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收評:銀行股再次暴漲,慢牛變異成快牛?

今天銀行股再度暴漲, 整個板塊漲幅高達3.61%。 其中, 建設銀行大漲8.28%, 完全漲出了瘋牛的氣勢。 所以, 我們今天不得不再次討論這個大熱門。

銀行股暴漲, 很多人從資金的角度去看, 認為銀行股大漲會吸掉別的區域的資金, 從而導致別的區域股價疲軟。 如果從這個角度考慮問題, 整個人都不好了, 要精神撕裂。

我們換個角度考慮問題, 可能會豁然開朗一些。 如果說銀行股價始終在淨資產以下, 市盈率不到10倍, 這種估值水準就像一個大秤砣, 拖住了所有板塊的估值水準。 這段話的意思是, 銀行股的估值水準適當的提高一下, 在中線來看, 可以打開整個A股的估值水準。

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看, 如果銀行股始終維持在較低的估值水準, 比如8倍市盈率, 此刻如果把中小盤市盈率抬到90倍, 個股是不是隨時要股災了?因為, 兩者估值的劈叉程度太大!

一般來說,

銀行股估值10倍, 績優股20-25倍, 成長股大概35-40倍, 這才是正常的估值序列。 如果一個市場大幅超越了這個序列, 那某個區域就出現了嚴重的泡沫。

所以, 銀行股適當的提升一下估值水準, 有利於白馬股、二線績優股、真成長股的估值水準提高(當然只是合理提高)。

話說到這裡, 我重新定位一下現在的行情。

上一波牛市, 見底是在2012年12月, 見底後那輪牛市的總體風格是科技創新。 一直搖擺了2014年11月, 滬指開始噴出, 在券商的帶領下, 指數開始飆升。

這一輪牛市的見底時間是2016年1月底, 見底後牛市的總風格是績優股重估。 一直搖擺到2018年的1月(也是兩年), 在銀行股的帶領下, 指數開始飆升。

為什麼當年選擇券商, 而本次選擇銀行股幹這件事情呢?要知道上輪牛市的總體風格是科技創新, 所以選擇券商。 按照金融服務於實體的邏輯, 科技創新下, 靠的是股權服務(例如風險投資), 而不是銀行貸款, 所以選擇券商。 而在實體企業(地產、週期、績優白馬等), 這些企業的發展, 其服務手段主要靠貸款, 所以會選擇銀行。

如今的銀行股飆升, 就類似於2014年底的券商股飆升, 慢牛從此開始加速。 再看, 2014年底在券商的帶領下行情加速後, 那一輪的“主風格——科技創新”在2015年直接搞成泡沫。

所以, 如果你當年看清楚了行情的主風格是科技創新, 假設你買個科技創新股在“券商飆升段”不漲, 你不用擔心, 一定會漲。 回到現在, 這輪牛市的主風格是——績優股, 那麼如果你買了績優股, 在“銀行飆升段”也不漲, 你同樣不用擔心, 遲早會大漲特漲!

當然, 按照現在的走法, 慢牛變快牛, 漲得太快的話, 要不了半年, 本輪2年半的牛市就結束了。 就像從2012年底開始的牛市, 在2年半後的2015年6月就嘎然結束了。

在這裡必須提醒一句, 什麼股票都能形成泡沫, 價值股也不例外,

只要泡沫太大, 就會出問題。 所以必須要關注, 2018年的二季度會不會重演2015年二季度的走勢, 只是泡沫的類別不同, 一則是績優股泡沫, 一則是科技題材股泡沫。

來源微信公眾號:澄泓財經(id:chenghongcaijin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