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首批備案平臺或不超過400家 傳存管銀行測評僅3家通過

2018-01-24 原創 互金咖

經過一年多的合規之路, 2018年網貸行業即將迎來備案元年。 目前仍在正常運營的1700多家平臺正全力配合整改, 為的就是最後衝刺獲得備案。

2017年12月8日, 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做好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57號文”), 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這也就意味著網貸行業的終極大考來了。

據互金咖瞭解, 隨著各地金融辦備案驗收檔的陸續出臺, 也已經有一些地方的平臺宣稱已經拿到了備案檔。

比如, 廈門一家平臺在官網披露, 稱已經按照銀監會等部委政策規定, 及地方金融辦指導已完成對平臺的整改, 已經獲取正式備案檔。 浙江也已經有兩家網貸平臺宣稱完成了機構備案登記資訊確認, 等待公示。

不過, 就目前來看, 平臺整體整改情況並不樂觀。

雖然從備案的數量來看, 監管層都沒有明確設置數量指標。 上海已下發P2P平臺驗收指引, 備案不設數量指標、合規一家、備案一家。 北京備案只求品質, 不求數量, 通過一家備案一家, 沒有數量額度等限制。

但是, 從融360網貸評級組調研瞭解的情況來看, 雖然已經臨近備案, 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平臺沒有完成整改, 即便監管層沒有設置數量指標, 能夠首批備案成功的平臺數也是非常有限的。

此外, 融360網貸評級組統計還表明, 此前共有50家銀行涉足網貸平臺資金存管服務, 而據業內消息, 首批申請測評的存管銀行中, 只有三家通過了中國互金協會的測試。

首批備案平臺或不超過400家

融360網貸評級組最新發佈的《第十二期網貸評級報告》顯示, 根據調研瞭解和業內人士消息, 融360網貸評級組預計, 從全國來看, 能夠拿到首批備案的平臺將不超過400家。

截至目前, 北京已有500多家平臺拿到備案整改通知書, 預計首批備案在100家以內;上海共有250多家平臺拿到備案整改通知書,

預計首批備案平臺不超過100家;深圳首批在30家左右;杭州首批備案平臺在30家以內;福建首批不會超過30家;江西首批不超過10家。

從目前監管對於首批備案的要求來看, 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一、成立時間。 2016年8月24日後成立的平臺和沒有收到整改通知的平臺原則上不納入本批備案;

二、資金存管。 平臺不僅僅要接入銀行資金存管系統, 而且開展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也要通過互金協會的測試, 上海還新增了“平臺必須在上海市開立客戶資金存管帳戶”;

三、超額問題。 在備案驗收前, 超額專案必須清理或消化;

四、淨值標。 明確禁止設立淨值標;

五、等保三級。 平臺必須拿到公安部頒發的“國家資訊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

百家評級內平臺打擦邊球

另據融360網貸評級組的統計資料, 100家評級內平臺中, 依然存在不符合備案要求的情況。 具體來講:

一是期限錯配的組合計畫和隨存隨取的活期產品仍存在。 這類產品的邏輯主要是通過個人債權轉讓和自動投標來實現, 其中可能涉及資金池及期限錯配等行為, 監管雖然嚴禁,但部分平臺仍然在打擦邊球。

57號文中也再次強調,“以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的形式對接債權轉讓標的,由於可能造成資金和資產的期限錯配,應當認定為違規。”

截止2017年12月底,評級榜單上仍有12家平臺還存在靈活存取的活期產品;有28家平臺存在以債權包形式的定期產品,並且這28家平臺中有16家平臺投資前無法查看債權包詳細的借款人列表。

目前,定期理財形式上包括兩種,即資產打包形式和自動投標工具。按照規定,期限不統一的資產打包計畫是被監管認為違規的。目前市面上的資產包大多是通過期限錯配和集合債權轉讓的形式,不整改是很難通過驗收的。

二、資訊披露不合規。2017年8月25日銀監會發佈的《信披指引》中明確了網貸資訊披露的內容包括平臺的備案資訊、組織資訊、仲介機構的審核資訊、交易資訊、借款人資訊等。要求設置專門的信批頁面,由專人進行管理。

截至2017年12月底,評級榜單100家平臺中有87家設置了專門的資訊披露頁面,有68家平臺會定期公佈運營月報,資料披露的維度包括成交量、成交筆數、在貸餘額、投資人數、借款人數、逾期金額、逾期率、代償金額等。

不過,對於敏感維度披露的平臺還是較少,比如代償金額只有41家平臺披露。披露財務報告只有35家平臺,披露律所合規報告就只有12家,還88家沒有披露。所以從信批來看,還存在大量的平臺需要整改。

三、獲得公安三級等保證書的平臺較少。等保三級即為資訊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備案證明三級認證。

截至2017年12月底,評級榜單上100家平臺僅有54家平臺有公安三級等保證書。並且廣東要求等保三級測評分要80分以上才算達標。上海則要求測評分不低於90分,否則無法備案。

更換存管銀行壓力巨大

融360網貸評級組統計資料還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共有736家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占監測範圍內正常運營平臺的41.23%。

年內共有50家銀行涉足網貸平臺資金存管服務,銀行存管已覆蓋64個城市的網貸平臺,深圳和廣州的存管屬地化程度最高,均超過了60%。

隨著銀行存管政策的頻頻出臺,存管銀行測評工作也逐漸提上了日程。但這些銀行能否通過互金協會的測評還是未知數。

從存管銀行角度來說,存管銀行在盡調和風控方面更加嚴格,對於一些資質不太好的平臺會考慮剔除,對於新接入存管的平臺,銀行會更加謹慎,接入門檻會更高;從平臺角度來說,在沒有通過測評的銀行上線銀行存管的,可能會考慮更換銀行。而被存管銀行剔除或者解約的平臺,將面臨轉型或者退出。

不僅如此,在互金協會出臺的《互聯網金融個體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規範》和《系統規範》中,有三點要求亦具有殺傷力:

一是要求網貸資金存管必須是匯總帳戶+子帳戶的模式,這就說明一些只有大帳戶、而沒有為每個客戶開立子帳戶的存管銀行是不合規的;

二是要求網貸平臺在銀行為客戶開設的子帳戶,應為僅具備記帳功能的虛擬帳戶。說明市場中一些存管銀行給客戶開立的子帳戶為II類帳戶的將不合規;

三是明確規定禁止委託人及協力廠商代理客戶開戶,這就意味著批量開戶、委託開戶行為都被禁止,切斷了與協力廠商支付機構聯合存管的模式以及與助貸機構的合作通道。

在各地監管要求網貸平臺選擇通過互金協會測評的銀行進行資金存管的趨勢下,銀行要麼選擇退出資金存管相關業務,要麼積極配合規範要求進行整改。

相對應的,平臺也會面臨巨大的壓力,除了要選擇通過測評的存管銀行之外,深圳、上海、浙江等地還要求存管屬地化,所以未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面臨著極高的存管門檻,而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也面臨著更換存管銀行的巨大壓力。

隨著網貸平臺備案大限的到來,銀行資金存管成為備案成功的重要加分項,所以銀行存管被更多平臺看作是備案的“事前”行為。但銀行存管高額的成本也會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合規成本和規範限制,未來或會有更多的平臺選擇良性退出或進行業務轉型。

互金咖微信公眾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大魚號平臺、百度百家、企鵝號、360眾媒平臺、網易號、和訊名家等平臺

監管雖然嚴禁,但部分平臺仍然在打擦邊球。

57號文中也再次強調,“以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的形式對接債權轉讓標的,由於可能造成資金和資產的期限錯配,應當認定為違規。”

截止2017年12月底,評級榜單上仍有12家平臺還存在靈活存取的活期產品;有28家平臺存在以債權包形式的定期產品,並且這28家平臺中有16家平臺投資前無法查看債權包詳細的借款人列表。

目前,定期理財形式上包括兩種,即資產打包形式和自動投標工具。按照規定,期限不統一的資產打包計畫是被監管認為違規的。目前市面上的資產包大多是通過期限錯配和集合債權轉讓的形式,不整改是很難通過驗收的。

二、資訊披露不合規。2017年8月25日銀監會發佈的《信披指引》中明確了網貸資訊披露的內容包括平臺的備案資訊、組織資訊、仲介機構的審核資訊、交易資訊、借款人資訊等。要求設置專門的信批頁面,由專人進行管理。

截至2017年12月底,評級榜單100家平臺中有87家設置了專門的資訊披露頁面,有68家平臺會定期公佈運營月報,資料披露的維度包括成交量、成交筆數、在貸餘額、投資人數、借款人數、逾期金額、逾期率、代償金額等。

不過,對於敏感維度披露的平臺還是較少,比如代償金額只有41家平臺披露。披露財務報告只有35家平臺,披露律所合規報告就只有12家,還88家沒有披露。所以從信批來看,還存在大量的平臺需要整改。

三、獲得公安三級等保證書的平臺較少。等保三級即為資訊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備案證明三級認證。

截至2017年12月底,評級榜單上100家平臺僅有54家平臺有公安三級等保證書。並且廣東要求等保三級測評分要80分以上才算達標。上海則要求測評分不低於90分,否則無法備案。

更換存管銀行壓力巨大

融360網貸評級組統計資料還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共有736家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占監測範圍內正常運營平臺的41.23%。

年內共有50家銀行涉足網貸平臺資金存管服務,銀行存管已覆蓋64個城市的網貸平臺,深圳和廣州的存管屬地化程度最高,均超過了60%。

隨著銀行存管政策的頻頻出臺,存管銀行測評工作也逐漸提上了日程。但這些銀行能否通過互金協會的測評還是未知數。

從存管銀行角度來說,存管銀行在盡調和風控方面更加嚴格,對於一些資質不太好的平臺會考慮剔除,對於新接入存管的平臺,銀行會更加謹慎,接入門檻會更高;從平臺角度來說,在沒有通過測評的銀行上線銀行存管的,可能會考慮更換銀行。而被存管銀行剔除或者解約的平臺,將面臨轉型或者退出。

不僅如此,在互金協會出臺的《互聯網金融個體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規範》和《系統規範》中,有三點要求亦具有殺傷力:

一是要求網貸資金存管必須是匯總帳戶+子帳戶的模式,這就說明一些只有大帳戶、而沒有為每個客戶開立子帳戶的存管銀行是不合規的;

二是要求網貸平臺在銀行為客戶開設的子帳戶,應為僅具備記帳功能的虛擬帳戶。說明市場中一些存管銀行給客戶開立的子帳戶為II類帳戶的將不合規;

三是明確規定禁止委託人及協力廠商代理客戶開戶,這就意味著批量開戶、委託開戶行為都被禁止,切斷了與協力廠商支付機構聯合存管的模式以及與助貸機構的合作通道。

在各地監管要求網貸平臺選擇通過互金協會測評的銀行進行資金存管的趨勢下,銀行要麼選擇退出資金存管相關業務,要麼積極配合規範要求進行整改。

相對應的,平臺也會面臨巨大的壓力,除了要選擇通過測評的存管銀行之外,深圳、上海、浙江等地還要求存管屬地化,所以未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面臨著極高的存管門檻,而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也面臨著更換存管銀行的巨大壓力。

隨著網貸平臺備案大限的到來,銀行資金存管成為備案成功的重要加分項,所以銀行存管被更多平臺看作是備案的“事前”行為。但銀行存管高額的成本也會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合規成本和規範限制,未來或會有更多的平臺選擇良性退出或進行業務轉型。

互金咖微信公眾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大魚號平臺、百度百家、企鵝號、360眾媒平臺、網易號、和訊名家等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