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全省文物局長會議西安召開

2018年我省推進重點文化項目建設 打造文物外展陝西品牌

文化藝術報訊 1月23日,全省文物局長會議在西安召開, 過去一年, 我省考古工作和大遺址保護成果顯著;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和陝西對外開放, 出入境展覽亮點紛呈, 文物交流持續拓展。 2018年, 我省將著力重點文化項目建設, 提高陝西文物傳承和利用影響力, 以文物外展為抓手, 彰顯國家新形象。

去年 大遺址保護成果顯著 出入境展覽亮點紛呈

2017年我省開展鳳翔血池、神木石峁、寶雞周原、南鄭龍崗寺、高陵楊官寨、延安蘆山峁、澄城劉家窪墓地等考古發掘。

石峁皇城台遺址和血池遺址分別榮獲“2016年中國六項考古新發現”和“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西安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獲批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西安阿房宮等5家單位入選立項名單, 我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去年, 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和陝西對外開放, 我省全年共派出66個團組191人次赴20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進行交流, 接待港澳臺客人及62個國家外賓278批6507人次, 組織文物出入境展覽9個, 與境外簽署合作協定13 個。 赴哈薩克《中國秦始皇兵馬俑文物展》為我國文物首次在中亞展出, 納紮爾巴耶夫總統等多國政要分別參觀了展覽。 配合第十屆“亞洲文化論壇”, 聯合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在香港承辦《綿亙萬里:世界遺產絲綢之路》特展,

得到西安、寶雞、咸陽等市文博單位的大力支持, 國家文物局致函表揚。

繼續開展中亞地區聯合考古, 哈薩克拉哈特古城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與英、法國駐華使館分別聯合舉辦陝西英國文化遺產高層圓桌會議、中法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 在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上, 劉延東副總理見證公輸堂保護專案協定簽署。 與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簽署文物修復協定。

實施《扶貧攻堅“十三五”文物專項實施規劃》, 全年投入資金7340萬元, 組織開展11個貧困地區文物保護專案。 將文物精准扶貧與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遊相結合, “宜君精准脫貧模式”榮獲2017年全國民生示範工程。

今年 推進重點文化項目建設 打造文物外展陝西品牌

2018年, 我省將重點加強西安碑林博物館文化專案、陝西考古博物館、秦始皇陵銅車馬博物館建設。 加快推進“互聯網+中華文明”項目, 開展革命文物連片保護利用試點。 指導加強漢中兩漢三國、榆林統萬城、咸陽乾陵等文化景區建設, 實現文物資源優勢向文化優勢轉變。

服務國家外交大局, 認真做好涉外重要接待工作。 配合外交活動、重大事件、重要會議,舉辦有影響、有分量的文物領域人文交流活動。 深入推動我省與英、法、德、新加坡等國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交流合作。 做好中德文物保護論壇相關工作。 繼續推進中亞考古, 指導省內文博單位、高校與中亞國家合作開展考古發掘和調查項目。

大力支持外國專家或作家用母語撰寫介紹我省文物、博物館和歷史文化方面的文章、書籍, 提升陝西文化國際影響力。

發揮文物資源“外交使者”“金色名片”作用, 積極做好文物外展工作, 打造文物外展陝西品牌。 完成赴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中國秦兵馬俑展》、赴紐西蘭國家博物館《中國秦漢文明展》等出境展覽。 有序推介以地市文物資源為主體的文物外展。 引進義大利《不朽之旅——埃及木乃伊 永恆的生命》等3個展覽。 加強與美國雷根總統圖書博物館、保爾博物館、尼克森總統博物館的協商, 爭取促成2019年“中美建交四十周年秦兵馬俑展覽”“新中國建國70周年秦兵馬俑展覽”等重要展覽。

做好香港學生來我省在文博單位實習相關工作。

積極籌畫並做好“第五屆臺灣歷史教師中華文化研習營”活動, 辦好“2018陝台文博專業人員交流研習班”, 擴大根祖文化影響力, 增進港澳臺同胞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