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各地“臘八”習俗竟有這麼大差別!網友估計又得吵起來!

今天(1月24日)

農曆臘月初八

是中國傳統的“臘八節”

俗稱“臘八”

臘月的第一個節日

一歲之末為“臘”

意為新舊交替, 辭舊迎新

春節序幕已經拉開

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了!

民間俗稱

“臘七臘八, 凍掉下巴”

意思是說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小夥伴們記得添加衣物!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節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 從先秦起, 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 民眾在這一天祈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 從傳統意義來說, 這一天也傳遞著進入“年關”的信號, 家家戶戶都開始“忙年”了。

臘八一過, 家家戶戶灑掃庭院、殺豬宰羊。 在外漂泊的遊子歸鄉, 與倚閭而望的親人團聚, 共話家常。 這是團聚的時光, 是安詳的季節。

過完臘八, 就等於開始準備過年了。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煮八粥, 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 糖瓜黏;

二十四, 掃房子;

二十五, 凍豆腐;

二十六, 去買肉;

二十七, 宰公雞;

二十八, 把面發;

二十九, 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

臘八美食:臘八粥

每每提到臘八節該吃什麼的話題, 首屈一指的便是臘八粥了, 但是我們對臘八粥瞭解多少呢?

先來說說起源

為什麼要在臘八這天喝臘八粥呢?說法挺多, 學界都存在爭議。

有說是紀念釋迦牟尼的。 臘八這天是釋迦牟尼在佛陀伽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 為紀念這個日子, 寺廟多在這天進行施粥活動。

每年的臘月初八, 佛教的各個寺院、佛教團體皆有施粥善舉。

有說是當年朱元璋落難遭受牢獄之苦時, 從老鼠洞裡刨找出七八種雜糧, 把這些雜糧熬成了粥。 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 朱元璋後來當上皇帝, 把這鍋雜糧粥美其名為臘八粥。

還有說是嶽飛打了勝仗, 臘月初八大勝而歸, 眾百姓們相繼給岳家軍送粥。 嶽飛死後, 人們也在臘八煮粥食用, 以紀念這位民族英雄。

還有“慶祝豐收”說、“長城修築”說等等, 就不一一贅述了。

其實, 民間無論有什麼樣的故事,

都不必太深究, 不過是為了確立食俗儀式找一個合理性而已。 我們自古講究“師出有名”, 吃個飯也要琢磨:以什麼名義聚在一起才好呢?

再來說說甜咸

中國人在吃方面的爭論, 從來不會停止。

臘八粥同粽子、月餅一樣,

它的起源、口味、食材……

幾乎方方面面都能挑起“紛爭”。

比如, 臘八粥到底要放哪些食材,

不要說南北方之間的差距了,

也許你媽媽和你姥姥的做法都不一樣。

就算再怎麼探究, 也難以得出一個答案來。

一般北方吃的臘八粥是甜的, 而南方喜歡鹹口。

尤其是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 人們突然發現集主流粗糧於一體的臘八粥, 簡直就是健康食品,於是發明了——罐裝八寶粥。

在此過程中,甜八寶粥搶先一步,如今甜派陣營的聲量已遠占上風。總之,自己吃得慣就好。

另外,就是配料問題

可以說,各個地區的臘八粥,配料都有所不同,很難抱團。類比一組對話來感受一下:

北京妞:我們這兒的臘八粥裡摻有不下20種東西呢,紅棗兒、蓮子兒、核桃仁兒等,黏糊,好喝。

陝西大叔:除了米和豆,加些乾果、肉、豆腐一起煮,嘹咋咧!

寧夏丫頭:加肉?把尬嫩介啥!臘八粥當然要豆、大米,再加上麥面和蔥花油咯。

河南妮兒:不中。小米、綠豆、麥仁、花生、玉米等,再加紅糖和核桃仁,這才叫臘八粥嘛。

江蘇帥哥:有鹹和甜兩種吃法,甜的加茨菇、荸薺、胡桃仁、松子仁等,鹹的會加青菜和油,個是家?

浙江妹子:肯定要甜的才好吃的呀。我們都是放胡桃仁、松子仁、桂圓肉、荔枝肉的呀。

廣東細佬:你哋喺度講八寶粥呀?唔識咩節,慶祝咩?

安徽小哥:粥?馬虎熊。我們都吃臘八豆腐的。

青海小哥:豆腐?逮!可我們都只是吃麥仁飯,就是麥仁、牛羊肉、青鹽、花椒、姜皮等一起煮的那種。

東北老妹:光喝粥多埋汰,重點要吃臘八泡蒜!

懶癌患者:都別爭了,臘八粥放什麼,取決於冰箱裡都剩下什麼菜。。。

是不是千差萬別?

各地臘八粥配方不同,是因為各地物產不同,自然也就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再根據個人喜好,加入花生、黃豆、白果、豆腐、油豆腐、芋頭等等。

所以,儘管差別很大,都自認為握有“正宗臘八粥”的配方,但是,正是這種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局面,反而形成了一種和諧:各有講究,各有特色。

本來嘛,食材用什麼有那麼重要嗎?喝過臘八就是年,只要能和家人一起,吃的開心、吃出年的氣氛就可以了。

其它臘八美食

臘八蒜 / 臘八醋

在中國北方地區有在臘八這天用醋泡大蒜的習俗,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餃子,蘸臘八醋、配臘八蒜,別有一番滋味。“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

“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它既可以單獨吃,也可與肉類同炒、同燉。

臘八面

臘八面,流行於陝西關中地區。前一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臘八飯

寧夏、河南等地的習俗是吃臘八飯。

寧夏的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

河南的臘八飯是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特等八種原料配合煮成,熟後加些紅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來年五穀豐登。

每個人的記憶裡

都有一碗屬於自己味道的臘八粥

不管它是甜的、鹹的

又或含有怎樣的獨特食材

總之,臘八...

都是滿滿家的味道

簡直就是健康食品,於是發明了——罐裝八寶粥。

在此過程中,甜八寶粥搶先一步,如今甜派陣營的聲量已遠占上風。總之,自己吃得慣就好。

另外,就是配料問題

可以說,各個地區的臘八粥,配料都有所不同,很難抱團。類比一組對話來感受一下:

北京妞:我們這兒的臘八粥裡摻有不下20種東西呢,紅棗兒、蓮子兒、核桃仁兒等,黏糊,好喝。

陝西大叔:除了米和豆,加些乾果、肉、豆腐一起煮,嘹咋咧!

寧夏丫頭:加肉?把尬嫩介啥!臘八粥當然要豆、大米,再加上麥面和蔥花油咯。

河南妮兒:不中。小米、綠豆、麥仁、花生、玉米等,再加紅糖和核桃仁,這才叫臘八粥嘛。

江蘇帥哥:有鹹和甜兩種吃法,甜的加茨菇、荸薺、胡桃仁、松子仁等,鹹的會加青菜和油,個是家?

浙江妹子:肯定要甜的才好吃的呀。我們都是放胡桃仁、松子仁、桂圓肉、荔枝肉的呀。

廣東細佬:你哋喺度講八寶粥呀?唔識咩節,慶祝咩?

安徽小哥:粥?馬虎熊。我們都吃臘八豆腐的。

青海小哥:豆腐?逮!可我們都只是吃麥仁飯,就是麥仁、牛羊肉、青鹽、花椒、姜皮等一起煮的那種。

東北老妹:光喝粥多埋汰,重點要吃臘八泡蒜!

懶癌患者:都別爭了,臘八粥放什麼,取決於冰箱裡都剩下什麼菜。。。

是不是千差萬別?

各地臘八粥配方不同,是因為各地物產不同,自然也就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再根據個人喜好,加入花生、黃豆、白果、豆腐、油豆腐、芋頭等等。

所以,儘管差別很大,都自認為握有“正宗臘八粥”的配方,但是,正是這種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局面,反而形成了一種和諧:各有講究,各有特色。

本來嘛,食材用什麼有那麼重要嗎?喝過臘八就是年,只要能和家人一起,吃的開心、吃出年的氣氛就可以了。

其它臘八美食

臘八蒜 / 臘八醋

在中國北方地區有在臘八這天用醋泡大蒜的習俗,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餃子,蘸臘八醋、配臘八蒜,別有一番滋味。“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

“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它既可以單獨吃,也可與肉類同炒、同燉。

臘八面

臘八面,流行於陝西關中地區。前一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臘八飯

寧夏、河南等地的習俗是吃臘八飯。

寧夏的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

河南的臘八飯是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特等八種原料配合煮成,熟後加些紅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來年五穀豐登。

每個人的記憶裡

都有一碗屬於自己味道的臘八粥

不管它是甜的、鹹的

又或含有怎樣的獨特食材

總之,臘八...

都是滿滿家的味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