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神秘巨星》:這次,阿米爾·汗把舞臺留給了有力量的女人

昨天去影院看了剛上映的《神秘巨星》, 眼睜睜地看著身邊的小夥伴哭成淚人。

很多報導把《神秘巨星》稱作《摔跤吧, 爸爸!》的“姐妹篇”。 的確, 這兩部電影講的都是女孩衝破現實桎梏、勇敢追夢的故事, 只不過在《摔跤吧, 爸爸!》中, 推動姐妹倆成為摔跤冠軍的是她們的父親, 而《神秘巨星》裡, 母親和女兒相互支持, 逃離家暴成性的父親, 也讓女兒實現了自己當歌星的夢想。

====以下內容有劇透====

女主角尹希婭是一名15歲的學生, 和大多數同齡的夥伴一樣, 她活潑、叛逆, 在學校和老師鬥智鬥勇, 還有一段剛剛萌芽的戀情。 她有唱歌和創作的天賦, 夢想有一天成為歌星。

但是回到家裡, 尹希婭就不得不面對生活中的陰影:她的父親。

尹希婭的父親是極端的大男子主義者, 會因為妻子煮飯忘記放鹽就大發雷霆, 甚至曾經打斷妻子的手。

比使用暴力更可怕的是, 他幾乎全盤控制了妻子和女兒的生活。

父親的職業是高級工程師, 在社會上擁有一定的經濟地位, 以一家之主自居;而母親是全職家庭主婦, 負責家中裡裡外外所有事務, 大到處理孩子的教育問題, 小到給丈夫洗髒襪子, 可以說是做著一份全年無休的工作。

儘管承擔了“主內”的職責, 媽媽在家裡卻毫無經濟自主權:她身上的衣服、首飾, 花在家用上的每一分錢, 都被看做屬於丈夫的財產。 想要給女兒買一台電腦, 還要偷偷摸摸地賣掉項鍊, 被丈夫發現後, 又遭到一頓瘋狂的毆打。

爸爸在動手前說:“這次是項鍊,

下次是不是把房子賣了, 也不用告訴我?”在他眼裡, 不僅家裡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掙來的, 理所應當屬於自己, 連妻子都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想罵就罵, 想打就打。

有一個不把女性當人看的父親, 尹希婭在家裡自然也沒什麼地位。 父親願意出錢供她上學, 只是為了讓她以後嫁得更好, 平時對她的態度也只有冷淡和兇狠。 在發現尹希婭學習退步後, 更是兇狠地毀掉了她最珍愛的吉他。

幸好尹希婭的媽媽非常堅強, 在這樣的生活裡, 也盡自己所能給女兒一個充滿愛和夢想的空間。

她給女兒買吉他, 鼓勵女兒唱歌。 尹希婭想把自己唱歌的視頻傳到網上, 又怕被父親發現, 最後還是母親想出辦法:穿上黑罩袍, 帶上面紗, 這樣就誰都認不出來了。

原本象徵束縛的罩袍成了尹希婭的庇護傘, 讓她得以將自己的聲音通過網路傳向世界, 這一設定可謂意味深長。

電影的結局很圓滿:尹希婭化名“神秘巨星”,如願成為了歌星,拿到最佳女歌手獎,媽媽帶著尹希婭和弟弟離開了家暴男,開始新生活。

和現實比起來,這個結局或許有些過於完美了。尹希婭確實也頂著很強的主角光環——擁有天籟嗓音,在網上上傳歌曲就能一炮而紅;製作人主動向她伸出橄欖枝,還給她介紹律師,幫助媽媽離婚;再加上一路都有媽媽、弟弟和小男朋友陪伴,給她愛和鼓勵……

家暴案例千千萬,普通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會更艱難。

但同時電影也用大量真實的細節,如實反映了家暴受害者可能面臨的問題。

媽媽長期被毆打,卻不願意離婚,因為她在離婚後可能失去生活來源。並且她也不能放棄兩個孩子,如果讓孩子跟著父親,尹希婭以後也會重複自己的命運,兒子則可能變得和父親一樣暴虐。

所以在尹希婭拿著離婚協議書要媽媽簽字的時候,媽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並且要尹希婭接受自己的命運。

因為她不得不為生活打算。她無法憑一己之力對抗整個重男輕女的環境,只能犧牲自己來為孩子爭取有限的自由。

而在機場,媽媽看見尹希婭熟練地辦理登機手續,看見電視裡“神秘巨星”的報導,猛然意識到女兒早已去到了更加廣闊的世界,也意識到自己擁有更大的能力,不需要留在丈夫身邊,扮演一個低眉順目的妻子,接受他的貶低。

於是她第一次當面駁斥了丈夫,並在丈夫的震驚和挽留中頭也不回地離去。

這時,觀眾才和尹希婭一樣發現,媽媽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軟弱順從。不是尹希婭靠自己的成功拯救了媽媽,而是因為媽媽的勇敢,才有了不顧一切追逐夢想的尹希婭。媽媽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

《神秘巨星》上映以來,在朋友圈看到的都是清一色的好評,身邊也不乏男性朋友表示看完後很感動,順便感慨家暴真可怕、印度女性地位真低雲雲。

對比國內網路上對女權主義者的評價,以及一些家暴新聞下面苛責受害者的言論,感覺大家似乎對外國的女權電影更能接受。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離自己的生活很遠,表達一下支持和感動也變得容易。

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這不僅僅是一部講述印度女性現狀的影片,它也反映了我們所處的現實。即使宗教和文化上有所不同,身為女性,我們想要獲得自由和平等,很多時候也是在“披著罩袍歌唱”。

家暴、墮女胎、包辦婚姻……影片中出現的種種現象,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也時時刻刻都在發生。

希望我們離開影院後,不會迅速遺忘這個故事,當現實生活中遇到或經歷家暴以及其他性別不平等的事情時,能夠站在受害者身旁勇敢反擊,並思考我們能如何改變不公正的社會現實。

電影的結局很圓滿:尹希婭化名“神秘巨星”,如願成為了歌星,拿到最佳女歌手獎,媽媽帶著尹希婭和弟弟離開了家暴男,開始新生活。

和現實比起來,這個結局或許有些過於完美了。尹希婭確實也頂著很強的主角光環——擁有天籟嗓音,在網上上傳歌曲就能一炮而紅;製作人主動向她伸出橄欖枝,還給她介紹律師,幫助媽媽離婚;再加上一路都有媽媽、弟弟和小男朋友陪伴,給她愛和鼓勵……

家暴案例千千萬,普通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會更艱難。

但同時電影也用大量真實的細節,如實反映了家暴受害者可能面臨的問題。

媽媽長期被毆打,卻不願意離婚,因為她在離婚後可能失去生活來源。並且她也不能放棄兩個孩子,如果讓孩子跟著父親,尹希婭以後也會重複自己的命運,兒子則可能變得和父親一樣暴虐。

所以在尹希婭拿著離婚協議書要媽媽簽字的時候,媽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並且要尹希婭接受自己的命運。

因為她不得不為生活打算。她無法憑一己之力對抗整個重男輕女的環境,只能犧牲自己來為孩子爭取有限的自由。

而在機場,媽媽看見尹希婭熟練地辦理登機手續,看見電視裡“神秘巨星”的報導,猛然意識到女兒早已去到了更加廣闊的世界,也意識到自己擁有更大的能力,不需要留在丈夫身邊,扮演一個低眉順目的妻子,接受他的貶低。

於是她第一次當面駁斥了丈夫,並在丈夫的震驚和挽留中頭也不回地離去。

這時,觀眾才和尹希婭一樣發現,媽媽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軟弱順從。不是尹希婭靠自己的成功拯救了媽媽,而是因為媽媽的勇敢,才有了不顧一切追逐夢想的尹希婭。媽媽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

《神秘巨星》上映以來,在朋友圈看到的都是清一色的好評,身邊也不乏男性朋友表示看完後很感動,順便感慨家暴真可怕、印度女性地位真低雲雲。

對比國內網路上對女權主義者的評價,以及一些家暴新聞下面苛責受害者的言論,感覺大家似乎對外國的女權電影更能接受。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離自己的生活很遠,表達一下支持和感動也變得容易。

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這不僅僅是一部講述印度女性現狀的影片,它也反映了我們所處的現實。即使宗教和文化上有所不同,身為女性,我們想要獲得自由和平等,很多時候也是在“披著罩袍歌唱”。

家暴、墮女胎、包辦婚姻……影片中出現的種種現象,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也時時刻刻都在發生。

希望我們離開影院後,不會迅速遺忘這個故事,當現實生活中遇到或經歷家暴以及其他性別不平等的事情時,能夠站在受害者身旁勇敢反擊,並思考我們能如何改變不公正的社會現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