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菏澤名吃——鄆城壯饃

簡介

鄆城壯饃, 山東鄆城著名的漢族小吃, 形如圓月, 直徑約30公分左右, 皮分4層, 面皮肉餡、餡以鮮羊肉為主, 也有素餡的, 如雞蛋、韭菜等, 以蔥、薑、菜蔬、香油等多種祖傳佐料攪拌而成。 皮為小麥精粉, 經過面板面、餡包裝成形後, 放在特製工具平底煎盤(鐵制)中進行烤制加工, 火候和時間要恰到好處, 經幾次翻動即成。 熟後的成品壯饃, 色澤金黃, 外焦內嫩, 食之鮮而不膻, 香而不膩。

特點

此種壯饃吃起來色澤金黃, 外焦裡嫩, 油而不膩, 香酥可口。 如果再配以蔥白蒜泥, 更覺鮮美異常。 年輕人多喜圍鍋搶吃剛出鍋的壯饃, 即便是鍋周圍已圍了數十人, 也有著十足的耐心, 年紀大的人則是如果當頓吃不了, 回鍋一蒸, 或投入米粥中稍煮, 其味道又自有特色。

歷史文化

“壯饃”之名稱, 江南塞北大約都有, 但是名稱雖同, 因了做法的不一樣, 所以也就有了極為不同的風味。

比如徐州壯饃, 又稱“鍋盔”、“鍋拍”, 用未發酵的面(咱們俗成“死面”)做成。 大約是將麵團放在石板或石案板上, 另用一根擀麵杖, 一頭固定, 一頭坐在身下, 用身體的重量壓擀麵杖, 用來揉麵團, 和咱們以前民間手工蒸饃類似, 俗稱此法為“腚踹面”。 做成厚約1-2釐米, 直徑約50釐米的圓形厚餅, 放在平鍋上炕, 炕熟後兩面呈黃色, 外皮酥脆。 徐州人多配以羊肉湯、辣椒醬辣椒油之類的, 滿頭滿臉汗的吃下去。 臨近的豐縣壯饃大抵同此;

再比如河南、西安的壯饃, 也基本上類似於此, 只是形狀上稍異。 此類壯饃咱們一般俗稱素壯饃。

鄆城壯饃則頗不同於以上做法, 其風味也自是別有特色。

鄆城做壯饃者, 幾乎每鄉每村皆有。 一到農閒時節或者陰雨連綿時候, 往往就有人家支起灶來, 放上煎鍋, 不久就有滿村的香氣夾雜於炊煙之間, 直誘得人口水四溢。

這些做壯饃者, 猶以城關何家為優。

做法

其具體做法大致是:

1、先以小麥精粉為原料, 涼水和麵, 需要越瓤越好, 這和麵很見功夫, 面和不好, 硬了、太軟了都會直接影響壯饃的口味;

2、肉以牛羊肉, 尤以牛腩, 即牛的肋下及肚皮間的“花肉”為最佳, 細細將其剁成肉泥備用;

3、配料以蔥薑為主, 輔以五香料粉。 平常農家, 因了買肉不多的緣故, 往往雜以細粉之類趁數, 但口味就不大好了;

4、將肉餡和配料加油、鹽順時針攪和均勻備用;

5、做時, 先揪成小孩拳頭般大面劑, 然後揉成棒槌形, 再用面軸軋成長舌狀;

6、將調好的肉餡用木勺或木片抹上(面與餡成三比二), 打勻, 兩手扯平, 拉成二尺長條, 然後從小頭折疊, 疊成方塊, 兩頭露口處用手壓合, 再以面軸軋成長七寸、寬四寸、厚六分的橢圓形;

7、平底鍋上火加適量油, 油以植物油、動物油混合為佳, 燒熱;

8、將面餅半浸入平底油鍋中邊炸邊翻, 炸成絳紅色, 撈出, 控油(倘若煎炸較多, 一般可將鍋略傾斜放置, 將面餅先從油較深處放置, 逐漸向較淺處翻煎, 待推轉一圈, 正好可出鍋);

9、出鍋之後, 以快刀十字切開, 上盤。 從刀口上看, 一層面夾一層肉, 面如紙薄, 肉如絲絮, 裡裡外外不下十幾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