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兩千年前 古希臘人就發明出能走動倒酒的“機器人”

這是穀歌旗下的波士頓動力公司研發的人形機器人atlas。 這款機器人可以像人類一樣走路, 配備了兩個視覺系統——一個鐳射測距儀和一個立體照相機, 由一個機載電腦控制。 它的手具有精細動作技能的能力。 它的四肢共擁有28度的自由度。

聽起來是不是很炫酷?

其實, “機器人”出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 早在兩千多年前, 人類就已經開始發明擬人形態的工具。 下面, 就讓小新為你介紹幾個歷史上著名的“機器人”, 有古希臘美麗的“侍者”, 神秘的騎士, 會下棋的智者等。

優雅的古希臘侍者

在古希臘神話中女性通常被塑造成為智慧美貌的化身, 例如智慧女神雅典娜, 勝利女神妮姬等等。 這位手拿水壺的可移動侍者也是優雅美麗的女性形象。 這位可移動的侍者還同時兼具這“迎賓”和“倒酒”的功能。

據展館工作人員介紹, 因為在“侍者”的軀幹和後背同時裝有機械裝置。 當固定裝置鬆開後, 雕像可以用略微彎曲的軌跡向著酒會上3米以外的人移動。 雕像內部裝有一個平衡裝置, 當這個裝置緩慢下降時, 就產生了動力。 與平衡裝置相連的繩纜纏繞在一個樞軸上, 該樞軸能夠改變力的方向, 將其傳遞至雕像兩隻隱藏的輪子。

當平衡裝置下降至下滑容器的底部時, 雕像將停止移動。 此時, “侍者”已經來到了參會者旁邊, 準備為他斟滿希臘美酒。 當酒會上的人用力按壓侍者隱秘鉸接的左手時, “她”的胳膊會轉動並啟動一個水準裝置的彈簧鎖。 這個彈簧鎖緩慢滑動, 讓大氣壓力進入隱藏封閉式的盛酒器皿。 這時, 酒就會從侍者右手中的罐子裡面流出。

如果你來到中國科技館的“古希臘科技與藝術”展, 你將能一睹這位美麗侍者的芳容。 除了倒酒的侍者, 該展覽還展現了許多古希臘時期的科技發明, 如各種機械和軍事戰備等。 除了哲學、政治和藝術, 你將會發現原來古希臘的科技也是如此熠熠閃光!除了科技愛好者和古希臘文明愛好者,

這個展覽也是孩子們開拓眼界、激發科學靈感不可錯過的一堂課!

達芬奇的騎士

沒錯, 就是那個畫了《蒙娜麗莎》的達芬奇(Leonardo DaVinci)。

他設計了一種發條騎士, 它能夠坐直身子、揮動手臂以及移動頭部和下巴。 達芬奇當時是否真正造出這個機器人現在已經無跡可尋,

但根據其設計後人確實仿造出了一個人形機器人, 這也說明他的設計確實有可實現性。

會下棋的“機器人”

匈牙利作家兼發明家沃爾夫岡·馮·肯佩倫(Wolfgang von Kempelen)建造了土耳其機器人(The Turk), 它由一個楓木箱子跟箱子後面伸出來的人形傀儡組成, 傀儡穿著寬大的外衣,並戴著穆斯林的頭巾。這台裝置誕生後一度名聲大噪,因為它被視為能夠跟國際象棋高手對弈的機器人,但最終謎底揭開,機器人之所以會下棋是因為箱子裡藏著一個人。

“robot”(機器人)這個名詞來自于捷克劇作家卡爾·恰佩克(Karl Capek)在名為《Rossums Universal Robot》的戲劇作品。這個詞源於捷克語的“robota”,意思是“苦力”。數千年來,人類一直致力於發明出能夠變成人類幫手的智慧型機器人,這樣的想法,在現代社會已經越來越趨於真實。但願人類世界的最終結局,不要像《Rossums Universal Robot》這部作品一樣——世界最終被機器人所佔領。

傀儡穿著寬大的外衣,並戴著穆斯林的頭巾。這台裝置誕生後一度名聲大噪,因為它被視為能夠跟國際象棋高手對弈的機器人,但最終謎底揭開,機器人之所以會下棋是因為箱子裡藏著一個人。

“robot”(機器人)這個名詞來自于捷克劇作家卡爾·恰佩克(Karl Capek)在名為《Rossums Universal Robot》的戲劇作品。這個詞源於捷克語的“robota”,意思是“苦力”。數千年來,人類一直致力於發明出能夠變成人類幫手的智慧型機器人,這樣的想法,在現代社會已經越來越趨於真實。但願人類世界的最終結局,不要像《Rossums Universal Robot》這部作品一樣——世界最終被機器人所佔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