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地本是中國領土,百姓使用人民幣,自稱中國人,至今仍戰爭不斷

西元1659年, 八旗鐵騎踏遍大明江山, 張獻忠手下的名將擁護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桂王), 逃進了滇緬邊境的野人山。 的緬王, 忽聞中華帝國天子駕臨, 受寵若驚, 即派儀仗隊來接, “慰留”於緬北山區。 次年, 緬王駕崩, 新王繼位。

西元1661年十月, 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 緬甸新王怕受牽連, 便派精兵夜襲, 將幾十位大臣亂刀砍死, 將永曆帝交給吳三桂。 一年後永曆帝被吳三桂縊死在昆明的逼死坡, 大明王朝正式打上了句號。 其中一位明朝的將領楊高學, 偵察地形之後, 僥倖逃到了一個退可守, 進可攻的地區就是中緬邊境科幹地區(現果敢)。

一個漢人的部族從此崛起于緬北高原, 住民繁衍至數十萬之多。 果敢人歷經數百年後, 已發展成為與中華民族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一個分支, 成為緬甸的一個民族群體, 基本融入當地民族之中, 故稱“果敢族”。

“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統是中國的漢族。 該地主要流通使用人民幣, 人們說的是雲南官話, 學校教的是漢語, 用的教材是中國國內課本, 手機使用的是中國移動號碼, 座機用的是雲南監滄地區“0883”區號。

果敢人一直堅持著中華習俗, 並以明人後裔自豪, 直到今日, 果敢人民更加追求自由平等。 先後成立果敢人民共和國, 果敢特區, 不斷的與緬甸政府抗爭。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 四川汶川大地震, 果敢居民捐款111萬。 首先說, 不管這筆錢多少, 果敢人也不富裕, 但是, 捐錢的這份心意, 卻是沉甸甸的。

那這些流離300年異國的中華血脈,

他們忘記了中國了嗎?我想沒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