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茶水先生讀《詩經》205:北山——這絕不是周王朝的往事雲煙

北山

陟彼北山,

言采其杞。

偕偕士子,

朝夕從事。

王事靡盬,

憂我父母。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

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

我從事獨賢。

四牡彭彭,

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

鮮我方將。

旅力方剛,

經營四方。

或燕燕居息,

或盡瘁事國;

或息偃在床,

或不已於行。

或不知叫號,

或慘慘劬勞;

或棲遲偃仰,

或王事鞅掌。

或湛樂飲酒,

或慘慘畏咎;

或出入風議,

或靡事不為。

譯文:

登上北邊的山坡,

採集那枸杞多多。

我這強幹的小當差,

起早貪黑地在外辛苦。

國家的事沒完沒了,

怎能不憂念我的父母。

蒼天覆蓋下的大地,

無非是王朝的領土。

四海包圍內的人民,

無非是周王的臣僕。

大夫分派差事不公,

只有我的工作勞苦。

四匹雄馬賓士不停,

為國事我整日奔忙。

稱讚我看不出年老,

讚揚我年富力強。

說我體力也正強健,

讓我奔走四面八方。

有的人悠閒地在家休息,

有的人為國事盡力勞苦。

有的人在床上仰天大睡,

有的人在路上風塵僕僕。

有的人不知人間慘痛的呼號,

有的人整日憂傷地歷盡辛勞。

有的人仰面而臥優哉遊哉,

有的人為國事奔波沒完沒了。

有的人沉湎於飲酒的快樂,

有的人時時憂慮生怕出錯。

有的人耍嘴上功夫闊論高談,

有的人無論巨細無事不幹。

茶水先生解讀:

官場等級森嚴, 自古及今都是如此。 周王朝時候的官員分為卿、大夫和士人, 士人處於官員的底層。 還記得《召南·小星》裡的那個苦命的小吏吧, “嘒彼小星, 三五在東。 肅肅宵征, 夙夜在公。 寔命不同。 ”沒白沒黑地工作, 無休無止的辛勞, 只怪自己命不好。

沒辦法, 周王朝的宗法制度血統決定了一切, 不是靠你後天的努力就能改變命運的。 於是, 那些辛苦勞作的士人也就無奈地接受了宿命的安排。 這首《北山》的作者也並不例外。

所以, 這首詩真正創造出的名言是“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濱, 莫非王臣。 ”是對天子的歌頌, 是對天朝的讚美。

士人在為天朝廢寢忘食地工作著, 儘管“王事靡盬, 憂我父母”,

但是“偕偕士子”仍然“朝夕從事。 ”他接受這種宿命的安排, 但不代表沒有怨言和憤恨。 他所埋怨的是“大夫不均”, 他所憤憤不平的是“我從事獨賢”。

終於有一天他知道了那些誇獎的虛偽, “嘉我未老, 鮮我方將。 旅力方剛, 經營四方。 ”那不過是“領導藝術”罷了, 不過是用一種廉價的激勵來壓榨他這個廉價的勞動力。

詩歌到此忽然一轉, 後三章十二個“或”字的排比撲面湧來, 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士人對於自己命運的無奈悲歎, 也可以理解為對頂頭上司的善意諷諫。 “或燕燕居息, 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床, 或不已於行。 或不知叫號, 或慘慘劬勞;或棲遲偃仰, 或王事鞅掌。 或湛樂飲酒, 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 或靡事不為。 ”

一遍遍誦讀,

真有相見恨晚之感, 這位仁兄道盡了官場百態, 說盡了個中辛酸。 誰會說這十二個“或”字只是周王朝的往事雲煙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