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九分化”更加“極端”:新“1+1+8分化”下的操作策略!

本文首發於點掌財經(aniu.tv)

對於近期的行情, 指數在各個熱點輪動之下不斷刷新近兩年的高點。 而資金在金融、地產、中字頭等第二梯隊裡面薅羊毛完了後又在22日跑到創業板和白馬股裡面。 緊接著23日又再次跑到了第二梯隊裡面去了。

可以說機構這種打一槍換個地方的特性還是沒變。 我們不禁猜測24日是不是又要換個地方呢?那麼接下來該換到哪個地方去呢?

對於指數在最近這一階段的表現有必要進行評估。 在15日上證指數出現中陰線調整之後, 前後兩段連陽行情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不同。

首先對於12月28日開啟的開門紅行情,

在頭兩日出現普漲之後, 市場就馬上進入了A階段的“1+1+8分化”行情。 所謂的1是指以白馬股為代表的“一集團”, 而另外的一個“1”是指在A階段遇到題材利好消息刺激後的輪動物件。 而這個階段給人更多的感受就是只賺指數不賺錢。

白馬漲小票跌, 而其他即時性的題材也繼續輪動。 所以整個行情其實是在這種特殊的分化格局中運行。

而等到15日一根陰線調整後, 官方媒體開始在16日點評警惕藍籌過度上漲的風險。 所以漲得多的那部分藍籌——白馬藍籌就開始錯位調整或者橫盤震盪。 而資金則開始在16日尾盤搶籌以“金融、地產、中字頭”為代表的“第二梯隊”藍籌股。

從最開始我們就提到的“機構為了防範白馬股因銀監會處置信託產品而造成閃崩風險轉而進入到安全性高、估值較低、機構紮堆少的第二梯隊藍籌股”到市場上在近期提到的資產配置邏輯——填平估值,

這個邏輯進行了一次強化和外延式擴張。

這也使得投資“第二梯隊”藍籌股的邏輯在短期之內證偽的難度更大。 因為它已經演繹成雙重邏輯了。

其次, 我們再來看看B階段。

在B階段的頭四根陽線, 市場基本熱點在“金融、地產、中字頭、軍工”等第二梯隊中交叉輪動。 19日在這幾個概念中輪動完畢之後, 22日資金又開始換地方, 遇到了創業板和白馬股這兩個選項。

23日馬上就從白馬股和創業板中出來重新回到第二梯隊。

正是因為B階段“新1+1+8分化”行情主要輪動的對象在白馬股;金融、地產、中字頭等第二梯隊上,

而這些概念基本上都是藍籌權重股。 所以, 導致了B階段和A階段的一個不同之處是B階段的陽線更長、更堅挺。

對比A和B兩個階段新舊“1+1+8”分化後可以發現, 新的“1+1+8”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資金主要是在兩個1(白馬和第二梯隊藍籌)裡面來回輪動。

當然中途有個小插曲就是22日資金在創業板裡面打了一槍。 從目前的指數來看, 上證指數已經接近3600點。 邏輯上來看, 以補漲的視角看創業板的確存在輪動的可能性。

所以, 接下來如果說資金仍有可能在短期繼續偷襲創業板(注意這是基於輪動節奏的評估, 與我們另外一文對創業板中長期不看好觀點並不相悖)。 但是創業板畢竟不是目前邏輯一致性認可度較強的品種,

所以資金大概率還是以兩個1之間的輪動為主。

我們前期已經提出了在策略上主要配置金融、地產, 近期市場也基本驗證了我們的研判。 但是對於跟不上市場資金節奏的投資者而言, 則可以儘量優選50ETF。

之所以選擇50ETF, 原因在於排除創業板間歇性地可能輪動之外, 當前邏輯較硬的還是在於白馬和第二梯隊藍籌, 所以無論是資金跑進這哪個“1”, 都對50ETF有利無弊。 因此, 不知選股的話就可以選擇ETF作為投資標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