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玉米政策性風險初露端倪 市場多空因素並存 漲跌兩難

本周北京市儲備糧, 內蒙古、吉林、山西中儲糧即將分別開拍, 一週四拍, 頻率加快, 國儲拍賣不斷試水, 市場信心受到一定打壓, 東北深加工企業到貨量持續高位, 部分廠家已下調收購價格, 但價格環比上周仍然處在歷史高位, 預計各省市拍賣均將開始。

同時考慮到下游備貨節奏依然不見起色, 春運即將開始, 部分物流企業即將停工, 東北深加工企業採購意願或將減弱。 華北企業由於庫存普遍在半個月左右, 近期價格可能會持續高位, 吸引上量。

船運費的上漲, 導致南北貿易理論利潤大幅縮小, 發運意願大幅縮小, 加之南方港口庫存較高, 95萬噸左右, 規模飼企庫存普遍充裕, 小型飼企隨用隨買, 對玉米的價格支撐較弱。 同時玉米政策性風險初露端倪, 貿易商心態受到影響, 預計短期內玉米價格或已無上漲可能。

近期, 國內玉米市場整體呈現高位震盪走勢,

用糧企業和貿易商的心態博弈左右價格波動方向, 國家拍賣政策總體影響市場主體交易心態。 目前, 距離春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用糧企業積極備貨, 這是支撐玉米市場的有力因素, 但是, 地方儲備玉米紛紛開拍, 繼山西、內蒙古中儲糧分公司拍賣之後, 本週四吉林地區也將進行拍賣, 不排除其他省份也將陸續開啟拍賣。 綜合來看, 玉米市場價格在備貨需求的支撐下有上漲動能, 但又受拍賣影響制約, 上行不易, 下跌無力, 可謂是漲跌兩難。 維持前期的觀點, 在節後不確定因素增加的當前, 建議貿易企業和農戶可逢高出貨, 鎖定利潤, 用糧企業可擇優採購, 確保糧源品質和數量。

上週一, 山東深加工企業掛牌價沖高至1980元/噸,

隨後開始震盪下調, 周內累計跌幅達40-50元/噸。 隨著價格不斷下調, 企業門前到貨量開始減少, 為了保持收購量, 企業不得不再度上調價格, 以吸引糧源, 又是週一, 山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格回落後再度迎來上漲, 但與前兩周的漲幅相比, 本周漲幅較小在10-50元/噸左右。 資料顯示, 截至2018年1月22日, 山東壽光金玉米收購價1890元/噸, 較上週五上漲40元/噸, 較上周同期下跌10元/噸;西王集團玉米收購價1920元/噸, 與上週五持平, 較上周同期下跌20元/噸;盛泰藥業玉米收購價1920元/噸, 較上週五上漲44元/噸, 與上周同期持平;英軒酒精玉米收購價1960元/噸, 較上週五上漲20元/噸, 較上周同期下跌20元/噸;諸城興貿玉米收購價1910元/噸, 較上週五上漲10元/噸,
較上周同期下跌30元/噸。 據瞭解, 隨著上周價格下調, 深加工企業門前到貨量出現下降, 企業為保證生產用量及備庫存的需求, 又再度上調價格。 從近幾周的價格波動情況來看, 價格上漲或是下跌, 均反映出用糧企業和貿易商之間的心理博弈, 這場博弈仍會持續, 繼續左右價格走勢。

近期, 東北用糧企業廠門前到貨量增加, 提價搶糧局面有所改善, 再加上內蒙古及吉林玉米拍賣, 對東北地區市場心理影響較大, 部分貿易商出貨積極性提高, 玉米價格滯漲回落。 資料顯示, 截至2018年1月22日, 吉林嘉吉生化玉米收購價1710元/噸, 較上週五下跌10元/噸, 較上周同期下跌20元/噸;吉林公主嶺黃龍玉米收購價1710元/噸, 與上週五持平, 與上周同期持平;吉林四平天成玉米收購價1660元/噸,

與上週五持平, 與上周同期持平;吉林燃料乙醇玉米收購價1700元/噸, 與上週五持平, 與上周同期持平;黑龍江中糧肇東玉米收購價1660元/噸, 與上週五持平, 較上周同期上漲60元/噸;黑龍江青岡龍鳳玉米收購價1670元/噸, 較上週五下跌30元/噸, 較上周同期下跌40元/噸。 據瞭解, 東北地區拍賣陸續進行對區域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心理層面, 貿易商惜售心態鬆動, 或將陸續釋放手中糧源以避免春節後的政策風險。 不過, 從基層市場來看, 春節前現貨供需依然偏緊, 行情維持高位震盪的概率較大。

繼山西、內蒙古陸續進行拍賣之後, 本周吉林玉米迎來年內首次拍賣。 據中儲糧網站消息, 受中儲糧吉林分公司委託, 中儲糧網電子商務平臺定於2018年1月25日組織玉米競價銷售專場,,計畫銷售2014年、2015年玉米共計3.5萬噸,標的儲存分佈在長春地區。從前三次的拍賣成交結果來看,除了山西第二次因為起拍價格較高和庫存偏遠成交率較低外,另外兩次都是100%成交,而且都是溢價成交,從側面反映了市場需求。由於拍賣糧源數量不多,拍賣對市場的整體影響有限。不過,隨著後續拍賣的陸續投放,國家這種“分地區、小批量、多頻次”的拍賣策略,無疑給市場打了一針“穩定劑”,後市維穩力度或將繼續加大,我們仍需要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動向,關注拍賣動態。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月15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6936萬噸,同比增加397萬噸。從基層的售糧情況來看,本年度售糧進度同比偏快,市場餘糧水準不斷下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黑龍江和遼寧地區基層市場餘糧不足三成,吉林和內蒙古地區基層市場餘糧不足四成,華北餘糧水準相對略高,山東、河南和河北三省基層市場餘糧4-5成左右。據瞭解,當前基層農戶手中剩餘糧源相對較少,部分糧源轉移至中小貿易商手中,貿易商的出貨節奏將主要影響基層供應格局,需密切關注。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月22日,美國美灣3月交貨的美國2號黃玉米到中國口岸完稅後總成本約為1560元/噸,比去年同期跌140元/噸;而目前廣東港口東北玉米成交價1910-1930元/噸,國內外玉米價差高達340-370元/噸。從價格本身來看,進口玉米價格優勢明顯,後期玉米以及替代品高粱大麥等進口到貨量或有增加趨勢。

2018年1月17日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重點農產品市場訊息發佈會,農業部市場與經濟司司長唐珂表示,現在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空間有限,提醒廣大農戶,根據市場行情有序售糧,同時合理安排明年的春耕生產計畫,特別是玉米非優勢區域農戶不宜盲目擴大玉米種植,避免增產不增收。同時明確提到,農業部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把握好中央儲備糧輪入輪出、臨儲玉米庫存消化的時機和節奏,防止出現價格大幅波動和大面積的“賣糧難”。由此可以看出,後期玉米市場價格很難出現大幅漲跌。

一、現貨方面

國內玉米市場用糧企業春節前最後一輪補庫正在進行中,部分加工企業庫存偏低,支撐糧價小漲,但地方儲備玉米拍賣繼續進行,且拍賣區域逐步擴大,市場看漲氛圍逐步轉淡。北方港口晨間到貨1.8萬噸左右,受降溫天氣影響集港量較少,港口作業船隻較少。隨著拍賣陸續展開,貿易商挺價看漲的心態有所鬆動,逢高走貨節奏加快,預計天氣好轉上量或有恢復。截止到本月末廣東港內貿庫存將達到100萬噸左右,外貿玉米逐漸增多,受拍賣影響,貿易商心態走弱,飼企隨用隨買,港口成交清淡,南北即期貿易利潤理論為為-60元/噸,預計港口價格繼續走弱。國內玉米現貨價格基本穩定,局部價格小幅波動。東北產區除部分深加工調價外大部分企穩,地儲玉米拍賣連續釋放政策性信號,加劇了節前市場看空情緒。基層農戶手中餘糧存量有限,且對糧價仍持較高預期;年關將至,疊加近期雨雪天氣,部分貨運物流公司考慮提前放假等情況亦有發生,或造成後期物流不暢,貿易商逢高價出貨節奏加快。華北黃淮產區週末期間不利天氣的影響,企業收購價格再次出現上漲,深加工企業提價收購調漲顯著,隨著門前到貨量的增加,企業逐步下調收購價格,但依舊屬於高位震盪。隨著儲備糧源拍賣持續,預計後期價格承壓。

二、期貨方面

1月22日CBOT -3月玉米合約收跌1/2美分,報每蒲式耳3.52美元。因技術性賣。

1月23日大連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貨主力合約c1805開盤價1797元,收盤價1783元,跌16元,最高1802元,最低1783元,結算價1618元,成交量458632手,持倉982014手,日減倉2944手。

三、相關新聞

1、中國12月份玉米進口45萬噸,同比增221.1%。中國12月份小麥進口21萬噸,同比降9.6%。

2、1月22日行業機構稱,若乾旱延長至下個月,在當前的2017/18年度尚比亞玉米產量預計下滑50%。

3、1月22日美國農業部(USDA)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月18日當周,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為668,946噸,前一周修正後為588,781噸,初值為584,389噸。

4、戰略穀物公司本月預計2018年歐盟玉米產量為5990萬噸,與上月預測一致,比上年增加1%。

四、後市分析

據國家糧食局資料顯示,2017年玉米去庫存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政策性玉米庫存比歷史高點下降28%;2018年國家仍面臨1.78億噸臨儲玉米的庫存壓力,隨著本月中儲糧輪出糧拍賣陸續進行,因拍賣糧源數量不多,拍賣對市場的整體影響有限,僅對區域市場的造成一定的影響,貿易商惜售心態鬆動,部分貿易商陸續釋放手中糧源以避免降價風險。不過由於本年度售糧進度同比偏快,市場餘糧水準不斷下降,春節前現貨供需依然偏緊,行情維持高位震盪的概率較大。

學習養殖技術,瞭解養殖行情,諮詢養殖問題 ,歡迎關注“中國養殖業聯盟”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號:zgyzylm 中儲糧網電子商務平臺定於2018年1月25日組織玉米競價銷售專場,,計畫銷售2014年、2015年玉米共計3.5萬噸,標的儲存分佈在長春地區。從前三次的拍賣成交結果來看,除了山西第二次因為起拍價格較高和庫存偏遠成交率較低外,另外兩次都是100%成交,而且都是溢價成交,從側面反映了市場需求。由於拍賣糧源數量不多,拍賣對市場的整體影響有限。不過,隨著後續拍賣的陸續投放,國家這種“分地區、小批量、多頻次”的拍賣策略,無疑給市場打了一針“穩定劑”,後市維穩力度或將繼續加大,我們仍需要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動向,關注拍賣動態。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月15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6936萬噸,同比增加397萬噸。從基層的售糧情況來看,本年度售糧進度同比偏快,市場餘糧水準不斷下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黑龍江和遼寧地區基層市場餘糧不足三成,吉林和內蒙古地區基層市場餘糧不足四成,華北餘糧水準相對略高,山東、河南和河北三省基層市場餘糧4-5成左右。據瞭解,當前基層農戶手中剩餘糧源相對較少,部分糧源轉移至中小貿易商手中,貿易商的出貨節奏將主要影響基層供應格局,需密切關注。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月22日,美國美灣3月交貨的美國2號黃玉米到中國口岸完稅後總成本約為1560元/噸,比去年同期跌140元/噸;而目前廣東港口東北玉米成交價1910-1930元/噸,國內外玉米價差高達340-370元/噸。從價格本身來看,進口玉米價格優勢明顯,後期玉米以及替代品高粱大麥等進口到貨量或有增加趨勢。

2018年1月17日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重點農產品市場訊息發佈會,農業部市場與經濟司司長唐珂表示,現在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空間有限,提醒廣大農戶,根據市場行情有序售糧,同時合理安排明年的春耕生產計畫,特別是玉米非優勢區域農戶不宜盲目擴大玉米種植,避免增產不增收。同時明確提到,農業部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把握好中央儲備糧輪入輪出、臨儲玉米庫存消化的時機和節奏,防止出現價格大幅波動和大面積的“賣糧難”。由此可以看出,後期玉米市場價格很難出現大幅漲跌。

一、現貨方面

國內玉米市場用糧企業春節前最後一輪補庫正在進行中,部分加工企業庫存偏低,支撐糧價小漲,但地方儲備玉米拍賣繼續進行,且拍賣區域逐步擴大,市場看漲氛圍逐步轉淡。北方港口晨間到貨1.8萬噸左右,受降溫天氣影響集港量較少,港口作業船隻較少。隨著拍賣陸續展開,貿易商挺價看漲的心態有所鬆動,逢高走貨節奏加快,預計天氣好轉上量或有恢復。截止到本月末廣東港內貿庫存將達到100萬噸左右,外貿玉米逐漸增多,受拍賣影響,貿易商心態走弱,飼企隨用隨買,港口成交清淡,南北即期貿易利潤理論為為-60元/噸,預計港口價格繼續走弱。國內玉米現貨價格基本穩定,局部價格小幅波動。東北產區除部分深加工調價外大部分企穩,地儲玉米拍賣連續釋放政策性信號,加劇了節前市場看空情緒。基層農戶手中餘糧存量有限,且對糧價仍持較高預期;年關將至,疊加近期雨雪天氣,部分貨運物流公司考慮提前放假等情況亦有發生,或造成後期物流不暢,貿易商逢高價出貨節奏加快。華北黃淮產區週末期間不利天氣的影響,企業收購價格再次出現上漲,深加工企業提價收購調漲顯著,隨著門前到貨量的增加,企業逐步下調收購價格,但依舊屬於高位震盪。隨著儲備糧源拍賣持續,預計後期價格承壓。

二、期貨方面

1月22日CBOT -3月玉米合約收跌1/2美分,報每蒲式耳3.52美元。因技術性賣。

1月23日大連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貨主力合約c1805開盤價1797元,收盤價1783元,跌16元,最高1802元,最低1783元,結算價1618元,成交量458632手,持倉982014手,日減倉2944手。

三、相關新聞

1、中國12月份玉米進口45萬噸,同比增221.1%。中國12月份小麥進口21萬噸,同比降9.6%。

2、1月22日行業機構稱,若乾旱延長至下個月,在當前的2017/18年度尚比亞玉米產量預計下滑50%。

3、1月22日美國農業部(USDA)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月18日當周,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為668,946噸,前一周修正後為588,781噸,初值為584,389噸。

4、戰略穀物公司本月預計2018年歐盟玉米產量為5990萬噸,與上月預測一致,比上年增加1%。

四、後市分析

據國家糧食局資料顯示,2017年玉米去庫存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政策性玉米庫存比歷史高點下降28%;2018年國家仍面臨1.78億噸臨儲玉米的庫存壓力,隨著本月中儲糧輪出糧拍賣陸續進行,因拍賣糧源數量不多,拍賣對市場的整體影響有限,僅對區域市場的造成一定的影響,貿易商惜售心態鬆動,部分貿易商陸續釋放手中糧源以避免降價風險。不過由於本年度售糧進度同比偏快,市場餘糧水準不斷下降,春節前現貨供需依然偏緊,行情維持高位震盪的概率較大。

學習養殖技術,瞭解養殖行情,諮詢養殖問題 ,歡迎關注“中國養殖業聯盟”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號:zgyzyl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