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壽陽胡氏榮茶

潘峰

傳承晉商精神

譜寫時代傳奇

百年胡氏榮茶

再鑄新的輝煌

2017年12月, 《胡氏榮茶》被列入“晉中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誠實守信、開拓進取、和衷共濟、務實經營、經世濟民”的晉商精神不僅是對明清晉商優秀的道德品格和精神風貌的高度凝練和總結, 也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浪潮下所有華商的一種期許。

清代, 山西茶商壟斷了西北的茶葉貿易, 硬生生地走出了南起福建武夷山, 北至俄羅斯的舉世矚目的萬里茶路。 山西本省並不產茶, 資源稟賦上的先天不足並沒有阻礙晉商南北闖蕩的步伐。 晉商雖然沒有資源上的優勢, 但有的是廣闊的消費市場。 憑藉著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和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 晉商數千里南下採茶, 再萬里北進去運茶, 從無到有, 逐漸打通了中俄萬里茶路, 成為這條商道上的一支勁旅, 譜寫了一個時代的傳奇。

胡氏榮茶是今日山西碩果僅存的茶商老字型大小之一, 也是茶葉之路的親歷者。 胡氏榮茶在建國後雖一度消失, 但在其第八代傳承人胡萍萍的帶領下, 近些年來一直致力於茶文化的傳播和發揚並切實踐行晉商精神, 得到了省、市、縣各級政府的充分認可與推崇。

在整理和發掘家族文獻時, 胡萍萍在壽陽西岢村南嶺溝的祖墳中發現了嘉慶、道光、同治、光緒四朝所立的十餘通家族墓碑以及家傳《壽陽縣西岢村胡氏宗譜》殘譜。 因風雨侵蝕, 有些碑刻已經難辨字跡, 而族譜也因為某些原因僅存世系數十頁。 所幸僅有的資料, 也可説明我們管窺壽陽胡氏宗族之一二。

明代時, 胡氏已有族人外出經商, 一直延續至今, 可以說胡氏是個晉商世家。 胡氏在明代所經營的行業已無從考證, 但據族人口述, 其先祖主要經營鹽、糧、布等商品的零售。 一直到清代, 胡氏仍舊是兼營多種商品的貿易, 如藥材、鹽、布等, 這從胡氏家中留存的藥方、票據可以得到印證。

其實,胡氏經營最多,獲利最大的商品還是茶葉。現有資料可以考證的胡氏業茶的最早記錄是在乾隆年間。清代,胡氏有據可考的第一位從事商業活動的是六世祖胡德。胡德,字潤身,生於康熙五十六年,卒於乾隆四十九年。胡德兄弟三人,長繒,次盛,德為季。胡德“善持籌握管算”,胡氏宗族經商者都是胡德一脈,經過祖孫幾代人的經營,已“家致素封”。胡德儘管已經經商,但尚不知其經營行業。據宗譜記載,胡氏最早經營茶葉貿易的是第七代的胡啟陳和胡祚陳兩兄弟,他們都是胡德之子。按胡君陳的墓碑記載,胡德生四子,長子啟陳、次子長陳、三子祚陳,四子君陳。

胡啟陳生於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卒于嘉慶二十年(西元1815年),二十四歲時便“效陶頓業”,“業茶北口”,直到五十一歲時才回歸家鄉,不復經商。[11]胡啟陳二十四歲開始經商,時值盛世繁華的乾隆二十四年(西元1759年),他是有據可靠的胡氏經營茶葉貿易的第一人。如果據此推算,胡氏經營茶葉貿易迄今已有二百餘年。但當時是否設有字型大小,尚不得而知。

胡啟陳經營茶葉貿易的時期,正值清朝國力最為強盛的乾隆中期。這一時期國家政局穩定,經濟繁榮,商品經濟發達,中俄茶葉貿易日臻興旺。而胡啟陳經商的張家口是清代前期我國北方最重要的商業城市和金融中心之一,也是清代中俄陸路貿易的重要口岸。作為晉商福地的張家口,清初的王登庫、靳良玉、範永鬥、王大宇、梁嘉賓、田生闌、翟堂、黃雲發等“八家商人”皆發跡於此。許多山西茶商就是乾隆年間在張家口發家致富的,最廣為人知的便是榆次車輞村常氏。到乾隆末年,僅在張家口大境門外從事對俄茶葉貿易的商號就有50餘家,而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晉商。胡啟陳在張家口經營茶葉貿易近30年,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也奠定了家族經濟的基礎。51歲時,胡啟陳便榮歸故里,從此絕跡商途,商業便逐步交給後代打理。居家後的胡啟陳把主要精力放在處理家事和造福桑梓上。因為他樂善好施、濟人以艱,所以清朝皇帝欽賜他正八品修職郎的榮譽頭銜並題贈他“熙朝壽耇”的牌匾。

胡氏第二位經營茶葉貿易的族人是胡啟陳的三弟胡祚陳。按胡德的長子啟陳生於乾隆元年,四子君陳生於乾隆二十年,可以推測出三子祚陳應該生於乾隆三年至十九年之間。據族譜記載,祚陳“業茶。端嚴樸實,貿易於歸化城”。胡祚陳因為稟性端嚴,為人樸直,所以在歸化城經商時經常被人非難。他年輕時北上歸化城經商,直到年老力衰時才回到了家鄉,可謂是“少小離家老大回”。

胡啟陳與其弟胡祚陳兩人分別在張家口和歸化城經商,而沒有同處一地經商,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利潤最大化。胡祚陳走上茶葉貿易的道路,肯定離不開其長兄的提攜。在胡祚陳剛開始經商的時候,應該是跟隨長兄胡啟陳在張家口學習茶葉貿易,待其可獨當一面時,才隻身前去歸化城經營茶葉貿易。

到了胡氏的第八代,經商的主要是胡啟陳的三子胡善言與胡祚陳的三子胡善友這對堂兄弟。族譜對於二人的記載都是“業茶。有聞聲,為鄉里重”,可見他們都是子承父業,繼續從事茶葉貿易。

經商積累一定的財富後,胡氏宗族也開始注重培養子弟從事科舉事業。胡德晚年猶愛讀書,因為擔心子孫荒廢學業,“每延嚴師以誨之”,所以其子孫多受過較好的教育。如胡善言,“自幼樂詩書,欽聖教,慕有道”。再如胡祚陳的長子胡善宗,“幼業詩書,長則理家事”;其三子胡善友也是“自幼誦讀為業”,但因為家運不豐,後來只得“承父業,棄儒為商,貿易化城”。胡善友因為自己不得不棄儒服賈,所以對待子孫的教育尤為重視,令“幼孫男俱業儒”。可見,儘管胡氏未曾在科舉事業上有所建樹,但向儒之心始終不改,族中子弟都曾受過較好的儒學教育。

胡善友是胡氏宗族百年難遇的的經商奇才。他早年希望讀書仕進,無奈家庭經濟出現問題,不得不棄儒服賈,來到歸化城與其父並肩作戰。憑藉卓越的商業才能,“方逾不惑之年,家累千金”,迅速振興了家業。上文胡德的墓表中提到胡氏已經“家致素封”,應該是在胡善友的銳意經營下得以實現的。胡德得以受到欽賜八品修職郎的榮譽,也是因為善友的緣故得以覃恩。

墓誌中稱胡善言“秉公貿易,亦淳淳然有喻義之示”,但沒有交代其經商地點。不過,既然胡善友是去歸化城與其父共同經營茶葉貿易,那麼胡善言應該是在張家口幫助其父經營茶葉貿易。

胡氏在清乾隆中期開始經營茶葉貿易,成為萬里茶路上浩浩蕩蕩的山西茶商中的一員。其經營的重鎮是張家口和歸化城,組織形態上主要是父子相隨、兄弟相從,具有較濃厚的家族經營色彩。胡氏的經營規模和資產俱不詳,但胡善友在不惑之年既已家累千金,後來更是“家致素封”,儘管可能未入大賈之流,但中賈已綽綽有餘。此外,從資產來看,胡氏應是有固定店鋪的坐賈,而非資本較小的行商。

經濟地位的提升也促進了身份地位的提升。胡氏族人中,胡德受到欽賜修職郎的封賞,胡啟陳得到欽賜正八品修職郎的榮譽頭銜以及“熙朝壽耇”的牌匾,胡祚陳是“皇清恩賜登仕郎”,胡善繼是“皇清恩賜壽民”,善宗是“皇清處士”,善友是“鄉飲耆賓”。雖然這些榮譽稱號都是虛銜而無實權,但許多都是皇帝封賞的,對提升胡氏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身份的提升也帶來了婚姻圈和社交圈的上行。從胡氏族人的墓碑資料來看,胡德的墓表是平舒祁氏十六世孫祁朝鸞撰、十七世孫祁用唐書,胡君陳的墓碑記是平舒祁氏十六世孫祁朝駿(祁寯藻之族兄)撰。之所以祁氏諸人會為胡氏撰文,主要因為二姓有數世姻親關係。如胡祚陳,“長女適平舒村祁錦文”;胡君陳之女,“適平舒祁元益”。《祁氏世譜》中載,祁元益,平舒祁氏十七世,娶胡氏,可與胡君陳墓碑記中所載相印證。此外,僅《祁氏世譜》中祁氏子娶胡氏女的就有十二世成美、十四世自合和自珍、十五世澤庫、樹拭、十六世朝升等人。祁胡聯姻是傳統時代的儒商結合,胡氏宗族娶祁氏女的也不在少數,如胡啟陳之孫學孟、學義、曾孫祺祥所娶妻都是祁氏女。

胡氏在經商有成之後,並沒有走上奢侈腐化,而是依舊勤儉持家,絕不鋪張浪費。但在地方社會的公益事業和宗族建設中,卻又能樂善好施、助人以艱,因而受到地方上的一致推崇。如六世祖胡德勤以自治,儉以持家,“性慷慨,樂善好施。凡族中有貧難舉火者,輒散資輸粟以濟之,卒不計其償。……凡建廟修橋治塗諸善舉,量力捐金,毫無吝色”。胡啟陳,“仗義疏財,每濟人艱,尤重本根,一切施捨事竭蹶”。

胡氏儘管在乾隆時期已經從事茶葉貿易,但直到道光末年才形成自己的品牌。胡氏祖傳一方“胡氏榮茶”匾額,系胡氏姻親的清代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三代帝師祁寯藻親題,匾上所書時間為“道光戊申”,可以推斷是祁寯藻在1848年為胡氏家族題寫。既然此匾是1848年所題,那麼胡氏榮茶品牌的出現應該不晚於1848年,有可能是此前已有,經祁寯藻題字而名聲大振;也有可能是經祁寯藻題字之後,胡氏便以此為品牌。總之,祁寯藻的題字極大提高了胡氏榮茶的知名度,促進了胡氏榮茶的發展。

光緒十五年,胡啟陳的玄孫胡國藩仿祁寯藻所題“胡氏榮茶”匾額,在壽陽、歸化城等地設莊經營茶葉貿易。但在胡國藩時期,胡氏榮茶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胡國藩去世較早,家道便逐漸衰退。加上國藩兄弟之間多有矛盾,國藩的三個兒子衣食無源,生活十分拮据,幸得堂叔胡國恩多方接濟才勉強生活。其後,胡國藩的長子胡芝俊遷入榆次,在藥行從小夥計做起,一直做到大掌櫃,最後在榆次開設了數家藥店。賣藥的收入,一度是胡家的主要經濟來源。榆次之外,胡氏在老家壽陽也設有藥店,壽陽宗艾鎮最大的藥店萬春元據說正是胡氏所設,掌櫃姓曹。《壽陽縣誌》第六卷《財貿志》對清代壽陽的主要行業進行了整理,其中較大的藥店有萬春元、公積成、天義春等八家。公私合營以後,胡家的藥店被收歸國有,胡氏再度衰敗,淪為雇農。胡家至今保存的一劑藥帖,其上有“壽陽南嶺溝胡氏秘傳舒筋散藥,包治男女腰腿疼痛,善保婦人生產容易。此藥在 寄存”。

胡氏榮茶的傳承人胡萍萍

胡萍萍早年在機關單位工作,因為喜歡挑戰自我,不久便隻身投入商海。商海浮沉期間,一次偶爾閱讀《壽陽縣誌》之候,對家族的歷史有了一些瞭解。在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驅動下,她寒來暑往,數十年如一日地挖掘家族歷史,搜集了許多珍貴的資料,希望可以讓家族的歷史重見天日、將胡氏榮茶的百年老號傳承下去。在她的不斷努力下,最終使得這塊碩果僅存的晉茶老字型大小得以煥發新生。

胡萍萍不僅繼承了先人們敢闖敢做的開拓進取精神,也繼承了祖先們經世濟民的晉商情懷。通過科學研究,胡萍萍將山西許多健康的中藥材和草本植物研發成不同類型的茶葉,還與地方開始合作,帶動村民共同富裕。如胡氏生產的連翹茶,是胡氏榮茶與長治市虹梯關鄉合作研發的;毛健茶,是胡氏榮茶與忻州市靜樂縣合作研發的。這些材料在村民眼裡原本是再普通不過的樹葉,絲毫看不出什麼價值,但在經過科學的研發工藝後,它們便躋身健康保健茶飲之列而身價倍增。這些茶充分利用了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既做到變廢為寶,又增加的村民的收入。這些新型“茶葉”健康且環保,不但結束了山西不產茶的歷史,也為山西省農村經濟發展開闢了新模式。

其實,胡氏經營最多,獲利最大的商品還是茶葉。現有資料可以考證的胡氏業茶的最早記錄是在乾隆年間。清代,胡氏有據可考的第一位從事商業活動的是六世祖胡德。胡德,字潤身,生於康熙五十六年,卒於乾隆四十九年。胡德兄弟三人,長繒,次盛,德為季。胡德“善持籌握管算”,胡氏宗族經商者都是胡德一脈,經過祖孫幾代人的經營,已“家致素封”。胡德儘管已經經商,但尚不知其經營行業。據宗譜記載,胡氏最早經營茶葉貿易的是第七代的胡啟陳和胡祚陳兩兄弟,他們都是胡德之子。按胡君陳的墓碑記載,胡德生四子,長子啟陳、次子長陳、三子祚陳,四子君陳。

胡啟陳生於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卒于嘉慶二十年(西元1815年),二十四歲時便“效陶頓業”,“業茶北口”,直到五十一歲時才回歸家鄉,不復經商。[11]胡啟陳二十四歲開始經商,時值盛世繁華的乾隆二十四年(西元1759年),他是有據可靠的胡氏經營茶葉貿易的第一人。如果據此推算,胡氏經營茶葉貿易迄今已有二百餘年。但當時是否設有字型大小,尚不得而知。

胡啟陳經營茶葉貿易的時期,正值清朝國力最為強盛的乾隆中期。這一時期國家政局穩定,經濟繁榮,商品經濟發達,中俄茶葉貿易日臻興旺。而胡啟陳經商的張家口是清代前期我國北方最重要的商業城市和金融中心之一,也是清代中俄陸路貿易的重要口岸。作為晉商福地的張家口,清初的王登庫、靳良玉、範永鬥、王大宇、梁嘉賓、田生闌、翟堂、黃雲發等“八家商人”皆發跡於此。許多山西茶商就是乾隆年間在張家口發家致富的,最廣為人知的便是榆次車輞村常氏。到乾隆末年,僅在張家口大境門外從事對俄茶葉貿易的商號就有50餘家,而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晉商。胡啟陳在張家口經營茶葉貿易近30年,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也奠定了家族經濟的基礎。51歲時,胡啟陳便榮歸故里,從此絕跡商途,商業便逐步交給後代打理。居家後的胡啟陳把主要精力放在處理家事和造福桑梓上。因為他樂善好施、濟人以艱,所以清朝皇帝欽賜他正八品修職郎的榮譽頭銜並題贈他“熙朝壽耇”的牌匾。

胡氏第二位經營茶葉貿易的族人是胡啟陳的三弟胡祚陳。按胡德的長子啟陳生於乾隆元年,四子君陳生於乾隆二十年,可以推測出三子祚陳應該生於乾隆三年至十九年之間。據族譜記載,祚陳“業茶。端嚴樸實,貿易於歸化城”。胡祚陳因為稟性端嚴,為人樸直,所以在歸化城經商時經常被人非難。他年輕時北上歸化城經商,直到年老力衰時才回到了家鄉,可謂是“少小離家老大回”。

胡啟陳與其弟胡祚陳兩人分別在張家口和歸化城經商,而沒有同處一地經商,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利潤最大化。胡祚陳走上茶葉貿易的道路,肯定離不開其長兄的提攜。在胡祚陳剛開始經商的時候,應該是跟隨長兄胡啟陳在張家口學習茶葉貿易,待其可獨當一面時,才隻身前去歸化城經營茶葉貿易。

到了胡氏的第八代,經商的主要是胡啟陳的三子胡善言與胡祚陳的三子胡善友這對堂兄弟。族譜對於二人的記載都是“業茶。有聞聲,為鄉里重”,可見他們都是子承父業,繼續從事茶葉貿易。

經商積累一定的財富後,胡氏宗族也開始注重培養子弟從事科舉事業。胡德晚年猶愛讀書,因為擔心子孫荒廢學業,“每延嚴師以誨之”,所以其子孫多受過較好的教育。如胡善言,“自幼樂詩書,欽聖教,慕有道”。再如胡祚陳的長子胡善宗,“幼業詩書,長則理家事”;其三子胡善友也是“自幼誦讀為業”,但因為家運不豐,後來只得“承父業,棄儒為商,貿易化城”。胡善友因為自己不得不棄儒服賈,所以對待子孫的教育尤為重視,令“幼孫男俱業儒”。可見,儘管胡氏未曾在科舉事業上有所建樹,但向儒之心始終不改,族中子弟都曾受過較好的儒學教育。

胡善友是胡氏宗族百年難遇的的經商奇才。他早年希望讀書仕進,無奈家庭經濟出現問題,不得不棄儒服賈,來到歸化城與其父並肩作戰。憑藉卓越的商業才能,“方逾不惑之年,家累千金”,迅速振興了家業。上文胡德的墓表中提到胡氏已經“家致素封”,應該是在胡善友的銳意經營下得以實現的。胡德得以受到欽賜八品修職郎的榮譽,也是因為善友的緣故得以覃恩。

墓誌中稱胡善言“秉公貿易,亦淳淳然有喻義之示”,但沒有交代其經商地點。不過,既然胡善友是去歸化城與其父共同經營茶葉貿易,那麼胡善言應該是在張家口幫助其父經營茶葉貿易。

胡氏在清乾隆中期開始經營茶葉貿易,成為萬里茶路上浩浩蕩蕩的山西茶商中的一員。其經營的重鎮是張家口和歸化城,組織形態上主要是父子相隨、兄弟相從,具有較濃厚的家族經營色彩。胡氏的經營規模和資產俱不詳,但胡善友在不惑之年既已家累千金,後來更是“家致素封”,儘管可能未入大賈之流,但中賈已綽綽有餘。此外,從資產來看,胡氏應是有固定店鋪的坐賈,而非資本較小的行商。

經濟地位的提升也促進了身份地位的提升。胡氏族人中,胡德受到欽賜修職郎的封賞,胡啟陳得到欽賜正八品修職郎的榮譽頭銜以及“熙朝壽耇”的牌匾,胡祚陳是“皇清恩賜登仕郎”,胡善繼是“皇清恩賜壽民”,善宗是“皇清處士”,善友是“鄉飲耆賓”。雖然這些榮譽稱號都是虛銜而無實權,但許多都是皇帝封賞的,對提升胡氏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身份的提升也帶來了婚姻圈和社交圈的上行。從胡氏族人的墓碑資料來看,胡德的墓表是平舒祁氏十六世孫祁朝鸞撰、十七世孫祁用唐書,胡君陳的墓碑記是平舒祁氏十六世孫祁朝駿(祁寯藻之族兄)撰。之所以祁氏諸人會為胡氏撰文,主要因為二姓有數世姻親關係。如胡祚陳,“長女適平舒村祁錦文”;胡君陳之女,“適平舒祁元益”。《祁氏世譜》中載,祁元益,平舒祁氏十七世,娶胡氏,可與胡君陳墓碑記中所載相印證。此外,僅《祁氏世譜》中祁氏子娶胡氏女的就有十二世成美、十四世自合和自珍、十五世澤庫、樹拭、十六世朝升等人。祁胡聯姻是傳統時代的儒商結合,胡氏宗族娶祁氏女的也不在少數,如胡啟陳之孫學孟、學義、曾孫祺祥所娶妻都是祁氏女。

胡氏在經商有成之後,並沒有走上奢侈腐化,而是依舊勤儉持家,絕不鋪張浪費。但在地方社會的公益事業和宗族建設中,卻又能樂善好施、助人以艱,因而受到地方上的一致推崇。如六世祖胡德勤以自治,儉以持家,“性慷慨,樂善好施。凡族中有貧難舉火者,輒散資輸粟以濟之,卒不計其償。……凡建廟修橋治塗諸善舉,量力捐金,毫無吝色”。胡啟陳,“仗義疏財,每濟人艱,尤重本根,一切施捨事竭蹶”。

胡氏儘管在乾隆時期已經從事茶葉貿易,但直到道光末年才形成自己的品牌。胡氏祖傳一方“胡氏榮茶”匾額,系胡氏姻親的清代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三代帝師祁寯藻親題,匾上所書時間為“道光戊申”,可以推斷是祁寯藻在1848年為胡氏家族題寫。既然此匾是1848年所題,那麼胡氏榮茶品牌的出現應該不晚於1848年,有可能是此前已有,經祁寯藻題字而名聲大振;也有可能是經祁寯藻題字之後,胡氏便以此為品牌。總之,祁寯藻的題字極大提高了胡氏榮茶的知名度,促進了胡氏榮茶的發展。

光緒十五年,胡啟陳的玄孫胡國藩仿祁寯藻所題“胡氏榮茶”匾額,在壽陽、歸化城等地設莊經營茶葉貿易。但在胡國藩時期,胡氏榮茶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胡國藩去世較早,家道便逐漸衰退。加上國藩兄弟之間多有矛盾,國藩的三個兒子衣食無源,生活十分拮据,幸得堂叔胡國恩多方接濟才勉強生活。其後,胡國藩的長子胡芝俊遷入榆次,在藥行從小夥計做起,一直做到大掌櫃,最後在榆次開設了數家藥店。賣藥的收入,一度是胡家的主要經濟來源。榆次之外,胡氏在老家壽陽也設有藥店,壽陽宗艾鎮最大的藥店萬春元據說正是胡氏所設,掌櫃姓曹。《壽陽縣誌》第六卷《財貿志》對清代壽陽的主要行業進行了整理,其中較大的藥店有萬春元、公積成、天義春等八家。公私合營以後,胡家的藥店被收歸國有,胡氏再度衰敗,淪為雇農。胡家至今保存的一劑藥帖,其上有“壽陽南嶺溝胡氏秘傳舒筋散藥,包治男女腰腿疼痛,善保婦人生產容易。此藥在 寄存”。

胡氏榮茶的傳承人胡萍萍

胡萍萍早年在機關單位工作,因為喜歡挑戰自我,不久便隻身投入商海。商海浮沉期間,一次偶爾閱讀《壽陽縣誌》之候,對家族的歷史有了一些瞭解。在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驅動下,她寒來暑往,數十年如一日地挖掘家族歷史,搜集了許多珍貴的資料,希望可以讓家族的歷史重見天日、將胡氏榮茶的百年老號傳承下去。在她的不斷努力下,最終使得這塊碩果僅存的晉茶老字型大小得以煥發新生。

胡萍萍不僅繼承了先人們敢闖敢做的開拓進取精神,也繼承了祖先們經世濟民的晉商情懷。通過科學研究,胡萍萍將山西許多健康的中藥材和草本植物研發成不同類型的茶葉,還與地方開始合作,帶動村民共同富裕。如胡氏生產的連翹茶,是胡氏榮茶與長治市虹梯關鄉合作研發的;毛健茶,是胡氏榮茶與忻州市靜樂縣合作研發的。這些材料在村民眼裡原本是再普通不過的樹葉,絲毫看不出什麼價值,但在經過科學的研發工藝後,它們便躋身健康保健茶飲之列而身價倍增。這些茶充分利用了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既做到變廢為寶,又增加的村民的收入。這些新型“茶葉”健康且環保,不但結束了山西不產茶的歷史,也為山西省農村經濟發展開闢了新模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