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Lab試駕|在五大連池零下40度的低溫裡,我感受到了雪佛蘭的熱情

時隔16年, 再次踏上東北這塊廣闊的黑土地, 腦海中浮現出許多年少時的畫面, 就像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 歷歷在目。 不過, 身處滿是銀裝素裹的純白世界, 心中一片寧靜。 雖然在上海生活了20年, 骨子裡對於故鄉的那份情感依然無法割捨。

這次, 從上海一路輾轉北京、哈爾濱再到五大連池, 身上的衣服也是一層層變厚, 不過內心的激動讓我似乎已經忘記了將近零下40度的數九寒天。

出發前, 來自上汽通用雪佛蘭的教練為我們講解車輛特性以及雪地駕駛的技巧。 受益匪淺!

這次的4位主角, 其實最想感受的是今年底特律車展剛剛亮相的大號皮卡索羅德(Silverado) Z71, 不過由於只有一輛作為安全車, 只試駕了另外的三輛, 分別是創酷、探界者和庫羅德。

還是老樣子, 資料這東西網上都有, 在此就不浪費時間, 主要講講感受。

每個人對於車輛的偏好都不同, 但作為一個性能控來說, 越野車、SUV亦或是皮卡都不太令我感冒。 不過, 試駕當天給我印象最深是這輛庫羅德皮卡, 雖說身材比全尺寸的索羅德要小上一圈,

但扎實的底盤、良好的車身剛性以及靈活的操控讓我對它刮目相看。

冰雪路面上兩驅、四驅以及後驅的駕駛特性非常不一樣, 在開啟TCS或ESP等輔助系統時能明顯感覺到車輛在失控瞬間電子系統的介入, 而關閉後則完全要依靠自己的駕駛技術。

特別要強調的是, 在冰雪路面行駛, 雪地胎是必須的, 它對於車身穩定性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四驅系統。

先說說四驅的庫羅德, 3.6L的自吸V6真不是蓋的, 309Ps的動力加上將近3000公斤的拖拽力是相當給力。 在當天的試駕中, 有位小夥伴將科邁羅開進雪堆陷車了, 教練直接開著這輛庫羅德過去輕鬆幫忙脫困。

最意想不到的是它的操控,轉向虛位很小,轉向力度也適中,油門回應直接。坐在車內,完全不覺得是在開一輛大號的皮卡,異常靈活。

再來看這輛探界者,它的調教取向就是舒適。開什麼路都覺得挺舒服的,懸掛行程稍長,避震回彈也比較慢。轉向力度很輕,電子油門調教的相對慢那麼一點,也是為了向舒適性及安全性妥協。整體給我的感受就是通過性能有餘,越野性能一般,操控就算了,畢竟是一輛為城市打造的SUV。

還有這輛最小號的創酷,避震相對探界者要硬了很多,當然車身在通過坑窪路面時的彈跳也很明顯。但這是輛比較適合年輕人的小車,車身短小的優勢在越野路面上的良好通過性就凸顯出來。

實際上,它經過適當的改裝,越野能力要比長軸距的探界者及庫羅德更好。不過,它的客戶群體主要還是瞄準了城市生活的時尚人群。大多時候,創酷的嬌小體型更能適應城市中的擁堵路況。而不錯的通過能力也可以在週末,讓車友們帶著朋友去郊外來個燒烤party。

重點來了,這才是我試駕當天最中意的車——科邁羅。新款科邁羅配備了275Ps的2.0T四缸發動機,8AT變速箱以及後輪驅動。對!雪地上開後驅車撒花兒,真的是夢寐以求了很久啊!

其實那天也是巧了,中午吃好飯大家都有些疲憊。雖然外面太陽很大,但零下30幾度的大風天也就只有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上車,TCS關閉,掛入S擋,走起!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在如此低抓地力的雪地上進行漂移,油門的控制與在幹地上完全不同,稍微給多了屁股就會過頭,而給少了又不能提供足夠向前的作用力也會失控。

大概適應了1分鐘,基本摸清油門的控制點和方向盤的回正角度。於是,開始了長達10分鐘不停歇的定圓、畫圈、繞樁等動作。

感謝靈犀車談的張老師為我記錄下這一畫面,小編保證本人親自漂移,如假包換!各位鑒定下我的漂移水準,歡迎吐槽。

這次的試駕,讓我在雪地上體驗了前驅、後驅以及四驅等不同傳動形式的差異,也體會了不同車型的不同駕駛特性。當然也感受了承載式車身、非承載式車身的剛性差異,還有不同車型的越野體驗。在這些緊湊的前後AB對比試駕中,車輛取向的不同會被放大,這些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都很少有機會體驗。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樣天寒地凍的大東北,我們親身感受了雪佛蘭的工程師們的專業與敬業,公關老師們無微不至的照顧。當然,雪佛蘭在這樣惡劣環境的表現也讓我對這個品牌有了新的認識。

無論是創酷超高的可玩性,還是探界者不挑路面的舒適性,再到庫羅德勝任一切路面的全面性,這一次雪佛蘭一點都沒讓我失望。只是有點小遺憾,2018年雪佛蘭最重要的全尺寸皮卡索羅德並沒能夠親身體會。不過,以這次雪佛蘭的驚豔表現來看,這輛大號的皮卡必定會將雪佛蘭的精彩繼續。

教練直接開著這輛庫羅德過去輕鬆幫忙脫困。

最意想不到的是它的操控,轉向虛位很小,轉向力度也適中,油門回應直接。坐在車內,完全不覺得是在開一輛大號的皮卡,異常靈活。

再來看這輛探界者,它的調教取向就是舒適。開什麼路都覺得挺舒服的,懸掛行程稍長,避震回彈也比較慢。轉向力度很輕,電子油門調教的相對慢那麼一點,也是為了向舒適性及安全性妥協。整體給我的感受就是通過性能有餘,越野性能一般,操控就算了,畢竟是一輛為城市打造的SUV。

還有這輛最小號的創酷,避震相對探界者要硬了很多,當然車身在通過坑窪路面時的彈跳也很明顯。但這是輛比較適合年輕人的小車,車身短小的優勢在越野路面上的良好通過性就凸顯出來。

實際上,它經過適當的改裝,越野能力要比長軸距的探界者及庫羅德更好。不過,它的客戶群體主要還是瞄準了城市生活的時尚人群。大多時候,創酷的嬌小體型更能適應城市中的擁堵路況。而不錯的通過能力也可以在週末,讓車友們帶著朋友去郊外來個燒烤party。

重點來了,這才是我試駕當天最中意的車——科邁羅。新款科邁羅配備了275Ps的2.0T四缸發動機,8AT變速箱以及後輪驅動。對!雪地上開後驅車撒花兒,真的是夢寐以求了很久啊!

其實那天也是巧了,中午吃好飯大家都有些疲憊。雖然外面太陽很大,但零下30幾度的大風天也就只有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上車,TCS關閉,掛入S擋,走起!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在如此低抓地力的雪地上進行漂移,油門的控制與在幹地上完全不同,稍微給多了屁股就會過頭,而給少了又不能提供足夠向前的作用力也會失控。

大概適應了1分鐘,基本摸清油門的控制點和方向盤的回正角度。於是,開始了長達10分鐘不停歇的定圓、畫圈、繞樁等動作。

感謝靈犀車談的張老師為我記錄下這一畫面,小編保證本人親自漂移,如假包換!各位鑒定下我的漂移水準,歡迎吐槽。

這次的試駕,讓我在雪地上體驗了前驅、後驅以及四驅等不同傳動形式的差異,也體會了不同車型的不同駕駛特性。當然也感受了承載式車身、非承載式車身的剛性差異,還有不同車型的越野體驗。在這些緊湊的前後AB對比試駕中,車輛取向的不同會被放大,這些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都很少有機會體驗。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樣天寒地凍的大東北,我們親身感受了雪佛蘭的工程師們的專業與敬業,公關老師們無微不至的照顧。當然,雪佛蘭在這樣惡劣環境的表現也讓我對這個品牌有了新的認識。

無論是創酷超高的可玩性,還是探界者不挑路面的舒適性,再到庫羅德勝任一切路面的全面性,這一次雪佛蘭一點都沒讓我失望。只是有點小遺憾,2018年雪佛蘭最重要的全尺寸皮卡索羅德並沒能夠親身體會。不過,以這次雪佛蘭的驚豔表現來看,這輛大號的皮卡必定會將雪佛蘭的精彩繼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