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監管層下發“加急”檔!機構搶籌有門道(附股)

又見股票質押“加急”檔!嚴管三類資金參與, 嚴控存量展期

又見監管部門向券商緊急下發關於股票質押業務的補充監管檔!有券商人士稱,

股票質押業務開始“入冬”了。

1月12日, 多個監管部門共同發佈了股票質押式回購新規, 新規出臺後, 很多券商業務人士還很樂觀, “新規沒有超出預期”。 就在這幾天, 《關於督促證券公司做好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風險防範有關工作》文件的下發, 讓參與者們意識到, 全面監管才剛剛開始。

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獲悉, 近日, 監管層下發了《關於督促證券公司做好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風險防範有關工作》的文件, 其中就股票質押新規進一步細化, 明確了多個執行層面的關鍵點, 主要包括“不合自律要求的存量合約到期不得展期”、“嚴禁新增大集合參與股票質押交易”、“需對多類資管計畫增加1.5%的特定風險資本準備”等, 無論是從存量業務還是增量資金方面,

都做了更細化與嚴格要求。

“細化規則更加嚴格。 ”多家券商人士表示, 有瑕疵的存量合約到期不得展期, 意味著未來股票質押業務存量規模將緩慢下降:

從融資人角度看, 資質門檻提高, 資金流向要求更加規範可控;

從資產角度看, 繼續強化風險管理, 明確劃定集中度和質押率上限要求, 降低平倉風險;

從證券公司角度看, 要求對融資人進行充分盡調, 細化風控要求, 規範業務流程。

“補充檔”提出十大重點:

一、展期新規:存量專案不符合自律要求的, 應採取有效措施防控風險, 存量合約到期不得展期。

三、風險計提:應對參與股票質押交易的集合資產管理計畫、定向資產管理計畫和專項資產管理計畫再額外增加1.5%的特定風險資本準備。

四、重點監控:對於質押比例較高的融入方、質押集中度較高的股票風險主體, 券商要進行重點監控, 密切關注相關風險, 如發現重大風險隱患, 應當及時報告相關情況。

五、協調溝通:對於公司存量股票質押交易相關指標不符合相關自律規則要求的, 應採取有效措施防控風險, 不得有導致指標出現不利變化的行為, 因規則修訂和監管要求對資產管理客戶造成影響的, 應及時與客戶進行溝通, 提前做好流動性安排。

六、自身風控:券商應建立健全交易管理制度、風險控制體系及風控合規掛鉤的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機制;採取有效手段識別和防範禁止性行為, 不得以自有資金或管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畫、定向資產管理客戶資金向券商自身股東或股東的關聯人員提供股票質押交易服務。

七、自有資金:以自有資金參與股票質押交易, 融資規模與其全面風險管理能力和淨資本水準相適應, 確保風險可測、可控、可承受;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 根據年度分類評價結果, 在符合風險控制指標要求的前提下, 根據市場狀況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對交易規模實行動態管理。

八、風險防控:建立健全資訊隔離牆制度和利益衝突防範機制, 切實履行管理人職責, 對融入方的信用狀況、股票質押的風險情況嚴格把關, 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 切實防範交易風險。

九、信披處置:對於大股東及特定股東質押股票出現違規處置情況的,

券商應協調上市公司嚴格按照股票減持規定及時做好資訊披露工作。

十、現場檢查:2018年3月12日前向證監局報告股票質押交易新規落實準備情況及其風險排查情況, 證監局將對券商落實股票質押交易新規情況適時開展現場檢查。

首家外資私募看今年A股:白馬股波動是建倉時機

伴隨國內市場對外開放的提升, 外資逐步加大對中國的投資, 對國內影響也在加深。 外資私募是中國私募行業裡的新事物, 多少還帶著些許神秘色彩。

時值年初, 證券時報記者專訪了國內首家外資私募富達國際, 該公司股票基金經理周文群分享了其對中國2018年A股的看法。

預計A股小幅上升

富達國際股票基金經理周文群介紹了自己對A股的看法, “A股市場自2016年見底後逐漸回升,我認為這一勢頭有望在2018年繼續,A股整體估值仍具有吸引力。”富達國際於2018年1月在中國推出首只在岸股票私募基金,周文群系該檔基金負責人。

周文群認為,2017年中國經濟轉型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消費升級以及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新的領頭羊,相信經濟增長將會更加平穩,也會更加有品質。因此長期看好大消費領域以及高端製造行業領域的投資機會,至於風險方面,在去杠杆背景下,流動性可能會帶來一些挑戰。

在她看來,2018年的A股市場會有小幅上升的機會。從盈利的角度看,2017年中國A股盈利大幅上升,這一狀況或在2018年有所放緩,但還會有一個雙位數的盈利增長;從估值來看,A股動態市盈率在13倍左右時仍對投資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金融板塊作為典型後週期板塊可能在2018年有估值修復的過程,長期更加看好受益於經濟轉型的消費升級以及科技創新的行業。

白馬股波動會是建倉時機

從風險方面來說,周文群認為白馬股經歷2017年大幅上漲之後或會在今年出現比較大的波動。證券時報記者就此問題進一步追問,周文群稱這個判斷主要是基於估值的考慮。

“其實我自己覺得白馬股暫時還看不到很大的風險,但是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價值,當市場已基本上反映、甚至有時過度反映它的應有價值時,就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很多時候,波動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是好事,因為只有當波動發生時,才能以低於應有價值的股價買入股票。所以對於這樣的情況我沒有覺得很悲觀,若波動出現,應是建倉的好時間點。”她表示。

長期看好中國金融業

“你要對中國樂觀的話,對銀行悲觀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悖論,因為無論看哪一個主要的A股指數,銀行都是最大的。銀行作為一個經濟體的主心骨也是經濟體的晴雨錶,從這個角度看,我對銀行持樂觀的態度。”周文群說。

雖然短期有很多風險點,比如大資管監管,還有之前提到流動性的挑戰,會對市場造成波動,但是周文群對監管態度沒有太悲觀,且長期壓制中國金融股、銀行股的因素,正是由於國內銀行體系相對而言還不是特別透明,在很多方面有時會存在交錯監管,現在很多新的監管政策都是想提高金融體系透明度。

周文群認為,透明度提高,長期來說對整個金融板塊都是利好。“投資者只有看清楚以什麼樣的價錢買了什麼樣的資產,信心才能提升,才會對不良或者是表外的資產有一個比較定量的判斷。”

年報披露正式啟動 基金積極佈局有“門道”

去年以來,價值投資漸成市場主流,近期藍籌龍頭及低估值績優成長型公司更成為機構的熱門“獵物”。從基金四季度持股情況看,前50大重倉股及新進個股中,已發佈業績預告的公司皆有望實現正增長。

業績預喜股成基金“獵物”

截至1月22日,共有1588家上市公司發佈了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1248家公司預喜,占比近八成。資料顯示,不少基金公司已提前入駐,分享上市公司業績預增帶來的紅利。

從淨利潤下限來看,預告超過10億元的20家公司中,有不少是基金去年四季度的重倉標的,其中既有優質大盤藍籌股,也有績優中小創公司。如預告賺取淨利潤110億元的萬華化學,同比增長200%,位列基金前50大重倉股。此外,海康威視、三安光電等基金大手筆重倉的公司,預計淨利潤下限也分別達85.4億元、31.5億元。

從基金最新重倉股情況看,大金融、大消費公司固然最受基金青睞,但隨著年報披露季進入正戲,不少業績出色的中小創公司也越來越受到基金的關注。

1月以來,公募基金調研頻繁。資料顯示,截至1月22日,共有173家上市公司接受調研,其中預告2017年業績正增長的公司比比皆是,且逾九成為中小創公司。其中,利亞德、尚品宅配等均屬於行業龍頭。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當前應當淡化風格,業績為先,挑選真正具有配置價值的公司。萬家消費成長基金經理高源認為,在2018年經濟中期向上、企業盈利中期好轉等預期下,股市的主要驅動力還是盈利上升,情況或與2017年類似。

跟隨機構佈局年報行情

時值年報行情,估值、盈利成為基金經理選股的主要邏輯。多家基金公司表示,藍籌龍頭及低估值績優成長股都會關注。

九泰基金宏觀研究策略組組長王義發表示,中小創的機會正在醞釀,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2018年流動性有望出現改善,銀行間利率或下調,有利於中小創公司股價回升。其二,創業板整體估值已處於底部區域,若後期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將帶來較大的盈利空間。今年以來,很多公募基金集中調研中小公司,雖然業內尚未形成重配的共識,但大多數已開始準備,試圖打好“前哨戰”。

上銀基金經理趙治燁認為,可重點關注部分市場預期較低、流動性較好且長期成長邏輯清晰的低估值中小創績優股,此類公司的投資核心在於業績與估值的匹配性及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當前市場整體風格以機構博弈為主,投資的核心不在於業績增長的絕對量,而在於業績增速與預期間的差異。同時,還應密切關注一季報出現業績拐點的行業及維持高景氣週期的子行業。

具體到投資領域,中金公司提示,挖掘優質成長股應採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可從已調整兩年多的TMT、醫藥、新能源及環保等領域,挖掘業績預期逐步合理的成長股。

另外,開年以來價值藍籌繼續唱主角,引領指數大幅上揚,機構對這類公司的年報行情也抱有相當大的期待。趙治燁認為,在把握年報行情時,應重點關注業績超出此前市場預期的企業,如近期上調業績預告的公司及去年四季度單季利潤出現拐點的公司。

中金公司表示,在佈局藍籌公司時,可以關注兩個方面:其一,消費藍籌將有分化,相對看好家電及部分食品飲料、餐飲旅遊中的龍頭公司。其二,地產產業鏈和銀行仍有較大預期差,重點關注偏週期行業中業績預期差較大的公司,以博取修復時所帶來的階段性機會。

盈米財富基金分析師陳善楓認為,參與年報行情需要注意三點。首先,敢於率先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業績一般較好,這也是年報行情開展的基礎。其次,重點關注上市公司的業績快報,對於行業龍頭可給予足夠的重視。最後,受偏好高分紅的外資不斷進入,以及監管層對A股現金分紅重視等因素影響,高分紅股也值得配置。

更多財經快訊、股市猛料,請大家訪問我們官方網站 http://www.stockstar.com/

“A股市場自2016年見底後逐漸回升,我認為這一勢頭有望在2018年繼續,A股整體估值仍具有吸引力。”富達國際於2018年1月在中國推出首只在岸股票私募基金,周文群系該檔基金負責人。

周文群認為,2017年中國經濟轉型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消費升級以及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新的領頭羊,相信經濟增長將會更加平穩,也會更加有品質。因此長期看好大消費領域以及高端製造行業領域的投資機會,至於風險方面,在去杠杆背景下,流動性可能會帶來一些挑戰。

在她看來,2018年的A股市場會有小幅上升的機會。從盈利的角度看,2017年中國A股盈利大幅上升,這一狀況或在2018年有所放緩,但還會有一個雙位數的盈利增長;從估值來看,A股動態市盈率在13倍左右時仍對投資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金融板塊作為典型後週期板塊可能在2018年有估值修復的過程,長期更加看好受益於經濟轉型的消費升級以及科技創新的行業。

白馬股波動會是建倉時機

從風險方面來說,周文群認為白馬股經歷2017年大幅上漲之後或會在今年出現比較大的波動。證券時報記者就此問題進一步追問,周文群稱這個判斷主要是基於估值的考慮。

“其實我自己覺得白馬股暫時還看不到很大的風險,但是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價值,當市場已基本上反映、甚至有時過度反映它的應有價值時,就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很多時候,波動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是好事,因為只有當波動發生時,才能以低於應有價值的股價買入股票。所以對於這樣的情況我沒有覺得很悲觀,若波動出現,應是建倉的好時間點。”她表示。

長期看好中國金融業

“你要對中國樂觀的話,對銀行悲觀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悖論,因為無論看哪一個主要的A股指數,銀行都是最大的。銀行作為一個經濟體的主心骨也是經濟體的晴雨錶,從這個角度看,我對銀行持樂觀的態度。”周文群說。

雖然短期有很多風險點,比如大資管監管,還有之前提到流動性的挑戰,會對市場造成波動,但是周文群對監管態度沒有太悲觀,且長期壓制中國金融股、銀行股的因素,正是由於國內銀行體系相對而言還不是特別透明,在很多方面有時會存在交錯監管,現在很多新的監管政策都是想提高金融體系透明度。

周文群認為,透明度提高,長期來說對整個金融板塊都是利好。“投資者只有看清楚以什麼樣的價錢買了什麼樣的資產,信心才能提升,才會對不良或者是表外的資產有一個比較定量的判斷。”

年報披露正式啟動 基金積極佈局有“門道”

去年以來,價值投資漸成市場主流,近期藍籌龍頭及低估值績優成長型公司更成為機構的熱門“獵物”。從基金四季度持股情況看,前50大重倉股及新進個股中,已發佈業績預告的公司皆有望實現正增長。

業績預喜股成基金“獵物”

截至1月22日,共有1588家上市公司發佈了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1248家公司預喜,占比近八成。資料顯示,不少基金公司已提前入駐,分享上市公司業績預增帶來的紅利。

從淨利潤下限來看,預告超過10億元的20家公司中,有不少是基金去年四季度的重倉標的,其中既有優質大盤藍籌股,也有績優中小創公司。如預告賺取淨利潤110億元的萬華化學,同比增長200%,位列基金前50大重倉股。此外,海康威視、三安光電等基金大手筆重倉的公司,預計淨利潤下限也分別達85.4億元、31.5億元。

從基金最新重倉股情況看,大金融、大消費公司固然最受基金青睞,但隨著年報披露季進入正戲,不少業績出色的中小創公司也越來越受到基金的關注。

1月以來,公募基金調研頻繁。資料顯示,截至1月22日,共有173家上市公司接受調研,其中預告2017年業績正增長的公司比比皆是,且逾九成為中小創公司。其中,利亞德、尚品宅配等均屬於行業龍頭。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當前應當淡化風格,業績為先,挑選真正具有配置價值的公司。萬家消費成長基金經理高源認為,在2018年經濟中期向上、企業盈利中期好轉等預期下,股市的主要驅動力還是盈利上升,情況或與2017年類似。

跟隨機構佈局年報行情

時值年報行情,估值、盈利成為基金經理選股的主要邏輯。多家基金公司表示,藍籌龍頭及低估值績優成長股都會關注。

九泰基金宏觀研究策略組組長王義發表示,中小創的機會正在醞釀,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2018年流動性有望出現改善,銀行間利率或下調,有利於中小創公司股價回升。其二,創業板整體估值已處於底部區域,若後期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將帶來較大的盈利空間。今年以來,很多公募基金集中調研中小公司,雖然業內尚未形成重配的共識,但大多數已開始準備,試圖打好“前哨戰”。

上銀基金經理趙治燁認為,可重點關注部分市場預期較低、流動性較好且長期成長邏輯清晰的低估值中小創績優股,此類公司的投資核心在於業績與估值的匹配性及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當前市場整體風格以機構博弈為主,投資的核心不在於業績增長的絕對量,而在於業績增速與預期間的差異。同時,還應密切關注一季報出現業績拐點的行業及維持高景氣週期的子行業。

具體到投資領域,中金公司提示,挖掘優質成長股應採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可從已調整兩年多的TMT、醫藥、新能源及環保等領域,挖掘業績預期逐步合理的成長股。

另外,開年以來價值藍籌繼續唱主角,引領指數大幅上揚,機構對這類公司的年報行情也抱有相當大的期待。趙治燁認為,在把握年報行情時,應重點關注業績超出此前市場預期的企業,如近期上調業績預告的公司及去年四季度單季利潤出現拐點的公司。

中金公司表示,在佈局藍籌公司時,可以關注兩個方面:其一,消費藍籌將有分化,相對看好家電及部分食品飲料、餐飲旅遊中的龍頭公司。其二,地產產業鏈和銀行仍有較大預期差,重點關注偏週期行業中業績預期差較大的公司,以博取修復時所帶來的階段性機會。

盈米財富基金分析師陳善楓認為,參與年報行情需要注意三點。首先,敢於率先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業績一般較好,這也是年報行情開展的基礎。其次,重點關注上市公司的業績快報,對於行業龍頭可給予足夠的重視。最後,受偏好高分紅的外資不斷進入,以及監管層對A股現金分紅重視等因素影響,高分紅股也值得配置。

更多財經快訊、股市猛料,請大家訪問我們官方網站 http://www.stockstar.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