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技術是互聯網金融業態發展的驅動力與基礎動力

小豬理財網訊:“中國在一個四五線城市裡面普通老百姓用的是智慧手機, 這種技術驅動把中國一下子從所謂後發劣勢帶到了後發優勢, 這個進步正好也是互聯網金融業態發展的驅動力。 ”1月20日,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在胡潤百富與小銅人聯合舉辦的2018胡潤新金融百強榜峰會上表示。

管清友認為,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帶來了一個扁平化的金融市場、一個扁平化的世界, 從世界扁平到金融市場扁平。 “傳統金融機構不願意不屑於服務的群體, 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撬動下, 成為新金融企業服務的主要客群。 中國也出現了一個後發劣勢突然一下變成了後發優勢的現象。 ”

與此同時, 技術進步打破了社交軟體和傳統金融的界限, 給新金融創新提供了催化劑。 當整個市場扁平了以後, 機構對交易的需求, 對金融服務的需求變得更加個性化,

對於用戶的體驗要求也更高。 管清友表示, “從技術這個層面應該說也是互聯網金融業態發展的基礎動力, ”

管清友表示, 中國龐大的需求給新金融中的各個業態提供了生髮的土壤, 未來發展的需求依然巨大。 中國新金融業態是最近十年以來典型的在市場夾縫當中出現的創新。

中國龐大的需求給P2P、小額信貸、互聯網擔保等各個新金融業態提供了生髮的土壤。 與傳統金融機構機構相比, 新金融業態在服務小微企業、服務普羅大眾方面有自己的天然優勢。

針對對於近期的強監管態勢, 管清友認為, 完全不必妄自菲薄、自暴自棄, 反過來看監管有助於行業去掉泡沫、去偽存真, 幫助淨化生態環境, 中國的新金融業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面仍然是朝陽行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