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錢包很誠實之警惕把投資節奏帶跑偏的慣性思維

 由於平日裡沒有高消費的習慣, 很多人都能夠攢下一筆不小的積蓄, 所以現在投資理財, 如何用更多的錢變成錢已經成了一種流行。

很多初進投資理財圈的小白總是對各種投資理財產品不甚理解, 總是盲目的跟風或是直接憑感覺看眼緣, 最可怕的是投資理財的時候會被自己的一個慣性思維帶偏節奏, 最後不僅沒有帶來預期的收益, 自己的積蓄也很可能會交了學費。

為了你的錢包, 小編通過一組調查資料特意整理的以下四種容易帶偏節奏的投資理財攻略, 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慣性思維一:利息低就安全

前幾年網貸平臺野蠻生長之時, 確實有很多平臺利息高達20%以上, 甚至有不少年化收益超過50%的平臺, 而這些高羊毛平臺不少已經成為了問題平臺, 停業的停業、跑路的跑路, 投資人好不淒涼。

有的高羊毛平臺現在還“屹立不倒”,

仍然在用高返的方式吸引一批又一批韭菜, 就是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收割這幫人。

正因為高羊毛平臺出事的概率太高, 以至於很多人“望高息生畏”, 轉而投向一些利息不到10%的平臺。 他們以為平臺利息低, 就不會是騙子平臺, 這樣投資就萬無一失。

然而, 現實告訴我們, 低息平臺照樣雷。

比如已經跑路的平臺國誠金融、宏鑫寶、同江金融、來財街、微貸通等多個平臺一月標利息都不到8%!可是照樣雷了!

所以你說低息的平臺就安全可靠?這不是笑話麼?當然這裡並不是要鼓勵大家去投高息平臺。

而只是想告訴大家:你認為低息平臺就安全, 和認為“醜的人就不會出軌”的邏輯是一樣。

大家千萬不要被“低息就是安全”這個慣性思維影響了!一家平臺安全不安全,

年化收益率絕對不是唯一要考慮的因素。

慣性思維二:上了銀行存管就安全

不管是在群裡還是在論壇, 大家在談論一家平臺安全與否時, 一定都會扯上銀行存管。

如果這家平臺上線了銀行存管, 大家仿佛放下了心裡的一塊石頭, 覺得這個平臺應該很安全。

而據菜導觀察發現, 很多平臺在剛剛上線存管時, 往往都出現標的供不應求的情況, 而在沒上銀行存管前, 滿標的速度相當慢。

這充分說明, 投資人都對上了銀行存管的平臺趨之若鶩。

然而, 不好意思, 小編要告訴大家, 最近上了銀行存管還是雷掉的平臺有好幾家, 我們來數一數:

華興銀行銀行存管的三分貸、徽商銀行存管的酷盈網、恒豐銀行存管的普天金安、廣東華興銀行存管的網行金融、徽商銀行存管的拉拉財富、包商銀行存管的好會理財、華興銀行簽約存管的華銀金服……

這裡面有些平臺甚至在上線存管後的幾天內就公告停業, 可以說他們這波韭菜割的相當漂亮啊!

所以, 你們還會覺得上了銀行存管的平臺一定安全嗎?放下你心中對於銀行存管的執念吧!

慣性思維三:有背景就靠譜

網貸平臺有一種很常見的分類, 就是看背景來分類的:上市系平臺、國資系平臺、風投系平臺、民營系平臺、銀行系平臺。

按照我們的慣性思維, 都會認為銀行系、國資系應該還是比較安全的;上市系也不錯, 畢竟有個上市公司頂著。

風投系差一點, 畢竟也要看看是誰投的錢;最糟糕的當然是民營系了, 而且問題平臺多數都出在這種沒背景沒靠山的平臺。

可是國資系、上市系平臺就真的安全嗎?

一起來看一組資料:截至2017年9月17日, 網貸行業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3886家, 其中有國資、上市公司以及風投背景的平臺有55家, 占比為1.42%。

咋一看,看起來這些國資、上市系和風投背景的平臺確實要優質不少,起碼雷的概率小很多。

但是統計資料可知,很多P2P小白都會選擇把所有的資金都放在一個他們認為安全的、有背景的平臺上。

殊不知,有背景的平臺雷的概率雖小,但是一雷,雷掉的卻是很多人所有的身家。

慣性思維四:獲得融資就沒問題

平時可能會聽到一些平臺大肆宣傳獲得了某某風投的上千萬的融資,給人的感覺就是平臺找到一個金山了,應該沒什麼問題。很多投資人就蜂擁去投資。

然而有些平臺利用投資者不懂去查證融資與否,進行虛假的融資宣傳。一旦投資人上鉤,他們就開始收割韭菜了。

還有的平臺雖然可能是獲得了融資,但是因為急於擴張業務,導致燒錢過快,也很容易雷掉。

有資料統計顯示,至少有21家平臺宣傳獲得風投後爆雷。

P2P投資者該怎麼辦?

大多數人覺得自己足夠聰明,以為投資具備銀行存管、背景好、利息低等我們一慣認為是好平臺要素的平臺就可以高枕無憂。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總有一些人辛苦攢來的錢由於麻痹大意,選擇錯誤的平臺而血本無歸。

所以,要瞭解一個平臺,要看資產端、背景、高管、銀行存管、運營資料、業務模式和風控等指標,但是這些因素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去看,因為這真的太費腦了!但是找平台就好比找物件,你就是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和財力才能真正瞭解一個人。之前很火的“騙婚”事件裡,南方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因為他沒有花太多時間去瞭解對方,就貿然“投資”,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悲劇。

占比為1.42%。

咋一看,看起來這些國資、上市系和風投背景的平臺確實要優質不少,起碼雷的概率小很多。

但是統計資料可知,很多P2P小白都會選擇把所有的資金都放在一個他們認為安全的、有背景的平臺上。

殊不知,有背景的平臺雷的概率雖小,但是一雷,雷掉的卻是很多人所有的身家。

慣性思維四:獲得融資就沒問題

平時可能會聽到一些平臺大肆宣傳獲得了某某風投的上千萬的融資,給人的感覺就是平臺找到一個金山了,應該沒什麼問題。很多投資人就蜂擁去投資。

然而有些平臺利用投資者不懂去查證融資與否,進行虛假的融資宣傳。一旦投資人上鉤,他們就開始收割韭菜了。

還有的平臺雖然可能是獲得了融資,但是因為急於擴張業務,導致燒錢過快,也很容易雷掉。

有資料統計顯示,至少有21家平臺宣傳獲得風投後爆雷。

P2P投資者該怎麼辦?

大多數人覺得自己足夠聰明,以為投資具備銀行存管、背景好、利息低等我們一慣認為是好平臺要素的平臺就可以高枕無憂。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總有一些人辛苦攢來的錢由於麻痹大意,選擇錯誤的平臺而血本無歸。

所以,要瞭解一個平臺,要看資產端、背景、高管、銀行存管、運營資料、業務模式和風控等指標,但是這些因素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去看,因為這真的太費腦了!但是找平台就好比找物件,你就是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和財力才能真正瞭解一個人。之前很火的“騙婚”事件裡,南方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因為他沒有花太多時間去瞭解對方,就貿然“投資”,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悲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