在20000公里之外!

1976年, 婦好墓驚現於世, 墓葬內大量珍貴文物重見天日, 在這些文物中間, 工作人員發現了大量生活在海洋的貝類外殼, 經過清理有6800枚之多, 這一發現使在場的考古專家饒有興趣。 安陽地處內陸, 地勢平坦, 甚至沒有一個自然形成的湖泊, 那麼這些海貝又是從哪兒來的呢?這位具有中國“第一位女將軍”稱號的婦好墓葬中為什麼會隨葬這麼多的貝殼呢?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何毓靈研究員介紹, 古貝殼不僅存在于貴族大墓中, 在他們發掘的大量中小墓葬中, 也發現了墓主人身邊隨葬有貝的記錄, 有放在墓主人身邊的, 也有雙手緊攥的, 或者含在口中的, 而這些例證說明, 銘文中出現的貝已經普及到了平民百姓之中。

據考證, 安陽殷墟西區發掘的939座中小墓中, 就有340座墓隨葬貝殼, 而且貝殼100枚以上的都是無青銅禮器隨葬的中下階層民的墓葬。 1958年到1961年殷墟發掘中小墓302座, 其中有83座有貝隨葬。

最原始開始充當貨幣的物質可能就是牲畜, 比如將牛作為交換的媒介, 所以以物易物的物就是牛字旁。 但是將牛作為交換物用起來並不方便, 漸漸地人們覺得應該有一種更為方便的東西來充當這一角色。 逐漸, 貝就開始作為這種交換物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於是也就慢慢地產生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古代貨幣—貝幣。

婦好墓出土的接近6880餘枚的海貝, 經過專家的鑒定, 是主要產于臺灣、海南等地, 還有阿曼灣、南非地區的貝。

南非 海灣

為什麼在內陸的安陽會出現遠在南非的貝殼呢?其實, 這主要得益于商朝的貿易開發。 商人的活動範圍很大, 向西, 到田玉, 到新疆了, 就曾有一條玉石之路。

婦好墓 玉人(和田玉)

商朝的人不僅很開放的,而且極其進取,活動區域積極廣泛。在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中,有一個銘文,下面是一條船,船頭上立著一個人,人肩膀上挑著一個擔子,擔子上有一串貝,來進行貿易,這就是說明貨幣的來源主要是來源於貿易,當然也有戰爭的掠奪。

貝幣

阿曼灣

遺憾的是它們都沒有明確的紀年。但是可以推想,這些島嶼上的人,以採集海貝為生,外來人在同他們的交往中,愛上了他們美麗的海貝,拿實物與他們交換,因而促成了海貝作為遠端貿易的媒介。

商人的交易隊伍

婦好墓中出現貝殼就不難想像,遠在3000多年前,商王朝的子民將貿易的步子邁到了遙遠的地方,將貝殼帶到了帝都。貝殼作為貨幣也好,作為裝飾品也好,精緻與美麗是它的特色,一生愛美的婦好並不缺乏這兩樣東西,貝殼出現在她的墓中自然就不奇怪了。

文物豐富的婦好墓

婦好墓 玉人(和田玉)

商朝的人不僅很開放的,而且極其進取,活動區域積極廣泛。在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中,有一個銘文,下面是一條船,船頭上立著一個人,人肩膀上挑著一個擔子,擔子上有一串貝,來進行貿易,這就是說明貨幣的來源主要是來源於貿易,當然也有戰爭的掠奪。

貝幣

阿曼灣

遺憾的是它們都沒有明確的紀年。但是可以推想,這些島嶼上的人,以採集海貝為生,外來人在同他們的交往中,愛上了他們美麗的海貝,拿實物與他們交換,因而促成了海貝作為遠端貿易的媒介。

商人的交易隊伍

婦好墓中出現貝殼就不難想像,遠在3000多年前,商王朝的子民將貿易的步子邁到了遙遠的地方,將貝殼帶到了帝都。貝殼作為貨幣也好,作為裝飾品也好,精緻與美麗是它的特色,一生愛美的婦好並不缺乏這兩樣東西,貝殼出現在她的墓中自然就不奇怪了。

文物豐富的婦好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