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型私募“奔公”急 公募行業變局猶遠

在一些公募基金經理“奔私”創業的同時,已頗具規模卻遇上發展瓶頸的私募大佬們,紛紛動起了轉型公募的念頭。 由私募宿將陳繼武控股的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日前獲准設立,而如博道投資、重陽投資等大型私募也正在轉型公募的路上。

事實上,私募轉型公募的代價並不小。 為了達到公募基金的監管要求,在轉型成功之前,私募往往會對現有的業務進行壯士斷腕式的清理。 業內人士認為,對於規模超百億的大型私募基金,繼續通過私募的方式擴張遭遇“天花板”,而轉型公募後,得益於公募基金的制度紅利,有望獲得更大的資產管理規模,而為此付出一些代價顯然是值得的。

轉型潮暗湧

如果單純從總體資產管理規模來看,私募基金業似乎強於公募基金業,但如果細化到個體,二者卻有天壤之別。

上海某私募基金負責人表示,從數量上看,私募基金的整體規模已高達11萬億元,超過公募基金的9萬億元,私募基金業的發展速度更快;但如果仔細分析會發現,私募基金業約11萬億元的資產管理規模分散在近2萬家私募基金手中,而公募基金的9萬億元則僅由一百餘家基金公司分享,因此,從單體的生存環境而言,私募基金的競爭比公募基金更激烈。 而私募基金發展到上百億的規模後,受制於產品發售更嚴格的門檻,容易觸及到發展的“天花板”,因此,如果條件允許,私募基金轉型公募基金是一個必然的方向。

雖然伴隨著眾多公募基金經理轉行私募,私募基金業的發展勢頭兇猛,但部分新成立不久的公募基金公司,因為發展定位準確,近年來擴張速度驚人,動輒千億元的資產管理規模頗讓許多私募基金豔羨。

一位元中型私募基金的總經理向記者表示,公募基金行業的制度紅利是其能夠迅猛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公募業務覆蓋範圍寬廣,發售成本低於私募基金。 而在私募基金監管日趨嚴格的背景下,私募基金以往的隱性優勢逐漸消失,這令公募基金的優勢更加明顯。 “個人可以成為公募基金公司的控股股東,這讓私募轉型公募後,在保留原有利益分配機制的同時,可以更靈活地參與公募業務競爭,這對於有能力的私募來說,是個不小的誘惑。

”該總經理說。

“鯰魚效應”尚待顯現

對於公募基金業來說,私募基金轉型公募基金的暗流洶湧,儘管短期不會挑戰現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地位,但從中長期來說,依然存在顛覆行業格局的可能。

某國有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市場部總監認為,私募基金轉型公募基金後,其最大的優勢在於機制靈活,一旦方向準確,其發展勢頭會超出預期。 由於“私”轉“公”後的基金公司實際控制人往往是個人,市場化程度會更高,因此,“私”轉“公”後的機制靈活,不僅體現在股權激勵等對核心員工的利益捆綁,還包括實際業務擴張中的靈活應對等,這對於受體制約束的基金公司來說,所承受的市場壓力會逐漸增加。

不過,從短期來說,監管層對放開私募轉型公募的態度依然謹慎,而私募轉型公募需付出一定代價,也一定程度上讓部分大型私募基金對轉型持觀望態度,這意味著,目前私募轉型公募尚不會影響公募基金行業既有的遊戲規則。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當私轉公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其“鯰魚效應”就會突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