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石油巨頭抱團新能源 革命還會遠嗎?你的看法是什麼?

在OPEC持續減產、全球經濟復蘇刺激原油需求、中東產油國地緣風險頻頻爆發等多重因素的提振下, 國際油價一路高歌猛進, 目前仍維持在三年高位附近。

不過, 在油價攀至高位之際, 國際能源巨頭殼牌、BP、道達爾等石油巨頭並沒有宣佈大幅提高原油產量的計畫, 而是紛紛豪擲數億美金, 收購新能源公司, 實在令市場高呼“看不懂”。 那麼, 這些能源巨頭為何選擇在這個節骨點上“示愛”新能源呢?石油產業, 真已扛不住新能源的攻擊, 面臨被革命的局面了嗎?

石油巨頭叛變!新能源成新“寵兒”

布油價格在上週二1月16日一舉漲破70美元/桶大關,

刷新三年以來高位。 市場愈加預測產油國恐將無法抵擋高油價的誘惑, 並提高原油產量。 不過, 令投資者意想不到的是, OPEC領頭羊沙特卻宣佈, 計畫在2018砸重金發展可再生能源專案。 該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部部長TurkiMohammed Al Shehri表示, 今年將招標發行8個可再生能源專案, 總產能預計達到4.125千兆瓦, 投資總額將達到50至70億美元。

K

ingdom of

Saudi Arabia

沙特是全球三大石油生產國之一, 其石油年產量約占全球的 10%。 沙特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 在沙特的財政收入當中, 石油收入占比高達 60% 左右。

沙特目前僅探明的可採石油儲量就有 366 億噸, 按照目前的開採速度至少還能開採 60 年。 而隨著勘探的深入, 該國還將有更多可採石油資源被發現。

石油開採工業如此興盛的沙特, 計畫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進行巨額投資, 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 但這恰恰發生在了石油價格極度有望回暖的 2018 年。

據悉, 沙特計畫在 2023 年前,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 300~500 億美元鉅款, 實現光伏和風電的裝機容量達到 9.5 千兆瓦的目標。

而縱觀全球石油行業會發現, 近來有著類似 " 叛變 " 行為的石油巨頭, 不僅僅只有沙特。

除了沙特這個全球頭號產油大國之外, 包括殼牌、英國石油公司、道達爾、挪威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等國際油企也紛紛加大對新能源的投資。

石油公司成新能源大玩家

在剛剛過去的半年時間中, 世界頂級石油巨頭密集對新能源展開大投資, 其激烈程度前所未有。

首先要提到的, 則是全球擁有加油站數量最多的公司——殼牌石油。

2018 年 1 月 15 日, 殼牌和美國太陽能公司 Silicon Ranch 公司簽署協議, 前者將斥資 2.17 億美元收購後者 43.83% 的股份, 成為其最大股東。

格外引人關注的是, 這是殼牌闊別太陽能產業 12 年後, 首次回歸太陽能產業。 這無疑再次凸顯了這家石油巨頭在新能源領域發力的強勁勢頭。

無獨有偶, 近日另外一家超級石油巨頭BP, 也高調回歸了太陽能行業。

2017 年 12 月 15 日, BP 宣佈將斥 2 億美元鉅資買入太陽能公司 Lightsource 公司 43% 的股權。 Lightsource 公司是歐洲最大的太陽能開發公司, 這家公司名字也將改為 Lightsource BP。

而殼牌和 BP, 並不是近來在新能源領域唯一的石油大玩家。 法國石油巨人道達爾, 也在近日拿下了一筆太陽能巨額資產。

2017 年 12 月 20 日, 道達爾宣佈, 以 2.85 億美元價格完成了對可再生能源公司 EREN RE 的 23% 股權的收購。 EREN RE 是一家阿根廷的公司, 主要從事太陽能和風電業務。

此外, 挪威石油公司, 在 2017 年 10 月也斥資 2500 萬美元, 收購了巴西的太陽能專案, 由此入行太陽能產業。 不僅如此, 挪威石油公司還建成了全球第一個海上浮式風電場。

義大利石油巨頭埃尼公司, 也已在全球多個國家開展太陽能專案, 並計畫在 2020 年之前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 5.5 億歐元。

而備受矚目的埃克森美孚石油, 儘管還沒有大手筆購入新能源資產, 但對新能源研究的力度不是一般大, 其每年投入的研究資金高達 10 億美元。

紛紛抱團新能源 石油時代終將落幕?

為何國際能源巨頭紛紛狂砸資金, 強勢發展新能源產業?事實上, 市場普遍認為, 新能源未來將取代化石能源, 成為能源發展的大勢所趨。 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西巴(Tony Seba)此前發佈了題為《2020-2030年交通運輸業展望》的報告。 他預測在8年後, 汽油或柴油轎車、大巴和卡車的銷售量將大幅下降。 陸上交通運輸有望轉向電氣化, 屆時原油價格恐將一落千丈,盛行了一個世紀的石油行業終究將香消玉殞。

雖然這位經濟學家的預測或許有些激進,但他看衰石油行業的說法並非信口雌黃,目前不少國家已經開始逐步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而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對新能源“愛得深沉”,計畫在5年內關閉法國所有的燃煤電站,並表示將堅持禁止開採葉岩油氣。顯然,馬克龍將帶領法蘭西人民“逃離”化石能源。從《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的資料來看,歐洲第二大能源消費國——法國的原油、天然氣和煤炭消費量在近10年內逐年遞減。

新能源已對傳統石油行業構成威脅?

根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 2018 年 1 月發佈的統計資料,非水可再生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為 3.17%,石油、煤炭、天然氣分別為 33.49%、26.55%、25.01%。

儘管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仍舊遠小於石油、煤炭、天然氣,但也處於逐年上升狀態。在能源清潔化、低碳化的世界性呼聲下,可再生能源未來存在發展空間。

但必須要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近年來的發展,並沒有讓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量降低。2017 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量反而出現了加速上漲,且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有所提高。大部分能源機構都預測,未來十年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量甚至還將繼續增長。

這意味著石油巨頭們對新能源的投資,並不是迫於石油行業衰退的壓力,而是在尋求自身業務的擴大,培育潛在的業務空間。

實際上石油公司和新能源並不處於對立狀態。佈局非油氣業務,從單純的石油公司升級為綜合性能源公司,這反而可能是未來石油公司變革的方向。

能源革命正在發生,但這場革命並不是單純的一種能源對另一種能源的替代,而是能源行業從單一化石能源主導向更多元化能源結構的轉型。

石油人正在入侵新能源

佈局新能源,石油公司不僅是因為有理想,還因為有其獨一無二的優勢。

石油作為世界第一大能源,已經雄霸人類世界半個多世紀。大型石油公司幾乎都有上百年的經營歷史。石油公司不僅僅從事油氣資源的開採,也承擔了油氣產品終端銷售的業務。例如,石油公司經營的加油站遍佈全世界各個角落。

這意味著,石油公司擁有著最強大的能來源資料庫,對人類能源產業發展規律、市場特點,有著比其他群體更深刻的洞見。

所以,在能源行業轉型過程中,如何控制市場風險,如何避開各種坑,如何抓住關鍵機遇,石油公司擁有比其他能源公司更強的把控力。這也是石油公司敢於進軍新能源的重要原因。

隨著殼牌、BP、道達爾等公司新能源投資的加速,石油公司目前已成為新能源領域的主力,並且未來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評級機構惠譽旗下研究機構 BMI Research 的分析師近日就指出,由於減排壓力、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等原因,2018 年石油巨頭們可能繼續加強可再生能源的投資。

在頂級石油公司的帶領下,未來其他石油公司也可能開始效仿並投資新能源,讓石油圈出現一股新能源熱。

目前看來,石油並沒有被新能源革命。相反,石油人正在入侵新能源!

屆時原油價格恐將一落千丈,盛行了一個世紀的石油行業終究將香消玉殞。

雖然這位經濟學家的預測或許有些激進,但他看衰石油行業的說法並非信口雌黃,目前不少國家已經開始逐步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而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對新能源“愛得深沉”,計畫在5年內關閉法國所有的燃煤電站,並表示將堅持禁止開採葉岩油氣。顯然,馬克龍將帶領法蘭西人民“逃離”化石能源。從《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的資料來看,歐洲第二大能源消費國——法國的原油、天然氣和煤炭消費量在近10年內逐年遞減。

新能源已對傳統石油行業構成威脅?

根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 2018 年 1 月發佈的統計資料,非水可再生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為 3.17%,石油、煤炭、天然氣分別為 33.49%、26.55%、25.01%。

儘管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仍舊遠小於石油、煤炭、天然氣,但也處於逐年上升狀態。在能源清潔化、低碳化的世界性呼聲下,可再生能源未來存在發展空間。

但必須要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近年來的發展,並沒有讓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量降低。2017 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量反而出現了加速上漲,且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有所提高。大部分能源機構都預測,未來十年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量甚至還將繼續增長。

這意味著石油巨頭們對新能源的投資,並不是迫於石油行業衰退的壓力,而是在尋求自身業務的擴大,培育潛在的業務空間。

實際上石油公司和新能源並不處於對立狀態。佈局非油氣業務,從單純的石油公司升級為綜合性能源公司,這反而可能是未來石油公司變革的方向。

能源革命正在發生,但這場革命並不是單純的一種能源對另一種能源的替代,而是能源行業從單一化石能源主導向更多元化能源結構的轉型。

石油人正在入侵新能源

佈局新能源,石油公司不僅是因為有理想,還因為有其獨一無二的優勢。

石油作為世界第一大能源,已經雄霸人類世界半個多世紀。大型石油公司幾乎都有上百年的經營歷史。石油公司不僅僅從事油氣資源的開採,也承擔了油氣產品終端銷售的業務。例如,石油公司經營的加油站遍佈全世界各個角落。

這意味著,石油公司擁有著最強大的能來源資料庫,對人類能源產業發展規律、市場特點,有著比其他群體更深刻的洞見。

所以,在能源行業轉型過程中,如何控制市場風險,如何避開各種坑,如何抓住關鍵機遇,石油公司擁有比其他能源公司更強的把控力。這也是石油公司敢於進軍新能源的重要原因。

隨著殼牌、BP、道達爾等公司新能源投資的加速,石油公司目前已成為新能源領域的主力,並且未來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評級機構惠譽旗下研究機構 BMI Research 的分析師近日就指出,由於減排壓力、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等原因,2018 年石油巨頭們可能繼續加強可再生能源的投資。

在頂級石油公司的帶領下,未來其他石油公司也可能開始效仿並投資新能源,讓石油圈出現一股新能源熱。

目前看來,石油並沒有被新能源革命。相反,石油人正在入侵新能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