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敲黑板!看昆山高新區如何做足“高”“新”文章

本報記者 張偉報導

中科曙光首期投資超100億元安全可控資訊技術產業基地專案、丘鈦微電子跨進行業前三甲、維信諾制定柔性顯示國際標準、蘇州能訊入圍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項、穿山甲機器人掛牌“新三板”、“澤璟”首獲藥品生產許可證……在國家高新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賽場上競馳, 它們屬於同一支代表隊——昆山高新區。

立足高新技術產業, 全力做好“高”“新”兩篇文章, 一直是昆山高新區的孜孜追求。 引進一個人才, 帶動一個產業;搭建一個平臺, 催生一個新興產業集群;構建一個創新生態圈,

推動“N”個新興產業發展, 是昆山高新區多年來秉持的獨家秘笈。 昆山高新區借此先後被列為國家科技服務體系試點園區、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躋身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 擁有1個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2個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4個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引領潮流

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是昆山高新區精心培育的前瞻“高精尖”產業。 在昆山高新區的指導和支持下, 昆山生物醫藥產業園“十年磨一劍”, 從2008年開始規劃佈局, 10年來, 以小核酸技術為突破, 以科學家團隊為支撐, 集聚了瑞博、澤璟、博創同康、鯤鵬、華測等50多個企業專案, 彙聚10餘名中央“千人計畫”人才, 承擔17個國家級科技專案, 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基地被認定為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江蘇省小核酸技術應用創新中心進入實質性運作, 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 成立江蘇省產研院生物大分子藥物研究所,

已形成以小核酸、創新藥物、醫療器械為代表的全面發展格局。

目前, 昆山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已有10個創新品種(包括針對不同適應症的一類新藥、三類醫療器械)正在臨床研究的各個階段, 50多個創新藥物和醫療器械品種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 蘇州瑞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小核酸新藥研發和製備的生物製藥公司, 完成2.7億元B輪私募融資, 完成國內首例小核酸臨床試驗。 下一步, 昆山高新區加快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園二期、血液(軍特藥)基地, 實現從研發到應用全產業鏈的全球領先, 力爭早日實現彙聚上百家企業、達到千億級產值目標。 同時, 中國小核酸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已成功舉辦了六屆,

力爭將其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論壇。

傾力打造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地

蘇州紫金港智慧製造裝備有限公司, 圍繞工業機器人、物聯網、雲製造及三維列印等技術開展創新性研究, 致力於機器人智慧製造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

該公司引進浙江大學智慧製造高端人才團隊, 建立產學研結合、面向市場的集科技研發、科技服務、成果轉化、產業培育、人才培養為一體的高新科技企業, 為客戶提供一流的智慧工廠解決方案。

紫金港公司的創新實踐, 只是昆山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7年上半年, 昆山高新區機器人及裝備製造實現工業產值達151億元。 目前, 昆山高新區擁有有效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30家、研發機構400家, 專利申請超過5.5萬件、授權超過3.2萬件。

昆山高新區是如何加快發展機器人及智慧製造產業的?答案是:昆山高新區圍繞“一區一戰略產業”發展,高效運作國家級機器人產業基地,集聚德國庫卡、義大利柯馬、哈工大機器人、華恒焊接等機器人及智慧製造相關企業,構建了涵蓋關鍵部件製造、技術軟體支援、系統集成服務的機器人全產業鏈。積極爭取各級科技專項、成果轉化、聯合招標、智慧車間等鼓勵政策,重點支持機器人整機、智慧自動化、關鍵零部件等領域技術攻關,在引進人工智慧核心專案、關鍵團隊上取得突破,建設浙江大學昆山智慧裝備產業園,與湖南大學共建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蘇南中心。

2017年以來,昆山高新區先後與中科院沈自所合作共建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昆山)智慧裝備研究院,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合作共建江蘇—烏克蘭裝備製造國際創新院。積極推動庫卡、柯昆、華恒焊接等龍頭企業擴大規模,支持穿山甲機器人、艾博機器人、永年鐳射等優勢企業做大做強,運作江蘇省智慧型機器人及成套裝備創新中心,同時,加快資訊技術集成應用和裝備智慧化改造提升,鼓勵企業實施“機器換人”,實現生產設備網路化、生產資料視覺化、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現場無人化,爭創全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示範產業基地。

持續鞏固新一代電子息技術產業

新一代電子資訊技術產業是昆山高新區的“常青樹”產業。該產業彙集中科曙光、富士康集團、台郡集團、研華科技、丘鈦微電子、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維信諾等一批業內龍頭企業,年產值近1000億元。

據悉,為保持新一代電子資訊技術產業的蓬勃活力,昆山高新區與富士康科技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定,一攬子專案總投資近250億元;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有限公司牽頭研發的“用於中等功率通用電源的高效率GaN基電力電子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專項”立項,支持資金達2423萬元,為企業爭當第三代半導體行業細分領域全球冠軍提供了有益的支撐;維信諾主導制定的“IEC 62715-6-2柔性顯示器件環境試驗方法”國際標準正式發佈,該標準是柔性顯示器件系列標準中的核心標準,同時也是我國首個在國際上立項並發佈的柔性顯示國際標準。在2017年12月3日舉辦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維信諾發佈了全球首款任意折疊柔性屏全模組產品,技術處於全球最領先水準,吸引了全球各界人士的目光。

與此同時,昆山高新區還與中科曙光簽署投資合作協定,共建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和中科院安全可控資訊技術產業化基地,首期建成年產100萬台安全可控伺服器自動化生產線,將吸引安全可控資訊技術行業領域一大批高端人才在昆集聚,力爭形成千億級的安全可控國家資訊技術產業集群。

致力當好服務創新的“店小二”

“發展不靠拼規模、不靠比體量,而是靠創新和人才這兩大核心要素。”昆山高新區的這一理念充分體現在每一個企業創新主體上。昆山睿翔訊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濤博士2010年回國,兩年後在昆山高新區創辦了昆山睿翔訊通這家以移動終端天線為核心業務的企業。在企業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袁濤得到政府與金融機構的聯動支援,累計獲得1700萬元風險投資,企業進入迅猛發展期。2016年,睿翔訊通創下430萬元/日的最高銷售紀錄,全年銷售過億元。袁濤成功入選中央第十一批“千人計畫”創業人才,他將昆山高新區稱之為福地,是企業發展的強勁後援團。

“引進一個領軍人才、帶來一個創新團隊、興起一家高新企業、催生一個新興產業,也是能訊半導體、維信諾顯示、天瑞儀器、瑞博生物、澤璟生物等人才優勢企業發展的縮影。”昆山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昆山高新區突出“高精尖缺”導向,佈局人才鏈,推進人才規模層次與科技創新、產業轉型相匹配,讓人才鏈和創新鏈“環環相扣”。同時,昆山高新區加大人才政策先行先試力度,重點在人才儲備培育、技能提升、落戶發展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銀”;鼓勵企業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調動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

“欲打造一條世界級的科創走廊,必定要形成一個強力的磁場,將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集聚於此。”正如袁濤所說,昆山高新區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精誠合作、攜手創新,美國杜克大學、加拿大聖約翰學校在這裡合作辦學,成為“人才集聚、引領創新”的沃土。截至目前,共有37個中央“千人計畫”專家、200多個省市“雙創”人才和團隊在昆山高新區創新創業。

一頭抓“頂層設計”,一頭抓“高端引進”,昆山高新區努力當好服務創新的“店小二”,更加積極地融入全球創新體系,不斷壯大開放創新之路上的“朋友圈”。在昆山啟迪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波看來,昆山高新區與清華大學建立了跨界合作,這裡的“跨界”主要是指校地之間的跨領域、跨級別、超理念式的合作。據悉,昆山高新區將進一步放大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以及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國字型大小”品牌效應,深化與大院大所的產學研合作,實現每個中央“千人計畫”專家至少帶一個實業專案落地的目標,為昆山高新區的兩篇 “高”“新”文章再添華彩。

昆山高新區是如何加快發展機器人及智慧製造產業的?答案是:昆山高新區圍繞“一區一戰略產業”發展,高效運作國家級機器人產業基地,集聚德國庫卡、義大利柯馬、哈工大機器人、華恒焊接等機器人及智慧製造相關企業,構建了涵蓋關鍵部件製造、技術軟體支援、系統集成服務的機器人全產業鏈。積極爭取各級科技專項、成果轉化、聯合招標、智慧車間等鼓勵政策,重點支持機器人整機、智慧自動化、關鍵零部件等領域技術攻關,在引進人工智慧核心專案、關鍵團隊上取得突破,建設浙江大學昆山智慧裝備產業園,與湖南大學共建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蘇南中心。

2017年以來,昆山高新區先後與中科院沈自所合作共建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昆山)智慧裝備研究院,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合作共建江蘇—烏克蘭裝備製造國際創新院。積極推動庫卡、柯昆、華恒焊接等龍頭企業擴大規模,支持穿山甲機器人、艾博機器人、永年鐳射等優勢企業做大做強,運作江蘇省智慧型機器人及成套裝備創新中心,同時,加快資訊技術集成應用和裝備智慧化改造提升,鼓勵企業實施“機器換人”,實現生產設備網路化、生產資料視覺化、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現場無人化,爭創全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示範產業基地。

持續鞏固新一代電子息技術產業

新一代電子資訊技術產業是昆山高新區的“常青樹”產業。該產業彙集中科曙光、富士康集團、台郡集團、研華科技、丘鈦微電子、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維信諾等一批業內龍頭企業,年產值近1000億元。

據悉,為保持新一代電子資訊技術產業的蓬勃活力,昆山高新區與富士康科技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定,一攬子專案總投資近250億元;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有限公司牽頭研發的“用於中等功率通用電源的高效率GaN基電力電子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專項”立項,支持資金達2423萬元,為企業爭當第三代半導體行業細分領域全球冠軍提供了有益的支撐;維信諾主導制定的“IEC 62715-6-2柔性顯示器件環境試驗方法”國際標準正式發佈,該標準是柔性顯示器件系列標準中的核心標準,同時也是我國首個在國際上立項並發佈的柔性顯示國際標準。在2017年12月3日舉辦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維信諾發佈了全球首款任意折疊柔性屏全模組產品,技術處於全球最領先水準,吸引了全球各界人士的目光。

與此同時,昆山高新區還與中科曙光簽署投資合作協定,共建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和中科院安全可控資訊技術產業化基地,首期建成年產100萬台安全可控伺服器自動化生產線,將吸引安全可控資訊技術行業領域一大批高端人才在昆集聚,力爭形成千億級的安全可控國家資訊技術產業集群。

致力當好服務創新的“店小二”

“發展不靠拼規模、不靠比體量,而是靠創新和人才這兩大核心要素。”昆山高新區的這一理念充分體現在每一個企業創新主體上。昆山睿翔訊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濤博士2010年回國,兩年後在昆山高新區創辦了昆山睿翔訊通這家以移動終端天線為核心業務的企業。在企業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袁濤得到政府與金融機構的聯動支援,累計獲得1700萬元風險投資,企業進入迅猛發展期。2016年,睿翔訊通創下430萬元/日的最高銷售紀錄,全年銷售過億元。袁濤成功入選中央第十一批“千人計畫”創業人才,他將昆山高新區稱之為福地,是企業發展的強勁後援團。

“引進一個領軍人才、帶來一個創新團隊、興起一家高新企業、催生一個新興產業,也是能訊半導體、維信諾顯示、天瑞儀器、瑞博生物、澤璟生物等人才優勢企業發展的縮影。”昆山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昆山高新區突出“高精尖缺”導向,佈局人才鏈,推進人才規模層次與科技創新、產業轉型相匹配,讓人才鏈和創新鏈“環環相扣”。同時,昆山高新區加大人才政策先行先試力度,重點在人才儲備培育、技能提升、落戶發展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銀”;鼓勵企業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調動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

“欲打造一條世界級的科創走廊,必定要形成一個強力的磁場,將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集聚於此。”正如袁濤所說,昆山高新區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精誠合作、攜手創新,美國杜克大學、加拿大聖約翰學校在這裡合作辦學,成為“人才集聚、引領創新”的沃土。截至目前,共有37個中央“千人計畫”專家、200多個省市“雙創”人才和團隊在昆山高新區創新創業。

一頭抓“頂層設計”,一頭抓“高端引進”,昆山高新區努力當好服務創新的“店小二”,更加積極地融入全球創新體系,不斷壯大開放創新之路上的“朋友圈”。在昆山啟迪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波看來,昆山高新區與清華大學建立了跨界合作,這裡的“跨界”主要是指校地之間的跨領域、跨級別、超理念式的合作。據悉,昆山高新區將進一步放大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以及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國字型大小”品牌效應,深化與大院大所的產學研合作,實現每個中央“千人計畫”專家至少帶一個實業專案落地的目標,為昆山高新區的兩篇 “高”“新”文章再添華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